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清遠省考行測技巧:“主題詞”的魅力有多大

2019清遠省考行測技巧:“主題詞”的魅力有多大

準備參加2019省考的同學們需要抓緊時間了。很多學生在做片段閱讀的時候,找不到重點在哪裡,真的是因為片段閱讀難麼?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片段閱讀的準確率呢?今天給大家講解一下“主題詞”的妙用。

下面就帶大家來了解“主題詞篩選”這一技巧,主題詞即指文段主要的論述對象。閱讀一個文段的時候,如果可以準確的找到文段論述的主要對象,那麼題目做對的概率就會大大提升,當然,還可以幫助我們排除迷惑性選項。

尋找主題詞方法一:高頻詞

【例題1】經典會被一代代人重讀,這樣文化、尤其是作為精髓的文化就有了傳承。當然有些也是隔代遺傳,甚至經過世紀塵封。有些經典的命運非常孤獨,有些好得多。經典是時間的造物。在時間中它又有了自己的歷史,一些讀者會把自己的生命又加入進來。經典不怎麼時髦,經典是安靜的,經典等待著。它必須等到一個好的讀者才能復活,這個讀者有多好,它就能夠復活得多好。

對這段文字意思概括最準確的是:

A.重讀經典有利於文化傳承

B.經典的生命需要讀者來重塑

C.塵封的經典更值得去品味

D.經典的命運各不相同

【解析】文段的意思是經典被重讀就有了傳承,而經典有時候要塵封很久才能復活,將經典復活是需要有對應的好的讀者。文段主要提及並且多次提及“經典”這一詞,同時文段最後一句話點明核心,即經典復活的有多好和讀者有多好有很大的關係。涉及到“經典”和“讀者”的選項只有B項。正確答案是B項,當選。

尋找主題詞方法二:關鍵句的主要論述對象

【例題2】天下太平的時候,朝廷是要推崇文化和學術的,考量文官的標準,不但要看他的政績,也要關注他的文化修養如何。因為按照正常的邏輯,做官要有“經略之才”,那麼“知識就是力量”,文化修養自然成了政績的鋪墊和補充,從上到下,恐怕都難以相信,一個“大老粗”會成為一個“治世能臣”。所以,在官場的圈子中,官員們的出身、門第、談吐、書法、辭章、風度、名望、口碑等等,都是評價的標準。那麼既然這樣的比較成為了一種“風氣”,古代官員的“讀書熱”也自然是水到渠成。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古代官員“讀書熱”的原因

B.古代文官加強自身文化修養的重要性

C.古代太平時期對文官的評價標準過於單一

D.古代很多官員讀書帶有一定的功利性

【解析】文段總共四句話。第一句話說明文化修養的重要性,第二句話解釋為什麼文化修養重要,第三句話進行總結文化修養是評價標準,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既然文化修養重要,那麼官員們就是通過多讀書來培養文化修養的。分析完整篇文段之後,會發現最後一句話是作者想強調的觀點,即為什麼會出現“讀書熱”,“讀書熱”是關鍵句中主要的論述對象。所以,A項是正確的。

通過兩個題目,相信大家發現了“主題詞”的魅力所在,“主題詞”的作用就是幫助大家明確重點,排除干擾。各位同學要熟練掌握並運用這一方法,它會使大家片段閱讀的準確率大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