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北區發展已到巔峰,未來向何方?

達摩院認證掃地僧


我簡單說兩句,

你怎麼會想到用巔峰來形容北區,

你看到的都是房子吧,眼裡只有泥巴,石頭,山,樹,這些推了變成了房子,

2018年智博會在國博中心舉行後,重慶的智能化產業就紮根在北區了,

有仙桃數據谷,專職研究及培養大數據人才的。

能明白智能化的含金量不,

第四次工業革命來了,從此人類進入智能化時代了。

以後得十年才是北區發展的關鍵,你居然說到了巔峰。

覺得無言以對。

比如:

  龍湖兩江新宸雲頂小區作為重慶市首個三星級智慧小區,該小區的門禁也是滿滿的高科技。住戶可以花樣解鎖,比如“刷刷臉”、手機藍牙開門等多種高科技,如果朋友來訪,訪客通過輸入業主發過來的驗證碼就可以進入小區,再也不用業主親自下樓開門啦。

  除此之外,業主離家時,紅外報警系統就會啟動。例如家中發生燃氣洩漏,它會觸發燃氣報警裝置,系統將報警信號同步傳送到物業控制中心,物業人員會立刻上門解決險情。

  當車庫一氧化碳濃度超標時,監測系統還可下達指令驅動風機運行,迅速排除車庫廢氣。另外,小區的自動灌溉設備系統還可以根據土壤溼度智能噴水灌溉花草樹木。

  要是在小區公共休閒區,業主還可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小區藍牙音響播放美妙音樂,與三五好友一起欣賞,簡直不要太舒爽!






嘉陵江以北


其實重慶北區的發展,還沒有達到樓主所說的巔峰,只是有部分商圈和中心地帶幾近飽和而已。十餘年來,重慶因為主城區的地形因素,很大一部分時間選擇了向北擴張,這就是所謂的“重慶向北發展”。重慶向北發展,造就了觀音橋商圈,還一度超過解放碑商圈,以及諸多新興的城市商圈,包括禮嘉、空港、大竹林、悅來、恆大照母山、汽博中心、蔡家等等;還有重慶北站、果園碼頭、國際博覽中心、重慶大劇院、長安工業園等一大批項目都建在了北區,第三個國家級新區、內陸第一個國家級新區——重慶兩江新區也是在北區,還有渝北獲批國家首批“臨空經濟示範區”,這都是因為北區的腹地更廣闊,以及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支撐!但是就近兩年來看,除了向北發展,重慶西部和南部的發展勢頭也很強勁,西部大渡口方面,就地產發展項目來看,萬達、華宇、中鐵建、金地等房企強勢入住;而南岸的茶園,保利、萬科、同景、魯能、奧園、碧桂園、榮盛等大量地產巨頭和其他行業眾多項目相繼在茶園啟動商業項目,整合眾多力量打造茶園新商業中心;而同屬南邊的巴南區,同樣是重慶的供地大戶,聚集了多家開發商,而巴南政府著力打造的龍洲灣,是重慶南部地區的中心商圈之一,除了早期進駐龍洲灣的萬達以外,還相繼進入了碧桂園、華宇和保利的知名企業。



(重慶主城區地圖)

所以說,重慶向北發展並未到巔峰,而西部和南部的發展也不容小覷。雖然重慶的自發格局是向北發展,禮嘉組團、悅來組團、中央公園組團、蔡家組團、空港組團等的地價對這一點也體現的較為充分。但是城市的發展始終要多向並進,共同發展,而如今的重慶也具備多向發展的條件。就土地供應量來看,去年六月,南部的巴南以10塊的土地擬成交量排名第一,南岸以5塊排名第三,西部的大渡口7塊排名第二,均高於北部地區。所以說,從目前整個重慶的土地存量來看,未來南區和西區可開發的土地還有很多。



(重慶主城區航拍圖·2016)

而樓主認為未來重慶在與成都的競爭或者推進成渝城市群的建設時,重慶會“吃虧”,我覺得樓主完全也不必擔心,去年五月,重慶市勘測院編制完成了《重慶五大功能區之大都市地圖》,其核心區域包括重慶主城九區,附屬區域包括重慶的9個衛星城市(說簡單點,就是老重慶九區十二縣)。其定位和作用就是重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載體,以及國家“兩橫三縱”城鎮化戰略格局中成渝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說,未來在成渝城市群的建設和與成都的競爭中,重慶因為衛星城市的原因,反而會更加有利!


你看好重慶的未來發展嗎?歡迎評論


我家在重慶


重慶目前發展,北方已經大體的發展的很好了。那麼接下來會是哪裡。

先來看看這兩個事情,2018年1月25日,重慶西站開通,然後沙坪壩站也開通了。現在重慶已經有四個火車站了,其實重慶北站有兩個火車站了那麼實際就有五個火車站了。

大家都知道,一個地方的發展,交通是一個大問題,交通便利了,那麼也會發展起來了。北站大家看到了,南廣場發展的很好,現在北廣場也在繼續發展。隨著他們倆地鐵的開通,那麼現在就更加方便了。菜園壩火車站,這是老火車站了,也叫重慶站,聽說下一步的規劃是要把菜園壩好好修整一下呢,具體時間這些我就不瞭解了。然後是如今剛開沒多久的沙坪壩站,以前沙坪壩就是有一個火車站的,後來拆了好像,現在又建起來了,聽說三峽廣場的商圈要擴大,這和這個火車站的修建有一定的關係而且沙坪壩以後還是個交通樞紐站呢,集軌道列車,火車站,汽車站為一體呢。然後是重慶西站,說實話,目前重慶西站還發展的不咋滴,畢竟重慶西站這邊比較偏了。不過重慶西站的前景還是不錯的,畢竟投資那麼大,而且修的那是一個高大上呢。

那麼下一個地方會是哪裡呢!

重慶東站,在茶園。已經開始動工預計2021年使用。這裡會不會是重慶下一個要打造的地方呢,拭目以待吧!


有個孩子叫蘭夏天


如果北區發展到足夠了,甚至還不至於巔峰。重慶的發展方向個人觀點是向東發展。

以重慶母城渝中區,重慶地理中心解放碑朝天門為始點,重慶一直都是北向優先,由於北部地勢平坦,易於規劃建設,江北機場、兩江新區、軌道交通都重點佈局在此。

而南邊有南岸區、西邊有沙坪壩、西南有九龍坡大渡口。而唯有東邊何東南邊尚處於大面積未開發狀態。即:海爾路—寸灘—鐵山坪—唐家沱一帶的江北區東部;劉家坪輕軌站以北區域。

1.海爾路—寸灘—鐵山坪—唐家沱


江北區東部的龍興、兩江影視城;鐵山坪板塊、郭家沱板塊是靠山濱江的風水寶地,再加上軌道4號線和8號線串聯,極大縮短與兩江新區和南部江南新城的時空。


4號線

劉家坪輕軌站以北區域(茶園北)
目前,該區域所在的江南新城已經形成通江大道、茶園大道、富源大道、江橋路、玉馬路等“七縱十六橫”的城市道路主骨架。通過真武山隧道、慈母山隧道和南山隧道與市中心緊密相連,成為重慶新的1小時經濟圈核心。


8號線(左轉90度看)



一家之言,如有紕漏,歡迎指正討論。希望對你有幫助。

挖掘重慶更多故事,展現重慶更多視角,感謝關注。

重慶周邊浪


建立衛星城區的構想是正確的,相互之間用城際快鐵與高速公路以及黃金水道相輔構成!這比平原城市一環二環三環N多環科學得多,特別節假日交通堵塞問題也分流了!各區域各商圈相互競爭、百花齊放,隨著城市版圖進一步擴展,連接地帶可根據地形地貌打造公園綠化休閒文化產業,類似於華為在東莞松山湖新址的模式!加油,重慶!



帕瓦落地777


未來應該是謀求所有區縣一體化發展,協調發展,把三峽工程攔截下來的上千億方洪水,通過巫山大寧河連通丹江口水庫送到華北平原,取代東線和中線,補充漢江中下游缺水,降低調水成本價,並把本區域內的耕地面積旱澇保收!完成大城市帶動大農村,把轄區內辦成華西村類似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讓三峽庫區成為新🇨🇳一顆耀眼的明珠!


綜改1


向北,還是向西?

這是這兩年重慶一直在討論的熱點話題。

向北直到連接北碚;向西直到融入璧山、江津,並把這些地區化為主城範圍,這才是重慶發展方向。

可目前無論與北碚之間,還是與璧山之間,還有大片大片的空地,遠遠沒達到“巔峰”狀態!


雁去無痕ty


重慶應該向雙碑井口這一帶發展,這邊太差勁了


老友127947204


北區到巔峰還早,這會正在大力發展呢,中央公園會變成重慶另一箇中心,現在據我所知,14號線5號線9號線10號線都在這裡有交點,還不算3號線,所以拭目以待吧


涼生Mr


真正的巔峰是住的起房,看得起病,讀得起書。不是房子多,賣不出去。或者在少部分人手中的巔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