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改之後,文職發生了哪些變化?

軍改之後,文職發生了哪些變化?

軍改之後,文職到底發生了哪些變化?對於這個問題,中公小編準備從以下三個維度加以贅述說明。

一、軍改內容

從軍方的表態來看,這次改革,調整軍隊人員分類,將文職人員與軍官、士官、義務兵共同作為軍隊人員構成的基本類別,在軍事人才培養、技術創新、資源管理和勤務保障等領域,廣泛編配文職人員,領導幹部可以從地方來。

文職人員總體變化是,從原先參照地方標準,變為參照現役軍官。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1.工資待遇

取消原來的屬地化政策,參照現役軍官,建立統一的文職人員工資制度。

2.住房保障

以前文職人員可買經濟適用房,條件困難才能申請住宿舍;現在是實行社會化、貨幣化保障政策,可以租住用人單位的宿舍,符合條件的可以租住公寓住房。不論是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和房租補貼參照現役軍官政策確定的標準執行。

3.社會保險

用人單位及其文職人員按照國家規定參加所在地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繳納保險費。軍隊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為文職人員建立補充保險。平時看病享受社保待遇,軍隊給予醫療補助;執行軍事任務期間免費醫療。

二、軍改對現役軍人的影響

1.軍改期間的自主擇業條件有什麼變化?

按有關文件規定,今年軍齡滿18年的軍隊轉業幹部,本人提出申請,經組織審核批准,可以選擇自主擇業的方式安置。其中,軍齡滿19年、18年的自主擇業幹部的月退役金計發基數比例,分別按照79%、78%的標準執行。

2.師職幹部轉業年齡有何變化麼?

由50歲放寬到53歲。擔任師級職務(含局級文職幹部)或者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軍隊幹部,年齡不超過53週歲(截止上年度12月31日),本人申請,經批准可以安排轉業,列入軍隊幹部轉業安置計劃。

3.軍改期間幹部退役有幾種安置方式?

軍改期間執行的退役方式暫時不變。按照《軍官法》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幹部條例》有關規定,軍官或文職幹部退役採取離休、退休、轉業或復員的方式安置。其中轉業又分為計劃分配和自主擇業兩種安置方式。今年還有轉改文職這一重要選項。

4.計劃分配轉業幹部轉業費如何結算?

(1)生活補助費:軍齡8-9年,發給3個月本人工資,以後軍齡每滿1年增發1個月本人工資,最高不超過16個月本人工資。

(2)安家補助費:軍齡14年以下,發給4個月本人工資。越過14年,從第15年起,每滿1年增發0.5個月本人工資。

(3)邊遠地區安家費:轉業到三、四類地區的,增發8個月本人工資;到五、六類地區的,增發10個月本人工資(非本人原籍和入伍地)。

5.自主擇業月退役金怎麼計算?

一個是自主擇業月退役金計算公式:月退役金={〔職務工資+軍銜(級別)工資+軍隊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房租補貼〕×(80%+增發%)+軍齡工資+自主擇業生活補貼}

6.軍改期間,轉業幹部安置地點是如何規定的?

其原籍或配偶常住戶口所在地。軍隊轉業幹部一般由其原籍或者入伍時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安置,也可以到配偶隨軍前或者結婚時常住戶口所在地安置。夫婦同為軍隊幹部,同時或者一方復員的,還可以到任何一方部隊駐地安置。未婚或者離異的軍隊復員幹部,可以比照駐地軍隊幹部配偶隨軍條件予以安置。

7.艱苦邊遠地區和特殊崗位服役人員如何進行轉業安置?

在艱苦邊遠地區和特殊崗位服役滿10年的軍隊轉業幹部,不符合到直轄市、省會(自治區首府)城市和副省級城市安置條件的,可以到原籍、入伍地或者配偶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地級城市安置。

8.軍人配偶隨調,有職級限制嗎?

軍隊轉業幹部配偶隨調工作,是與軍隊轉業幹部職級及隨軍條件無關的。

9.軍人轉業安置,軍人配偶可以和軍人一起隨調麼?

現役軍官、文職幹部轉業時,其配偶可以隨同到安置地調動安排工作,安置地黨委、政府將參照其本人職務等級和從事的職業合理安排工作,與軍隊轉業幹部同時接收安置,發出報到通知,調入調出單位相應增減工資總額。

10.隨調家屬報到需要哪些材料?

兩張介紹信和一個遷移證。隨調家屬報到時,一般應攜帶:

(1)縣以上人事(勞動)部門出具的行政介紹信。

(2)黨(團)組織關係介紹信。

(3)工資關係和戶口遷移證。

三、軍改對文職的影響

1.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身份是如何定位的?

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是軍隊幹部退出現役安置的一種新方式,是軍隊文職人員的新來源。也就是說,軍隊幹部退出現役除了轉業、復員、退休以外,又多了轉改文職人員這一退役安置方式。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後,為軍隊編制崗位從事管理和專業技術工作的非現役人員,在軍隊和社會生活中依法享有國家工作人員相應權利,履行相應義務。

2.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的原則是什麼?

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實行工作需要與個人自願相結合的原則,實行按編因崗選拔、嚴格篩選把關、擇優遴選轉改。這一原則說明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不存在“一刀切”的說法。

3.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的對象範圍有何規定?

轉改文職人員對象主要包括:現崗位改編為文職人員崗位的現役幹部和擬作退役安排的其他現役幹部,不包含擬選擇復員或退休的幹部。

4.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的標準條件?

(1) 政治表現。符合軍隊文職人員政治考核規定要求,在巡視、審計等清理清查中沒有嚴重違規違紀問題。配偶已移居國( 境) 外,或者無配偶且子女均已移居國( 境) 外的,不得轉改文職人員。

(2)任職資格。符合擬任崗位所要求的文化程度、專業技術資格、職業資格、工作經歷等條件,最近一次考評結果等次為稱職以上。

(3)年齡要求。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現役幹部轉改的, 最高不超過55週歲; 師( 局) 級現役幹部轉改的,最高不超過53週歲; 團( 處) 級和中級專業技術職務現役幹部轉改的,最高不超過50週歲; 營( 科) 級以下和初級專業技術職務現役幹部轉改的,最高不超過40週歲。年齡計算參照軍隊轉業幹部有關規定執行。

(4)身心素質。具備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心理健康,當年體檢結果合格。獲得省部級或者戰區級以上單位表彰,榮立二等功以上獎勵,戰區級單位選定的專業技術骨幹人才,全日制碩士、博士研究生,留學歸國人員,以及參過戰或者參加過重大非戰爭軍事行動,在艱苦邊遠地區或者作戰部隊工作5年以上的現役幹部,同等條件下優先轉改文職人員。

5. 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的時機是如何規定的?

(1)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期間,結合人員落編定位組織實施;

(2)結合年度全軍幹部退役工作一併辦理;

(3)特殊情形單列計劃辦理。

6.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的程序有何規定?

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原則上在各級機關和軍級以下單位範圍內轉改,由政治工作機關組織實施,一般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1)公示轉改崗位。對可用於現役幹部轉改的文職人員空缺崗位,用人單位應當在適當範圍內公示,明確選拔條件,時間不少於5個工作日。

(2)個人提出申請。符合轉改對象範圍和標準條件的現役幹部,本著個人自願原則,向組織遞交書面申請。

(3)組織遴選考察。用人單位或者其上級單位政治工作機關,應當對申請轉改對象進行綜合考察,擇優確定轉改人員並進行公示。

(4)辦理退役手續。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結合人員落編定位或者單列計劃辦理的,退役計劃由軍委政治工作部審批。轉改人員的退役命令按照幹部任免權限下達。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的退役安置計劃編制、安置落戶辦理及配偶子女隨調隨遷的辦法,參照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政策規定,由軍委政治工作部會同國家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主管部門另行制定。

(5)辦理轉改手續。轉改人員辦理退役手續後,用人單位按照任免權限及時下達文職人員任職命令,並逐級上報至軍委政治工作部備案。戰區級單位範圍內跨用人單位調劑轉改文職人員的,由戰區級單位政治工作機關統一組織實施。跨戰區級單位調劑轉改文職人員的,由軍委政治工作部統一組織實施。

7.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的任用管理政策是如何規定的?

任用管理。轉改人員統一實行委任制。不搞聘用制,不簽訂聘用合同,對轉改後不勝任工作的,軍隊可以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辭退。

8.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後最低工作年限有何規定?

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後最低工作年限為5年。

9.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職級套改有何規定?

按照轉改前現役幹部職級對應套改文職人員崗位等級,並確定相應級別。轉改前的幹部職級時間,計入相當崗位等級文職人員任職時間。

10.軍改期間現役幹部轉改文職人員後待遇保障有哪些特殊規定?

總體講有五個方面政策保持不變,兩個方面政策作適當調整。

(1)五個方面不變——工資待遇不變、住房保障不變、福利待遇不變(轉改人員按照軍隊轉業幹部標準計領生活補助費和安家補助費)、傷亡保障不變、配偶子女待遇不變(轉改前,配偶、子女已享受軍隊優惠醫療的,可以繼續享受)。

(2)兩個方面調整

社會保險:平時享受所在地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待遇,軍隊給予醫療補助;參加軍事訓練、非戰爭軍事行動和作戰支援保障任務期間,實行軍隊免費醫療。

退出安置:轉改人員任滿最低工作年限且達到規定條件退休的,按照國家規定的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政策領取養老金,軍隊發給一次性生活補助費;任滿最低工作年限後本人辭職或者被辭退的,面向社會自主就業,享受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障待遇,軍隊給予適當經濟補助;未任滿最低工作年限本人辭職或者被辭退的,面向社會自主就業,享受國家規定的社會保障待遇。因體制編制調整所在崗位被重組或者撤編的轉改人員,由軍隊妥善分配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