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2006年5月13日,國家郵政局發行了《中國現代科學家(四)》紀念郵票一套四枚,其中第3枚為著名物理學家嚴濟慈,中國政府以“國家名片”的形式表彰嚴濟慈在科學領域和教育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嚴濟慈是中國現代物理學領域裡著名的物理學家,尤其在光學研究和光學儀器研製方面成就卓著,是中國研究水晶壓電效應第一人。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郵票上的嚴濟慈

嚴濟慈(1901—1996)字慕光,浙江東陽人,1901年1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東陽縣下湖嚴村,其家境比較清貧,嚴濟慈是家中長子,也是姐妹兄弟五人中唯一受過教育的,被父親送到嚴氏宗祠蒙館讀書並寄予厚望,父親曾從杭州買回一本由日文翻譯的《筆算數學》,成為嚴濟慈數學的啟蒙讀物,這讓年幼的嚴濟慈如獲至寶,通過刻苦專研,竟也能無師自通,展現了其非凡的數學天賦,這讓他父親喜出望外,於是節衣縮食將送兒子入縣城宏道小學插班讀書。

嚴濟慈於1915年考入東陽縣立中學,中學時代的嚴濟慈學習成績非常優秀,尤其在數學方面表現出特殊的天賦,深得老師的喜愛。

1918年夏,嚴濟慈到杭州參加全國六所高等師範學校的聯合招生考試,以優異成績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當時的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非常有名且免收學生費用,是許多貧寒子弟特別嚮往的高等學府。

初入南高師的嚴濟慈讀的是商業專修科,一年之後轉讀工業專修科,嚴濟慈因志趣愛好在於自然科學,遂又轉入數理化部讀二年級,專攻數學和物理,深得當時在南高師任數學教授何魯、熊慶來及物理教授胡剛復的賞識,在恩師們的推薦之下,嚴濟慈被聘為南高附屬中學的數學教師,並擔任南高師創辦的《數理化》雜誌主編,除此而外,還協助胡剛復教授管理中國科學社圖書室,還代其預審《科學》雜誌來稿,與幾位恩師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係。

何魯教授是將現代數學引入中國的先驅者之一,曾官費留學法國里昂大學,也是第一個取得法國科學博士的中國人,可謂是一個數學天才,何魯對嚴濟慈表現出的數學天賦極為讚賞和愛惜,甚至邀請嚴濟慈住到家裡,把平生所學傾力相授給這個只比自己小7歲的學生。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何魯教授

嚴濟慈在何魯教授的指導下,很快自學並通曉了法文,將老師珍藏的法文原版數學著作通讀了一遍,還演算了大量的習題,因此嚴濟慈的學業水平遠遠超過他的同學,嚴濟慈善解數學難題的名聲不僅僅流傳於南高師,而且聞名於寧滬地區許多高等院校,以致許多教授也都常拿校外送來求教的難題請嚴濟慈解答。

1923年夏,嚴濟慈不但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數理化部,而且由於他已修滿國立東南大學規定的學分,因此同時畢業於東南大學物理系,獲得理學學士學位,成為東南大學第一名畢業生,同年8月,由嚴濟慈編著的《初中算數》(上下冊)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並被北洋政府教育部審定為中學教科書。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嚴濟慈(左二)與東南大學同學合影

在何魯教授的指導和資助下,嚴濟慈於1923年從上海赴法國巴黎大學自費留學,他果然不負老師的厚望,於1925年獲得數理碩士學位,嚴濟慈在留學期間的卓越表現,曾在巴黎大學引起轟動,也深得教授們的關注和喜愛。

著名物理學家C.法布里教授特別邀請嚴濟慈到他的研究室從事研究工作,由此,嚴濟慈開始走上了一生為之奮鬥的物理學研究之路,於1927年6月完成了《在電場作用下石英的變形及其光學性質變化的實驗研究》的博士論文,榮獲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

1927年秋,嚴濟慈從法國乘郵輪迴國,與同船的徐悲鴻、蔣碧薇夫婦相識並結為好友,徐悲鴻為嚴濟慈畫了一張素描,讚譽嚴濟慈為“科學之光”。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嚴濟慈素描像

歸國後的嚴濟慈,被許多高校爭相聘任,嚴濟慈不得不同時在上海大同大學、中國公學、暨南大學以及南京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擔任物理學教授。

1928年冬,嚴濟慈再次遠赴法國,分別在巴黎大學光學研究所和法國科學院大電磁鐵實驗室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嚴濟慈在法國的兩年時間裡,先後發表了10餘篇學術論文,還到居里夫人的實驗室幫助安裝調試了顯微光度計並進行測試研究,居里夫人送給嚴濟慈一些放射性氯化鐳,以此支持嚴濟慈在中國開展放射學研究工作。

1930年底,嚴濟慈結束在法國的研究工作回到中國,應時任國立北平研究院院長李石曾的邀請,出任國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專任研究員和所長。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嚴濟慈(前排左二)與物理所同仁合影

國立北平研究院成立於1929年9月,是區域性研究機構,隸屬於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管轄,設物理、化學、鐳學、藥物、生理、動物、植物、地質、歷史等研究所,實際襄理院務的是副院長李書華教授,他也曾留學巴黎大學,是中國物理學領域的領軍人物之一。

1932年8月,嚴濟慈與李書華、梅貽琦、葉企孫、吳有訓等人一起創建了中國物理學會,並在清華大學召開了中國物理學會成立大會,由老資格的留學法國的物理學家李書華擔任第一屆會長。

從1932年到1938年,是嚴濟慈學術研究的鼎盛時期,他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了40餘篇論文,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鐳學研究所在其主持之下,學術氛圍濃厚,科研成果豐碩,以致在國際物理學界具有廣泛的影響,嚴濟慈曾於1935年與一些著名的物理學家被法國物理學會選為理事。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嚴濟慈(左一)陪同物理大師郎之萬(左三)參觀物理所

“七七事變”爆發時,嚴濟慈正在法國巴黎出席國際會議,當他回國時,北平已經淪陷日寇敵手,嚴濟慈經越南抵達昆明,在昆明主持籌建北平研究院昆明辦事處,並把物理研究所遷至郊區,帶領全體科研人員,全力從事軍需品的研製工作,先後製造出1000多個無線電發報機穩定波頻的石英振盪器,300多套步兵用五角測距鏡和望遠鏡等,供中國軍隊在抗日戰場上使用。

1948年8月,嚴濟慈被推選為國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並接替吳有訓出任中國物理學會會長和北平科學工作者協會理事長,還加入了九三學社,九三學社是一個以科學技術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的政黨,因紀念1945年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而取名。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國立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合影

在新舊政權交替之際,嚴濟慈沒有選擇去臺灣,而是從南京南下昆明,繞道越南、香港,於1949年春乘坐海輪迴到剛剛解放的北平。

嚴濟慈以高昂的熱情投身於新中國的建設之中,他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辦公廳主任兼應用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東北分院院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重要職務。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嚴濟慈與青少年在一起

嚴濟慈於1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1961年出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長期主持校務工作,1978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在北京成立,嚴濟慈出任中國高等院校第一個研究生院的首任院長,嚴濟慈在1980年近80歲時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96年11月2日,一代物理學大家嚴濟慈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高齡。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嚴濟慈

嚴濟慈是蜚聲海內外的著名科學家,他德高望重,一生從事科學研究,而嚴濟慈的國學功底也相當深厚,尤為鮮為人知的是,嚴濟慈還是撰寫情書的高手,嚴濟慈的夫人叫張宗英,是清末民初著名教育家張鶴齡之女,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是中國最早一級男女同校的八位女大學生之一,也是五四運動時期南京學生運動領袖人物之一。

中國一代物理學泰斗——嚴濟慈

《法蘭西情書》

嚴濟慈與張宗英於1923年訂婚,1927年完婚,嚴濟慈在法國留學期間寫給張宗英的情書,被集結為《法蘭西情書》出版,嚴濟慈無論是在赴法國的郵輪上,還是在美女如雲的校園裡,時刻不忘鴻雁傳書,向未婚妻熱烈表達思念、愛慕和追求之情,閱讀之後不禁讓人感慨萬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