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又到了,你還記得哪一首有關清明節的古詩詞?

青山紅豆心


又是一年清明到,有一位老人又讓我無比懷念。

他的音容笑貌,他的和藹可親,他的艱苦樸素,他的高風亮節,他的人格魅力,永遠出現在我的眼前、心裡、腦海裡。

您在哪裡還好嗎?可否知道我們想念您?

清明是對先人祖宗長輩的哀思,是對自己心中英雄先烈的懷念。

記得在讀書的歲月了,第一首清明的詩詞。

那時候還小,不理解“欲斷魂”到底是什麼意思?

長大後,終於明白了。親人的離去,是一種怎樣的悲傷?只剩下陰陽相隔,只剩下遙遙的祭奠。

願所有在那邊的好人,保佑活著的親人幸福安康。


閱盡人間冷暖


清明一為向先祖和逝去的親人寄託哀思,二可藉著春日美景外出踏青看綠草如茵,吃青團團。

清明之際,每個人心中大概都有那麼一個思念著的人。

這春日美景,倘若TA在該多好。

這種懷念無法敲鑼打鼓的宣揚,無法痛哭流涕地呼喚,只是突然在某個熱鬧的時刻,發著呆,偷偷在心裡告訴TA,“我還好,你呢?”

所以,這是一些思念逝者的詩詞、祭文。並不都寫就於清明,只為寄哀思予亡人。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夢微之》白居易

這是一首悼念知己的詩。

白居易與元稹相逢二三十歲,彼此為對方才情氣度所吸引,引為知己。後元稹因敷水驛事件被貶下放,白居易以死上書無效。再之後,元稹與白居易先後被貶,同是天涯淪落人,只能互通書信、傾訴衷腸。公元831年,60歲的白居易正賦閒於東都洛陽,驚聞元稹病逝於武昌,悲痛不已。當元稹的靈柩運回老家陝西咸陽時,途徑洛陽,他揮淚寫下此祭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蘇軾

這是一首悼念妻子的詩。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可惜天命無常,王弗於二十七歲逝世。公元1075年,東坡來到密州,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夢見愛妻王氏,於是寫下了這首千古傳世的悼亡詞。

小箱留得舊裳衣,母氏親縫衣此兒。 近日著來渾短窄,猛思泉下許多時。——《感舊》蘇泂

這是一首悼念母親的詩。

母親離世以後,開始學會堅強,學會在外人面前強顏歡笑。只是在某個突如其來的日子裡,穿著母親為自己縫製的衣裳,竟發現已經短了幾寸,才發現,原來,母親真的離開我了……


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


中國人的文化傳統,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慎終追遠。所謂慎終就是正確地鄭重地對待死亡,特別是父母親人的去世。追遠就是中國人特別明顯的拜祖傳統。這是中國人的心理基礎,因此主要用於追思古人先輩和祖宗的清明節,成為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清明節在早春時節乍暖還寒的時候,天氣陰晴不定,所以有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的說法。

古人寫清明節的古詩詞很多,好玩的國學不一一列舉。今天,好玩的國學推薦兩首比較特別的詩詞,從中可以一窺清明時節,詩人們的心理狀態。

第一首我們來看宋朝優秀的詩人王禹偁的《清明日獨酌》:

一郡官閒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春來春去何時盡,閒恨閒愁觸處生。

漆燕黃鸝誇舌健,柳花榆莢鬥身輕。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

詩人說,一個地方官清閒的職位唯有副使,一年之中清冷的節日只是清明節。春去春來什麼時候是盡頭,閒恨閒愁所到之處就萌生。

燕子和黃鸝爭相鳴叫,柳絮和樹莢競相飛揚。脫去官服換來商山的酒,獨自笑吟《離騷》中的詩句。

一郡官閒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春來春去何時盡,閒恨閒愁觸處生。很顯然,詩人在清明節過的是清冷寂寞的日子,這與他的處境有關。詩人算的上一位正派的才華橫溢的人,但是這樣的人是無法吃得開的,所以他被貶到一個小地方做官,這個官與悲慘的蘇東坡在黃州做的是一樣,都是極小的官職。前四句,很顯然對自己的貶謫生涯不滿,有很大的牢騷。

漆燕黃鸝誇舌健,柳花榆莢鬥身輕。脫衣換得商山酒,笑把離騷獨自傾。但是最後四句,詩人馬上就給自己找到了解脫的理由。首先是外面的春色大好,山花爛漫,鳥兒歌唱,面對如此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我們怎麼能悲傷,怎麼能辜負大好春光?所以,詩人說,找來隱士喝的酒,再讀幾遍離騷,就可以抵抗人生的煩惱!~

另外一首是絕美的悲傷的詞,是著名朦朧派情歌王子吳文英的詞。

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

西園日日掃林亭。依舊賞新晴。黃蜂頻撲鞦韆索,有當時、纖手香凝。惆悵雙鴛不到,幽階一夜苔生。

吳文英的詞,歷來比較難懂,我們還是翻譯一下。在看翻譯之前,好玩的國學先來解釋一下,這首詞是一首懷人之作。所懷之人顯然是舊時情人,時節是清明節前後細雨濛濛的時節,地點是當年他們你儂我儂的西園,所懷念的情節是吳文英擁情人入懷時候,那種奪人心魄的香味。

聽著悽風苦雨之聲,我獨自寂寞地過著清明。掩埋好遍地的落花,我滿懷憂愁地起草葬花之銘。樓前依依惜別的地方,如今已是一片濃密的綠蔭。每一縷柳絲,都寄託著一分柔情。料峭的春寒中,我獨自喝著悶酒,想借夢境去與佳人重逢,不料又被啼鶯喚醒。西園的亭臺和樹林,每天我都派人去打掃乾淨,依舊到這裡來欣賞新晴的美景。蜜蜂頻頻撲向你蕩過的鞦韆、繩索上還有你纖手握過而留下的芳馨。我是多麼惆悵傷心,你的倩影總是沒有信音。幽寂的空階上,一夜間長出的苔蘚便已青青。

這首詞最為絕妙的地方是下片。西園曾經是他們山盟海誓的地方,這既是他們的美麗回憶,又是不敢回憶的傷心之地。西園內的鞦韆架上,曾經留下少女燦爛的笑聲,曾留下少女飛揚的裙角,留下溫香軟玉的香味。如今秋千在,但是人不在,一段愛情無疾而終。唯有殷勤的蜂蝶,還留戀那過去的香味,在鞦韆上遲遲不肯離去。吳文英從蜂蝶想到自己,從西園的孤寂中,在西園的臺階上,脈脈,默默,直到青苔爬上他的記憶。

這就是清明最悲傷的愛情!


好玩的國學


寫清明的詩詞太多了,最著名的比如杜牧的《清明》。我這裡要說的是另外一首,就是宋代王禹偁的《清明》。

清 明

宋•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

這是一首文人詩,寫了古代清貧讀書人的困頓生活。成詩手法幾近白描,但是卻有一種無視困苦,以讀書為樂的積極向上精神。

清明,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古人多是攜酒出門,賞花踏青。詩人說自己無花無酒,就是說自己的生活清貧,無花更是寫自己並沒有出門,一個人獨處於家中。孤寂,好像如一個不關心四周事物的“野僧”。和他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鄰家的“乞新火”。但是還好,我還有讀書燈為伴,可以一直到天明。

一首絕句,語言樸實無華,卻意境深長。讓人感嘆古代讀書人的清苦,也有對他們品格的讚賞。“君子固窮”,重要是守得住,這才是讀書人應該有的堅持。


抱香樓主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杜牧的千古絕句,道出了這個季節氣候風情。陽春三月,春寒多陰雨,但是人們依然遊山玩水,掃墓祭祖。逍遙自在,享受春天的美好。每當清明期間人們也常常想起為國捐軀的英烈們的不杇功勳!給他們掛掛山,祭祭墳,以表深深的祭奠!飲水思源,沒有他們的英勇犧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每當每年清明,中元節期,人們首先到革命先烈的墓前祭奠!其次才祭奠祖先!


用戶6098140486450俞


提起清明節,腦子裡不由自主的便會蹦出一句“清明時節雨紛紛”,經過事實驗證,很多年的清明節都是會下雨的,即使不下雨天氣也是陰沉沉的,大概是為了迎合人們的心情吧,畢竟清明節是一個祭祀掃墓的節日,太過於陽光明媚顯得有點不合時宜。

“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深深地印在腦子裡,於是特意在某度上查詢了一下整首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時候,陰雨連綿,飄飄灑灑下個不停,如此天氣,如此節日,路上行人情緒低落,神魂散亂。借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遙指杏花山村。


毒話金句


呵呵,記不得是先知道漢文化節日裡有個清明節、還是先知道中國有幅畫作叫《清明上河圖》了。

中國曆代詩詞大家描寫清明的作品,怕是不計其數。自幼對詩詞情有獨鍾的我,有幸記得了幾首描寫清明的詩詞。在這些詩作裡,印象最深、記得最準、感觸最真的則是宋代陸游的那首《臨安春雨初霽》——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尤其是頷聯那“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的聲情並茂的描摹,多年來總在瀟瀟春雨擊打青石板鋪就的悠長小巷中伴著西樓窗外那清脆的杏花叫賣聲沖沖入夢、如夢、茹夢……

春雨,春雨著誰的春雨?

清明,清明著誰的清明?

雨巷,雨巷著誰的雨巷?

杏花,杏花著誰的杏花?

…… ……

——遠古的文明,古老的文化,老派的雨巷,派對的杏花……就這樣一一走進了一個風華少年的現實而浪漫、浪漫且現實的心田!




山仁水樂


清明快到了要問我想起那些古詩詞,我想起首《寒食》這是一首離清明差兩天的一首。是韓翃的: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人五侯家。寒食是春秋時傳下來的一個傳統節日,大約清明前兩天,是晉文公為了懷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我就拿這首詩唯祭奠先人。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按風俗家家禁止生火三天,只吃糕團等現成食物至清明開始舉火。因此為寒食。按照唐制由皇帝傳旨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表示皇恩。由於正當暮春,景色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也便成了遊玩的日子,寒食節那天,韓翎在長安街頭漫遊,被眼前的暮春景象所迷,一直到暮色降臨。晚上,皇宮裡閃出一團團燭光,一片亮亮堂堂的景色,而宮外都是一片漆黑,引又在深深的暮色裡,使得韓翊感慨萬分,從而這種景象也使我很感概,恰似韓翊的思緒是一樣的,他想到楊貴妃和她的哥哥,依仗皇帝的恩寵,作威作福,提筆寫下了這首《寒食》這首詩以諷刺詩是借古諷今的一首詩。寫出長安的熱鬧繁華,到處都飛舞著雪一樣的柳絮,寒食節的東風吹拂著宮苑中的柳條,太陽落山,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候近臣,從那嫋嫋輕煙,首先飄散進入了五候家中。

我以感想與感概也賦一首:

冷食為報介子推唯母,燭火宮盈五候家賜恩。

東風擺柳枝火掃平墓,祭祀先人地府孝母生。

2019/4/1,上午。


墨幹古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七律《清明》

又是清明牽孝子,上墳燒紙祭先人。

桃花朵朵搖紅面, 俊鳥聲聲叫豔春。

念意綿綿愁落淚, 思情切切苦傷身。

滿山春色無心顧,一首新詩話斷魂,

新韻九文


笑塵居土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踏青》

又是一年是清明,

祭奠故人淚淹心。

焚燒紙錢處處有,

來往遊子拜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