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的孩子到廣西讀大學是怎樣一種體驗?

廣西師大小仙女部落


其他的不說,心理落差也是個很重要的因素。陝西和廣西,一個是乾旱,寒冷的地方,一個是溼潤,溫暖的地方,也是一個文化差異比較大的地方。很多東西的互碰會產生不同的火花。

我本身是一個廣西人,在廣西本地上大學,剛好我有個從陝西大老遠的來到廣西上大學的小夥伴。我們兩個經常會對一件事得到不同的看法,但也不會因為產生矛盾。

因為地域不同,飲食習慣和文化觀念也不同,所以她會對我們這裡的生活習慣產生疑問。她剛來廣西的時候,她非常不適應廣西的飲食習慣。吃米飯也就沒什麼了,南方地區吃米飯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比如,我們廣西人喜歡吃粉,廣西的粉類多到數不勝數,例如桂林米粉、柳州螺螄粉、南寧老友粉、欽州豬腳粉……可謂是廣西人出街必定要去嗦粉。所以這位陝西的朋友在這裡讀書總是想不明白我們為什麼那麼喜歡吃粉。


還有,廣西人也喜歡吃酸的東西,很多廣西人無酸不歡,廣西酸嘢很出名。我們廣西人不止可以做菜類的酸嘢,還可以把各種水果做成酸嘢,這些酸嘢深受廣西人的熱愛。這位陝西來的朋友,也是特別喜歡吃我們廣西的酸嘢,特別還喜歡加辣,她說廣西這個酸酸辣辣的酸嘢可以打通她對廣西飲食習慣的任督二脈……


除了飲食文化差異大,地域文化差異也不小。記得在冬天的時候,廣西的少有零度以下的,也經常被吐槽廣西人在冬天穿短袖不尊重冬天。所以說,廣西的冬天還是蠻溫暖的,她一個陝西的孩子,以為廣西也是冷的,把家裡的棉襖都帶來學校了。到了冬天的時候,我們廣西本地人沒什麼穿著太厚衣服,秋褲不穿也就算了,還露腳踝的。所以她就很納悶,總是問我,你們這麼穿不冷麼?我只能開玩笑的回答說這裡的人靠意志取暖,抖腿最能取暖……

因為我們兩個的地域不同,也鬧出了不少的笑話。不過這並不影響我們的交流。中國那麼大,每個地區都有每個地區不同的文化,我們只要尊重不同的地域文化差異,就能很好的交流。尊重文化差異,在交流的時候也可以促進不同地區的民族團結。


大三老學長


本人西安人,在桂林上大學,廣西區內還去過北海,對其他地方瞭解不多。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話不是騙人的,第一次來的外地人都會深刻感受這句話的真實性,課本上的象鼻山,二十塊錢背面的陽朔山水,在這裡都能真實看到,桂林的確是一個旅遊的好地方,依山傍水,山清水秀。但是!如果是在這生活的話,真是一把辛酸淚啊……

首先剛來的第一年,吃和氣候是最大的問題。當時沒來過南方,我和爸媽天真的以為南方很熱,衣服不用帶太厚,被子不用蓋太厚,氣候估計比較潮溼。直到到了桂林,悶熱以及說下就下說停就停的雨,一邊下著瓢潑大雨一邊出著太陽是什麼體驗!完全不同於陝西的熱,悶的人透不過氣來。然後是吃,米粉螺螄粉真的一年都沒吃習慣,不過這個看個人了,有些人就覺得很好吃,我第一年基本上除了食堂的飯菜就是麵包了,導致後來看見面包就不想吃。然後到了冬天,桂林的冬天比陝西來的晚,大概到十月底十一月初才會入冬,而且是突然入冬,我們每年是十一月初開校運會,校運會基本上都會下雨,下雨就很冷,要穿厚外套,然後如果第二天出了太陽又得穿襯衣短袖。然後就正式入冬了,那叫一個冷啊,天天下著小雨,衣服永遠幹不了,吹風機除了吹頭髮還得吹衣服,到處都是潮溼的,一床被子根本不夠蓋,南方過冬全靠一身正氣啊。半夜聽著外面呼呼的風聲,樹吹斷也是能見到的。

到了春天三四月,新的學期,從家裡過了一個乾爽溫暖的年回來,一下飛機就是潮溼悶悶的感覺,剛好是南方的回南天,下雨能下一個月,氣溫還在不斷的回升,衣服洗完幹不了容易發黴,室內依舊冷的要命,室外悶熱。不過也有那麼幾天很舒服,風和日麗。我第二年終於吃習慣了桂林的吃的,米粉和螺螄粉都挺好吃的,只是酸筍這麼多年還是吃不慣。這邊麵食不多,但是學校門口會有北方人開的麵館,所以吃上面還是可以的。

然後說一下週邊玩的地方,桂林周邊就是陽朔,龍脊梯田,遇龍河漂流,貓兒山等等,陽朔一定要坐船去,桂林最美的風景都在灕江上,市內可以夜遊兩江四湖,這個還是很推薦的。如果是柳州可以去柳江逛逛,南寧沒去過,不過省會城市發展是全區最好的。再來就是北海,北海很推薦去一次,從桂林坐動車6小時,南寧過去3個小時吧,潿洲島的景色很美。從廣西去廣東很方便,還有湖南和湖北也離的挺近,坐動車都很方便。

陝西人到廣西上學,最主要還是氣候難以適應。這邊人還是挺友好的,我和我的舍友們關係都很好,不過這邊的方言可能得聽一陣子才能聽順耳,我剛來的時候聽不懂這邊人說話。宿舍裡會有廣西各地的同學,他們也會帶自己家的特產來,比如荔浦的芋頭扣肉,自己家的臘肉,自己家種的柚子,還有端午節家裡包的各種粽子都很好吃😋希望題主能在廣西過的愉快。


上山就改名字


我是2008年從陝西省考到廣西大學的,現在算起來已經整整10年時間了,時間如同白駒過隙一樣。

當拿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當然是特別開心的了,開心到一口氣走了十多里從鎮上走路回家。回到家以後的這段時間裡面,畢竟已經被錄取了,這段時間在家玩起來也是更加的放鬆、快樂的,基本上每天都是吃飯睡覺看電視什麼的。開學前的時間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準備自己入學所需的物品,比如衣服、證件、日用品什麼的。開學的前幾天我聯繫到了在同一所高中考入廣西大學的另外四名學生,然後我們電話聯繫的買的同一天的火車票。

開學報到的前幾天,我們提前坐火車從西安出發到廣西南寧,記得那時候是凌晨四五點就到南寧火車站,出了火車站就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熱、潮溼。我們打了出租車去學校附近的一家賓館先住下,然後天亮的時候去學校溜達了一圈。那時候就感覺這個學校可真是龐大啊,我們轉了很久、很遠才感覺把學校轉完(後來我們才知道我們只是轉了西校區,這個只是佔學校面積的不到三分之一面積),晚上回來的時候腳上都有水泡了;當時感覺學校的綠化做的也很好,還有很大片的荷塘風景還是挺好的,學校裡面還有不少的學生在軍訓呢(大二暑假開始軍訓,現在已經改成大二寒假軍訓了)。

後來到了真正的大學報到時間,我們幾個人一起退了賓館房間,拉著行李箱去學校報道了。我們在學校的集中報到區域分別,然後各自找到自己學院所在的區域進行報名,報名的過程中,自己的行李有專門的本學院人幫忙照看,然後我就在那附近辦理自己的整個開學報名的手續。報名結束以後,學院報名處的人派了一個學長幫我帶到宿舍去,我們在宿舍區的管理員那裡領取了宿舍的鑰匙,來到了宿舍。

其實當時進入自己的宿舍以後還是有點失望的,整個宿舍的新舊程度還不如自己所在的高中呢,而且好像是住了8個人的上下鋪的構造,簡直不敢相信啊,說好的上床下桌呢。我就以為宿舍是住了4個人的,然後我就佔了一個床的上鋪、下鋪,後來才知道是宿舍住8個人的,我就把我佔的那個床的上鋪讓給了一名來自於桂林市臨桂縣的舍友,自己住下鋪。宿舍的一個舍友是來自於河南三門峽的,和陝西離的很近的;還有一個滿臉串臉胡的雲南小夥子,最開始的時候和他還有點兒語言障礙呢;還有一個能說會道的浙江寧波的小夥子;住我對面下鋪的人,最開始的時候我們大家都還以為他是外面的民工住進來了,因為他看起來比較成熟,皮膚比較黑,床上一張涼蓆;宿舍的其他舍友也陸陸續續的來報到了。宿舍的舍友講方言的話,真是千奇百怪的,8個人有6個人的方言是聽不懂的。

剛開始去廣西南寧上大學的時候,就感覺南寧這座城市的街頭裝飾很有少數民族的特點,很容易見到民族元素的裝飾。南寧的綠化做的也相當的好,老城區的有些地方的人行道上,感覺就是在熱帶雨林裡面走著似的。南寧的氣候也是常年溼熱的,經常是感覺午後的幾個小時天上就有烏雲要下雨的感覺。太陽也是很烈的,一般大家都不願意出門的,因為外面太陽太毒了,怕被曬黑了。

班上的同學總共有40名左右,其中有一半是來自於廣西的各個市的,另外20名是來自於全國各個省份的,比如有陝西的、河南的、浙江的、雲南的、貴州的、湖北的、湖南的、福建的、安徽的、山東的、山西的、海南的‘但是在廣西大學很少有見到來自於廣東省、上海市、北京市、江蘇省的學生。

現在雖然已經畢業6年時間了,現在是回到了陝西省上班,因為距離、時間緣故無法經常去母校看一看還是比較可惜的,我偶爾還會通過網絡看看相關的資料來懷念一下南寧市、廣西大學,感受那時候學生時代的美好。


饕餮視聽


我不符合主題,我正好相反,廣西的孩子去西安讀大學,我反方向說下感受。第一對比很強的就是空氣,西安時不時有沙塵暴,有些綠化帶的樹都厚厚的灰塵,從西安回到桂林的時候這種感覺特別強烈,回來覺得空氣都清透幾分。然後廣西非常多的山山水水在西安都是輕易看不到的,南北的氣溫不用說了,十一月已經供暖,在西安過冬,只要不出門玩,室內太溫暖了,有的同學放假回家就生了凍瘡,在西安反而不會。廣西溼冷,在屋裡坐一下就全身冷透透了。在廣西都是獨立的浴室洗澡,北方就是一個大澡堂,宿舍裡是沒有熱水的。很多南方孩子特別羞澀,穿著內衣褲進澡堂,有些娃堅持幾年打開水到宿舍洗澡,可是浴室是沒有暖氣的,其實大澡堂洗澡真的非常舒服。吃的方面西安好像川菜很多,而且香料味道很棒,本身特別喜歡吃,而且不止是川菜,還有各式各樣的餅,面,花樣百出,有時候甚至覺得比在廣西的選擇還多很多。光雞蛋餅都有好幾種不同的類型,味道也不一樣。由於我祖上全部都是東北人,自小也是習慣了南北結合的飲食,並不沒有不適應的感覺,反而很開心,只是偶爾會想念桂林米粉和螺螄粉,西安小寨當年有一家很多人吃的桂林米粉,其實也就辣椒醬正宗。本人學校是半封閉的,週末才能出去,男女宿舍嚴禁互相串門,其他學校不清楚,南寧的我知道的一些大學都是女生可以進男生寢室的。到現在畢業十幾年了,還是很想念西安的生活,反倒覺得西安讀書是非常棒的體驗,看過了雪,喜歡大澡堂,想念西安各種各樣的美食,想念學校。


玉狐x嘉寶


隨手點擊右上角關注,2018想有啥就有啥!健康平安發大財!!!!

答:其實一個北方孩子去到南方讀大學本身就是一種很大的挑戰,更何況我這種連打小沒有出過縣城的孩子。剛開始想到去南方,去桂林,是奔著環境優美的念頭去得,畢竟桂林山水甲天下嘛,而我高考前給自己的承諾就是去到一所美麗的城市完成大學的學業。不過去了廣西,還是有點失落和不適的。

首先就是飲食,以米為主,而我又很不喜歡米線,所以對於我這種天生就愛吃麵條的人來說是極大的挑戰。因此我在廣西的第一個月,幾乎天天就是米飯和泡麵,慶幸的是荷園的包子和北方相通,再加上一碗粥,讓我至少暫時找到了北方的飲食習慣。不過後來我還是慢慢接受了桂林米粉,感覺還不錯,畢竟還得待四年嘛。生活環境方面有點相近,我的家鄉在山腳下,冬天也會刮凜冽的下山風,不過比起桂林妖風,還是差點火候。

值得一提的是桂林確實要比北方暖和,我在那邊穿著出汗的衣服,回來差點沒給我凍成人肉乾。桂林的山峰以秀著名,自然比較低一些,從小爬大山的孩子,在桂林爬山完全沒有了那種感覺,總感覺都是一個個小丘陵,沒爬兩下就登頂了。不過桂林的公園湖泊卻是真心不錯,閒時在公園裡散散步,看看風景還是挺悠閒的。

第一次離家這麼遠,這麼久,總有些不適應。開學第一個月還好,慢慢的就開始想家了,時時刻刻關注著家鄉的動態,西安下雪啦!太白山封山啦!樂華搞元旦大型娛樂活動啦……這一條條信息通過網絡刺激著我的神經,讓我回家的心更迫切了。不過最後我還是屏蔽了所有和家鄉有關的信息,太乾擾我了。

每天都打卡倒計時,計算著回家的日子,考試安排出來當天,我連夜規劃好自己的行程,緊接著就買了回家的機票。其實大家都很想家,老鄉群裡面叫嚷著誰誰誰今天回家了,羨煞旁人的感覺。我這個人有點內向吧,總喜歡一個人出去溜達,所以可能和同學關係不是太好,一個學期下來,班裡同學還有很多不認識,不過宿舍的一群人倒是臭味相投,很慶幸遇到他們,讓我戒掉很多壞習慣。同時,也非常鄙視他們把睡懶覺的臭毛病傳給我,每次睡醒感覺自己就像是頹廢了一樣。


大學沒有想象中那樣美好,可能還有點煩人,但孤身一人在外我也慢慢學會了照顧自己,合理處理各種事件衝突,最可貴的就是擊垮了我的強迫症,讓我學會了選擇和放棄。去廣西讀大學對於我來說是一個挑戰,讓我一切重新開始,就像新生嬰兒一般,沒有人知道我的以前是怎樣的。我會融入新的圈子,學習新的知識技能,展現給你們現在的我。沒有人認識我,我可以盡情的狂歡,釋放自己的內心,為自己重新塑造一個鮮活的人生。(作者:冷飈)


廣西師大小仙女部落


反正我同學說,雨太多了


心靈之火永不熄滅


和你說一個西安人到廣西百色鐵路工作的事,剛來的時候,什麼都說是自己的家鄉好。工作了兩年,長胖了。說自己的家鄉,從來沒有這麼大吃大喝過,農村宴席,城裡宴席,沒停過,且月月有,光是同事、朋間的小聚會都應付不來。大多數陝西人都很勤勞。


lw0771


作為陝西人,雖然沒在廣西讀書,但是從畢業到現在,在廣西工作好幾年,正好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

如果是2013年以前來廣西讀書的,可能剛到這裡會有點失落,總體上相比陝西稍微差一點。

如果是2013年之後來讀書的,印象就能好很多。我個人從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第一,這幾年廣西的發展有目共睹,高鐵修建速度居全國前列,地鐵里程不斷創新,復興號也已經入桂,公共設施不斷完善。


第二,四季如春。北方四季分明,而這裡山清水秀,一年四季鬱鬱蔥蔥,景色宜人。

第三,氣候宜人。大多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四季氣候溫潤,平均氣溫27.8度,適合生活學習。




第四,名校沒有那麼多。最好的廣西大學全國排名八九十位,其他學校就更靠後了。但是每所學校的景色相當優美。這是廣西師範大學一處風景。


週而復始問循環人生


回答這個問題我想我還是很有經驗的。

首先,我也是陝西人,目前在南寧工作了近6年,大學生到南寧來讀書的話,可能不適應的就是飲食以及剛開始的本地人的南普,但是飲食的話南寧也有很多的陝西人開的麵館,還是可以的。南普聽多了可以聽懂的。

其次,在這邊呆久了你會發現這個城市很有魅力,會喜歡這個城市的人文,環境等等。

最後,這個城市你可以多走走了解下,旅遊資源豐富,可以去海邊,去越南等等地方旅遊。

ps 南寧主要以粉為主,甜食較多,比如老友粉,甜饅頭,甜豆腐腦等等,不喜歡就少吃點了。

如果你是來南寧讀書的,遇到不懂和想了解的可以聯繫我,私信。😄


someone_sunny


15年有個陝西還是山東的孩子考入廣西大學電氣工程,來了第二週就鬧著退學,不習慣,他媽媽在這裡陪了他近一個月,三個月沒到,堅決絕然的退學了。不知道是真不習慣,還是太嬌氣了,男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