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東德建柏林牆的原因何在?

老羅講歷史


東、西柏林的由來

二戰後,柏林被英法美蘇分區佔領。蘇聯佔領的那一塊被稱為東柏林,英法美佔領的部分稱為西柏林。



1948年,蘇聯佔領的柏林東部地區成立了大柏林臨時民主政府。1949年,美英法佔領的柏林西部地區搞了一次市議會選舉,成立了西柏林市政府。到這個階段,柏林正式從行政上分裂成東、西柏林兩部分。

1949年5月23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宣佈正式成立,就是一般說的西德。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宣佈正式成立,也就是一般說的東德。到這個階段,德國正式一分為二,成為分屬不同陣營的兩個國家。

西柏林有多飛

問題來了,西柏林成了一塊飛地,它完全在東德境內,跟西德最近距離也有180公里。更要命的是,東柏林還是東德的首都。


西柏林不僅在地理上是一塊飛地,在政治上也是一塊飛地。

西柏林在司法、經濟、財政、貨幣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同西德一體化,同時西德在國際組織和國際會議中可以代表西柏林行使權益。西柏林在事實上被認為是西德的第14個州,西方許多地圖也將其標示為西德的一部分。

但很長一段時間,從法理上說,西柏林並不屬於西德。因為西方陣營依然把柏林視為四國共同佔領區,不屬於任何國家。



這倒不是西方陣營認死理,主要是想給蘇聯人添堵。這樣一來,西方陣營可以名正言順的不承認東柏林是東德首都。既然東柏林不能是東德的正式領土,那西柏林自然也就不能是西德的正式領土。

不管怎麼說,西柏林始終是蘇聯和東德的一塊心病。這就好比說,北京是咱們首都,可東城區卻是由美國人實際控制,你說這事難受不難受?



更要命的是,你還不能直接出兵把這塊地給佔了。冷戰就是相互遏制,不動武力,雙方都盡力避免爆發世界大戰。如果直接出兵佔領西柏林,等於把局勢推到無法迴旋的地步,除了全面戰爭,雙方都別無選擇。這種風險是蘇聯不願意承擔的。

柏林危機

不能直接出兵,但限制總是可以的。圍繞西柏林,兩大陣營明爭暗鬥風波不斷。

1948年6月24日,蘇聯切斷了盟軍佔領區到西柏林的全部水陸通道。不讓走地面,那就走空中,6月29日,美國開始大規模空運,一年間空運277,728次,空運物資211萬噸。

同盟國同時對蘇佔區所缺的鋼、焦煤及電力等實行封鎖反制。雙方較勁了324天,最終蘇聯不得不在1949年5月12日撤銷封鎖。這是第一次柏林危機。



1958年11月27日,蘇聯向英、美、法三國發出照會,要求三國在六個月內全部撤出西柏林的駐軍,使西柏林成為自由市。否則,蘇聯會把西柏林的過境檢查改由東德負責,也就是變相封鎖西柏林通道。

這種要求傻子才會同意,英美法三國直接回絕了蘇聯的照會,同時強硬表態,如果封鎖進入西柏林的通道,不惜訴諸武力。

最終雙方達成協議,蘇聯收回六個月的最後通牒,美國同意召開四國首腦會議,討論柏林問題。當然了,討論的結果就是沒啥結果。這是第二次柏林危機。



1961年6月3日,肯尼迪與赫魯曉夫在維也納舉行會談,商討柏林問題。赫魯曉夫再次要求英美法撤出西柏林,否則要切斷西德往西柏林的全部通道。肯尼迪當然是不能同意,結果不歡而散。

赫魯曉夫同志很生氣,回來就宣佈全軍暫停復員,並將軍費增加三分之一。西柏林的戰略價值擺在這裡,西方陣營也不可能退讓。肯尼迪立刻宣佈增加32.5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徵召部份後備役人員及國民警衛隊入伍,擴大民防及修築防空措施。兩邊都擺出一副生死看淡不服就乾的狀態。這就是第三次柏林危機。



1961年8月,蘇聯及東德突然開始沿東西柏林分界線在東德境內砌牆。這軟刀子殺的美國有口難言,姆們在自己家裡砌牆,你還有啥逼逼的?這牆就是著名的柏林牆。

用腳投票才是真投票

給美國添堵,這當然是修建柏林牆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日益嚴重的人口逃亡,已經動搖了東德乃至社會主義陣營的根基,阻止人口逃亡則是修建柏林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西德的生活水平高於東德,加上東德政府為了維穩而採取高壓政策,很多東德人都想前往西德生活,而去西德最便捷的方式就是逃進西柏林,然後再坐飛機去西德。僅五十年代就有大約數百萬東德人和東歐居民通過西柏林逃往西方。

1961年8月12日,東德領導人烏布利希簽署了代號為『玫瑰』的行動命令,批准對西柏林進行邊界封鎖並修築圍牆。12日午夜,東德邊防警察封鎖邊境,同時受命射擊任何擅自過界的人。13日完成全面封鎖並開始破壞道路及安裝鐵絲網,設置無人區。17日開始修建混凝土牆體。這是柏林牆啟動修建的全過程。



當然了,東德不能稱之為柏林牆。他們稱柏林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主要是為了防止西方間諜滲透以及西方勢力的入侵。

美國人立刻做出了反應,肯尼迪派遣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前往西柏林安撫,隨後又下令向西柏林增兵1500人。



到了1961年10月27日,美蘇圍繞西柏林的對抗達到頂峰,雙方出動坦克在西柏林邊界腓特烈大街對峙,戰爭一觸即發。但是正如前文所說,美蘇雙方都不願意引發全面戰爭,最後經過談判也就不了了之。

1963年6月26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專程訪問西柏林,並做了著名的演講,在演講中發表了著名金句『我是柏林人』,表示對西柏林的全力支持。


美國把干預範圍控制在西柏林以內,這樣一來蘇聯和東德也沒啥好辦法,只能對柏林牆進行升級改造。最終把柏林牆改造成了一個高級隔離工事,包含鐵絲網、混凝土牆、釘床、高壓電網、反車輛壕溝、瞭望哨等設施。

你敢跑,我就敢開槍

據不完全統計,1945年到1961年,總共有大約300到350萬人逃離東德。而修建柏林牆以後,平均每年只有不到300人能夠順利逃出生天。



這個長度為167.8公里的工事,總共花了東德政府大約365萬美元,這還不包括為此配備的大量軍警巡邏人員的成本。

除了在地上修築設施以外,東德政府也沒有放過水域和地下空間。在通往西柏林的下水道中設置有隔離障礙物防止居民逃離。同時在雙方交界的水域上設置浮標劃清界限,並在水下設置隔離網來防止有人潛水偷渡。




1960年,為了震懾有逃離想法的人,東德政府頒佈了《開槍射擊令》,授權邊防軍一旦發現有人試圖翻越邊境就開槍擊斃。並且在1982年通過《邊境法案》將該命令合法化。這項命令說實話有點操蛋,也讓東德政府多年飽受國際輿論的詬病。




一次錯誤帶來的新生

1989年11月9日,東德統一社會黨東柏林支部第一書記君特·沙博夫斯基出席記者會,宣讀簡化版的東德公民出境辦法。



本來這個辦法是適度放鬆條件,讓居民申請簽證後可以前往西德。但放在西柏林的特殊情況下,幾乎就意味著直接開放邊境。

當沙博夫斯基宣讀完畢後,記者問他這項協定是否包括西柏林在內,得到肯定答覆後又有人追問他什麼時候開始實行。

根據沙博夫斯基的回憶,當時他其實並沒有接到指示何時開始執行。但他想了想,宣佈立即執行。



結果當天晚上有大批群眾聚集在柏林牆邊要求通過。其實邊防軍還沒有得到通知,但面對人們手中的報紙,他們選擇了相信。這應該算是人類歷史上人性光輝閃耀的時刻之一,因為邊防軍完全可以開槍阻止。

隨著人群越聚越多,一些檢查站索性放開了管制,無需任何證件就能前往西柏林。結果這引發了連鎖反應,各檢查站全線開放,人流像潮水一樣通過柏林牆。



東德統一社會黨總書記克倫茨原計劃在11月10日凌晨四點有限開放,並以進一步開放為籌碼和時任西德總理科爾進行談判來為東德政府爭取更多的利益。

但局勢的發展已經全然失控,為此他要求沙博夫斯基在媒體上宣佈之前的決議作廢,但沙博夫斯基拒絕這項指令。雖然之後沙博夫斯基被開除黨籍,但他在德國統一的道路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邊境開放後,東德局勢迅速惡化。最終東德政府於1990年6月拆除了柏林牆……

同年10月3日,兩德統一。


月下沒有花


1945年6月,斯大林告訴當時的東德政黨領袖,他希望英國在佔領區的勢力漸漸被削弱,美國一到兩年之內撤出佔領區,這樣,就可以建立一個親蘇聯的統一的德國。1946年初,斯大林在莫斯科會見保加利亞和南斯拉夫代表團時表示,德國,必須是蘇聯的德國。

為了將英美法勢力趕出被蘇聯包圍的孤島西柏林,讓整個柏林成為蘇聯的天下,1948年6月,蘇聯宣佈關閉進出西柏林的所有交通,對西柏林實施全面封鎖。西柏林有230萬居民,那時的儲備,糧食僅夠維持36天,煤炭僅夠使用45天。

二戰結束後,英美在德國的軍隊數量已大大縮減。到1948年2月,美國在整個歐洲的駐軍為55.2萬人,在西德的軍人數量不足10萬,其中只有31000是戰鬥部隊,在西柏林則只有8973人。英國和法國在西柏林的這個數字分別是7606和6100。

而此時,蘇聯在東德佔領區的戰鬥部隊為150萬。但是,英美法三國,絕不肯放棄西柏林。正如杜魯門總統反覆強調的,“我們必須待在那裡。”於是,三國決定,通過空投,解決230萬西柏林人的日常生活所需,打破蘇聯的封鎖。這便是史上著名的“柏林空投事件”。

雖然蘇聯1949年4月就解除了禁令,但是空投持續到了當年9月。除了飲用水,盟國共投下各種物資230萬噸,其中三分之一是煤。蘇聯的封鎖,既沒有餓死西柏林人,也沒有讓他們在政治上和情感上遠離西方,更沒能阻止建立一個統一的西德國家。

不僅如此,許多東德人,還有東歐國家的人,越過越過東西柏林之間的邊境線,逃到西德。這個數字,二戰後逐年增加,1953年高達33.1萬。據不完全統計,從1946年到1961年8月建柏林牆之前,有超過400萬東德人和東歐國家居民,經東柏林逃到西柏林。

這是斯大林所不允許的。於是,蘇聯下令建起了長達168公里的柏林牆。雖然柏林牆減少了從東德逃往西德的人數,但還是有不少人,寧可冒險,也要翻越柏林牆逃到另一邊。於是,蘇聯又下達了《開槍了射擊令》,要求守牆的衛兵,開槍打死任何敢於翻越柏林牆的人。

因此,柏林牆被認為是冷戰標誌性的建築,是美蘇兩大集團對峙的象徵。但是,隨著蘇聯解體,隨著東歐劇變,1989年,東德政府宣佈開放柏林牆,東德人可自由出入。1990年,柏林牆正式拆除。如此,只留下一小段當年的柏林牆,作為對那段歷史的紀念


世界真的很大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同盟國戰勝軸心國,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投降。德國大部分領土分別由由美蘇英法4國分區佔領,1949年,蘇聯佔領區成立東德,首都柏林;美英法佔領區成西德,首都波恩。


以美蘇為代表的兩大陣營國家在戰後一致表示表示要保持德國的統一,建立一個和平民主的國家,由於各國的社會制度、立場、目的和利益各不相同,再者東西方冷戰的加劇,美蘇兩國由盟友變為對手,所以東德和西德各自選擇了不同的社會制度,德國的分裂成為必然,原德國就形成了兩套體制,包括兩個市政府,兩套警察體系,兩種貨幣,兩個議會。
東德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效仿蘇聯,其體制僵化,政策錯誤,經濟發展緩慢,廣大民眾不滿情緒嚴重;而美英法在西德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政府管理措施到位,外交手段靈活的,並獲得了馬歇爾計劃中的鉅款援助,再加上合理的政策,國民經濟迅速得到恢復和發展;社會制度的不同導致了兩國人民的生活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從1945年到1961年間大約有250萬東德人逃往西德,造成東德嚴重缺少工人,使東德經濟蒙受了巨大損失。 當時柏林是一條街隔開東德和西德,非常容易偷渡,隨著冷戰氣氛愈演愈烈,為了防止東德人逃到西德,造成東德嚴重缺少工人,1952年東西柏林的邊界開始關閉,東德政府於1961年8月12~13日夜間修築柏林牆,東德稱此圍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其目的是制止東德居民包括熟練技工大量逃往西德。

柏林牆全長169.5公里,約3至4米高。,一開始以鐵絲網為材料,後才被換成更為堅固耐久的磚牆,但在該牆建立後,有人採用跳樓、挖地道、游泳等方式翻越柏林牆,其間共有5043人成功地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逮捕,239人死亡,260人受傷。柏林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

1989年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世界社會主義陣營迅速瓦解 這樣在蘇聯控制下的東德政局開始動盪 ,1989年11月9日,東德政府宣佈允許公民申請訪問西德,當晚柏林牆在被迫開放,1990年6月13日,東德政府開始拆除柏林牆, 1990年10月3日兩德實現統一。

老羅講歷史


二戰結束後,盟友關係棘瓦解,美國成立北大西洋組織,蘇聯建立華約,資本我和社會夾意識形態鬥

爭重新上演,早在俄十月革命爆發後,西方世界對蘇俄革命進行干涉,派出軍隊圍追堵截,美國在國內1918-1922之間大肆逮捕共產黨員和激進事上千萬人!

二戰期間為對付共同的敵人納粹,兩大陣營暫時拋棄隔膜,隨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收尾,意識形態鬥爭重新開始,蘇聯十美國將柏林一分為二,當時戰爭一結束,美國為將西德法國等作為抵制共產主義的橋頭堡,於是實施馬歇爾計劃,向他們貸款,助其恢復經濟,人民生活逐漸好轉,蘇軍進入柏林則強姦德國婦女達二百萬人,東德人們過著恐怖的生活,人們吃飯都成問題,軍事佔領也讓本是一家人的人們無法相聚,東德的許多百姓大量越過分界線,而蘇軍士兵的開射擊引起了美佔領軍你不滿,此時的蘇聯不再是為解放人類而奮鬥,成了政治軍事爭霸主宰,當時德軍投降時都選擇向美方投降,,蘇方為遏制東德百姓向西越界,修走了柏林牆,儘管如此,還是有人以助跑方式翻過柏林牆,有人則被射擊失去生命,東德百姓白天還在吃飯,有時第二天就沒了蹤影,原來這家人秘密挖地道進入西德,大家都知道西德有魯工業區,西德百姓生活水平高出東德許多!而東德資源少,山區多,又是計劃經濟,生活水平不如西德!


miaomiao791


當時德國是被美國和蘇聯給分了,美國佔了德國的東邊,而蘇聯佔了西邊,西邊和東邊分別是發展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

美國想看看蘇聯是怎麼發展的,於是就想到了把柏林一分為二,因為柏林在德國的東邊,這樣美國就可以很輕鬆地知道蘇聯在幹什麼了,誰知道美國提出了過後,蘇聯居然還真的答應了,難怪蘇聯最後幹不過美國!


漫步微雨中961


東兩大陣營的對峙,西德遠比東德發達,居民生活水平更高,防止民眾逃往西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