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鴨、鵝,養哪個風險小利潤大?

追夢人63444901


"雞、鴨、鵝,養哪個風險小利潤大?"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雞、鴨和鵝,基本上都差不多。要以風險小利潤大為選擇標準,真有點兒難以抉擇。下面,詳細分析一下。



養雞效益分析

一隻肉雞,從雛雞開始養殖,大概4個月出欄。那麼,在養殖的過程之中,產生的成本如下:

  1. 雛雞,3.5元/羽;
  2. 飼料,22元;
  3. 藥品防疫,0.4元;
  4. 雞舍分攤,平均每隻雞佔地0.25平方,造價40元/平方,小計10元。以5年為折舊年限,平均每年分攤2元;
  5. 水電費,0.2元;
  6. 墊料費,0.2元。

總成本:28.3元。利潤:成雞出來體重4斤左右,按照9元/斤計算,售價36元,減輕成本,獲利7.7元。



養鴨的效益分析

肉鴨養雞,通常40~50天可以出欄,出欄體重在6斤左右。與雞和鵝相比,養殖週期要短很多。那麼,一隻鴨的養殖效益分析,如下:

  1. 鴨苗,4元/只;
  2. 飼料,一隻鴨苗,從進欄到出欄,大概消耗13斤飼料,價格1.4元/斤計算,總計飼料成本18.2元;
  3. 藥費、疫苗,0.17元;
  4. 水電費,0.05元;
  5. 鴨舍分攤費,與雞一樣,每年分攤2元。

總成本:24.42元。利潤:出欄的肉鴨,體重6斤,市場價格是4.5元/斤,售價27元/只。利潤為2.58元。



養鵝的效益分析

肉鵝的養殖週期大概是三個月,比雞的養殖週期短,比鵝的養殖週期長,介於兩者之中。那麼,養鵝的效益又如何呢?

  1. 鵝苗,8元/只;
  2. 飼料,包括精粗飼料,總計21.7元;
  3. 水電+防疫費,總計3元;
  4. 鵝舍,跟雞鴨的一樣,平均每年分攤2元;

總成本:34.7元。利潤:肉鵝出欄的體重較重,大概7斤左右,市場價格7.5元/斤,售價49.5元/只,減去成本,獲利14.8元。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養鴨的成本最低,利潤最小;養鵝的成本最高,利潤最大。雞正好介於鵝和鴨之間,故而建議養雞。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個人觀點:

1、養雞週期短,見效快,但生病率高,控制不好全軍覆沒,控制好要在初期預防下足功夫。如果養建議不要養菜雞,要養土雞,特別是針對大城市供應的土雞,不怕你沒貨就怕你養不好。目前最低收購價在25一斤!

2、養鴨週期短,食量大,但生病率也高,也需要在前期預防疫苗。因環保問題一直是國家這幾年關注的重點,散養轉移到了大棚養殖,大棚養殖轉移至精細化大棚養殖,建棚及鴨糞環保處理成本高,收益一棚鴨一月多時間純利幾萬元。但要養的話建議聯繫相關單位公司簽訂種蛋收購大棚養殖。目前一個種鴨蛋收購價是5元一個!其他的自己算吧,只要鴨子不死,後面就等收錢!

3、養鵝週期長,風險小,適合小型投資。聯繫有專業收購的廠家及餐飲公司,會有較好收益。一般化幾百只或者上千只鵝在農戶手裡變現週期延長是很難把控風險的,要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投資。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及身邊有人在做的總結。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有不足還望三農領域同行給與指正,謝謝!

最後送一句:投資有風險,養殖需謹慎!


徽一品


風險小利潤大的行業是不存在的,除非你一個人掌控了這個技術,所有人都要使用你這個技術,因此,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不存在的,我們都知道有一句話說得好,“風險和利潤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你又想少幹活又想多掙錢怎麼會有這樣好的事情呢?

行情分析

①雞:目前來說,養雞的風險並不小,我們可以從全國的雞苗價格來看,根據雞苗行情,某些大廠雞苗價格出售到5.3元一隻,你可以想象一下投資1萬隻,那就需要五六萬,投資1萬隻算大嗎?規模算非常小,而且這還不算一些機器設備,飼料,算下來沒有十幾萬根本投資不下來。



②養鴨:目前來說,鴨苗的價格還沒有雞苗價格高,前一段時間還是五六塊,現在立馬跌到了3-4塊,但是如果大家,想要養殖,投資的並不比雞少,這樣算下來也是要十幾萬吧,他們的利潤並不高。如果家裡面有大面積的池塘,養鴨的效率也是不錯的,當然也可以建議林下養鴨,這樣做都是不錯的。


③養鵝:根據品種的不同,價格也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三花雜比較貴,加上運費要十幾塊錢一隻,四川白鵝價格不算貴,加上運輸費用並不便宜,而且養鵝要青,一般情況下需要放牧,而且你還需要有條件。另外,投資也不算少,如果家裡面有果園,那麼我一定建議你養鵝,而且收益還不錯。

如果大家不想承擔這麼多的風險,但是同樣也想賺點錢,不妨可以嘗試一下“公司+農戶”這樣的一種養殖模式,可以說是合作養殖,風險共同承擔,利潤共同分享。

養雞養鴨,有可能賠錢賠的多,哪怕有每隻一兩元的利潤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當然肯定有好的時候,比如今年夏天的時候,養鴨每隻利潤可以做到五元,可是這麼好的行情並不是每時都有的,因此,他們投資大,相對來說回報也比較大。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雞、鴨、鵝,養哪個風險小利潤大?雖然要過年了,不代表就能胡想。上來就潑冷水,是為了能讓題主清醒些,不走彎路。

1、世界上就不存在風險小利潤大的生意,這是基本的市場規律。雖然在一些特殊地區的壟斷行業具備這樣的特點,比如菸草,但一是長久不了,二是普通人不可能染指。

2、有一些行業相對來說風險低利潤高,比如通信、石化等,但這些行業的門檻很高,是牛叉之人的賽道。

3、如果有人告訴你養殖業是個能賺大錢的行業,不是騙子,就是無知。包括雞、鴨、鵝在內的養殖業,是一個高投入、低產出的微利行業,只有那些養殖水平高、能吃苦的人才能賺上一點辛苦錢。對於一個新人來說,選擇養殖領域創業等於跳火坑。

4、如果你非要養殖,非要在雞、鴨、鵝中選擇一個,答主的建議是,你擅長哪一個就選哪一個,如果都不擅長,選擇養雞,因為雞是大宗商品,賣雞會簡單些。

總之,不管是養雞,還是養鴨,或者是養鵝,都不存在風險小利潤大的情況,風險高利潤低才是真相,建議新人莫入。

希望上述分析,能對你有所幫助。

您要是覺得答主說的有道理,不要忘記關注、點贊和轉發哦。


畜牧大集網


從養殖的週期來討論這個話題,我想養雞、養鵝的週期和成本都會比鴨子高,鴨子養殖週期短,而卻養殖技術更成熟,回報週期快,儘管單隻售價較低,但折算總和利潤可觀。

如果是作為商業經營,鴨子的養殖自然是首選,然而如果是農民散戶養殖,建議養雞或鵝。

每戶可以50-100只為養殖標準,房前屋後散養,做好防疫至少可以保證百分之八九十的存活率,六個月產蛋後,日產蛋量大概在50個左右,自己銷售散養雞蛋價格可賣2~2.5元一枚,供貨價也可在1.5-1.8元一枚,雞蛋收入一天可以保證在100元,以產蛋週期為兩百天來算,大約20000毛收益,土雞可以賣120-150元,供貨價110元左右,也可保證5000~6000元收益,一年半養殖成本,對農民家庭來講投入並不是很大,而卻小規模的養殖並不影響幹農活。對於貧困戶參與,更是再適合不過,一年能有10000純收益,加之政府補貼,應該可維持生計。銷售方面,三農工作者可以介入幫扶。

養鵝的成本較高,適合條件比較好的農民家庭,少量養殖建議選取天鵝品種進行養殖。兩年的養殖週期,可達15斤左右,市場售價300-500元不等,鵝蛋價格更是奇貨可居,5-8元一枚,先期少量養殖嘗試,測算成本,找好銷路後再孵化基地,也不失為良策!


鄱湖青年草先生


養什麼還是由當地的市場來決定吧!成本跟疾病這塊都是可以通過學習來解決的。像在我們凱里地區人就喜歡吃鵝肉粉,鵝肉火鍋。那麼相對來說在這個地區養鵝的行情是稍微好一些。特別老鵝市場銷售更好,因為它這玩意的湯主要是由老鵝鵝骨熬出來。比如貴陽息烽,那邊就盛產辣子雞火鍋,那個市場就養雞的話市場就好。因此,養什麼還是由市場的需求來決定,產量過剩或不足都會導致有市無價,有價無市的現象產生,最終受害的還是廣大農民百姓。只要銷售渠道做得好,其實成本跟利潤是成正比的。最關鍵的還是處理好“銷”這一條道。


黎平香禾糯


這個問題,我感覺風險歸結於兩點,一是市場行情,二是飼養管理

影響市場行情的因素很多我分析如下

第一、市場存欄

無論是雞、鴨、鵝都是一樣,當市場存欄過大,消費拉不起來,行情就很差,養什麼賠什麼。

第二、季節因素

季節主要是消費群體的消費習慣,例如春季往往是淡季,冬季往往是旺季,因為春季節日前,冬季節日多,消費群就很多。

第三點、突發事件

突發事件我相信打擊會很大,例如流感問題,當這樣的事件發生,消費者不再消費,養殖戶肯定賠錢。

第四點:期貨或者是批發商

期貨和批發商存在的價值就是利潤,他們利用低買高賣,壓低價格收購,抬高價格銷售。

飼養管理

這是養殖戶應該關心的問題,不要說行情不好有賠錢的,即使行情再好,也有賠錢的,原因是沒有養好。飼養管理要系統學習,學習至少能少走彎路。

對於養什麼掙錢,我不好說,養雞現在已成為規模,技術也不叫成熟,到受行情影響比較大。

養鴨正在往成熟化發展,在一些地方已成規模,或者說規模已經很大,多數以合同鴨存在。

養鵝我認為正在發展期,一般養殖規模不大,市場需求也不大,受市場干擾並不大,況且養鵝主演集中在南方,北方不太多。再者鵝的耐受性比較強,很少的病,以上僅僅是個人建議。


鴿無憂


鴨和鵝不太瞭解,我們這邊都是養蛋雞的,這玩意夏天怕熱,弄不好一晚上就能熱死幾百只。中間還要打疫苗,也是麻煩得不得了。最主要的是雞蛋的價格一直不穩定,前半年價格低時天天賠錢,養個5-6千雞一天就要賠上上千塊,後半年價格起來了又把前半年賠的掙回來,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多少錢。我姑家養了六年的雞了現在銀行貸款還沒還完,還不算欠親戚的錢。


我的窯洞生活


鵝的利潤最高,雞的需求量最大,養鵝的成本最高。雞鴨比鵝更容易生病。





鄉村小水


這個問題~並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禽類養殖風險基本同等,掌握好養殖技術,以及管理,來降低風險,收益方面是看你當地什麼品種好銷,隨時能銷出去的,就養那種就好,到了該賣的時候,沒有銷路,是養殖戶養好後最大的損失,不要聽信任何合作養殖公司的吹噓,包回收的這些話,背後都有利潤陷阱,只是你看不到,搞養殖,銷路渠道能自己找是最賺錢的,找老闆收購是第二手,跟公司簽訂回收合同的,比打工還慘~慎重考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