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小麥,4-5月份會發生哪些蟲害?種植戶該如何正確防治?

小情獸TT


種植小麥,4-5月份小麥進入中後期管理,此期病蟲害多混發,尤其是穗期是病蟲害集中發生盛期,主要會發生的蟲害有蚜蟲、吸漿蟲、黏蟲及麥蜘蛛等。

1、小麥蚜蟲

為害特徵:以成蟲和幼蟲在麥葉表面刺吸汁液,被害葉片形成黃白色斑點,後期葉片發黃,嚴重受害時不能正常抽穗。

對達到防治目標的田塊,防治蚜蟲可選用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蚜酮、啶蟲脒等,其中吡蟲啉類具有很好的內吸性傳導性,持效期相對較長,而菊酯類觸殺性好,持效期短,當蚜蟲密度大時,可選用兩者復配,效果更好。

2、吸漿蟲

為害特徵:以幼蟲為害小麥花器和吸食正在灌漿的小麥子粒的漿液,受害重的麥穗 萎縮,色澤暗淡或呈黃色,穗體柔軟,籽粒廋縮凹癟,易黴變黑綠,嚴重時無法灌漿。

抓關鍵時期防治吸漿蟲,重點搞好蛹期防治,可選用50%辛硫磷乳油加水拌細土製成毒土,於下午4點後均勻撒於麥田,在成蟲羽化後,可選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噻蟲·高氟進行噴霧防治。

3、麥蜘蛛

為害特徵:刺吸莖、葉汁液,被害部位形成灰白色斑點,後乾枯發黃,嚴重時整株枯焦不能抽穗。

當田間麥蜘蛛每尺麥壠有200頭以上,及時噴藥防治,可選用噠蟎靈、乙蟎唑、阿維菌素及其復配製劑。

對於中後期病蟲害防治,應堅持做好“一噴三防”技術措施,合理選擇殺蟲劑、殺菌劑及葉面肥進行噴霧,達到同時防治病蟲、防治倒伏早衰等目的,同時注意輪換用藥,噴霧均勻。

雲眾地服務宗旨:幫助農民科普種植技術知識,解決農民種植的難題。更多種植技術知識,歡迎關注【雲眾地】。


雲眾地


今天已經是陽曆4月1號了,現在的氣溫基本上維持在7℃~23℃之間。但是今年我們豫東地區比較乾旱所以現在病蟲害發生的發生的概率比較小一些!但是對於4~5月這兩個月確是小麥病蟲害發生的最高峰期,小麥的病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和吸漿蟲!

小麥蚜蟲的防治

對於蚜蟲的防治我一般在拌種劑處理的時候就通過拌種劑來預防了,比如說吡蟲啉和噻蟲嗪。其實出現蚜蟲的時間點卻是小麥返青期到灌漿期間,如果說發現了有蚜蟲的時候要及時的噴施農藥來防治。一般我都會在陽曆3月中旬,4月中旬和5月中旬噴施一遍防治蚜蟲的農藥。比如說吡蟲啉,高氟氯氰菊酯,聯苯菊酯,吡蚜酮和啶蟲脒等農藥!

小麥紅蜘蛛或者說麥蜘蛛的防治

對於小麥紅蜘蛛的防治我覺得還是依預防為主,畢竟紅蜘蛛比較小特別不容易發現。紅蜘蛛對於小麥的危害,小麥底部葉子發黃,並且整棵麥苗處於不長,如果說人在麥田裡走一遍的話,褲子上都會有紅蜘蛛的並且容易纏腿。建議在小麥返青期時噴施一遍噠蟎靈,阿維菌素,聯苯菊酯等農藥!

小麥吸漿蟲的防治

對於小麥吸漿蟲一般都是在小麥的灌漿期間才有的,但是對於我們農戶來說應該自己小麥齊穗或者揚花期的時候就噴施一遍依預防為主的農藥。如果說吸漿蟲真的在自己的麥田裡發現了,那這個時候再打農藥防治就有點晚了。吸漿蟲主要吸食麥粒的汁液,會造成小麥秕粒和空殼。嚴重的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所以一定要提前噴施高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農藥。

總的來說對於小麥的病蟲害的防治,通過這幾年的種植小麥的經驗來看,我覺得還是採取以預防為主的防治措施既在陽曆3.4.5月份的中下旬噴施一遍殺菌劑+殺蟲劑+葉面肥來進行預防和補充微量元素肥!這樣的話才能夠有效的的提高小麥的產量!


豫東小農


種植小麥,4-5月份會發生哪些蟲害?種植戶該如何正確防治?

進入4、5月份不冷不熱的天氣是有利於小麥病蟲害的發生,小麥上的害蟲開始大面積出現。 目前,我國主產區北方的冬小麥都進入了拔節孕穗期,小麥即將發生的害蟲主要有以下幾種,分別是紅蜘蛛、蚜蟲、吸漿蟲。

一,進入3—4份是小麥返青拔節期,紅蜘蛛是小麥生長過程中常見的蟲害之一。


紅蜘蛛從小麥返青期即可發生,危害一直能持續到收穫前,紅蜘蛛它體型很小,隱藏在小麥下部或者葉片的背面,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 小麥受到紅蜘蛛的危害後,小麥的葉片出現發黃的情況,而且整棵麥株的長勢相對也比較矮小,嚴重的情況下,整棵株體乾枯,最終形成死棵。

紅蜘蛛可用阿維菌素、噠蟎靈、炔蟎特、聯苯菊酯等稀釋噴霧防治。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噴霧一定要均勻,並且要打透,尤其是對小麥的中下部,實施噴透噴勻,不要只打上部,如果一次用藥防治效果不佳,在間隔一週左右可在次用藥。

另外,提前預防紅蜘蛛蟲害的發生也尤為重要,除草、深耕、加強田間肥水管理提高麥株自身的抗蟲性,這些都是提前預防紅蜘蛛蟲害發生的首要措施。 田間雜草過多的情況下,紅蜘蛛的生存場所相應也會有所增加,所以,及時防治田間雜草,對於減少紅蜘蛛的危害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播種前的深耕會把一部分的蟲卵、成蟲埋到地下,以減少紅蜘蛛在田間的生存。

二,4–5月份是小麥進入拔節孕穗期,小麥蚜蟲蟲害的發生期。



小麥蚜蟲很常見,基本上小麥種植區都有發生。蚜蟲,我們農民叫它“蜜蟲”,它通過吸食小麥的汁液對小麥造成危害,常見受危害的部位在葉片、莖杆、麥穗等。根據區域的不同,小麥蚜蟲蟲害的發生有的從返青期開始即可開始危害,在抽穗期時達到一個高峰期。我們很多種地的農民朋友都會發現,小麥在抽穗以後,大家會看到麥穗上的縫隙裡有很多蚜蟲,這時候如果不及時防治,就會導致小麥成熟後秕粒、空秕的出現,嚴重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所以,當田間出現蚜蟲時,要及時打藥防治,越早越好,針對蚜蟲,目前可用的藥劑也有很多,蚜蟲可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稀釋後混合均勻的噴霧治療,也是確保實施噴霧進行時要均勻噴施,打透打勻。

三,在小麥生長中後期的過程中,小麥吸漿蟲是危害小麥比較常見的蟲害。

小麥吸漿蟲,它是一種雙翅目類的害蟲,小麥吸漿蟲主要是以幼蟲危害,它會潛伏在穎殼內,吸食正在灌漿的麥粒汁液,尤其是灌漿期,危害麥粒,造成小麥秕粒、空殼等,嚴重的影響小麥的產量和品質。

發現小麥有吸漿蟲的蟲害時的最佳防治時間是:在小麥進入拔節孕穗期,這時候也是吸漿蟲的蟲蛹孕育期,這時候是防治吸漿蟲的最佳時機,可選擇時間長效一點的防蟲劑進行噴施。可以用功夫菊酯和吡蟲啉混合使用效果會好一點,但是用藥時要注意劑量。

從小麥返青拔節到成熟期間,出了會出現蟲害的發生,危害小麥的病害也不容我們忽視。要加緊看管一些危害小麥病害的發生,根腐病、全蝕病、紋枯病、赤黴病、白粉病、鏽病等等,這些病害在小麥整個生長過程中都有可能被感染,患病後的植株都會影響後期的小麥產量和品質。


所以在小麥整個生長過程中要以提前防治為主,需要及時噴施藥劑防治,藥劑可選擇笨醚甲環唑、三唑酮、烯唑醇等殺菌劑稀釋後進行噴霧防治。


農嫂話農事


小麥蚜蟲又叫膩蟲,大多是有越冬的蚜蟲,在冬小麥根部寄生,天氣轉暖後逐漸開始活動進行危害,蚜蟲繁殖比較快,如果防治不及時,蚜蟲會以很快的速度進行繁殖,隨著小麥的生長,逐步蚜蟲遍佈小麥的從下至上到麥穗,吸食小麥的汁液營養,排洩物直接阻礙小麥的光合作用,引起千粒重下降,籽粒飽滿度差,嚴重時,可引起小麥過早衰亡。一般進入4月份氣溫升高,蚜蟲危害逐漸進入活躍期,在防治蚜蟲時,也要充分利用天敵進行對蚜蟲的控制,噴灑農藥宜選用天然植物性農藥,比如菸鹼苦參鹼等農藥,對環境汙染小。也可用噻蟲嗪2000~3000倍液。

還有一種對小麥具有毀滅性的害蟲,叫小麥吸漿蟲,小麥吸漿蟲屬於雙翅目類蟲害,可危害所有冬小麥產區的小麥。如果在害蟲的多發期,進行防治不力,就會造成冬小麥的減產嚴重。當小麥田發生吸漿蟲蟲害時,應及時的進行噴灑農藥。一般根據多年來的還從發生時間來看,大多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麥灌漿期這個階段,發生蟲害比較頻繁,有時也受天氣狀況的左右或早幾天或晚幾天。害蟲以灌漿的麥粒汁液為食。因此在防治小麥吸漿蟲,應提前進行預防,把小麥吸漿蟲消滅在小麥開花以前。一般常用的藥物有阿維菌素,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麥蜘蛛也是對小麥的一個危害比較嚴重的蟎類,麥蜘蛛又叫紅蜘蛛,麥蝨子一般發生危害的活躍期,也是在4月份和5月份。麥蜘蛛一般分為麥圓蜘蛛和麥長腿蜘蛛。麥圓蜘蛛不耐旱,麥長腿蜘蛛耐旱不耐澇。因此在乾旱的年份,小麥長腿蜘蛛發生比較嚴重,在雨水相對較多的年份,由於溼度大麥長腿蜘蛛,發生比較輕,而麥圓蜘蛛,相對發病重些。在防治麥蜘蛛時可選用螺蟎酯2000倍液,或者5%阿維菌素1000倍液。在害蟲發生初期進行均勻噴灑。

因此在防治以上幾種害蟲時,並結合“一噴三防”,有針對性的進行提前預防,防治過晚,害蟲蟲口數量增大,會給防治帶來很大的不便。


木雨聽風


現在,小麥行將發作的害蟲首要分4種,分別是蚜蟲、紅蜘蛛、吸漿蟲、地下害蟲。

一、蚜蟲

小麥蚜蟲很常見,基本上小麥栽培區都有發作,又俗稱“膩蟲”、“蜜蟲”,它經過啃咬小麥的汁液損害,為害部位為葉片、莖杆、麥穗等,小麥蚜蟲,依據區域不同,從返青期開端即可開端損害,在抽穗期時到達一個高峰期,當小麥在抽穗今後,我們能夠發現麥穗上有許多蚜蟲,會導致秕粒、空秕呈現,嚴峻影響產值和品質。

針對蚜蟲的防控技術,經過防備和防治結合的方法比較好,先說防備措施,播前拌種是防備小麥蚜蟲最常見的措施,而且作用也比較突出,可用拌種劑配方有吡蟲啉、噻蟲嗪,這兩種比較常見,不過,市面上由於廠家許多,生產工藝不同,所含劑量不同,劑型不同,在防治作用上也會有必定的差別,有些拌種劑只能管年前這段時刻不生蚜蟲,有些能確保一季無蚜。

而當田間已呈現蚜蟲時,要及時打藥防治,越早越好,針對蚜蟲,現在可用的藥劑也有許多,比方常見的有吡蟲啉、高效氯氟氰菊酯、聯苯菊酯、吡蚜酮、啶蟲脒、馬拉硫磷等,不過有些農戶反響,上述某些藥劑在他們當地的防效一般,可更換藥劑運用,由於蚜蟲發作的嚴峻程度、抗藥性會有必定的差異,合理挑選藥劑。

二、紅蜘蛛

紅蜘蛛也是小麥成長過程中很常見的害蟲,從小麥返青期即可損害,一向能持續到收成前,紅蜘蛛體型很小,而且容易在小麥下部或許葉片背面損害,隱蔽性很好,給防治工作帶來必定的難度。

小麥紅蜘蛛的損害,會導致小麥葉片呈現發黃的狀況,而且整棵麥株的長勢相對也比較矮小,嚴峻的狀況下,整顆麥株呈現乾燥,終究形成死棵。

針對小麥紅蜘蛛的防治,也是主張防備和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作用比較好。先說防備措施 ,首要有3點:

1、除草

田間的雜草過多,很可能導致紅蜘蛛的損害添加,由於紅蜘蛛不只損害小麥,也損害雜草,雜草過多的狀況下,紅蜘蛛的生計場所相應也會有所添加,所以,及時防治田間雜草,對於削減紅蜘蛛的損害能起到必定的作用。

2、深耕

經過耕種前的深耕,能夠損壞紅蜘蛛在田間的生計場所,一些蟲卵、成蟲會被埋到地下,起到削減蟲源的意圖。

3、水肥

留意田間的水肥管理,該灑水灑水,該追肥追肥,確保小麥的正常成長,提高自身的抗蟲性,也能起到必定的防備作用。

而小麥田間一旦呈現紅蜘蛛後,一方面能夠經過開釋天敵來防治,比方捕食蟎、草蛉、瓢蟲、花蝽等,另外一方面,經過噴施藥劑來進行防治,而在實踐栽培過程中,許多農戶挑選後者。

現在市面上防治紅蜘蛛的藥劑有許多,常用的有阿維菌素、噠蟎靈、炔蟎特、聯苯菊酯、噻蟎酮等,在用藥過程中,要留意打透打勻,尤其是小麥的中下部,不要只打上部,假如一次用藥防治作用不佳,間隔一週左右可多次用藥。

三、吸漿蟲

小麥吸漿蟲,一種雙翅目類的害蟲,在小麥成長中後期也比較常見,尤其是灌漿期,損害麥粒。

小麥吸漿蟲首要是以幼蟲損害,會潛伏在穎殼內,啃咬正在灌漿的麥粒汁液,另外在開花期時也為損害,形成小麥秕粒、空殼等,影響終究的產值和品質。

針對吸漿蟲的防控,從防備方式角度來看,一方面能夠挑選抗蟲性較強的種類,另外一方面能夠經過輪作倒茬栽培減輕損害。

而實踐栽培過程中,運用較多的仍是化學藥劑防治,現在市面上針對小麥吸漿蟲的藥劑有許多,常見的有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溴氰菊酯、毒死蜱等,依據吸漿蟲發作嚴峻程度和抗性來挑選藥劑,可是要留意劑量。

四、地下害蟲

地下害蟲也是小麥生育期內常見的害蟲,地下害蟲有多種,常見的有螻蛄、金針蟲、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的損害從耕種下去之後到收成前,都有可能為害小麥,小麥耕種後,地下害蟲會直接啃食小麥種子,形成缺苗斷壟的狀況,而等到小麥出苗後,會損害小麥的根系,形成小麥發黃、成長矮小等症狀。

針對地下害蟲的防控,首要以防備為主,常用防備措施就是播前拌種,可用拌種劑配方有:吡蟲啉、甲基異柳磷、克百威、噻蟲嗪等。

假如是苗後呈現了地下害蟲,可經過噴施毒死蜱或許辛硫磷進行防治,也可運用這兩種藥劑進行灌根或拌毒土後撒施,作用都還不錯。


真我1899


小麥防治病蟲害,應提前防治,這幾年容易發生的病害有小麥赤黴病【白穗】,小麥根腐病【黑根病】,小麥田間密度大的地塊和小麥本身問題,容易發生白粉病,小麥鏽病!

在小麥病蟲害造成減產、絕收的有吸漿蟲,地塊和天氣乾旱誘發紅蜘蛛,小麥蚜蟲等!

在病蟲害防治技術上,應提前防治!在小麥“抽【秀】齊穗”或抽穗達到田間70%-80%時候,養花前,這時防治吸漿蟲是最佳時期!

【噴施小麥一噴八防®,好的成分都用上了,不好的全防治啦!】【藍色晶典®多元微肥】



十星沃道達


問題回答要對所問的東西作一個正確的,有自己見解的回答。不要對其它的並在一起來回答。要簡單明瞭。才能使人看的明白。

象上面幾位朋友的回答,對小麥的病害做總體回答。可發問只問小麥4.5月的蟲害,沒有問到病害。所以,我覺得你只是回答蟲害就可以了。因為,小麥的種植管理複雜,不是一兩個問題就能解決的。我個人看法。望討論。

小麥在4.5月,主要蟲害前期為紅黃麥蜘蛛,蟎蟲等為主,防治可用石硫合劑,克蟎靈,40%氧樂果等農藥。後期以蚜蟲和吸漿蟲為主。防治藥物主要有吡蟲啉,啶蟲脒,和菊酯內農藥等。在蟲害初期可按說明書提前噴霧防治,可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黎晨61


西獎蟲,蚜蟲,紅蜘蛛,石流合劑,特瞞靈等防治。


康家養生鋪


蚜蟲,吸漿蟲,紅蜘蛛。蚜蟲用吡蟲啉,紅蜘蛛用阿維菌素,吸漿蟲用溴氰菊酯防治


香妮香瓜


有蜜要早防治還有蟲害是紅蜘蛛需要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