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按最低標準繳是什麼感覺?

塍陳稱


五險一金按最低標準繳納,要說感覺,退休後的感覺最為真切。

我在職時,前期由於對社保的認識沒什麼感覺,對社保政策也瞭解也不怎麼去關心,甚至認為每月扣錢也不多,感覺還非常好。隨著年齡的逐步增大,看到身邊的人和以前的同學逐步辦理退休,同樣是同學,都在企業工作,聽他們聊起自己的退休金,有的同年份參加工作,有的一月拿五千,有的拿三千,還有的只拿兩千多,這時我才開始關注社保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差別?

結果拿五千的同學告訴我,他們單位是按照社平工資的300%來繳費,所以退休後待遇相對就比較高,同時他的住房公積金已經有四十多萬,退休了也準備拿出來去做點理財,這才引起我對住房公積金的興趣,而拿兩千多的同學告訴我,他們單位是按照社平工資的60%來繳費,住房公積也是按最低標準來繳納,他的住房公積金不到5萬元。

通過聽他們的故事,我才開始有所感慨,大家都是同學,講能力,拿五千的同學遠遠不如拿二千的那個同學,但是就業單位不一樣,繳費標準不一樣,退休金和住房公積金的差距怎麼就那麼大呢?說句老實話,事情沒有落到我身上,感覺還是沒有那麼強烈。

2015年,真正的感覺才來到我身上,因為這一年我也開始辦退休了,我公務員幹了21年,個人繳費10年,單位繳費7年,合計計算退休工齡38年,我感覺非常好,認為自己退休金應該很高的,結果社保局算下來我傻眼了,每月2680元。結果一問,我個人繳費是最低標準,單位繳費是最低標準,公務員工齡(視同繳費)和個人繳費是從四川轉到重慶的,重慶的社平工資居然比四川低了好幾百元。哈哈,這是什麼感覺?和大家一樣的感覺,就是不平,感慨,沉默的感覺!

從我的故事中,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一是繳費越高,退休金越高一點也不假。按照低標準繳費,今後的退休金絕對是比較低的,只能享受到最基本的養老金待遇。

二是在職時不能只看每月扣得少就高興。平時扣得少,說明五險一金交的少,那退休時享受到的待遇和在職時的貢獻是成正比的。

三是年輕時或是在職時,對社保政策的無知。等退休時明白了,後悔是沒有用的,一切都是為時已晚。

我想的通過我切身感受的故事,大家應該明白用人單位按最低標準繳費的感覺了吧!


幫兄愛唱歌


對於社保繳費,有一個說法叫“多繳多得,不繳不得”,這就牽涉到社保繳費檔次的問題,檔次不同,繳費比例不同,退休待遇也不同。

目前我國社保繳費檔次分為40%,60%,80%和100%四個檔次,一般企業給員工繳納的社保都是低檔次的社保,這樣可以減少企業的社保支出,員工工資也能多發個幾十幾百塊,這種我們當時感覺不出有什麼不同,甚至覺得還小賺,但是退休後的待遇差別就體現出來了,到時候就沒地方訴苦了。

舉個例子,某地上年度月平工資為5000元,繳費年限為30年,繳費檔次為100%的在退休後可以拿到基礎養老金約1500元,而繳費檔次為60%的在退休後可以拿到的基礎養老金為1200元,兩者差距每月有300元之多,如果是繳費最低檔次40%的,差距會更大。


對於社保繳費,很多企業能交多抵擋就交多抵擋,贏得了企業的利益,卻坑害了員工,可謂是無恥。對此我國社保局規定,企業繳納社保必須在算出的上年度人均工資基礎上選擇高檔次繳納,否則將被認為是不合法,員工有權利對企業進行投訴舉報。

社保按照最低檔繳納,如果是自由職業者,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只想在退休後拿到一份不高的補貼,可以選擇低檔繳納。如果是企業工作者,建議諮詢當地社保機構該企業交社保是否合法,可能侵犯了員工的合法權益,對以後退休待遇有巨大的影響。


社保小楊說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五險一金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其實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首先從支出上來說,就拿北京舉例,北京目前社保繳費的最低基數是3387,如果是個人全額承擔社保費用,總的費用是1622元每月,公積金的最低繳費基數是2409,企業家個人是578月每月,所以要是個人自費繳納最低檔次的五險一金,每個月需要支出2200元,隨著每年社平工資的不斷增加,社保最低的繳費基數也會逐年上漲,企業+個人每年增加的費用大概在100多元左右,最低基數意味著我們繳納的時侯繳納的是最低的檔次,那麼在退休的時候,對應的也是領取最低檔次的養老金。

目前按照最低基數繳納五險一金的,公積金的影響不是很大,但是最低基數繳納社保的,繳納15年後,到達退休年齡領取的養老金並沒有多少,既然各省有差異,但是最低檔次繳費的15年後領取養老金,每個月大概也就是在1500左右,要論感受的話,也只能說自己繳費的時候壓力越來越大,領養老金的時候標準也不高,所以最高的解決方法還是得就業,讓單位去承擔大頭,個人只交自己的一部分就好了,否則自己全額承擔遲早有揭不開鍋的一天,並且即便是自己交夠了15年,領取的養老金也會讓生活捉襟見肘的。


筆記簿杏豆


樓主您好,五險一金按照最低水平來教那是一種什麼感覺?首先這個問題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很多企業單位,都是將自己員工的五險一金按照最低標準來繳納,這樣有什麼好處呢?就是可以降低企業的用工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利潤,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也就是說很多人實際上,它都是享受的這個五險一金的一個最低標準。這個東西我覺得應該來講是沒有什麼感覺或者不感覺,因為很多人的五險一金,作為你個人來講,你是不得而知的,因為你無從知道別人的五險一金是多少錢,而且這樣一來的話就很難有高低之分,這是一方面。

另外一個方面,雖然說按照這個最低標準來繳納五險一金的,實際上你的這個正常的養老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包括你醫療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都是沒有受到任何影響,而且,如果你還有住房公積金的話,那麼你還可以通過住房公積金去購買住房貸款,所以說對你基本的利益是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失,只不過就是,應當來提高你的繳費標準,然後你所在的單位並沒有這樣做。


社保小達人


也沒啥感覺~就是公積金太少,同樣都是一個月三千五六,有的一個月380公積金,有的1000塊錢公積金~別的感覺不出來啥~



退休後多活幾年,才是王道。比那些退休金每月很多的人都划算。很多人退休後活不了幾年就嗝屁了,確實大有人在。


陽光機車


被人任意宰殺的感覺!回答完畢!


小草上飛3


五險應該按你上年工資總和/12個月,得繳費標準,失業,工傷保險也是這個標準。醫療險標準根據衛計局另外認定繳費基數。公積金企業可以按你工資的5%到12%支付,所以這個標準主要看企業的福利了。


邊橙果酒


比不交要好的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