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際導彈射程可達1.6萬公里,國土面積不夠的國家是如何試驗的?

蔡賢毅


按照美國人的標準,射程5500千米以上的彈道導彈稱為洲際彈道導彈,而我國則將射程在8000千米以上的彈道導彈規定為洲際彈道導彈。無論是5500公里還是8000公里,都已經超過了世界大部分國家國土跨越的距離。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國土面積跨越距離最長的也是俄羅斯,東西跨越9000公里。但是就算是如此,俄羅斯也沒辦法直接試射射程達到1.6萬公里的R-36M/M2“撒旦”彈道導彈。



連世界第一的俄羅斯國土面積都不夠用,那怎麼辦呢?其實還有兩種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尷尬的問題的,第一種辦法是採用高拋彈道試驗。洲際彈道的飛行過程是點火升空,飛出大氣層,最後再入大氣層,最終打擊目標。在這個過程中,使用不同的飛行參數導彈的飛行彈道是不一樣的。而高拋彈道試驗就是採用比全射程發射時更高的彈道進行發射,並且收集導彈飛行的數據,通過計算機的計算來確定導彈的最終射程。

2017年,曾經對抗美帝一股子勁的那位仁兄試射了一枚叫做“火星-15”的洲際彈道導彈,這枚導彈僅僅飛行950公里遠,就墜入了日本海附近。當時世界一片譁然,很多人都嘲笑說:“彈道導彈這樣子的性能就算是研製出了核武器這隻能用來炸自己!”但其實,這枚導彈是一枚真真切切的洲際彈道導彈,它試射時雖然只飛950公里,但是彈道高度高達4475千米。如果換算成全射程的話,這枚導彈將可以輕鬆飛到1萬公里之外!

不僅國土面積小的國家採用高拋導彈進行彈道導彈試射,國土面積大,甚至還擁有海外軍事基地,海外導彈試驗靶場的美國也不得不採用這種方式,沒辦法,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實在太遠。美國陸基的民兵,海基的三叉戟是兩款非常出名的洲際彈道導彈。特別是三叉戟,試射非常頻繁,從研發至今,試射了100多次,成功率接近100%,而且改進型號“三叉戟II”射程達到1.2萬公里,遠遠甩開動不動就試射失敗的俄羅斯“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


2017年,2月14日情人節當天,美軍從舊金山向位於比基尼環礁的誇加林靶場發射了一枚三叉戟II導彈,經過幾十分鐘的飛行,導彈準確命中靶場,試射獲得圓滿成功。而從舊金山到美國比基尼環礁誇加林靶場的直線距離也才7700公里,根本不夠“三叉戟II”導彈放開手腳飛。所以美軍要獲得準確的數據,也必須採用高拋彈道進行發射,只是彈道的高度相對“火星-15”試射要低很多而已。


除了高拋導彈測試,還有一種方式就是更為麻煩的全射程測試。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夠洲際彈道導彈飛,所以全射程測試必須以公海為終點。因為是紅海,麻煩非常多,首先要和附近國家打好招呼,獲得許可。然後還要派出軍艦前往彈頭預定墜落點進行保護,因為公海屬於國際海域,任何國家軍艦都可以自由航行,所以會有些圖謀不軌的國家會派出軍艦來竊取資料,甚至是搶奪設備。
1980年,我國東風-5導彈就曾經進行過一次全射程的試射。導彈從我國本土起飛,經過三十分鐘飛行,導彈飛過赤道最終落入南半球的預定海域。為了防止發生意外和回收導彈數據艙,我國派出了一支由18艘艦船組成的艦隊負責回收數據艙。當時澳大利亞海軍派出了驅逐艦前來圍觀,甚至高速衝向在海里的我國東風-5導彈數據艙,妄圖搶奪。不過幸好我國海軍艦艇手疾眼快,在幾艘艦艇的配合之下,擋開了澳大利亞驅逐艦,將數據艙成功回收。全射程風險太大,我國在進行過一次收集到數據以後也恢復之前的高拋彈道試射。


赤焰噠噠噠


首先來說一點,並不是所有的洲際導彈的射程都能夠達到1.6萬公里。目前,只有一款俄羅斯的“撒旦”(北約代號SS-18)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可達1.6萬公里。對於洲際導彈的概念,實際上有兩種說法:一、射程在5500公里及以上的彈道導彈,印度因此將烈火5稱之為洲際導彈。二、射程達8000公里以上的彈道導彈,我國向來都是以8000公里為界。不過,不管是5500公里,還是8000公里,都有一個前提:搭載核彈頭。


按我國標準計,真正擁有洲際導彈的國家並不多,只有五個核大國:美、俄、中、英、法。英、法兩國就不用說了,國土面積有限,跨越距離根本就不可能達到8000公里。實際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跨越距離能夠滿足洲際導彈的全射程測試的需要。俄羅斯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跨越距離也是最長的(東西向),但也只有9000多公里而已——對“撒旦”來說,這個距離還是太近。那麼,這些核大國的洲際導彈是如何進行試驗的?

對於洲際導彈測試,不考慮地面的測試工作,原本分為兩種:一、高彈道測試。二、全射程測試。因為超級計算機的出現,實際上又多出了一種方式:高彈道測試與計算機模擬測試相結合。不管採用哪種方式來進行測試,都必須先完成理論計算與地面測試,之後才是實際測試——理論計算就是根據各階段飛行的速度、時間以及燃料、推力、載荷等參數來計算出它的最大射程。在實際測試中,各國最常用的做法就是進行高彈道測試。


洲際導彈的彈道是類拋物線:距離不夠,高度上找。在其他各種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彈道導彈的高度,以縮短距離,再摺合成等效的射程。雖然不如全射程測試的效果,但相差並不大,也能滿足彈道導彈的測試要求。比如說火星-14的測試使用的就是高彈道,雖然水平距離只有960公里,不過其彈道高度卻高達4500公里,整個飛行距離約1萬公里。 採用高彈道測試的好處就在於:可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測控的技術要求等也低得多。



實際上還有更隱晦的做法,那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利用民用運載火箭的發射活動進行高彈道測試,也能夠模擬、測試彈道導彈的性能。以色列用的就是這種方式,雖然其從未承認擁有核武,但卻是真正的擁核國家——外界推測其彈道導彈的射程為2000公里,核彈頭數量150—180枚。日本受《和平憲法》的限制,不得發展彈道導彈,但其卻在利用運載火箭的發射來研究自己的彈道導彈技術——不過就是打著民用的幌子。


全射程測試,不僅要有距離足夠遠的靶場,而且對測控等的要求也比較高——在大洋上設置靶場,從陸上發射。比如說美國在太平洋上建立的反導彈基地誇賈林靶場,距離美國西海岸的內華達州約8000公里,該靶場為人知的就是進行洲際導彈測試、反導測試。不過,美國的民兵-3最大射程為1.15萬公里,誇賈林靶場的距離顯然也不夠,仍需適當的提高其彈道高度。全射程測試實際上有很大的風險,一旦被其它國家掌握飛行軌跡等參數,那損失可就大了,根本無法彌補。


東風-5洲際導彈起初採用的就是高彈道測試,測試成功之後的1980年5月18日,東風-5進行了首次全射程測試,靶場就設在了太平洋所羅門群島附近,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在東風-5的全射程測試過程中,不僅遭美國等的近距離監視,而且其還想搶在我們前面打撈彈頭——若是讓其得逞,那我們的東風-5就毫無秘密可言了。隨著超級計算機的出現,五個核大國現在多采用“高彈道測試+計算機模擬測試”相結合的方式,沒必要非得再進行全射程測試了,不僅與全射程測試的效果無異,更重要的是:不存在洩密的風險!


儒道之主


能打到1.6萬公里的洲際導彈也就是蘇俄的R-36M/M2(也就我們說的撒旦),其他國家的洲際導彈射程一般都在8000-13000公里之間。不過說實話世界上還沒有哪個國家的領土能直接打出1萬公里以上的射程,通常都需要適當提高彈道補足射程不足的問題。

關於洲際導彈射程不夠的問題說個最簡單的道理:距離不夠就用高度補充,提高彈道角度打出高彈道低距離的軌跡,然後再根據導彈飛行高度摺合成等效的射程,最後得出的效果差不多。下面這兩張圖就能很好詮釋這個問題。

用提高彈道高度的辦法來摺合射程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導彈射程測試辦法。俄羅斯雖然是世界上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從拜科努爾、普列謝茨克、巴倫支海(海基)發射洲際導彈到勘察加半島靶場的距離大概在6000公-8000公里左右,這樣1萬公里以上的導彈就不能全射程測試,所以通常適當提高彈道高度來彌補這4000多公里的距離。

美國的情況比俄羅斯要好點,因為他的靶場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誇賈林環礁,如果從美國內達華州計算差不多有8000公里,如果從美國西海岸加州聖迭戈算大概7000公里。還有關島以東海域也經常作為洲際導彈落點,這裡距離聖迭戈大概9000公里,距離內達華1萬公里。這樣只能說大概接近洲際導彈的最大射程,三叉戟2為1.2萬公里,民兵3為1.15萬公里,其實還是要適當提高導彈高度補充這點距離差。

中國比美俄兩國要糟糕一些,本身領土跨度沒有他們那麼大,而且也沒有海外領地。如果從山西發射到新疆大概2000多公里,從渤海發射大概3000多公里,跟我們1.3萬公里射程的DF-41相比需要大幅度提高彈道高度來彌補距離不夠的情況。

至於英法兩國,英國是由美國東海岸向南大西洋方向,而法國從比斯開灣向南大西洋方向,距離也都不到1萬公里,這個距離只是能說都是無法進行全射程測試的,也都採用適當調高彈道的方式來彌補這個問題。

說個非常極端的例子,朝鮮這個國家的領土是在太小,只比浙江略大一點。而他周邊國家又是比較敏感,發射後很容易引起爭端,所以朝鮮沒有這個能力進行全射程試驗,只能用超高彈道的方式測試。2017年11月29日,朝鮮方面試射了1枚“火星-15”彈道導彈,他的飛行時間在53分鐘左右,射程只有區區950公里,然而他的彈道高度卻達到了4500公里,如果把彈道高度等效成射程的話,那麼“火星-15”用正常彈道的發射可能具備1萬公里射程的。

當然了,如果非要進行全射程測試也是可以的,把目標位置設置在公海上,因為不會引起爭議。然而大國幾乎很少這樣幹,因為像公海發射必須要提前申報,防止不必要的傷害。但是隻要申報就等於向全世界宣佈我要在這個地方落下彈頭,此時大家都在用各種偵察機、測量船、情報船在盯著你的洲際導彈發射和落彈,這就等於公開宣佈了測試數據,最後就是自己吃虧。而且那麼遠的公海打撈都是問題,像朝鮮這種國家連像樣的遠航海軍都沒有根本沒這個能力進行遠程遙測和打撈。中國在1980年的時候進行過一次某型運載火箭發射試驗,目的地就是南太平洋所羅門群島附近,雖然中國派出一直包括導彈驅逐艦在內的遠洋艦隊,但是中間還是遭遇美國等國家的近距離監視,甚至還想搶彈頭。所以這種向公海進行彈道導彈全射程測試很少有人會幹,洲際彈道導彈的機密程度實在太高,都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軌跡參數。


雛菊西瓜Peterpan


通常情況下,洲際導彈測試分為高彈道測試和全射程測試兩種,一般情況下很少採用全射程測試。一般是先通過理論計算,按照燃料裝載量,發動機推力,大氣層外飛行時間,再入後飛行時間等參數推算理論射程。然後進行高彈道測試,也就是其他條件不變,增加射高。以東風41為例,外媒稱射程14000公里,那麼,東風41在從五寨飛向2200公里外的羅布泊靶場時,要消耗完攜帶所有的燃料,就必須採用相比正常發射時更大的上升角度,飛行線路幾乎可以說是近似於拔地而起的山峰。

同時,隨著超級計算機的發展,也會採用高彈道實測+計算機數據模擬的形式。

而全射程測試一般很少進行,主要是因為國土面積限制。像俄羅斯,通常是從西部地區或北冰洋海域發射至遠東的堪察加半島,美國一般是從本土發射到位於考愛島的太平洋導彈靶場,或者是里根彈道導彈防禦試驗場,也就是著名的誇賈林導彈靶場。法國一般是從本土發射到南大西洋的法屬圭亞那附近海域。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上世紀80年,我國曾有過一次運載火箭實驗,目標是南太平洋,而實際上就是東風5的全射程測試,198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以此為題材拍攝了電影《飛向太平洋》。


一葉凋零天下寒


根據美俄《中導條約》的約定,射程超過5500公里的彈道導彈就是洲際彈道導彈,但是實際上目前洲際導彈的射程都在8000公里、甚至1萬公里以上。對於洲際導彈的全彈道測試,恐怕只有地大物博的蘇聯/俄羅斯才能在領土上進行。

俄羅斯面積超過1700萬平方公里,領土東西長接近1萬公里。蘇聯/俄羅斯在國土最東端的勘察加半島上設置了庫拉靶場,距蘇聯/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的導彈發射基地有7000公里多,可以滿足洲際導彈的試射。

當然,世界上擁有如此遼闊國土的國家也就俄羅斯一家。而美、中、法、英、朝鮮等國的洲際彈道如何進行試驗呢?正所謂:小雞不尿尿,各有各的道。一般而言,洲際導彈的測試一般採用兩種方法:

1、有條件的國家可以在大洋上設置靶場,從陸地向遼闊大洋深處發射。

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誇賈林靶場。誇賈林環礁是太平洋中部馬紹爾群島上的最大島嶼,整個環礁由100多個小島組成,陸地面積14.5平方公里。誇賈林島是其中主島,長約4公里,寬不到1公里,面積2.5平方公里。誇賈林靶場佔用了環礁中的15個島嶼,其中11個島嶼上設有重要設備。1944年,美國從日本手中奪取馬紹爾群島,此後花費巨資把誇賈林環礁建成美國在太平洋的海空軍基地和反導彈基地。

誇賈林靶場為美國提供了一個完美的洲際導彈試驗(包括反導實驗)場所,靶場距美國西海岸約8000公里,可以模擬洲際導彈全程飛行。而且導彈飛行沿途沒有密集居民區,基本沒有風險。也不必發出禁航通告。上圖就誇賈林靶場測試洲際彈道導彈的分導彈頭命中靶場的照片,非常壯觀。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首次洲際彈道導彈全射程測試就是使用東風-5向太平洋深處目標發射。

1980年5月18日,我國首次成功地向南太平洋發射了第一顆洲際導彈,就是著名的580任務,試驗取得圓滿成功,這標誌著中國擁有了可靠的戰略威懾能力。從此以後中國就可以心無旁騖的搞改革開放、經濟建設了。

2、採用高彈道試驗方式,將導彈打的足夠高,彈道足夠彎曲,雖然彈著點的距離很近,但是彈道全程足夠長,也能檢測洲際導彈的射程指標。

朝鮮在進行火星-14洲際導彈的測試時就是使用了高彈道,雖然射程不足一千公里,但是彈道頂點超過4500公里,換算下來整個飛行距離也是超過1萬公里,滿足洲際導彈的測試要求。

除此之外,以運載火箭的名義進行的發射活動也算是高彈道實驗,可以模擬、測試洲際彈道導彈的性能,在如今軍控環境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國家用這種貌似“人畜無害”的航天發射活動儲備洲際導彈技術。

1970年4月24日,中國利用長征1號運載火箭將我國首顆人造衛星“東方紅1號”送入太空。實際上,執行發射任務的長征1號就是一枚東風-4彈道導彈,東方紅1號衛星重量173公斤,除了在太空中發送歌曲《東方紅》,沒有其他作用,本次衛星發射活動的真正意義不言而喻。

印度、以色列就是用航天發射的方式掌握了遠程彈道導彈技術,所以對於日本的航天發射活動,大家應該給予足夠的警惕。上圖就是發射重量超過110噸的日本H-2運載火箭,用來做洲際導彈夠用了。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這個問題我已經回答過了啊,我國80年第一次試射東風-5A的目標是南太平洋的公海上,美國是往太平洋的誇賈琳環礁,蘇聯是往北冰洋的堪察加半島,英國則是直接購買美國的“三叉戟”潛射彈道導彈,法國的記不清楚了,英法兩國都沒有陸基彈道導彈。


老何157501439


中國東風系列洲際導彈射程10000公里+,靠本土,估計也只有俄羅斯能做到,以前試射,都是拉到太平洋中部,到中國西部沙漠正好10000公里左右,現在牛逼多了,都是用超算模擬的。


ZSKY


可以高彈道試驗!比如東風5初次試驗就是在雲南基地採用高彈道發射。或者從內陸向公海發射,比如80年向南太平洋全程試射東風五。或者從海上向內陸發射,比如我國多次從渤海黃海向新疆試射巨浪導彈


封狼居胥漢風烈


給公海發射,也可以拿白宮和五角大樓當靶子先練練!



阿呆家的花花兔


打出去又飛回來唄如不夠在彈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