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地處浙江西部的湖州市著名的水鄉和魚米之鄉,湖州自唐宋以來就是全國的主要產糧區,並有“蘇湖 熟,天下足”的說法。清末民初湖州府(今湖州 市)出現了一個新興的商人群體,他們以上海和蘇 杭為商業活動中心,是兼具中國傳統和近代商業文 明特徵的區域性商人集群,這個團體曾輝煌一時 被人們稱為湖商。崛起於眾商之林的湖商,在經濟 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有著突出的貢獻和地位,他 們不但使太湖南岸的湖州富甲江南,更使自己成為 那個時代的弄潮兒。

絲綢之府商貿繁盛

湖州地處長江三角洲中心地帶,地傍太湖,毗鄰杭、微、蘇 嘉 ,部近滬、寧、甬、溫,京杭大運河過境,河港水網交錯,古代 時交通就非常便捷。這裡氣候溫和,湖河港漢,縱橫密佈,水質清 潔,土質豐腴,適宜蠶桑,自古便有“絲綢之府”之美譽。境內遠 古日石器文化與新石器文化積澱豐富,是迄今為止蠶桑絲綢文化最 早的發祥地。唐宋時,湖州更是東南奧區(腹地、深處),國之倉 康,故諺日:“蘇湖熟,天下足”,同時又是蠶絲重要產區,這一 時期,湖絲及其絲織品被列為貢品。元代湖州已能繅出清白如銀的 絲,元代畫家唐棣在《上覆齊郎中》中說:“吳蠶繅出絲如銀,頭 面垢忘苦辛,笤溪矮桑絲更好,歲歲輸官供織造”。曆元至明, 湖州區區一個市鎮,經濟富饒程度可敵中原地區一個縣乃至一個府。此皆因湖州地擅人勤,加上地惟偏安,少羅兵火之故。

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歷史地看,湖州在諸如漢末、唐末、兩宋之交、南宋末、元 末等亂世之隙基本上都保全了一方樂土,不僅本地安而昇平,滋發 商業,天下士、商大族也都來定居,以致郡城湖州成為“四方販夫 去留闐溢,偉哉一都會”,縣城與諸市鎮也都是“行商坐賈之所 萃”。例如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戰亂,“江南多故,獨吳興未嘗被 兵,避亂者多家焉,諺日:放爾生,放爾命,放爾湖州作百姓 可見一斑。地方經濟引發商業,商業繁榮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這 在古代的湖州表現十分顯著。所以,明嘉靖時徐獻忠在《吳興掌 故集》中記載:“吳興介在蘇、杭之間,水陸饒沃之產,實過兩 郡。”所記並不為過,而王士性所言:“浙十一郡惟湖最富,蓋嘉 湖澤國,商賈舟航易通各省,而湖多一蠶,是每年有兩秋也”,則 道出了湖州地區繁華的真諦。

湖商的源流,最晚可以追溯到宋代。這是緣於湖州地域經濟本身的特點,即田、蠶並舉。在宋代湖州的蠶桑生產已開始走向專業化,如“湖州村落朱佛大者,遞年以蠶桑為業”;“本郡山多以蠶桑為歲計,富家育蠶有致數百箔,兼工機織”,等。又據宋代陳 勇所著《農書》記載“惟籍蠶辦生事……每箔(蠶)得繭一十ニ 斤,每一斤取絲一兩三分,每五兩織小絹一匹,每一匹絹易米一石 四鬥,絹與米相侔也。”正如宋代談鑰在嘉泰《吳興志》中所記 “湖絲雖遍天下,而湖民身無一縷,可慨!”這一局面正好說明, 湖絲、湖綢除了上供外,其餘都投入了買賣。

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宋人洪邁《夷堅志》 中所記諸商販中,就有“湖州人陳小八以商販縑帛至溫峪”的記 載。同書還記述:“吳興士子六人入京師(臨安)赴省試,共買紗一百匹,一僕負之”。陳小八“商販縑帛”與吳興士子“買紗一百匹”,自然在湖州的絲綢市上所購,可見當時絲綢買賣的盛行。宋 元時“東林響鈴、普光兩橋前後皆市”,“有絹莊十座,在普光橋 東”;“當地居民溫文爾雅,衣績羅綢緞,恃工商為活”;郡城湖州的絲綢市場則更是“商賈輻輳”,“舟艎鱗集,晝夜不絕”了。

明代是湖州地方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至明中葉後,轉型已基本完成。其時一方面早已摘除“國之倉廩”的冠冕,進而成為國 內蠶絲業中心(亦即後世所稱的“絲綢之府”業已形成);另一方面,“蠶絲物業饒於薄海,他郡邑藉以畢用”,湖絲“冠絕海內”,“遍天下”,湖綢亦“通行天下”,“大行於時”,因而民戶“田中所入,與染蠶各具半年之資”,這都是商品經濟發揮的巨 大作用。自然,“湖州商幫”從中起了潤滑與促進發展的作用。他 們所賴以貿易的主要商品,是當時已成為著名產品的湖州特產湖 絲、湖縐、雙林綾絹等及其它土產品。明代的這些湖州地產著名商 品的生產,除了家戶所為外,已經有僱工如養蠶、剪桑、繅絲等短工參與,而且“男婦並工”。可見商品經濟思想已經漸趨濃厚,以至清代發展到“吳興士人好貿絲”。

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此時的湖州郡城、縣城及眾多市鎮已經是“閭閻輻輳,商旅舟車”了,本地坐商與外來行商交 織“輻輳”。但其時商旅於外的湖商早已出現。比如舊志記載: “(烏程)縣南暨西少讀書,讀書類見東境,北多商於外者” “商賈惟湖濱及南淂、烏鎮之人往楚、豫間貿易”。這裡,“多商 於外”、“往楚、豫間貿易”,就是到今天的湖南、湖北和河南地 區去經商。此外在諸如馮夢龍的《三言》、淩濛初的《二拍》以及 《金瓶梅》等古典文學名著中,也多處可見湖商的人物形象,又如 《品花寶鑑》四十五回中的“湖州王客人”、《狄公案》中的“湖 州客人”等等,可以說都是當時眾多新興湖商的縮影。

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明代的湖州除了絲綢業興盛外,湖商中經營雕版印書業與販 書業在中國商業經濟史上也佔有輝煌的一頁。這一方面是文人珍 書、藏書的延續,更主要的是明中葉後漸漸興起的經商風氣影響。 作為刻、販書業的中心一一湖州晟舍、織裡一帶,本來“向以讀書 為恆產”,即使窮困的寒士,也“每以館穀(任教為生)終其身, 故夜半書聲不絕。”但當儒士們逐漸認同了經商意識以後,晟舍鎮 的網、凌二家湧現了大批刻書商人,這使他們的套版刻書業至明萬 歷後趨於繁榮。伴隨刻書業而興起的書船販書業,更是湖州一絕。書商們“購書於船,南至錢塘,東南抵松江,北達京口,走士大夫 之門,出書目袖中,低昂其價,所至每以禮接之,客之末座,號為 書客”。據清代戴璐《吳興詩話》及別的筆記小說提到,明嘉靖、 萬曆後隨著書船版書業的興旺,遠至金陵(今南京)、北京都出現 了湖州人開設的書鋪,結成銷售網絡,參與當地書籍出版銷售的競爭。

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至清代,尤其上海通商後,湖商的發展更趨於成熟。清代湖 州“比戶養至”,而且質量居全國之冠。在明代已初露頭角的南潯 輯裡絲,此時更因質優而“名甲天下"”,輯裡絲成為浙江優質絲的 代名詞。粵緞粵紗,山西路綢及江蘇、福建等省的絲織原料特別是 高級原料都須依賴湖絲,官營的內織造局更依賴上貢的湖絲為原 料,江寧、蘇州、杭州三織造局在每年絲季都前往湖州大量採辦生 絲。絲綢成為湖州最主要的生產事業和人民的衣食之源,成為當地 經濟支柱,“公家賦稅,吉凶禮節,親黨酬昨,老幼衣著,唯蠶是 賴”。湖州蠶絲業的發展,孕育出一批城鎮,也造就了大批專業商人。

南潯、練市、雙林、菱湖、烏青、新市等以商興市,由市而 鎮。這些市鎮是絲綢經濟的產物,又是以絲綢為主的商品經濟的載 體,既聯繫著幹百萬從事商品化蠶桑生產的農戶,又連接著全府、 全省以至全國的商業網絡。市鎮上牙行(牙行是中國古代和近代市 場中為買賣雙方介紹交易、評定商品質量、價格的中間商人)林立,商賈據,“各直省客商雲集貿販,里人賈他方,四時往來 不絕”,圍繞著生絲貿易,一批專事土絲買賣的絲商隨之興起。

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潮漲潮了 商幫往事

五口通商後,中國的進出口貿易格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地處得天獨厚優越位置的上海迅速崛起,很快取代廣州成為中國對外貿 易中心。近代中國的查絲及絲織品曾經在國際貿易中享有很高的聲 譽,南潯輯裡絲更是質地優良,名聲遠揚。如顧福昌於上海開埠不 久就“薄遊滬上”,在滬潯分別開設豐盛絲經行、壽泰絲棧,“首 先經理夷務”,是上海開埠後最早經營生絲出口業的華商之一。陳 熙元於20世紀50年代初至上海,不久成為著名的“絲通事”,接 著邱仙槎、張頌賢等繼起。

浙江的生絲之前都經廣州公行出口,上海開埠後,“輯裡絲乃 運滬直接銷與洋行”。湖絲就近轉至上海出口,運輸路程較前縮短 9/10,且僅需花五六元就可僱一條小船運80到100包生絲到上海。 在上海市場的生絲售價中,運費只佔0.2%這微不足道的比例,湖 絲出口價遂較前廣州時期下降35%。因此以輯裡湖絲為主的中國生 絲在上海開埠不久就佔據歐洲市場,外銷量急増。當時英國對華貿 易報告說“中國出口生絲幾乎全部產於浙江北面的三個府:即杭州 府、湖州府、嘉興府”,其中“湖州府的產量較其他兩府為多”。上海開埠的最初四年,經湖州絲業中心南潯運住上海出口的帽裡絲 在上海生絲出口中平均佔55%。

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大利所在,趨之若鶩,一批湖州絲商以上海開埠為契機,利用 地緣和業緣優勢,販絲滬上,崛起上海灘,其中南潯崛起者尤眾, 如潯商的代表人物劉鋪,於1860年6月南潯被太平軍佔領前已攜 家並“盡運資裝於上海”,在上海購地建屋定居業絲。龐家也是如 此,龐芸皋於太平軍進攻湖州時與其父“避之上海”,並因此在上 海經營絲業。

至19世紀六七十年代,湖州商幫已初步形成。1872年,著名 旅滬湖商王一亭、楊信之、黃佐卿、謝子楠等在上海集資購地創設 同鄉公產壽聖庵,湖州商人定期到該庵集會,進行宗教朝覲活動, 藉此敦睦鄉誼,討論商務。壽聖庵的建立增強了同鄉間的凝聚力, 是湖州商幫形成的主要標誌。湖州絲商已成為上海絲商群體中的主 體,並基本掌握同業組織絲業會館。1876年上海共有絲棧、絲號 75家,其中湖州絲商開設的就達62家之多,在當時最大的出口商業 中穩居執牛耳地位。1860年,湖州絲商陳熙元等為“聯同業之情 而敦異鄉之好”,通過浙江絲綢捐局總辦湖籍趙炳麟稟呈,發起成 立了行業團體上海絲業會館。湖州絲商在會館中居於舉足輕重的地 位,在1879年的10名董事中,有湖州絲商陳熙元、劉鋪、周昌熾、黃佐卿、徐鳴達等5人,絲業會館成立了業綠與地緣統一的組織。

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從19世紀七八十年代到20世紀初是湖州商幫發展的鼎盛時期。這一時期,中國的生絲出口雖因各種原因有所波動,其出口 量在出口總額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絕對值總體呈增長之勢,如 1870年為4.9萬擔,1880年為8.2萬擔,1890年為8萬擔,1900 年為9.7萬擔,1910年為13.9萬擔,而且在1909年日本生絲出口超過中國前,中國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生絲出口國。而絲業是湖州商 幫的支柱行業,絲業的發展為湖州幫注入了強勁動力。這時,構成 湖州商幫核心的南潯絲商出現通常所說的“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的 絲商家族群,這是當時湖州民間用動物的名稱,來表示南潯商人財 富等級的一種說法,即家產白銀逾100萬兩為“象”,50萬兩之 上為“牛”,10萬兩以上為“狗”。四象為首者劉家,家產超過 2000萬兩,排行第二的張家也達1200萬。

江南富賈·湖州商幫第一篇

​照此估算再加上其他商人,這一絲商群體的資產總額當近六幹萬,相當於1894年中國產 業資本總額。當然,這只是根據口碑資料估算,無法核實查證,但也並非是無稽之談。20世紀初東南名土湯壽潛在劉鋪家傳中說,“南潯之富,與通奉(劉曾封通奉大夫,官為二品)埒者,凡十 數家”。中國近代實業家張賽在《南潯劉公墓誌銘》中也說,南潯絲商“累鉅萬之家,以十數計,鉅萬百計,萬者不可勝原”。湖 州商幫顯然繼續壟斷著絲業,確如美國學者李明珠所說:直到約1911年,上海最主要的絲商集團是浙江商幫,尤其是湖州商幫。 這一時期湖州商幫的經營領域大為拓展,除士絲業外,很多湖州商 人還在上海、蘇州、南通、南京、北京等地設莊開行,經營湖絲 綢緞、湖筆、開設繅絲、染織廠,或投資電力、鐵路,或經營鹽 業、房地產等其他行業。

湖商在近代的盛況一直延續到民國前期,進入民國後,特別是 20年代後,湖州商幫趨於衰微,抗日戰爭爆發後趨於下坡看,湖商 走向衰落。據1930年7月16日《湖州新報》稱:“吳興的商業 誠說一年不如一年”。這一時期不但湖州商人和企業的數量銳減, 甚至在湖州商幫長期居壟斷地位的絲業,其地位也一落幹丈。而湖 商的再度振興,則是在二十世紀80年代以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