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相信大多數年輕人不知道她們是誰,不過,這是一張難得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合影。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之所以說難得,是因為這十大女明星在那個時代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是極不容易的事。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右起:王丹鳳、白光、李麗華、周璇、胡蝶、陳雲裳、陳娟娟、孫景璐、羅蘭、龔秋霞。攝影:唐賢寶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許多上海電影人南下香港,成為風氣。一部分人是為了逃離國民黨的政治壓力,免遭迫害暫避香港;也有人為躲避當時的通貨膨脹,想在港島定居…… 這一大批有著創作經驗以及人生經歷的電影人的到來,使香港國語片空前興旺。而電影的內容多以愛國、寫實、揭露舊社會的不平等為主題,明顯地表達了對未來的期盼——這是當時的歷史潮流。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一,王丹鳳

中國著名電影女演員,16歲涉足電影,從影四十年,在銀幕上塑造了60多個藝術形象。她是唯一一個參演巴金《家》、《春》、《秋》改編同名電影的著名女明星,她也是唯一一個應邀參加美國總統里根就職典禮的中國籍著名女明星。她的美高高在上,不容置疑。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二,白光

原名史永芬,生於北京,1940至50年代中國著名影星、歌星、文藝家;因見電影院投射機發出的一道白光而得藝名“白光”。白光因演出《蕩婦心》(1949年)、《一代妖姬》(1950年)、《玫瑰花開》(1951年)而走紅,被稱為中國“一代妖姬”。白光還以其磁性的女低音風靡歌壇。50年代初白光退出歌影壇,隱居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1999年8月27日因結腸癌在吉隆坡病逝。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三,李麗華

出身梨園世家,父母都是中國著名的京劇名角。1940年十六歲的李麗華進入上海藝華影片公司,因主演《三笑》而聲名鵲起。1948年,前往香港拍戲。李麗華戲路很寬,能勝任各種角色,60年代她在邵氏主演《楊貴妃》,從此成為古裝片的寵兒。隨後《故都春夢》、《萬古流芳》等片,曾經多次創下票房的最高紀錄,她的薪酬最高達一部影片製作成本的三分之二。李麗華還是中國電影明星打入美國好萊塢和世界影壇的第一人。1958年李麗華應邀前往好萊塢與著名影星維克多·麥丘一起拍攝《飛虎嬌娃》,因拒絕同男主角拍接吻戲,後回香港發展。她的一生共主演了140多部影片,代表作為《楊貴妃》、《故都春夢》。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四,周璇

一代歌后,她的名字可以說是國語流行曲史上一個金字招牌,故稱“金嗓子”,她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一副名副其實的好歌喉,不僅音色細嫩、音質甜美,而且吐字清晰,經過麥克風傳出來更是委婉動人。就是不愛聽國語流行曲的人,也會對她那燕語鶯聲一般的歌喉留下難忘的印象。加上電影明星的身份和曲折淒涼的身世,深受大眾的青睞與關心。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五,胡蝶

上世紀上海灘電影皇后。原名胡瑞華,乳名胡寶娟。原籍廣東鶴山,胡蝶1907年生於上海。幼年跟隨在京奉鐵路任總稽查的父親先後遷居天津、營口、北京等地。1924年回上海,入上海中華電影學校第一期演員訓練班,結業後參加無聲片《戰功》的拍攝。後相繼在友聯、天一等影片公司主演《秋扇怨》、《鐵扇公主》等二十餘部古裝片。一度經商,並曾主演《明月幾時圓》等影片。後被戴笠軟禁,戴笠死後才得以脫身。1967年定居加拿大。1989年4月23日,胡蝶因中風併發心臟病,在溫哥華謝世,享年81歲。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六,陳雲裳

1921年生於廣州,中國早期影星;原名陳雲強,家境貧寒,曾當過舞女,後又在“健全音樂社”學習了京劇、崑曲、歌舞等。由於她天生麗質,各方面條件均好,加之學藝認真、刻苦,技藝突飛猛進,最早出道,是在一次元宵燈會的演出,得到了觀眾的好評。她的美,清新、時髦,在香港和上海兩地人氣非常高,被譽為“南國美人”,1940年在上海被影迷票選為“中國電影皇后”。她扮演的主角大多是一些可歌可泣的美麗女性,如《木蘭從軍》中的花木蘭、《王昭君》中的王昭君、《一夜皇后》中的李鳳姐,她將這些角色演繹得栩栩如生;除《木蘭從軍》外,還有《秦良玉》、《蘇武牧羊》等愛國曆史片,也有《野薔薇》、《重見光明》等反映現實的影片。特別是在根據巴金名著改編的巨片《家》中扮演的琴表妹一角,可謂絕世之作。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七,陳娟娟

香港電影演員、導演。1929年出生於上海。不到五歲便在《為國爭光》中扮演小角色。1934年又參加了《飛花村》的拍攝。兩年後在蔡楚生執導的《迷途的羔羊》中扮演小翠一角,接著在《小孤女》、《壯志凌雲》、《慈母曲》、《江南小俠》、《博愛》等片中飾演主要角色,成為中國影壇引人矚目的小童星。四十年代初,她開始在影片中扮演成人,首先在《四姐妹》中扮演單純、樂觀、與世無爭的四妹。抗戰勝利後她加盟香港大中華影業公司,拍攝了《春之夢》、《桃花依舊笑春風》、《龍鳳呈祥》等片,還在根據趙樹理小說改編的影片《小二黑結婚》中扮演小芹,不久便轉入長城影業公司,與夏夢、石慧等合演了《一家春》以及《畫皮》等,最後進入鳳凰影業公司,主演了《雪中蓮》一片,她從少女演到白蒼蒼的老嫗,她的表演才華得到了充分展示。1960年起,開始擔任副導演,她曾和任意之合作導演了《紅粹飄零》,開創香港影壇兩位女導拍片的紀錄;1963年她作為副導演和陳靜波來蒙古草原拍《金鷹》,並在影片中扮演角色。 此外,她作為導演拍攝了北京業餘乒乓球友誼賽和紀錄片《萬紫千紅》等。1979年早逝,時年50歲。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八,孫景璐

1923年3月22日生。原名孫肇新,原籍上海,我國著名電影演員。從藝四十多年,她在一百多部電影中扮演了角色,她所塑造的角色,有熱情潑辣的少數民族少女和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婦女;也有豔若桃李、毒如蛇蠍的妖婦和追求幸福的古代閨秀。除《孤島天堂》、《風雪夜歸人》、《國魂》這些她起家的作品之外,在她進修之後,才真正是發展的巔峰。在此以後,拍攝過的影片有《喬老爺上轎》、《魔術師的奇遇》等。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九,羅蘭

香港女演員,1940年出生,別名盧燕英。羅蘭曾演出了一百多部電影,與當紅大明星陳寶珠、蕭芳芳、嘉玲、南紅等均有大量合作,共同見證了六十年代香港粵語片橫掃天下的浪潮。七十年代國語片興起,羅蘭轉投小熒屏,先後在麗的電視和無線電視演出劇集,大都是演配角。有趣的是,這位香港觀眾熟知的大“反派”到了電視劇裡卻經常扮演慈祥母親,其親切、樸實、用心良苦的形象和從前妖豔、陰險、花枝招展的形象一樣深入人心。她也以其中印混血的鮮明輪廓和嫻雅的氣質多次扮演西洋貴婦甚至英女皇,不過最擅長也是最不可替代的依然還是性格怪異的角色,在無線電視臺屢拍不厭的金庸武俠劇中,裘千尺、譚婆、歸二孃等幾個著名的兇婆婆都當仁不讓地由她扮演。


30到60年代十大女明星在那時都紅極一時,同時出現在一張照片上


十,龔秋霞

原名龔莎莎、龔秋香。江蘇崇明(今屬上海市)人,中國著名電影演員。在上海紅顏沉香裡,龔秋霞獨以“梅花”驚豔上海灘。她十四歲加入“梅花歌舞團”,與張仙琳等因歌喉動人、舞姿優美而被喻為“梅花五虎將”。舊上海的輿論界曾這樣讚揚過她:龔秋霞的歌則最宜於清晨聽,因為她的歌充滿著青春朝氣,抑揚頓挫,甜潤婉轉……。此絕妙之喻讓現在的歌迷身有同感。龔秋霞於1937年主演的電影《古塔奇案》中的插曲《秋水伊人》是首膾炙人口的不朽老歌。在影片中,由龔秋霞扮演的鳳珍,每晚臨睡前望著女兒小珍,百感交集,以她那高亢哀傷的優柔嗓音唱著那曲悽婉哀怨的《秋水伊人》,讓人動情。“望穿秋水,不見伊人的倩影,更殘漏盡,孤雁兩三聲……”此曲教人回味不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