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3月28日,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與高德地圖聯合宣佈,“山西省旅遊扶貧地圖”正式上線,首批上線100個旅遊扶貧示範村,展示示範村特產和特色文旅風貌,為遊客提供吃、住、行、遊、購、廁等全方位旅遊信息服務。

  “山西省旅遊扶貧地圖”首批上線了100個旅遊扶貧示範村。當遊客在山西時,打開高德地圖,進入全域旅遊系統,點擊“山西省旅遊扶貧地圖”專題,就可以看到100個示範村的圖片與文字介紹。進入各區縣頁面,可以查看這些示範村的位置,搜索附近的吃、住、行、遊、購、廁等全方位的旅遊信息,使用地點查詢、導航規劃等出遊服務。

  小編通過高德地圖查詢得知,我省首批100個旅遊扶貧示範村名單中,其中忻州這14個村上榜。

  五臺縣

  耿鎮鎮方子口

  位於五臺縣東部,村莊四面環山,屋腔河穿境而過。周邊有五臺山風景名勝區和駝梁景區。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大方古寺。福建大海法師進入方子口村以原有寺廟為基礎進行整修擴建,如今形成以小白塔、山門、珈藍殿、龍王殿、現喜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素齋堂等為主體的初具規模寺廟群,名為大方古寺,並且還在進一步建設中。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代縣

  雁門關陳家莊村

  緊鄰108國道、208省道和雁門關旅遊公路,距全國5A級景區雁門關12.5公里。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雁門生態觀光園是代縣第一個集花海觀賞、農家樂餐飲、特色住宿、戶外燒烤、戶外釆摘、特色種植、農產品銷售為一體的鄉村旅遊生態觀光園區。該園區由代縣吉鄉緣種植專業合作社承擔,以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為目標,以服務雁門關旅遊為依託,以油用牡丹特色種植為龍頭,逐步形成新型的扶貧開發經濟實體。主要旅遊景觀及活動有:柴門、土灶、茅草屋、文化牆、紅燈籠、青磚路徑、茅草廁所、風車隧道、曲徑草坪、荷花池塘,種植了油用牡丹、月季、玫瑰和秋日葵花,還設有有機蔬菜採摘區、珍奇動物鳥類觀賞區和旗袍走秀小舞臺。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繁峙縣

  東山鄉伯強村

  地處華北屋脊五臺山北麓,四面環山,位於東山鄉政府南9公里處,東面銜接205省道。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毛主席路居紀念館。1948年4月7日,毛主席一行原計劃途徑繁峙趕往佛教聖地五臺山,當毛主席到達伯強村之後,由於天色已晚,大雪封山,毛主席決定夜宿此地。8日上午,毛主席在此還接見了本村支部書記、貧農團長、財政委員三人,同他們進行了親切地談話。4月9日,毛主席一行啟程離開伯強村,開赴五臺山臺懷鎮。現村內有毛主席路居紀念館一座。據說,葉劍英、江青等人也曾在伯強活動過。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寧武縣

  東寨鎮壩溝灣村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位於汾河源頭、萬年冰凍、懸崖棧道、懸空村、懸棺等旅遊景點必經之地。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農家樂。2017年建設旅遊扶貧停車場,有娛樂、土特產加工銷售吃住一體農家樂。停車場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主要建設小車停車位103個,大巴停車位5個,以及水電其他配套基礎設施。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寧武縣

  東寨鎮高橋窪村

  位於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東寨鎮西南,地處山區,位於蘆芽山山腳。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高橋窪生態林場。高橋窪林場位於管涔山國家森林公園中心地帶,呂梁山脈的北端。全境屬黃河中上游天然林保護工程區,山西省重點公益林區,生態保護一級功能區,是山西省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基地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基地,也是省城太原乃至華北平原重要的綠色生態屏障。被譽為“華北落葉松的故鄉。入選2017中國最美林場。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靜樂縣

  豐潤鎮慶魯村

  地處靜樂縣南大門,忻州市西南山隅,整體為“兩梁夾一溝”,地貌形態,農耕文化淳厚,獨具鄉土氣息。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靜樂縣

  辛村鄉張家莊村

  位於靜樂縣境西北部,距離靜樂天柱山風景區、風神山、岑山書院、靜樂八景之一太子寺路程均在十分鐘左右。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鄉賢文化是張家莊村旅遊發展的突出文化優勢。從村莊走出的大量鄉賢精英,為重建家鄉提供了智力和財富基礎。鄉賢文化根植鄉土、貼近生活,作為連接故土、維繫鄉情的精神紐帶,用鄉賢凝聚鄉愁,重拾現代人心中的淨土。因此,規劃突出鄉賢文化特徵,成為張家莊村旅遊發展的特色力量。此外,聖姆廟、太子廟、關公殿等文化遺存是旅遊開發的重要資源。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神池縣

  太平莊鄉宋村

  位於管涔山西麓,是神池縣的南大門,國家級地質公園萬年冰凍的北大門,素有“三晉莜麵第一村”之稱。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

三晉莜麵第一村旅遊餐飲全部為傳統小吃,客房為原始古村落熱炕頭,並配有400平方米的休閒燒烤區、400平方米的松林帳篷區和佔地10畝的農事體驗及西紅柿紅、黃瓜、蠶豆生態採摘區,是當地唯一的大自然公園式農家樂休閒場所和天然氧吧站。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五寨縣

  硯城鎮李家口村

  位於硯城鎮東郊,是五寨溝、蘆芽山、荷葉坪等名勝的必經之路,是歷史上有名的關口要道。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民俗文化河曲"二人臺”:河曲有“二人臺的故鄉之稱。“二人臺”是起源於河曲,流傳於晉北、內蒙西部、陝西北部、河北張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戲。傳統劇目約有120個,內容多取材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可分為"硬碼戲"與與"帶鞭戲"兩類,"“硬碼戲"偏重於唱、念、做,突岀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帶鞭戲″是載歌載舞、歌舞並生,如《掛紅燈》、《打金錢》等。音樂具有優美、清新、秀麗、明朗等特點。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岢嵐縣

  宋家溝村

  位於忻州市西南部,管涔山休閒度假旅遊圈區內。嵐漪河穿村境而過。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名優特產較為著名的農副產品有桃、杏、李子、柏籽羊肉、西山羊肚菌菇、管涔山珍銀盤蘑菇、蕨菜、紅芸豆、銥星羊絨被、胡麻油等,還有特色中成藥五加皮,磚茶,各種沙棘飲料,各種藝術根雕,以及神箭模型、擺件,刺繡、剪紙等紀念品。因海拔高,氣溫偏低,自然氣候環境適宜,特色小雜糧品質俱佳。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河曲縣

  樓子營鎮羅圈堡村

  地處娘娘攤對岸的山頂上,莽莽黃河,巍巍青山,盡收眼底。2016年被確定為傳統村落。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魯阿聰院位於堡內西側中部,始建於明代,磚木結構,大門位於東南角,入大門為一小巷,大門正對東廂房山牆,山牆設有“福"字照壁,照壁西側為二門;院落正房坐北朝南,三開間,滿面雕花木門窗,雙坡硬山頂;正房左右為耳房,耳房進深小於正房稱為“紗帽房”。東西廂房對稱分置左右,三開間,滿面雕花門窗,雙坡硬山頂;南房為倒座,三開間,磚券式洞口,中間設“鹿鶴同春”磚雕一座,門樓雕樑畫棟,精美華麗,院落有南院和東偏院。現僅正房、照壁保留比較完整,其餘房屋存在不同程度的塌落。現為縣文保建築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保德縣

  陳家梁村

  地處晉西北黃圖高原,地處山樑上,地勢南高北低,與陝西府谷縣隔黃河相望。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陳家大院位於村委會北側,據專家考證為民國初期的晉商奇才陳徐寶之宅院,是保德境內現存極少保存完整的古院落。陳家梁現存陳氏庭院共有五宅,約60餘間房屋,佔地面積約10畝,均為上樓下窯二層結構。圍牆高7米,採用底層沙石,上層藍磚白灰的城堡式結構,東面宅院大門外至圍牆5米處有一高大磚雕影壁牆,雕刻藝術及其精美。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偏關縣

  水泉鄉水泉村

  毗鄰內蒙古的清水河縣,與其隔“牆”相望,都建於山巔之上,是偏關通往塞北唯一的咽喉要道。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紅門口地下長城。明代長城紅門口為當時的邊關要隘。是偏關縣長城邊塞軍事歷史風情遊的一部分。2013年8月,在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通過多位專家的實地考察、指導規劃,由水泉鄉人民政府立項並開始建設,2016年6月竣工。景區主要由長城紅門口遺址、水泉營古堡、戰備地道三大部分組成,遵循"修舊如舊、補新以新"的建區原則,修繕了民兵靶場、兵營古道、古戲臺、舊窯洞、舊地道、三眼井等遺蹟,利用廢棄舊學校新建了文化廣場和歷史文化展、地區民俗展兩個展館,並增設了鑄銅雕塑、古炮武器、石頭牌坊等。歷時13年由民兵和群眾共同建成的以藏運兵員為主的戰備地道,上下三層共8000多米,明代地上磚石長城搬到地下,被讚譽為"地下長城”,在現存戰備地道中實屬全國之冠。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偏關縣

  萬家寨柏林峁村

  位於忻州市偏關縣西北部,農耕文化淳厚,獨具鄉土氣息。獨具山西傳統村落的農耕文化氛圍。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特色:雜糧作物、山羊主要種植黑豆、糜子、玉米、穀子,吃燉羊肉、胡油、莜麵、蓮花豆、羊雜碎、擀豆麵、茴子白、莜麵窩窩等雜糧作物。主要為以家庭為單位的小型養殖業,規模小,現代化程度低,多養殖山羊及家禽。

寧武縣東寨鎮壩溝灣村、高橋窪村被選入第一批旅遊扶貧示範村

  與此同時,山西省第二批旅遊扶貧示範村進入公示公示期至3月31日

  請看詳情

  3月28日,記者從省文旅廳獲悉,山西省第二批共計200個旅遊扶貧示範村進入公示期,公示期至3月31日。

  為紮實開展山西省旅遊扶貧示範村工作,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山西省農業廳、山西省扶貧開發辦公室之前聯合印發了《山西省旅遊扶貧示範村工作方案(20182020)》。按照該方案要求,從2018年起,三年時間內山西省將聚焦“黃河、長城、太行”三大板塊貧困地區,打造300個旅遊扶貧重點村,全面推進貧困地區旅遊產業發展,有效帶動貧困人口脫貧增收。2018年,首批100個旅遊扶貧示範村已經啟動相關工作。

  此次,經市、縣文化和旅遊、農業農村、扶貧部門聯合推薦,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有關部門和業內專家進行了評審,評選出200個旅遊扶貧示範村。即日起名單進入公示期,如有異議,請向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反映。

  忻州25個村入選

  忻府區:合索鄉黃龍王溝村、奇村鎮井溝村

  定襄縣:河邊鎮趙家莊村、河邊鎮閆家莊村

  原平市:南白鄉清水溝村、大林鄉西神頭村

  五臺縣:駝梁景區黑崖堂村、駝梁景區草芽溝村、駝梁景區跑泉廠村

  代 縣:棗林鎮鹿蹄澗村、上館鎮橙草溝村

  繁峙縣:光裕堡鄉大李牛村、東山鄉天巖村

  寧武縣:涔山鄉大石洞村、餘莊鄉海子背村、西馬坊鄉營房溝村

  靜樂縣:豐潤鎮李家會村、神峪溝鄉東大樹村

  神池縣:太平莊鄉小磨溝村

  五寨縣:前所鄉薛家村

  岢嵐縣:王家岔鄉王家岔村

  河曲縣:樓子營鎮柏鹿泉村

  偏關縣:新關鎮白龍殿村

  保德縣:窯窪鄉道座山村

  五臺山:金崗庫鄉蛤蟆石村

  入選村莊

  有什麼好處?

  規劃——編制省級旅遊扶貧示範村專項規劃。組織規劃編制單位、有關專家團隊一對N編制旅遊扶貧示範村旅遊發展規劃。

  對口培訓——組織省內旅遊院校、培訓機構、旅遊企業等單位對口開展旅遊經營管理公益培訓。組織鄉村旅遊經營管理人員、導遊等技能服務人員參加鄉村旅遊培訓講座等。定期邀請國內鄉村旅遊領域的專家學者、行業能人等對旅遊扶貧示範村兩委班子、旅遊扶貧致富帶頭人、旅遊經營戶開展專題培訓。

  公共服務建設——改善交通條件及沿線配套設施,落實客車到村。建設遊客綜合服務中心、停車場、旅遊廁所等設施。建設供排水管網及汙水和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建設公共體育健身、文化場館等。

  創新旅遊經營管理模式——幫助旅遊扶貧示範村創新旅遊經營管理,形成“能人帶戶”“合作社+農戶”“公司+農戶”等旅遊精準扶貧模式。大力推動生態旅遊扶貧、古村旅遊扶貧、康養旅遊扶貧發展。因地制宜實施景區旅遊扶貧、旅行社旅遊扶貧。

  旅遊項目包裝策劃——委託專業機構對旅遊扶貧示範村旅遊項目進行包裝策劃,建立“旅遊扶貧示範村項目庫”,印製《旅遊扶貧示範村項目冊》,將符合條件的旅遊項目納入“三大板塊”項目目錄和我省招商引資項目庫。對帶動性強的較大項目進行招商引資,組織專題推介和項目洽談對接,引進成熟的旅遊公司運營管理,協調推動項目落地。

  遊客導入——組織旅行社到旅遊扶貧示範村踩線考察,開發鄉村特色旅遊線路。鼓勵旅行社將鄉村旅遊觀光、體驗產品納入旅遊線路。

  宣傳旅遊扶貧示範村資源和產品——挖掘旅遊扶貧示範村資源及內涵,製作鄉村旅遊宣傳冊及其他宣傳製品。開展旅遊扶貧公益宣傳和旅遊扶貧典型宣傳,重點宣傳旅遊扶貧示範村資源和產品。

  打造黃河、長城、太行人家——開展鄉村旅遊創客活動,策劃建設一批鄉村旅遊創客基地。鼓勵和支持專業藝術人才、青年創業團隊、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等通過鄉村旅遊扶貧示範村實現自主創業。打造一批黃河人家、長城人家、太行人家。

  旅遊管理和服務標準化——制訂《山西省旅遊扶貧示範村標準》,建立旅遊扶貧示範目標體系。推廣《山西省鄉村旅遊客棧標準(試行)》等地方標準,積極開展試點建設。

  社會力量對口——鼓勵國有、民營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發揮資金、技術、市場、管理等優勢,通過資源開發、村企共建等多種形式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吸納就業、捐資助貧,參與扶貧開發。

  支持社會團體、基金會、民辦非企業單位等各類組織積極從事扶貧開發事業。廣泛動員個人扶貧。開展豐富多樣的體驗走訪等社會實踐活動,暢通社會、城鄉交流交融、互幫互助的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