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疑雲密佈》是2000年法國斯蒂芬·霍普金斯導演的一部懸疑電影,由吉恩·哈克曼、摩根·弗里曼、莫妮卡·貝魯奇主演。

生活在小島上的有錢且有聲望的律師亨利,陷入了一場姦殺幼女的案件中。在警探的問訊中,亨利為了掩蓋自己生活上不為人知的秘密,導致回答漏洞百出,警探發現律師嫌疑重大,在之後一系列的調查中,律師的秘密被盡數挖出,每一條似乎都能指證他就是兇手……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懷疑是吞噬一切的沙漠

電影以警探對於律師和其妻子的問訊為主線,電影側重表現人物的在被問訊時的心裡特徵。影片的畫面處理十分得當,並不會讓觀影者覺得枯燥單調。

雖然問訊發生在警探的辦公室中,但是隨著不同的問訊內容,鏡頭也在隨時切換。由摩根·費裡曼扮演的警探,也會跟隨出現在事件當中,以旁觀審問的角色進入,亨利所做的一切都暴露在警探的眼中,這也預示著,亨利無法再掩飾生活中任何秘密。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電影中的一切因懷疑而生。

警探懷疑律師,從問訊的那一刻開始,使用的便是“有罪推論”,抓住所有的蛛絲馬跡,證明律師有充足的作案動機。

亨利在被問訊中的緊張,是難以想象的,即使作為一個稅務律師,面對警察的調查詢問如此的緊張,以至於前後證詞矛盾,讓人更加懷疑,懷疑他掩藏著怎樣的秘密。而警探從一開始便認定亨利就是兇手,這份緊張在他的眼中,就是即將可以破案的標誌。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當人們認定,他就是罪人就是兇手之時,所有的調查取證,都會因此而產生偏頗,每一環節的調查,都在偏離司法的公正。

當一個人被直接鎖定成殺人兇手之時,所有人都會排除掉嫌疑人這個詞,不會再去調查其他的人和時間。對案件的判斷,從案件事件轉換成為對人的調查追究。在這個過程中,追溯案件,變成了挖掘一個人的全部犯罪動機。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這種情況是極為恐怖的,用既定的結果去完成解答過程,反證式的帶入,不僅讓律師無處可逃,讓任何人都無法躲藏。

律師直指警探的心裡“惡棍或瘋子殺人是小事兒,但若當事人是德高望重的律師,他除了目擊之外還涉案,那就是頭條新聞。這樣你也就能登上下一任警局督察的位置。”

更是在問訊被激怒時,大吼詢問警探“難道就是因為我是第一個目擊者,第一個報警就是兇手。”不得不說這一句普普通通的怒吼,卻讓人深思。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當然,電影中的律師也並非是正人君子,他招妓、瀏覽黃色網站、喜歡年輕的肉體、願意用相機拍攝漂亮的少女。這一切被公開暴露,他除了憤怒別無選擇。

隨著電影的推進,律師的故事被越來越多的挖掘,人人羨慕的郎才女貌其實早已是貌合神離,他們分居、疑心、不忠……

警探敏銳察覺並且憑藉多年的經驗,開始詢問亨利的妻子香黛兒夫妻的生活。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從隱瞞到承認分居,一直到說出其中的原因。至此,影片之中,亨利似乎成為了最讓人可憐的人,被警探懷疑深陷警局,被妻子懷疑導致夫妻關係破裂。

一個與侄女的說笑畫面,在香黛兒眼中是不忠的象徵,一個眼神打破了兩人多年的感情。

亨利無處解釋,香黛兒認定不變,警探越發確認,證據指向明顯,萬事俱備只差律師招供。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因為愛錯過的擁抱

因為多年的懷疑,香黛兒最終同意帶著警察進入家中搜查證據,亨利徹底陷入不利境地。警探拿著從暗房中找到的照片,得知是妻子找出的那一刻,抗爭一晚上的亨利,突然間放棄。他開始按照警察所說的姦殺過程,承認自己殺人。

妻子聽到的那一刻,憤恨多於失望,似乎自己的懷疑被證實。警探更不用說,以至於在真兇歸案之時,他難以置信。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亨利最終認罪是為妻子承擔,他以為這一切是妻子所做。

在影片中部,警探詢問亨利為何夫妻已無感情卻不離婚,亨利無所謂的回答,是因為分割財產不值得。

在結尾處,人們才發現這個五十六歲的老人,是真心愛著他二十幾歲的妻子,或許因為金錢、地位、年齡差等等的原因,讓所有人都以為這對夫妻各有所圖,但其實他們真心愛過,甚至一直都愛著對方。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一個人的懷疑,因為愛的佔有慾而生,一個人願意賭上一切認罪。

離開時,妻子快步走向亨利,想給自己丈夫一個擁抱,亨利卻躲開,走向了另一側,兩人最終坐在兩張長椅上,中間相隔一個雕塑。

愛情中的眾人,經常從彼此相愛走向錯過,亨利和香黛兒更為不幸,他們在錯過一次之後,又一次走岔,每一個人都必須體驗著,因為愛帶來的傷痛,在愛而不得中循壞。

最後的擁抱因為愛而錯過,那條走廊或許還是沙漠,門一旦落鎖,任憑你敲的十指流血也敲不開它!

抽絲剝繭的推理片,過去19年依然令人慾罷不能

生活中,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但是不管遇見什麼樣的事情,請別輕易下結論,也不要隨意貼標籤,無論你邏輯多麼的縝密,反證法運用的多麼熟練,都別讓自己按照結論推出條件,因為那些條件多半來自你的猜想,別讓懷疑和猜想毀掉未知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