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歷史上有哪些名人?

來不及說再見


湖北隨州地處“漢襄咽喉”,素有“鄂北明珠”之稱。橫跨湖北和河南的桐柏山就在隨州境內,是淮河的發源地。

隨州曾經是炎帝神農的發源地,也是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的封地,隋朝的就是隋文帝根據隨州封地而起名為“隋”,歷史名人也有不少的。

01,炎帝神農

中國一共有六處炎帝故里,隨州就是其中之一。

02.曾侯乙

曾侯乙是戰國時期曾國的國君,封地在現在的湖北隨州,姓姬名乙,史書不見記載,但是曾侯乙墓卻聞名世界,出土了著名的曾侯乙墓編鐘。

03,季梁

春秋戰國時期南方的第一位名人,隨國大夫,李白稱其為“神農之後,隨之大賢”。

04.明玉珍

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跟隨徐壽輝,徐壽輝被陳友諒殺害後,獨立於湖北四川等地,建立大夏政權,定都重慶,為大夏皇帝,1366年去世,1367年大夏被朱元璋所滅。

05,楊漣

明朝晚期著名諫臣,東林黨人。萬曆年間的進士,舉孝廉全國第一,累官為左副都御史。魏忠賢掌權期間,因反對閹黨執政,被誣陷貪汙受賄,慘死在獄中。

06,何成浚

民國時期的國民黨陸軍二級上將。先後追隨孫中山、黃興從事辛亥革命和護法戰爭,後追隨蔣介石,成為溝通各派軍閥的說客,得到蔣介石的重用。歷任武漢行營主任、湖北綏靖公署主任、湖北省政府主席等要職,"西安事變"後被調任軍事委員會軍法執行總監。素有“民國第一謀士”之稱。

07.教育家黃建中

黃建中是一位典型的政、教兩棲人員,對民國時期湖北教育貢獻很大,是湖北省立教育學院的始創者。

08.隋文帝楊堅

楊堅祖籍是陝西華陰人,但是他的父親就封在了隨州,差不多是半個隨州人了,並且“隋”的朝代名稱也源於隨州封地,是他龍興之地,所以才以封國命名的。

隨州的古代和現代名人也有很多,限於篇幅,請大家補齊。


穿越再現彼岸


湖北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在襄陽和武漢之間,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下轄廣水市、曾都區、隨縣。

隨州歷史名人眾多,簡略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

華夏始祖炎帝

炎帝是位傳說中的人物,炎黃子孫的炎。炎帝是哪裡人其實說法很多,不過隨州人也是一種比較多的說法。

春秋時代的大賢人季梁

季梁是東周春秋時代早期人,當時的隨國大夫。季梁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軍事上也很有建樹,寫《孫子兵法》的兵聖孫武對其都很推崇。

(季梁)

李白曾隨其學道的唐代道士胡紫陽

胡紫陽是唐代的一位著名道士,李白曾經與好友元丹丘、元演志跟隨胡紫陽學道。李白非常推崇胡紫陽,寫下過:“夫漢東之國,聖人所出,神農之後,季梁為大賢。爾來寂寂,無一物可紀。有唐中興,始生紫陽先生。”。李白認為,隨州自炎帝之後,只有兩位大賢,一是季梁,一是胡紫陽。

元末梟雄割據巴蜀的明玉珍

明玉珍是隨州隨縣(今湖北省隨縣)人,本是一位地方土豪,元末天下大亂,能夠自組鄉兵千餘人。後來明玉珍加入了徐壽輝的紅巾軍天完政權,隸屬於倪文俊部下。至正十七年(1357年),明玉珍率領少量兵力入蜀,蜀中形勢混亂,明玉珍軍紀律嚴明策略得當,雖然兵力不多但得人心,得以平定巴蜀地區。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先後殺倪文俊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與陳友諒斷絕關係自立。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自立為帝,建都重慶。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玉珍英年早逝,年僅38歲。十歲的兒子明升繼位。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遣大軍分別從陝西和三峽進攻大夏國,明軍很快進兵重慶,大夏國滅亡,明升投降。

明玉珍雖然不是元末群雄爭霸的勝利者,但稱得上一位梟雄。

(明玉珍)

東林黨人物楊漣

明代著名的東林黨人物楊漣是湖廣應山人(今隨州廣水人)。楊漣是一位著名的東林黨人物,因上書反對魏忠賢最終被魏忠賢迫害致死。楊漣還是明末名臣史可法的老師,史可法終身以其為榜樣。

現在東林黨的評價逐漸發生變化,東林黨這個群體也由以前的總體正面逐漸變為要為明朝滅亡負重要責任的官僚群體。東林黨和魏忠賢之間的爭鬥,以現代眼光看不過是不同官僚群體之間的權力鬥爭。但楊漣鐵骨錚錚的氣節還是值得尊敬的。

---------------------------------------------------------------------------------

除了以上人物,隨州的歷史名人還有東漢時的司空周章、國民黨元老對蔣介石在中原大戰勝利起到重要作用的何成濬等


仁勇校尉


要說起隨州名人,倒還真是不少!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才!這隨州嘛,自然也就出過一些名人!下面就聽小編給你一一道來!

一。名臣-楊漣

楊漣,(1572-1625)今湖北廣水人,明代晚期著名大臣,諫官,東林黨人,政治家,萬里三十五年進士。新官出任至常熟縣任知縣,舉國廉史第一,於是入朝給事中。在明神宗在位期間,神宗病危,力主太子進宮侍奉之,明光宗即位後,又極力反對鄭貴妃。楊漣一生為朝廷操心操勞,但是最後卻因為彈劾太監魏忠賢而被誣陷受賄,歷經嚴刑拷打,慘死獄中。一代名臣,被冤而死,遺憾遺憾啊!


二.名師-舒國瀅

舒國瀅(1962-?)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曾於1979年在中國政法大學即北京政法攻讀法律專業,並於1986年順利取得了法大的碩士學位。畢業後,舒老師一直致力於學校的法制觀念以及能力水平的提升。所以畢業後,索性直接留下來當了老師,舒國瀅教授在校期間長期擔任中國政法大學的授課工作。2002年五月,在中國政法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學授課任務。


鞠攻


我認為隨州最有名的人,當屬曾侯乙,就是那個戰國時曾國的君主。為人君,不但是個軍事家,也是個藝術家,為什麼湖北武漢博物館現在這麼牛,就是因為那裡面有個國寶,曾侯乙墓出土的編鐘。做為墓主人的曾侯乙,歷史記載很少,但是從其墓中出土的文物,其所創造出來的文化藝術上的成就,那可是相當的輝煌。可以說,曾侯乙是個文武全能的人才,國君。你想想,在地下埋了2000多年,現在還能演奏,被稱為天下第一樂器,當時他統治之下的曾國,科技成就,文化成就該有多高。


歷史與人像


隨州古稱“漢東之國”,它位於湖北省北部,有“漢襄咽喉”,“鄂北明珠”等美稱,是全國性的歷史文化名城,名人數不勝數,這裡分享幾位以作參考!

炎帝

注:神農氏炎帝出生地一直有所爭議,但隨州是其可能的出生地之一,這裡暫且列入其中!

炎帝是上古時期部落首領,他曾親嘗百草,發展用草藥治病,被後世譽為“神農大帝”。他還教會了部落人們種糧食、做生活用品等,帶領人們開創了華夏5000年的農耕文明。

他與黃帝共同造就了華夏,他和黃帝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我們被稱為炎黃子孫就是來源於此!

明玉珍

隨州隨縣人氏,他是元末起義軍首領,大夏政權皇帝。

元朝末年紅巾軍起義爆發,他投靠了徐壽輝領導的新貴天完紅巾軍,任統兵徵虜大元帥。明玉珍由於軍紀嚴明、戰功卓越,逐漸升為了統兵都元帥,之後又率軍攻克了重慶、四川,勢力越來越大,成了一方諸侯,但仍然歸徐壽輝領導。

在陳友諒殺了徐壽輝自立後,明玉珍立馬與其斷交,並自稱隴蜀王。之後又以恢復漢王朝為號召,開始稱帝,定都重慶,國號大夏。

何成濬

中華民國陸軍二級上將,他能說會道,靠一張嘴打仗,有“小孟嘗”、“天才說客”之稱。因多年管理湖北省,人送外號“湖北王”。


他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就被孫中山任命為北伐總司令部參謀長,可以說起點很高,和蔣介石差不多官職。但他相中了蔣,認為其肯定大有作為!於是為他瞻前馬後,在蔣桂大戰、中原大戰這兩個確定蔣地位的戰役中,他為蔣四處奔走做說客,為蔣勝利做出了很大貢獻。尤其是忽悠了張學良東北易幟,使全國的形勢又趨於統一。

但老馬也有失蹄的時候,他是個典型投機分子,但在西安事變的這次他卻投錯了。他認為蔣不行了,得依賴別人了,於是把寶壓在蔣對手何應欽身上。誰知道蔣安然無恙回來了,他失算了,蔣於是不再與他親密,但還是給了他中央執行委員的職責,就是沒再參與重大事件,沒有像以前那樣呼風喚雨。在臺灣他又擔任了國策顧問等職,於1961年5月7日,在臺灣病逝!


夏目歷史君


隨州位於中國之中湖北之北。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所出歷史名人燦如星辰。在漫長的歷史長河裡,有著眾多的名人義士,或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或馳騁疆場,赤膽忠心,或義旗高舉,為民請命、、、、他們造就了隨州的歷史,也是隨州引以為豪的文化積澱。



上古=有華夏始祖炎帝神農;

春秋=有中國南方第一名人、儒家思想的開拓者季梁。

戰國=有中國音樂的集大成者曾侯乙、墨家領袖隨巢子;

西漢=有綠林農民起義領袖陳牧、廖湛;

東漢=有丞相周章;

唐=有道教一代宗師胡紫陽,詩仙李白都隨其學道;

宋=有抗蒙滅金名將孟珙、李庭芝、邊居誼、連南夫;

元=有農民起義領袖明玉珍,並在重慶建立大夏政權;

明=有著名諫官楊漣、廉吏李中、宰相何宗彥、詩文家顏木;

清=有書法家李樹人、大俠趙邦壁、辛亥革命志士林翼之;

民國=有政治家將領何成浚、教育家黃建中、學者顧學頡;



另有不少歷史名人雖不出生在隨州,但與隨州有不解之緣:如唐代詩仙李白在隨學道三年居住壽山十年;五言長城劉長卿曾在隨州任刺史,自號“劉隨州”;隋文帝楊堅在隨州發跡被封“隨國公”,建立大隋朝;北宋大家歐陽修,他4歲隨母來隨投靠叔父,在隨州長大成人考取功名……


漢東先生


湖北隨州位於湖北省北部,在襄陽和武漢之間,是全國曆史文化名城,下轄廣水市、曾都區、隨縣。

隨州歷史名人眾多,簡略介紹一些比較著名的。

華夏始祖炎帝

炎帝是位傳說中的人物,炎黃子孫的炎。炎帝是哪裡人其實說法很多,不過隨州人也是一種比較多的說法。

春秋時代的大賢人季梁

季梁是東周春秋時代早期人,當時的隨國大夫。季梁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軍事上也很有建樹,寫《孫子兵法》的兵聖孫武對其都很推崇。

(季梁)

李白曾隨其學道的唐代道士胡紫陽

胡紫陽是唐代的一位著名道士,李白曾經與好友元丹丘、元演志跟隨胡紫陽學道。李白非常推崇胡紫陽,寫下過:“夫漢東之國,聖人所出,神農之後,季梁為大賢。爾來寂寂,無一物可紀。有唐中興,始生紫陽先生。”。李白認為,隨州自炎帝之後,只有兩位大賢,一是季梁,一是胡紫陽。

元末梟雄割據巴蜀的明玉珍

明玉珍是隨州隨縣(今湖北省隨縣)人,本是一位地方土豪,元末天下大亂,能夠自組鄉兵千餘人。後來明玉珍加入了徐壽輝的紅巾軍天完政權,隸屬於倪文俊部下。至正十七年(1357年),明玉珍率領少量兵力入蜀,蜀中形勢混亂,明玉珍軍紀律嚴明策略得當,雖然兵力不多但得人心,得以平定巴蜀地區。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陳友諒先後殺倪文俊徐壽輝自立為帝,明玉珍與陳友諒斷絕關係自立。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明玉珍自立為帝,建都重慶。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明玉珍英年早逝,年僅38歲。十歲的兒子明升繼位。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派遣大軍分別從陝西和三峽進攻大夏國,明軍很快進兵重慶,大夏國滅亡,明升投降。

明玉珍雖然不是元末群雄爭霸的勝利者,但稱得上一位梟雄。

(明玉珍)

東林黨人物楊漣

明代著名的東林黨人物楊漣是湖廣應山人(今隨州廣水人)。楊漣是一位著名的東林黨人物,因上書反對魏忠賢最終被魏忠賢迫害致死。楊漣還是明末名臣史可法的老師,史可法終身以其為榜樣。

現在東林黨的評價逐漸發生變化,東林黨這個群體也由以前的總體正面逐漸變為要為明朝滅亡負重要責任的官僚群體。東林黨和魏忠賢之間的爭鬥,以現代眼光看不過是不同官僚群體之間的權力鬥爭。

除了以上人物,隨州的歷史名人還有東漢時的司空周章、國民黨元老對蔣介石在中原大戰勝利起到重要作用的何成濬等


淨悟81608707220


悟空你是狗肉上不了正席,盡寫些無聊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