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新能源汽車值得購買?

電動汽車助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給大家科普一下目前市面上的新能源汽車種類,最主要有純電動汽車和插電混動汽車這兩大類。其中純電動汽車無疑是大出風頭,前有先驅者特斯拉,後有如今的國內眾多的造車新勢力,連BBA也相繼推出純電動汽車。看似如今的主流就是純電動車了嗎?在我看來未必,我個人看法是覺得純電動汽車是日後的發展主流,但並不是現在,因為目前純電動車的技術是遠遠未夠成熟的,純電動車自燃事故的例子也不少,連在這個領域的扛把子特斯拉都不能避免,並且還是多發事故車型。

從上表可以看出,上百萬的特斯拉純電動車都能發生自燃,目前的純電動車技術遠遠未夠成熟。依我個人來看,目前最好的過渡段就是插電混動汽車了,綜合油耗低,技術上成熟開著省心,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安全。不過,目前國內的PHEV市場上產品良莠不齊,個別車企為了圈錢在渾水摸魚。但也有不少良心車企的確是花心思用心做好產品的,例如上汽大眾的途觀L PHEV,我個人是比較看好這款車型,也是我意向購買車型,為什麼這麼說呢?接著就說說我的看法。

途觀L PHEV的前身就是途觀L了,這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途觀L作為合資品牌銷量冠軍首次進入新能源市場,整車的品質是挺令人放心的,畢竟人家上汽大眾多年來的造車技術擺在那裡,這個不吹不黑挑剔不出什麼大毛病。

途觀L PHEV的外觀、內飾和燃油版車型相差不大,這個就不多說了,主要還是說下這車的動力系統和電池安全問題。途觀L PHEV搭載一臺1.4T發動機和電動機的組合,正所謂雙擎在手,天下我有,系統綜合扭矩400牛米,綜合最大輸出功率為155KW,比排量2.0T的發動機還要強,燃油經濟性好,百公里綜合油耗為1.9L,純電續航里程為52KM。

最後來說下途觀L PHEV的電池安全問題,車內的電池組採用衝壓一體成型的工藝,成本、安全性相比較於焊接成型的框架更高。電池系統經過169項極限測試,包含針刺測試、火燒測試、碰撞測試、浸入式溫度衝擊、噴曬鹽霧,防水等級達IPX9K、防塵等級為最高的IP6KX等測試,測試的標準都是遠超行業標準,這樣做的原因都是為了保證安全,完全不嫌麻煩“真槍實戰”的測試,確保電池系統不能起火、爆炸,這方面站在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是比較認可的,畢竟開車安全才是第一。

寫在最後,縱觀新能源汽車市場,純電動車以目前來看,技術方面成熟度是真的不夠,現在說是主流遠遠稱不上。插電混合車在我看來才是如今的主流車型,純電動車那是日後的事。最後要是想購買新能源車的朋友,不妨和我一起等途觀L PHEV,在我看來它真的是款不錯的車型。


雲評車之家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百分之九十都是國產車,總體可分為兩種,一種為車長3.5米以下的單排雙座微型車,還有一種便是和燃油車尺寸相差無幾的緊湊型汽車。



要說那些新能源汽車值得買,可以說現在主流的國內一線品牌都可以買,像比亞迪、奇瑞、寶駿、北汽等等,整車品質都是不錯的,是值得購買的。鄙人覺得,買新能源汽車,還是要根據自己的用途來選,像上述提到的兩類新能源車,第一種微型車5-8萬就可以落地了,但是第二種緊湊型車,一般都要十萬以上才能落地,所以兩者的差價還是挺大的。

如果家裡已經有一輛汽車,準備再夠買一輛新能源汽車上班、買菜、代步,那選擇微型車是物超所值的,因為這類車操作簡單,停車方便,作為代步車是再合適不過。



但是如果是家裡第一輛車,那還是推薦緊湊型車,因為平常週末出去郊遊,或者帶著家人搞個短途旅行,這不僅需要較多的座位,還需要車子有比較高的續航能力,一般緊湊型的新能源車都續航都比較高。

所以,哪些新能源新車值不值得買,只要符合自己的用車需求那就值得買。


造車人說車


新能源車如今發展的十分火熱,新能源車對於城市代步、上下班、買菜、短途出遊等都非常合適,尤其後期用車費用、保養費用都比較少,用車壓力很小。

目前國內的新能源車還不是很多,而且不建議購買中低端車型,尤其是微型車。我們知道,由於電池的造價昂貴,因此,新能源車的造車成本還是很高的。而一些微型車,由於售價較低,廠家經常會壓縮生產用料成本,甚至安全配置也會受到擠壓,因此,建議選購補貼後售價在15萬元以上的純電動車和插電混合動力車,以及增程式混合動力車。

接下來,我們分類進行推薦。首先,來看純電動車,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考慮高端純電動車,如特斯拉家族,如MODEL S,售價75.89-131.70萬元,MODEL X,售價82.81-140.56萬元,並且沒有補貼,市場優惠政策也幾乎沒有,專為土豪打造。另外,國產品牌高端純電動車,如蔚來ES8已經上市,售價44.80-54.80萬元,還有即將到來的拜騰SUV,預計售價30萬元左右。

如果預算偏少,可以選擇比亞迪2018款e5 450、秦 EV450、宋 EV400,其中,最終補貼後,2018款e5 450售價為12.99-13.99萬元;2018款秦EV450售價為14.99-16.99萬元;2018款宋EV400售價為18.99-19.99萬元。另外,榮威rx5 EV400表性價比也不錯,補貼後售價19.88-22.38萬元。

其次,來看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同樣,如果預算充足,可以考慮路虎攬勝運動版新能源,售價96.80萬元,保時捷Panamera 新能源,售價140.80-273.80萬元。如果預算較少,比亞迪唐、秦、宋以及榮威RX5混動、帝豪新能源等也值得推薦。

至於增程式混合動力車,目前國內在售只有兩款。一款為寶馬i3,售價37.98-44.98萬元,另一款為別克VELITE 5,售價26.58-29.58萬元。


汽車觀察家


行業背景分析

當節能環保勢在必行,限行/限購現象成為常態,各類車企積極佈局新能源,呈現多路線、多陣營市場格局,19年將上市數十款純電動車型;2018-2019年是新能源市場“後補貼”階段,逐步從政策導向邁向了市場競爭階段;在2018車市負增長的寒冬中,新能源車型卻逆市同比增長69.9%,2019年還將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上面這幾點都說明了,新能源汽車會是一個未來不錯的增長點。

豪華品牌

豪華品牌以BBA為代表,比如寶馬的i系列,奧迪的e-tron系列,奔馳的EQ系列,不過豪華品牌的動作相對比較慢,而且車型的價位偏貴一些,後期養護成本也不低。但是優勢也有,就是品質方面相對完善很多,不會像某些造車新勢力那樣,車型的完成度那麼的低。

主流合資

主流合資以日產、大眾、別克、豐田為主,但是他們的產品線相對很單一,關於純電動車,日產目前有了軒逸純電動,大眾要在2019年上市寶來、朗逸純電動,別克今年要上市V6,豐田主要是混動技術好一些,所以在國內市場,純電動車方面的發力一般,但是全球車有普銳斯,很強勢。

造車新勢力

造車新勢力自然不用多說,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在大眾視線中,相對快一些的車企,已經有新車上市了,慢一點的車企還在上市的路上。這裡面以蔚來(ES6)(ES8)、威馬(EX5)、小鵬汽車(G3)為代表,目前這幾家車企已經開始上市銷售電動車型,並且銷量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但是造車新勢力的缺點也十分明顯,那就是產品完成度較低,質量把控不合格,對於很多功能只停留在PPT上面,在目前銷量偏低的階段,主打的還是服務。

主流自主品牌

主流合資品牌以北汽、比亞迪、吉利等等車企為主,相對來說產品較多,涵蓋的細分市場也同樣完善。基本都是按照傳統燃油車的思路來佈局電動車的。他們這些企業更像是趁著國家新能源補貼的東風,來強力推行了自己的新能源理念。優點是便宜,價格便宜,缺點是質量相對來說比較低劣,使用3-5年後的殘值率特別低。

新能源誰更值得買?

對於新能源市場的大致佈局,想必你對市場也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我的個人建議是,能不買新能源車型就不買,建議還是選擇燃油車。

如果對於新能源車型有一定偏好或者由於限行、限購等政策的影響,那麼建議購買主流合資品牌的新能源車型(預算有限)或者是豪華品牌純電動車(預算充足)。

原因有三:

1、價格相對中庸,不至於像高端的造車新勢力和豪華品牌那麼貴(比如寶馬i3價格為35萬元,ES8更是衝到了50萬元以上)

2、車輛品質相對有把控,主流的合資品牌對於質量的把控相對來說比較完善。

3、豪華品牌除了質量把控完善,服務方面也同樣OK。


車輪上的FB


我認為新能源汽車裡面純電動汽車只比較值得買的,可能你會問混動的為什麼不買呢?我認為混動汽車大部分時間還是在燒油的,在能源方面它並不能節省,也就談不上省錢這一說了,而且混動汽車不僅補貼不多,而且它的價格還比較貴,同樣的一款車要比燃油車貴三分之一左右。

純電動汽車則不一樣,首先補貼比較多,補貼後的價格一般和燃油車持平。其次電能的價格比汽油便宜很多,實際算下來電費只要油費的五分之一,因此電動汽車還是值得選擇的。

具體如何選擇電動汽車還是要看自身的需求,從價格、續航各方面出發,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換電模式正在大力的推廣,這種模式可以大大提高效率,讓電動汽車幾分鐘就可以滿電。不過目前這樣的換電模式還主要用於網約車行業,比如在杭州就有東風ER30是使用的這種換電模式,希望以後推廣起來,服務更多人。


刀刀刀dota的刀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對於新能源汽車來說可謂是一個產品大年,不僅銷量大幅上升,而且越來越得到消費者認可。另外隨著雙積分政策的落地和燃油車禁售提上議程,可以預見,在2018年對於新能源市場來說,將會有個更大的爆發,而消費者也會從傳統的燃油車逐漸向新能源車型過渡。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兩款新能源車型,來供大家選擇。

首先我想推薦的車型為,名爵6插電混動版在去年廣州車展上首發,該車的動力系統由一臺125匹的1.0T發動機和一臺80匹的電動機構成,擁有三種駕控模式和能量回收模式,百公里油耗可低至1.5升。除此之外,還裝配上了10.1 英寸高清互聯大屏,12.3英寸交互式虛擬儀表盤,格調不低。如今隨著其燃油車名爵6的熱銷,也為名爵6插電混動版打下了良好的市場基礎以及口碑。

說完名爵6插電混動版之後,我想推薦的下一款車型為凱美瑞混動版。去年凱美瑞的換代驚豔了一大批人,年輕運動的外觀設計,更能俘獲年輕消費者的芳心。而且混動版車型,首先在價格相比以往更低了,更能被大眾接受,另外在技術上,豐田混動在世界排名數一數二,更讓我們買的放心。合理的定價、年輕運動的外觀,都是我本次推薦的重要原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混動版凱美瑞不算是國家扶持政策裡的新能源汽車,不會免購置稅,也不會有新能源的優惠政策。

總的來說,不管你認不認,總有一天傳統燃油車會退出市場,所以選擇購買新能源車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汽車很聽話


隨著上海首塊新能源車牌照片的出爐,上海、南京、無錫、濟南、深圳5個城市的新能源車主可以率先換領自己專屬的新能源車牌了。

圖片來自東方網:滬首塊新能源汽車號牌在車管所一分所發放

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增長迅速,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國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約有60萬輛,新能源車牌的啟用,可以更有效、更便捷區分辨識新能源汽車,實施差異化交通管理政策,為新能源汽車通行便利、出行服務、稅費優惠等提供更好的載體。另一方面,可以更鮮明、更直接體現新能源汽車特點,推動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下面就為大家推薦幾款新能源車型。

車型一:比亞迪唐

百公里油耗2L,純電續航里程可達80公里,百公里加速時間4.9秒,最高時速180公里,作為一個2.4噸的大傢伙已算驚人。內部空間的實用性不錯,比較迎合國內消費者需求;內飾裝備配置等算是豪華,不乏實用,全景影像對新手幫助很大。當然比起主流的BBA,還是有較為明顯差距的。最後提一句,全景天窗很贊。

車型二:北汽E系列

外觀模仿奔馳B200,明顯的德系設計風格,線條流暢簡潔,圓潤中而不失運動,整體外觀大氣時尚,動感十足;內飾採用了雙色的內飾設計,整體佈局合理,車內顯得溫馨;E系列駕乘空間夠用,前後排肘部空間比較充裕,腿部空間可以滿足需求,頭部空間略顯緊湊;車內儲物空間比較實用。EV200的續航里程為200公里。

車型三:比亞迪秦EV300

秦EV300在外觀上延續了秦雙模版的前臉風格,與普通汽油版車型差別不大。續航里程為300公里,官方稱60公里/小時等速巡航距離350公里,在坊間有“紐北跑不過秦”之稱。

車型四:江淮iEV系列

拿iEV5來講,外形屬於標準的小型車造型,只是中網的造型表現出很強的獨特性,很多車型為了突出自己的攻擊性採用了大嘴式的設計。在續航里程上在平均25km/h左右的情況下,依然可以保證近170公里的行駛里程,對於一款售價低於十萬的純電動車來說,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出色了。

期待車型:蔚來汽車

上月,蔚來汽車在倫敦發佈了自己的第一輛電動超跑eP9,動力直逼法拉利邁凱倫等豪車。這不免讓人對其在2017年的量產車充滿了期待。

最後關於百萬級的特斯:作為普通人看看就好了。

有車大師(ycdscar),一小時極速必答,超過一小時發紅包一百塊


有車大師


買國產新能源車比亞迪吧,各種型號都有,完全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其中比亞迪秦保有量最大。有豐富的新能源車研發、生產、使用經驗。

(1)比亞迪擁有從電池系統到整車全部研發、生產經驗,其大巴在國外供不應求,充分說明其實力。

(2)比亞迪的電子系統一直是汽車裡面最先進最豐富的,其一些標配在其他廠商那都是高配,比如其新風系統、車身影像系統等。

(3)其鐵電池安全性比鋰電池更高。

(4)很多汽車廠商的車都是為領補貼而生產的,拿來別人的電池系統裝車身上就是自己的新能源車。而比亞迪很早就定位於新能源車,巴菲特、奔馳都對它進行了投資。


XPegasus


無論是混動的還是純電動的,以下這些車子都是非常優秀的。

混合動力:豐田普銳斯/凱美瑞、雷克薩斯NX/ES/CT、英菲尼迪Q50、比亞迪秦

純電動:特斯拉MODEL S、騰勢、寶馬i3、傳祺GA5、知豆、榮威E50、比亞迪e6

不過,我個人還是挺喜歡騰勢的。為什麼?
第一,特斯拉的續航以及各方面性能都挺好的,但是它價格太貴了;


第二,像寶馬I3、豐田以及英菲尼迪等等價格也是不菲的,除了寶馬I3其他還都是混動的,因此還是有些欠缺;
最後,綜合價格、顏值、續航能力以及操控方面,騰勢是性價比最好的。

比如騰勢400在現款騰勢電動車的基礎上對三電系統(電池、電機、電控)就進行了提升,續航里程也提升到了400km。
配置上,騰勢榮耀版還增加了包括全景式滑動天窗、三級座椅加熱、環境氛圍照明系統、後備箱感應開啟、座椅記憶、外後視鏡記憶、Easy \nAccess主駕位自動調節等配置。此外,官方宣稱騰勢400百公里加速時間可縮短25%,此前電動車官方百公里加速時間為14s,升級後可縮短至10.5s。

溫馨提示:本回答由“電動汽車助手app”傾情回答。“電動汽車助手”致力於每一位車主的每一輛純電動汽車,讓你的出行更美好、更智能化。我們善於挖掘新能源汽車領域深埋的小星光,願它照亮我們的生活。


電動汽車助手


目前來說絕對是不能購買的,原因有好幾種,下面來跟你分析一下。


現在市場上的的新能源汽車,主要說的還是指純電動小汽車,因為這種純電動車是用電池做為動力來源來驅動汽車行駛,環保低碳,噪音低,動力好,電費便宜,成本低。而傳統的內燃機,需要汽油,柴油,來驅動,噪音大,排放不達標,不環保,影響地球環境,油價又高,加上現在石油資源越來越枯竭,加上中國每年都在花巨資進口國外的石油原材料,給政府也帶來負擔,也給我們普通人民帶來經濟壓力,所以政府現在大力支持電動汽車的發展,一來是減輕財政壓力,完全可以把這部分錢,投入科研,或者改善民生。老百姓也可以省下不少在汽車上的花費,改善生活品質。所以國家現在也在鼓勵汽車廠商發展新能源汽車,給廠商各種優惠政策,目的就是讓廠商多生產電動汽車,給我們老百姓補貼也是為了一步一步的擴大電動汽車在市場的份額,來逐漸淘汰傳統燃油汽車。 但是短期內是不會淘汰汽油車,這有個過程,有可能5年後,有可能10年後,有可能20年後,這個說不準,也要看技術水平。 現在目前的電動汽車由於充電不方便,而且大部分廠家都宣稱充滿電行駛里程普遍在200到600公里左右,大家都知道,能行駛200公里的電動車一般購入價最少10多萬到20幾萬,價格沒優勢,能行駛600多公里的,價格都在幾十萬,到上百萬,價格虛高,一般老百姓也買不起。最重要的是這些廠商公佈的實際行駛里程真的能有這麼多嗎? 其實都虛高,因為電池這東西大家都知道,以目前的技術水平來說,性能衰減很快,冬天費電快,電池充不滿,電池隨著多次充放,電都充不滿,放的也還快,而且有時上坡,急加速,擁堵路段.還有隨著時間增加,電池老化,據說汽車電池在3年後,性能只有新電池的百分之50到70性能,5年後就要更換,而且更換又非常貴。再說廠家說的電動車能續航200到600公里,我們要給他打個半折也就是100到300的續航里程,說句實話,對我們真正用車多的人是不太方便,遠門不敢出,充電也麻煩,而且實際使用成本目前來說也並不比傳統燃油車低。如果你對車有重度需求,你就不要考慮電動汽車了,等待廠家持續更新出更高里程,必須要達到行駛1000公里,而且充電時間要短的電動汽車,還有就是現在目前的電動汽車電池很貴,廠家為了降低成本,車子的操控性,地盤,還有內飾,等各個方面都減配非常嚴重,比如輪胎小,隔音差,減輕車子的重量,來達到續航里程,有可能你買來的20萬的電動汽車,還達不到人家10萬元車子的性能,因為錢都用在電池上面了,他也不會虧本賣的對不對。一分錢一分貨唄,上百萬的特斯拉普通人你也買不起。所以目前還是選擇燃油車,持觀望態度,讓哪些喜歡新鮮感的人去買電動車,等什麼時候,電動汽車的續航起來了,更換電池的成本便宜了,這就是你買電動汽車的時候了。


以上說的新能源汽車大部分都被人認為是電動汽車,因為電動汽車是以後發展的主流,不過新能源汽車也不是隻指電動汽車一種,包括油電混合的,空氣動力車,太陽能汽車,還有特殊燃料的汽車等等, 簡單的講,不用傳統的汽油和柴油驅動的汽車,而採用更經濟的動力來源方式做為動力來源的的汽車都屬於新能源汽車。 還有就是大家如果非要買電動汽車,千萬不要相信廠家說的電動車各項指標數據,你要相信了,就上當了,你只能給給他的指標數據打個半折,才是理想的真實數據指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