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陽澄湖大規格河蟹養殖模式報告

環陽澄湖地區作為中國最早開始河蟹池塘養殖的區域,背靠陽澄湖的良好品牌優勢,地理上又處於消費力旺盛的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帶,使得該地區的河蟹擁有得天獨厚的價格優勢。故該地區歷來以養殖大規格、高品質的禮品蟹,高檔蟹為主,養殖戶多采用10畝以下的小塘口精養,對河蟹養殖成本承受力強,養殖水平和投入意識,以及塘口設施均處於全國前列,本文總結近5年來該地區河蟹養殖模式的部分發展情況和未來趨勢,供大家借鑑。

环阳澄湖大规格河蟹养殖模式报告

環陽澄湖地區水網密佈,歷來有養殖河蟹的傳統

擁有因地制宜的基本放養模式,但仍有改進空間

本地區的養殖戶根據多年的養殖經驗結合本地實際,形成了一套青蝦和河蟹混養的養殖模式。河蟹放養密度在800到1000只每畝,多采用本地大規格大親本苗,平均成活率在70%以上,畝產可達200到250斤以上。密度的稀放和苗種的選取都以養大規格蟹為目的,河蟹放苗基本上在3月前完成。

套養的青蝦全年投苗兩次,第一次在7月底8月初,投放每畝15~20斤的青蝦片子(規格在約0.5釐米/只,3000只/斤左右),當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可以視價格波動分批出成品規格蝦,價格視年成和月份可達40~60元每斤,此茬稱為秋蝦或冬蝦。餘下的中小規格蝦(3~5釐米的)則作為次年開春的蝦種在塘中繼續養殖,一般在4月下旬可開始出蝦,出到6月左右,此茬稱為熱水蝦,均價一般在20到30元每斤。然後再投放秋苗,循環往復。

這套模式的優點在於因地制宜,有蝦有蟹,依靠陽澄湖地區的品牌,蟹價有優勢,長三角地區的百姓傳統上又喜歡吃青蝦,青蝦不僅可以就地銷售,價格也有保證。應該來講是風險小,利潤高的優秀養殖模式。其不足之處在於近幾年養殖戶雖然蟹苗上有了足夠重視,但在蝦苗上仍舊採取本地選種,本地發苗的辦法,長期下來近親繁殖苗種退化,蝦苗抗病力弱,甚至很多蝦苗在苗塘中就感染了能導致爛鰓的病菌,往年很多養殖戶秋蝦產量可達40~50斤大蝦每畝,2018年的秋蝦產量卻慘不忍睹,不少養殖戶幾近絕收,養殖戶普遍反映在高溫季節後青蝦大量發病死亡,據觀察多為爛鰓病。筆者認為這種現象除與氣候有關外,和青蝦苗種的常年退化也分不開。

大親本苗種蔚然成風

上文提到,本地多采用本地產大規格大親本苗,本地養殖本地苗種,苗種適應強應激少,蟹苗規格越大成品蟹規格一般也越大,這兩點並沒有什麼稀奇。但大親本苗種的興起卻是近幾年的事情。眾所周知早年間為了保證河蟹大眼幼體的育出率,育苗場都是選擇小規格親本來育苗,再加上遼苗擾亂市場,長年累月,種質退化嚴重,為了扭轉這一局面,包括江蘇省淡水所在內的科研院所以及公司等等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推出了諸如長江一號,長江二號,諾亞一號,江海21號等河蟹良種。

环阳澄湖大规格河蟹养殖模式报告

本地養殖戶用倒數第二隻腳挽起來,關節處是否超過眼睛的辦法觀察苗種基因是否優良

事實上在大親本苗種推出之初,由於種種原因,養殖戶一直抱持觀望和懷疑態度,但隨著正宗大親本苗種的實際效果顯現,本地區養殖戶開始普遍投放大親本苗種。2016年很多養殖戶就已經用上了3母扣蟹,2017年,主流苗種親本已經達到3.5母,2018年達到了4母,於此也帶來了本地河蟹規格和產量的飛躍,超預期的產量導致河蟹價格承壓,4母3公及以上的大規格河蟹均價較2017年下挫至少30%,反而是小規格的河蟹價格和2017年基本持平,除去年成因素,大親本蟹苗的加成因素最大。預計2019年,本地區普遍投放5母親本的扣蟹。

優質全熟化配合蟹料開始逐步替代硬顆粒蟹料和生鮮餌料

本地區由於養殖歷史長,養殖戶的投料方式較其他地區更為複雜。很多養殖戶只在中前期投餵蟹料,後期則基本上投餵冰魚,也有的養殖戶全程採用冰魚,飼料混合投餵等,還有小部分養殖戶,採用牛肝等非主流餌料投餵河蟹。這既與多年來的養殖習慣有關,也和部分河蟹飼料粗製濫造,效果不能得到養殖戶認可有關。

但隨著近年來優質全熟化蟹料的加速推廣,湧現出了一大批全程使用全熟化料,常年穩定取得良好收益的例子。如常熟任陽的顧建明老闆,2017到2018年連續兩年畝利潤兩萬,湯福根老闆從2012年開始全程使用全熟化料,每年每畝賣蟹都在一萬元以上,沈小明老闆2015年到2018年,12畝塘口沒有一年賣蟹低於16萬,常熟唐市的蘇永良老闆,在周邊養殖戶都採用飼料冰魚混合投餵的背景下多年堅持全程全熟化料,2016年到2018年每年畝利潤穩定過萬例子不勝枚舉。而優質全熟化料能在本地區逐漸取代硬顆粒料和冰鮮魚,與其優秀的產品定位和性能完美契合本地區養殖模式是分不開的。

环阳澄湖大规格河蟹养殖模式报告

喜笑顏開的養殖戶

环阳澄湖大规格河蟹养殖模式报告

環陽澄湖大規格河蟹養殖模式

第一,全熟化飼料,完美契合大規格蟹養殖。沒有優質的餌料,哪怕密度再稀,蟹苗再好,也是白搭。前期的超康開口料養配比優良,有效保障蟹的肝胰臟健康和脫殼後的體力恢復,套養的青蝦增重快,上市早,可有效搶佔4月的價格高峰,避免了5月大家集中上市導致的熱水蝦價格低谷。中期的超壯料快速長殼肉,迅速拉大河蟹骨架,幫助渡過高溫期,最後一殼前後用超鮮育肥料,脫殼前就吃蟹的營養積累才充足,最後一層殼的爆發力和脫殼後成活率才能理想,脫殼後繼續堅持吃,有效育肥,膏紅肉鮮還壓秤。

第二,全熟化料無粉塵浪費少,不壞水不壞底,熟化度高,消化吸收好。本地的養殖模式由於有蝦有蟹,實際的塘口生物量要大於興化等蘇北地區的養殖模式,再加上本地種草基本上只種伊樂藻一種草,維持塘口水草不死全靠日常管理和調水等辦法。如使用劣質硬顆粒飼料和冰魚等投餵,產生的粉塵和有機雜質、油膜等,必然導致壞水,危害水草,誘使藍藻爆發。且由於消化利用率不高,大量未被完全消化的餌料被排出體外沉積在底質中,久而久之底質惡化,氨氮亞硝升高,溶氧降低,對養殖產生不良影響。而全熟化料無粉塵,熟化度高消化利用率好,完美迴避了以上不利之處。

环阳澄湖大规格河蟹养殖模式报告

全熟化料塘口不壞水

第三,吃了全熟化料河蟹品質好,膏紅肉滿存塘久。由於全熟化料尤其是超鮮育肥料在氨基酸結構上(如穀氨酸、賴氨酸、精氨酸等)根據河蟹營養需求進行最優調整,促進河蟹育肥期間體內鮮味氨基酸的轉化和積累,得以很好保持河蟹風味鮮美,再加上合理的脂肪酸組成,促進了脂肪酸在肝胰臟和性腺中的積累,幫助河蟹的性腺發育,使得吃了全熟化料的河蟹膏又紅又滿。本地的蟹多為禮品蟹,要的就是品質好,口碑好,回頭客多,全熟化料自然越來越流行。

环阳澄湖大规格河蟹养殖模式报告

超鮮大閘蟹

而反觀冰魚,存塘很容易掉膏,使得養殖戶難以待價銷售,且營養不均衡,氨基酸配比結構差,影響河蟹的口感。至於牛肝之流,雖然成本低廉,但是其自身帶有的惡劣羶腥味會累積到河蟹體內難以去除,試問吃了這種河蟹的人會作何感想呢?無異於自砸招牌。

未來的發展趨勢

預計本地區的河蟹養殖密度將穩定在現有的水平,而一些良種的青蝦苗種如太湖一號,太湖二號等將在政府部門的推廣之下漸漸取代現在的自發苗種,河蟹苗種上大規格親本苗種將繼續佔主導,但其苗種價格將會回落,親本規格也將穩定在某一區間如5母左右,隨著今年大親本熱而一擁而上的各種蟹苗品牌將會面對殘酷的優勝劣汰。餌料上預計隨著國家的環保控制和禁漁,冰魚,牛肝等將會逐漸減少,並最終消失,優質的河蟹配合飼料將最終佔據市場主導,期間如生物發酵飼料也將大有可為。(本文轉自【科學養魚

】。如有版權問題,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