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崗職工繳納養老金算工齡嗎?

34360409


樓主您好,作為下崗職工那麼自己下崗以後,如果沒有實現二次就業,那麼完全可以以靈活就業的形式,繼續來參保我們的職工養老保險,當然你只要參保這個職工養老保險,那麼你的累計繳費年限都是可以正常計算的,也就是所謂的工齡都是可以正常計算的,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那麼作為下崗職工來講。實際上自己在工作單位期間那麼都參保了一定年限的職工養老保險,所以說下崗以後就要及時的將自己的個人養老保險和個人的醫療保險從原工作單位轉移出來,因為只有轉移出來之後,你的這個累積繳費年限才能夠繼續交納,不然對你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無論是以靈活就業的形式繼續繳納也好,還是實現二次就業,由新的工作單位繼續交納也好,那麼你之前的一個累計繳費年限和現在正在教的一個累計繳費年限都是可以累計合併計算你的繳費年限的,你只要保證自己在退休之前累計繳費年限達到15週年以上,那麼都可以正常的領取這個退休金的待遇,享受養老金。


社保小達人


下崗職工繳納養老保險算不算繳費年限,要看繳納的保險種類。

我們國家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包括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下崗職工也可以參加養老保險。不過下崗職工可以參加的養老保險有兩種,分別是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是依據社會保險法的規定,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自己承擔相應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用。而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是應當參加,由企業和職工共同承擔基本養老保險費用。因此,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是可以自己靈活選擇參保與不參保,也可以靈活選擇繳費檔次。不過只要參保,就是參加的跟職工一樣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可以完全接續的。

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的費用一般是繳費基數乘以繳費比例,按月繳費。青島市2018年最低交費基數是3185元(60%檔次),繳費比例是20%,每月637元,一年7644元。對於沒有收入的失業下崗職工來說,最低檔次繳費,負擔也是非常重的。杭州市的繳費比例是18%,不過最低繳費基數檔次是80%,最低每月交納676元。

為了降低靈活就業人員負擔,對於靈活就業人員中的就業困難人員,主要是4050人員、重度殘疾人、低保家庭就業人員等等,國家會給予三年的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貼。初次申請距離退休不足5年的,可以延長到退休為止。青島市目前是定額500元,但最高不超過2/3,如果按照637元繳費,政府只能補貼425元。這也大大降低了靈活就業人員的負擔。各地的靈活就業人員補貼的比例並不一致,一般能夠減輕50~66%的費用負擔。




可是,國家並不鼓勵沒有工資收入的下崗職工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對於沒有工資收入來源或者收入很低的城鄉居民,國家一般建議他們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交納的費用全部進入個人賬戶,不存在虧本的可能。職工養老保險只有繳費基數的8%進入,有可能虧本60%以上。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從100元到幾千元不等,選擇更靈活。而且是按年繳費,一年100元,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能承擔得起。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實際上可以跟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相互銜接。就是合併的時候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賬戶部分,併入靈活就業人員個人賬戶。

不過,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不計算為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金計算時的繳費年限。

畢竟繳費100元和繳費8000元,差距太大了。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養老金計算,繳費年限是影響養老金待遇的。每增加一年,至少每月增加四五十元。

所以,繳費年限不通用也是有道理的。

因此,失業下崗職工繳納的養老保險是否計算繳費年限的問題,主要看繳納的保險種類了。一般我們可以根據繳納的錢數和繳納保險的頻率看出來。


暖心人社


在前些年企業改革中,由於在企業的破產、兼併、分流等情況下出現一大批下崗職工。這些下崗職工最後安置途徑各地方都有所不同,有的下崗人員和單位協議解除了勞動合同。(也就是買斷工齡)企業按個人工齡一次性補給‘’協解‘’人員一定的工齡補助金,該人員從此以後和本企業再無任何關係了。企業也從此不再給你承擔養老金的繳納義務。也就是說你的工齡從協解之日起就終止了。只要此時你的工齡已滿15年,那麼到退休的時候就能領到養老金了。但養老金一定不會很多啊!如果你再就業了,也選擇了續繳社保直至退休的話,那麼退休時就按你買斷前的工齡+續繳社保金的年限=繳費工齡。到時候養老金就參照這個因素來核發。至於養老金的多與少,那就要看你的繳費基數多少了。總之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基數越高,你賬戶上儲備的養老基金就高,到時候核發養老金就高。如果賬戶上儲備基金少,那麼養老金也就少。





zhangyx457


社保政策實施前的在職職工,經勞動局批准存檔的正式職工,以前參加工作,工作多少年,就累計算多少年“工齡”,作為退休時,核算工資折算率的依據,計算退休金。


社保政策實施後,以前已參加工作的工作年限(工齡),還未到齡退休的職工,社保繳費政策實施後,以前的工齡稱為“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核算過渡性養老金。未到退齡參加社保繳費的,所繳納的社會年限,稱為社保實際繳費年限,社保政策要求,個人繳費實際年限滿足15年繳費;方可到法定年齡辦理退休,核算養老金。

無論你是在職職工,下崗工人,自由擇業,參加的靈活就業社保,工作期間,參加社保繳費的,中途不斷繳、欠社保費,累計的繳費年限,都算為“實際繳費年限”,假如未退休前,中途發生斷、欠繳費的年份,在退休時未補繳,退休時減去那幾年未繳費的年份,再核算退休養老金。

核算職工退休養老金的基本要素是:

①:社保前的工作工齡,稱為“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核算“過渡性養老金”。

②:參加社保繳費時,所在地的繳費基數高低,“上一年度在職職工月均工資”,作為當年的徵繳社保標準。

③:個人選擇社保的“繳費指數”的高低,從60%、80%、100%、200%、最高300%,繳費期間的平均指數,作為核算基礎養老金的依據。

④:從參加工作開始,社保前的工齡,加上社保後的繳費年限,年限長短,將影響你的養老金的多少。

⑤:歷年來個人繳費的多少,8%劃入個人賬戶的餘額,含利息總和;除以退休年齡的相應的月份,核算個人賬戶養老金。

以上供參考。


樹下酒仙


如果下崗職工繳納的是城鎮職工的社保,那麼肯定是要算工齡的,也就是現在所謂的社保繳費年限,因為現在領取養老金看三個指標,分別是社保繳費年限,繳費基數以及退休時上一年度的社會平均工資。

所以下崗職工如果在下崗之後選擇繼續繳納城鎮職工的社保,那麼繳納的年限是可以和之前繳納的社保累計起來計算的,累計起來滿15年,到達退休年齡的時候就可以辦理退休了。

如果下崗職工繳納的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或者是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這個是不能計入工齡的,也就是說不能計入社保繳費年限,因為社保的種類不同,不能進行同類計算累積,那麼這樣的情況只能在退休的時候選擇某一個社保類別領取養老金。

如果你選擇一次性繳納滿15年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那麼則在辦理退休的時候,按照居民待遇發放養老金,將你之前繳納的城鎮職工社保個人的部分退還給你,這個過程叫做清算。大家都知道居民的養老金是要比職工領取的養老金少一些的,因為繳費比較少,所以這個時候你的養老待遇相比於職工會差一點。

如果你是選擇繼續繳納城鎮職工社保,那麼交滿15年後退休了就會按照職工的待遇發放養老金,這個時候你領的會較多一些,尤其是在社會平均比較高的城市,領取的將會更多一些。


筆記簿杏豆


下崗職工繳納養老金算工齡嗎?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7907292316297813856, "vid": "5f942cb36df9407cbbe926dbbc7efa6b\

天笑講職場


下崗職工個人繳納養老金,等到達退休年齡後,在辦理退休時,社保局(中心)會將下崗前視同繳費年限,在崗繳費年限,和下崗後個人繳費年限一同合併計算工齡。



軍歌響亮


下崗了,如果你還在繼續繳納職工社保,是可以算工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