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撼動航空母艦的會是什麼戰艦?

小綱34519202


你的思維還停留在二戰之前戰列艦對乾的時代,誰說一定要戰艦打戰艦了,二戰就是航母艦載機打軍艦了。現代戰爭,能夠對航母構成絕對優勢威脅的絕對不是水面艦艇。

比如美國航母戰鬥群,一般由2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4艘伯克級導彈驅逐艦,1到2艘攻擊型核潛艇等戰艦護衛,巡洋艦與驅逐艦有400公里防空與反艦作戰能力,攻擊核潛艇的活動範圍更大更隱蔽,加上四五十架攻擊型艦載機,以及反潛機、預警機等,其作戰範圍達到1000公里以上。不管是敵方的空中力量,還有水面艦艇以及水下的潛艇,想突破航母戰鬥群的重重阻隔是非常困難的。

消滅航空美艦,一般中等軍事強國根本不可能實現。最近的幾場局部戰爭都是“不對稱”戰爭,航母戰鬥群也未缺席,他們停泊在1000公里左右以外的公海,大密度起降艦載機對敵方目標進行空襲,而航母自身從未受到哪怕一點點實質性威脅。

假如在未來大國之間發生大規模戰爭,航母戰鬥群在海空對決的場景完全能過呈現。是的,航母戰鬥群的敵手之一就是敵手的航母戰鬥群。航空母艦在大洋上,相距2000公里時,就已經在艦載機作戰半徑範圍內。這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對稱”消耗戰,誰能取得最後的勝利,不僅僅取決於裝備因素,還有包括作戰體系內的其它因素,甚至包括機會與天命。

縱觀裝備發展歷史,新式武器的出現,往往伴隨著新的戰術思想的重構,甚至引發新的軍事革命。二戰時期,對付航空母艦的武器當然只有航空母艦。但到了60年代,蘇聯人認為航空母艦不過是活動的棺材,毅然放棄與美國進行航母軍備競賽,轉而發展超音速遠程反艦導彈與攻擊型核潛艇,這給美國的航母艦隊帶來不少壓力。十多年前,又出現了另一款航母殺手——反艦彈道導彈,末端10倍音速灌頂飽和式精確攻擊,美國人至今未找到應對之策。

此外,隱形戰機與隱形戰略轟炸機,有也較大機會突破航空母艦的防禦圈,對航母實施攻擊。未來戰爭中,還會出行專門為航母量身定製的新概念武器,它的發明者可能就是看文章的你。


紅龍軍團長


未來能撼動航母的武器會有很多,但從戰艦角度講大約會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以航母對抗航母。航母戰鬥是一個集群的戰鬥,會從空中、水面、水下展開全方位的對抗,其中主要是艦載機的對抗,航母對航母要想取勝取決於預警的時間與範圍、航母戰鬥群的艦載武器和戰略戰術的恰當運用。二是潛艇對抗航母。潛艇隱避性強,發起打擊具有突然性,特別是核動力航母航程遠,攜帶的武器威力大,是對航母的巨大威脅。三是象055那樣大型戰艦(驅逐艦、巡洋艦等)。大型戰艦攜帶先進的雷達、種類齊全、威力巨大的大量導彈,對航母造成巨大威脅,特別是電磁軌道武器(軌道炮、軌道導彈等)、激光武器的成熟並上艦是對航母戰鬥群構成新的挑戰。


用戶浪裡飛


在過去的時代,有許多的軍事方面的專家曾經斷言說航空母艦就是飛機和導彈的靶子,其實這話兒一點都不錯。因為航母體積龐大,速度較慢,隱蔽性差,特別容易被敵方發現而遭到攻擊。雖然目前如美國最新型的航空母艦的防衛能力極強,但是如果與大國對決,依然還是活動的棺材!因為從目前的各國軍事裝備的發展趨勢看來,只要一艘配備足夠多的反艦導彈的隱形驅逐艦就可以具備打沉航母的能力。再如,核潛艇如果做到絕對隱身的情況下也能夠做到擊沉航母的能力。同時,未來完全有可能出現軌道作戰艦艇,上面裝備的各類武器時時刻刻都在監視著對方,如果需要,瞬間即可發動攻擊,絕對防不勝防!另外,我們可以借鑑俄羅斯那個所謂的波塞冬的作戰方式,那麼將來極有可能出現更強,更隱蔽的打擊航母的小型平臺。當然,有矛就有盾,不管今天的航母有多強的防禦能力,一定會有他的對手!


子寅18


未來能撼動航空母艦的將會是另外一支航空母艦戰鬥群。

在不使用核武器偷襲的情況下,單純一艘艦船不會對航母編隊構成威脅,航母艦隊有很強的防禦能力。

航空母艦歷經上百年的發展,如今不僅依然屹立在藍色的海洋之上,而且綜合作戰能力愈發強大。由此可見,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將不會出現能撼動航空母艦的戰艦,她依然是大國進行武力炫耀、威懾、遠離國土發動攻擊的旗艦戰隊。

我們從二戰中海上航母艦隊的作戰能力與現代航空母艦的綜合作戰能力進行分析,闡述為何未來不會有戰艦能撼動航空母艦地位。

二戰中海上航母艦隊的作戰能力

在二戰中,航空母艦作為一種能夠遠離本土,攜帶戰機在遠洋進行作戰,能對敵國本土發起攻擊的大型綜合作戰平臺,正在悄然崛起。

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成為二戰中經典的戰役,由山本五十六主要策劃指揮。1941年12月7日,日軍通過由六艘航空母艦戰鬥群組成的聯合艦隊,對美軍駐紮在珍珠港的軍事基地進行了偷襲轟炸。從六艘日本海軍航空母艦上起飛的183架零式戰機對珍珠港發起了第一波次攻擊,成功偷襲了美軍珍珠港軍事基地。同時,第二波次168架戰機再次發起攻擊。由於事發突然,又恰逢週末,美軍倉促應戰,損失慘重。由此也拉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美軍直接加入二戰宣佈對日作戰,同時也表示對德宣戰。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國海軍同日本海軍及駐紮在太平洋各島嶼上的日軍進行長達數年的戰爭,其中航母艦載機提供的空中支援功不可沒,這讓美軍深刻的意識到航空母艦上艦載機對海對陸攻擊的強大作戰能力,這不是戰列艦、驅逐艦等戰艦能與之比擬的,由此美國拉開了興建航空母艦的新浪潮。

現代航空母艦的綜合作戰能力

我們以當今最先進的“尼米茲”級與“福特”級航空母艦進行分析。

“尼米茲”級航空母艦是美國建造的第二代航空母艦,也是第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是世界上噸位最大,作戰能力最強的現代航空母艦,共建造了10艘,均在服役中。其中最後服役的“布什”號,能搭載上百架各類飛機。以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與F/A-18E/F/G“超級大黃蜂”戰機組成的攻擊梯隊,24小時內可攻擊上千個目標。

“福特”級航空母艦上美國海軍現役最先進的航空母艦,滿載排水量達到了11.2萬噸,是目前最先進的航空母艦,也是唯一裝備電磁彈射等高能武器系統的航空母艦。據悉,“福特號”航空母艦將用第四代隱身戰機F-35C取代現役的F/A-18E/F/G“超級大黃蜂”戰機,未來將會配備70-80架左右的F-35C,一些諸如X-47B這類能自主進行起降,高度智能化的無人機也會上艦。屆時,一支“福特”級航空母艦戰鬥群的戰力將會達到一箇中等國家的綜合作戰能力,甚至更強。

如今,美國依然在興建更多的“福特”級航空母艦,來確保自身50年以上的海上優勢力量。這足以說明未來將不會有戰艦能撼動航空母艦的地位。


未來天際線


回答未來能撼動航母的是什麼戰艦應該從想象中的未來戰爭模式和未來戰爭中航母的作用來回答;現代戰爭是由飛機,戰艦,陸地上裝備各類導彈對敵方進行打擊,而航母的主要作用是裝備艦載機從海上機動的對敵方進行功擊。但是未來戰爭會是什麼樣的攻擊模式呢?先看看現代軍事科研方向,和軍事裝備的發展。

各型導彈是當今作戰的主力。可以從誨陸空三個方向對敵方進行攻擊。而防禦導彈成了各囯保證國防的主要手段,但是,現在超音速導彈無疑使現有導彈攔截增加了難度。如何攔截超音速導彈的關鍵當然也是速度,於是激光炮就產生了。光速無疑是現在最快的速度了。據說現代最先進的激光炮能夠對400公里外的目標進行打擊,也有說現行激光炮能打3000公里。用激光攔截超音速導彈飛機無疑是最好的,但是現在激光炮不夠成熟是有侷限性的,光是不能拐彎,耗電歷害,連續攻擊能力差,無法象導彈那樣對遠距離的地面進行攻擊。但是可以用於對導彈飛機的空中攔截應該有不錯的效果。可以想象一下當飛機從航母上起飛被激光炮打下來時的情景。將來激光炮更為成熟,解決了能源供給問題,使激光炮打擊連續性增加,現代的導彈,飛機還有用武之地嗎?航母沒了飛機導彈還是航母嗎?即便激光炮打不著你,但是你沒了飛機導彈你不就成了海中的擺渡船了嗎?若將來激光武器更成熟些能夠進入太空,在太空中對地面海上打擊又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所以未來戰爭中裝備有激光武器的艦艇無疑對航母威脅最大。


光腳漢0


航母提供的主要威懾力,是以其載機為主體的火力投放平臺,能夠改變航母的,最有可能是艦載機本身。

如果戰鬥機的發動機推重比,真的達到了15甚至20(現在是10左右),那麼戰鬥機的垂直起降性能可能將成為標準配置,而航母的直通甲板將被淘汰,艦橋上安裝的設備將會增多,飛機大多放在航母內部,留幾個伸縮平臺給飛機起降,而航母外部預留位置給其他設備,說不定是激光炮什麼的。

那時候航母的體積可能會更小,一個艦隊有幾艘多功能的航母,共同承擔艦隊的打擊任務。也可能更大,但是艦隊規模會被壓縮。

以上是我個人臆造,歡迎大家圍觀。


次班天行鬼


能夠對航母構成威脅武器其實很多。 潛艇,巡洋艦,大型驅逐艦,重型轟炸機,它們都裝備有專門打擊和轟炸航母的導彈與炸彈。

它們都可以對航母構成至命的威脅!


三星掛月(長江)


到激光武器平臺實用化後,艦載機就不在是無往不利的玩意了。到電磁炮實用化後,用炮彈就能打擊幾百公里外的目標了。所以航母之後很可能還是被戰列艦取代回來,也可能不會,看情況,而且說不定發展什麼海上要塞。

或者是新型戰列巡洋艦,擁有巡洋艦長航程和指揮能力以及戰列艦那裝甲巨炮,還有艦載無人機,用電磁炮反艦,用激光什麼的防空反衛星,用超空泡導彈反潛......


爿片雲



月林6491


很榮幸被邀請回答問題,雖然我不是很資深的那種軍迷,看東西都看的不徹底。但是有種遊戲,名叫鬥獸棋。一物剋一物,最不起眼的老鼠能被所有的動物吃但是卻能吃大象。反過來,大象能克所有的動物確怕一個小老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