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生活更美好(四)——跑休結合

你不去經歷,你根本不知道

什麼叫——重生

你不去嘗試,你根本不知道

什麼叫——能量

你不來,你根本不知道

什麼叫——熱愛

跑步生活更美好(四)——跑休結合

隨著我們從一個普通的人成為一個跑者的時候,我們就對於這項運動根本停不下來,再加之最近,朋友圈有些朋友曬跑量、曬速度、曬持續跑步,還有一些軟件鼓勵大家持續百天跑步不停止!有些跑友為了在跑步中找到自己的自尊與榮譽感,每天跑步幾十公里。月跑量上千的曬圖,比比皆是!踏浪真的醉了!不知道這些上千的月跑量是作弊出來的,還是跑不出來的,作為業餘跑步愛好者每天堅持長距離的跑步不休息,從健康的角度來講是不科學。

跑步生活更美好(四)——跑休結合

跑步持續跑步不停歇,英國的恩·希爾持續跑步51年39天,沒有一天停歇。雖然至今無人能比,但作為普通人來說,堅持跑步的同時更要學會休息,在某種意義中休息和跑步同樣重要。在休息過程中,也可以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大!

跑步生活更美好(四)——跑休結合

科學休息,給身體一個恢復的時間

每次在跑步運動中,跑步相關的器官都處於一個高速運轉的狀態。跑步結束後,要給這些器官充分的時間進行恢復,尤其參加馬拉松賽事,一場馬拉松賽事下來,對於普通跑友來講,對身體多少會有一些傷害,身體各個機能的恢復需要充分的時間。比如:肌肉系統、酶系統和纖維的再造需要一週的時間恢復。疲勞的運動系統、免洗系統和激素系統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恢復。一場馬拉松賽事後,要讓身體盡情地恢復,要充分降低運動強度與距離,莫要急於參加賽事,等身體完全恢復後,再參與一些強度訓練和賽事,才是更科學,更健康的選擇。

跑步生活更美好(四)——跑休結合

科學休息,給肌肉一個再生的過程

運動離不開肌肉,肌肉的強大才能讓運動更加高效。肌肉生長的過程,大家應該都知道,就是“刺激、刺激、再生”。運動就是刺激肌肉的過程,而休息就是再生的過程。如果只有刺激、刺激、再刺激,不給肌肉再生的過程,最後的結果就是“受傷”!建議大家參與跑步運動,沒有必要每天堅持,可以跑二休一,或者跑三休一更加科學,最好每週給肌肉一個徹底的再生過程。

跑步生活更美好(四)——跑休結合


科學休息,讓自己達到最佳的狀態

每當跑步感到疲憊的時候,或者有厭跑情緒的時候,可能身體就為你發出了休息的信號。這個時候同樣也需要休息,讓自己的精神狀態進行徹底的恢復。如果是腦力勞動讓自己的精神感覺到了疲憊,出去跑跑會緩解很多。如果是訓練強度過大,或者參與賽事,讓身體上感覺到了疲憊,就要需要徹底休息來慢慢恢復。

跑步生活更美好(四)——跑休結合

科學休息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每次徹底的休息,不單單是身體各個器官、機能的恢復,也是肌肉再生的一個過程,也是精神狀態的一個調整。每次的科學的休息都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當然休息也不能讓自己休息時間過長,或者徹底懶在床上什麼也不做,讓身體產生懶惰的記憶。一般在休息的過程中,採取短距離慢跑的方式,或者穿插一些低強度的其他運動,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