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總遲到的中國泰斗專家長年當講師,62歲任副教授,68歲任教授

中國大學人才輩出,三十多所985大學和一百多所211大學培養或所擁有的人才幾乎佔據了中國學術精英的半壁江山。

當然,985大學基本上都是211大學中的主力軍和先導隊。

而實際上,剩下的數千所高校中所擁有的拔尖人才雖然數量不多,但也有不少。

譬如中國北方核心地帶邊緣的河北省有一所省屬重點高校,叫做河~北~地~質~大學。

該校知名度不高,但是校內的地~質~經~濟~管~理專業卻聞名全國學界。

這其中的功績,主要歸因於一個名叫劉景豐的專家以及他的團隊數十年來不懈的努力。

劉老師在業界可謂是頗有名氣,同行們大多知道他的另一個名字:劉~路。

人生總遲到的中國泰斗專家長年當講師,62歲任副教授,68歲任教授

人生總遲到的一代學科開拓者

劉老師是天津人。

與別人不同,他上大學的時間稍晚一點。

直到22歲,從高中畢業的他才考進大學,鑽進象牙塔中如飢似渴地學習。

當時國內戰事連連,他來到了離家數千裡之外的南方,在西南聯大唸經濟系的專業。

那時候,他有幸接受了國內一流教授的啟發和指導,並在泰斗級老師陳岱孫名下受教。

在大學接受最好的教育之後,29歲的他考取了出國留學生資格。

留學回國後,他從事了教育工作。

47歲那年,他才進入地質部下轄的宣~化地~質學校(現河~北~地~質大學)教書。

從此,他便與這所地質院校結下了終生之緣,把畢生的美好時光都交給了這裡。

他為中國地質經濟管理學科的創立做出重大貢獻,從教數十年,培養了無以數計的地質經濟管理學者。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他建立了地質勘查勞動定額體系,在計時觀測(技術測定)的基礎上,首次發現了岩心鑽探岩石可鑽性規律,以此為依據制定了中國岩心鑽探岩石分級表,沿用至今。

他一直費心費力地進行科研和教學工作,付出後的收穫常常總是來得晚一些。

作為一位大學老師,他長期擔任講師,直到62歲時才被晉升為副教授。

65歲時,他當上了河~北~地~質學院的經~濟~管~理系主任。

67歲時,他成為了該校的經濟研究所所長、經管系名譽主任。

68歲時,他被學校聘任為管理學教授。

69歲時,年僅古稀的他開始擔任碩士研究生導師,親自培養有學術潛質的研究生。

75歲時,他放下了深愛的教職工作,正式離休,退居家中。

這位遲暮之年仍比較活躍的大學教授一生都在為其學科代言,先後創立、主編、教授了《地~質~經~濟~管~理概論》、《地~質~勘~查單位管理》等7部高等學校試用教材和培訓教材,初步形成了我國別具一格的地~質~經~濟~管理學科體系。

人生總遲到的中國泰斗專家長年當講師,62歲任副教授,68歲任教授

得益於平和的心態和科學的養生之法,這位德高望重、德藝雙馨的劉教授也是一位長壽老人。

桃李滿天下的他堪稱地~質~經~濟~管~理~學學科的泰斗級專家,比同行經歷了更多光陰,活到了102歲。

儘管人生的某些環節總是遲到,但是他在學術上的功績不會遲到,終將被記載史冊。


1、沉痛悼念我校著名教授、我國地質經濟管理學奠基人劉路老師-河北地質大學宣傳統戰部

2、百科詞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