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各位親:

我們都知道延慶有個“百里畫廊”

比喻秀麗景色延綿百里

昌平與延慶相鄰

所以“百里畫廊”也是不少昌平人的好去處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但您知道嗎

咱昌平也要有自己的“百里畫廊”啦

就在流村鎮,工程建設涉及5個村

有沒有您家?

流村鎮中心小學也要遷建了?

咱們一起去看看!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流村鎮的“百里溝廊”

在昌平的多處規劃中

唯獨沒怎麼見過流村鎮的規劃

作為北京市的生態涵養區範圍

又是北京屈指可數的三大文化帶的交匯地

大拆大建確實不太現實

但是依靠綠水青山打造生態旅遊卻是得天獨厚

於是就有了這次“百里溝廊”

溝域經濟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一期作為昌平區重點工程

共投資6600萬元

涉及禾子澗、長峪城、老峪溝、黃土窪、馬刨泉

5個村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建設共分為6個節點:

古城新曲、重山幽谷、邊城古韻

隱逸南山、碧波觀景、繽紛果園

每個名字聽上去都很有意見有木有!

一期將建設節點二和節點三

而這兩個節點的具體工程

就已經亮點十足

不僅有步道有失地,還有丁香基地!

根據一份環評報告顯示

具體建設工程如下:

重山幽谷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丁香基地、十三道梁、蒙古包…

還有登山步道

光是這一個節點,就已經很令人期待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邊城古韻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節點三的功能

主要是將長峪城水庫北側打造成為溼地公園

通過棧道等設施

方便有人觀賞長峪城水庫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而與工程想配套的

還有修路、生態修復等民生工程

可以說流村鎮不僅將迎來旅遊產業的發展良機

周圍百姓的出行也將更加方便

同時,根據市規劃自然委發佈的公告

同樣作為昌平區重點工程的

流村鎮中心小學遷建似乎也有了動靜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根據市規劃自然委“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欄目顯示

流村鎮將有教學樓相關工程的建設

擬建規模17000多平米

大致與此前昌平區的重點工程清單中

流村鎮中心小學遷建工程相吻合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這項教學樓建設就是遷建工程的一部分

但流村區域內教學條件改善

終歸是好事兒吧!

流村在昌平的地理位置

比南口還要往西

而且又以山地為主

這次環廊建設的提升

對流村鎮未來的發展絕對意義非凡

因為流村鎮真的有不好值得去看看的地方呀!

除了咱昌平人熟悉的不輸給通州的咯吱盒

還有漆園龍鼓等文化遺產

長峪城水庫、邊關長城等美景

更有長峪城壓肉、全兔宴等美食

漆園龍鼓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漆園村的龍鼓,產生於當地村民企求消災除禍、保佑平安的期盼和願望,是村民請“娘娘”時所奏的樂曲和護駕的隊伍,後來又在祭祀和廟會等活動中演奏。相傳,龍鼓產生於清乾隆八年(1743年),距今約260多年曆史。“龍鼓”共有36套古譜,樂譜從不同角度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使人們在演奏時有一種身臨其境的親切感,其中既有祭祀儀式中使用的莊重、渾厚的樂曲,又有表現生活中歡快場景的樂曲。


長峪城社戲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長峪城社戲歷史悠久,遠近聞名,從永樂年間修建戲樓開始,傳承至今600餘年。它最大特色是唱腔曲調既有山西梆子的高昂,又近似河北梆子的曲味,折中兩者之間形成了一種獨特曲調,由此可追根溯源到歷史移民形成區域路線。據流村鎮史志記載,長峪城梆子戲建國前後培育出無數人才,唱戲有名望的藝人就有近百人之多。為後人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也為後人傳承這份文化遺產奠定了基礎。


歷經滄桑的歷史古蹟


白羊城村慶王寢陵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白羊溝風景區入口處的白羊城村內,至今還保留著一個完整的清皇家墓葬群,這裡葬著乾隆皇帝第十七子愛新覺羅•永璘,慶禧親王和他的族人們。永璘當年遊歷至此,見五峰山下風水俱佳,親自為自己選定了陰宅所在,從現在的陵園已然看不到當年的輝煌,但陵園內的參天古柏,訴說著當年的皇家氣勢。


邊關古長城遺址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古長城,北起黃樓院北山樑。向北連接明八達嶺長城、向南經泥窪、禾子澗的鍋頂山、老峪溝村南螯魚嶺折向馬刨泉的北祁嶺.在南通門頭溝區的大村東山出昌平邊境,南北長約30千米,自然坍塌嚴重,大部殘高1.5米.寬2米左右,城臺、敵樓、峰火臺也坍塌為一堆瓦礫。


傳承不絕的紅色精神


郎兒峪紅色旅遊村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郎兒峪村,四面環山兩面向水,古樸的村莊、淳樸的風俗、清新的空氣和安然幽靜的環境,都會給您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由於郎兒峪村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革命老區,因此逐漸被髮展塑造為一個以紅色旅遊為主題的民俗村。村裡矗立著高崖口革命烈士紀念碑,昌宛縣革命歷史展覽館也坐落於此,村裡的街道更是彰顯著革命老區獨有的特色。

昌平烈士陵園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烈士陵園新址位於流村鎮西峰山村,依西峰山而建,坐西朝東,佔地面積75.41畝,陵園內建有主紀念碑、紀念亭、紀念廣場、昌平籍革命烈士英烈牆、昌平革命歷史紀念館等,建成後的烈士陵園融傳統教育、對外宣傳、紅色旅遊、管理保護功能於一體,充分發揮“褒揚烈士,教育群眾”的作用,已成為廣大群眾緬懷革命先烈,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美味可口的農家菜餚


老峪溝壓肉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壓肉是老峪溝當地的傳統菜品,逢年過節家家戶戶都會壓上一鍋。壓肉是由豬頭上的肉剃下剁碎,放進用蔥薑蒜熗好鍋的大鍋裡翻炒,調味後倒進大盆裡用水桶壓制而成。壓肉保留了豬頭肉的香味,又因再加工味道更加濃郁。因用重物壓制,脂肪大部分已被擠出,不用擔心攝入過多脂肪。口感勁道,入口回味無窮。馬刨泉一家叫作青山悅的農家院經營此菜,有興趣的圈友可以前去品嚐。


長峪城豬蹄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長峪城豬蹄宴是村中一絕,紅燒豬蹄盤子最大,鐵鍋燉出來的豬蹄,絳紅的顏色煞是饞人,噴香的肉味,透著絲絲的甜,肉皮燉得軟糯卻又筋道。即使牙口不好的老人和兒童也能咬得動。這樣有人氣的紅燒豬蹄每天賣多少就燉多少,從不過夜,想品嚐基本都要提前預訂才行。


谷氏全兔宴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昌平版百里畫廊來啦!這個鎮以後不得了!



兔肉質地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與其它肉類相比較,具有很高的消化率(可達85%),食後極易被消化吸收,被專家列為美容、益智、增壽的最佳保健食品,因此,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谷氏全兔宴,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 加入20餘味改良秘製的中草藥配方,融入京、魯、川、湘等菜系的精髓,選料考究,所有菜品均以綠色生態養殖的獺兔為主,配料精心調製,口感香醇,回味久遠。



2019年

一定要多去流村轉轉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