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跑"帶來"強磁場" 梧州抓實項目加快"東融"

“加速跑”帶來“強磁場”

——梧州抓實項目加快“東融”觀察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潘 登 通訊員 陳美芬

3月27日,總投資12.5億元的蒙娜麗莎集團廣西陶瓷生產基地在藤縣開工;3月29日,總投資15億元的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開工……過去幾天,梧州36個重大項目相繼開竣工,總投資額達112億多元。

一個個項目的順利開工和投產,得益於該市去年以來堅持“東融”戰略,以“三年一工程”(工業振興年、鄉村振興年,服務提速年和第一公里路·橋工程)為抓手,圍繞“強龍頭、聚集群、補鏈條”,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不斷地改善營商環境,在項目引進、優化環境和產業升級等方面“加速跑”。

緊盯項目,帶來企業集聚“強磁場”

“建一個陶瓷廠一般需要兩年,而我們在藤縣的生產基地10個月就完工投產。”廣西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甘露說,從招商開始,地方政府就表現出滿滿誠意,讓他們下定決心在這裡投資。

而備受關注的梧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去年底才簽約,兩個月就完成了1000多畝土地徵拆並開工,預計明年9月招收新生入學。

“我們通過開展大招商,推動項目的快速簽約、開工和投產。”梧州市投資促進局負責人稱,該市把招商引資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市主要領導掛帥,每月至少帶隊外出招商一次,全市13個招商主體均開展駐點招商和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工作,各縣(市、區)、園區招商責任主體組成招商小分隊,積極主動上門走訪企業、對接項目。

在政策上,先後出臺《關於毫不動搖實施“東融”戰略的決定》《梧州市產業大招商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等文件,瞄準傳統產業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力推招商質量效益雙提升。

產業大招商,帶來龍頭企業集聚“強磁場”。去年該市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57個,10億元以上項目11個,500強企業投資項目8個,恆大集團、美的集團、蒙娜麗莎等龍頭企業強勢入駐。

狠抓服務,行政審批提速率全區第一

“7天就辦結了項目,時間壓縮一半以上。”近日,梧州恆大養生谷首期娛樂康體項目負責人對“梧州速度”讚不絕口。他們向該市行政審批局提交的申請材料,規劃總平圖存在不足,該局採取部門聯動、容缺受理等舉措,迅速解決問題。

“通過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該市行政審批局局長王鵬稱,該局一方面妙用加法,不斷提升服務、加強管理、加大信息跑腿力度,一方面做好減法,通過簡化環節、整合窗口、清除奇葩證明等舉措推動審批提速。 2018年該市共受理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12.758萬件,辦結12.7191萬件,群眾滿意率99.9%,辦理提速率97.4%,辦理提速率居全區14個設區市之首。

為及時對接企業需求和提升服務,今年以來,該市完善市領導聯繫服務企業制度,開展“雙百服務”活動,選取100家重點工業企業、100個重點工業項目,實行1個企業(項目)1名市領導、1個服務團隊的“店小二”式服務,解決企業(項目)在用電、用地、用工、審批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加快升級,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該市在搶抓龍頭企業升級的同時,也加快調整產業結構,強化產業鏈,著力打造產業集群。

“過去,整個園區沒有一家釉料、墨水企業,成功引進歐神諾陶瓷、蒙娜麗莎陶瓷、科海制釉等企業後,為園區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和陶瓷產業園區一位負責人稱,藤縣面向全國知名陶瓷企業開展招商工作,推動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目前,該園區已有20多家陶瓷企業入駐,就業人數1萬多人,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生產建築陶瓷的大園區之一,並列入國家開發區目錄。

梧州循環經濟園區引進由匯美集團與廣東美亞寶鋁業公司投資的生態鋁產業園項目,將打造年產30萬噸鋁錠、鋁棒及鋁液等產品的龍頭企業,配套引進鋁製品企業,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生態鋁產業鏈集群。

據介紹,該市今年計劃投資280億元,圍繞“強龍頭、聚集群、補鏈條”建設項目,加快嶺南食品工業小鎮、生物醫藥產業園、生態鋁產業園、六堡茶產業園等一批特色園區建設。同時,加快編制建好廣西東大門三年行動計劃的年度實施方案。深化與廣州、佛山、肇慶等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戰略合作,加快在產業對接、生態協作等方面合作項目建設,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