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家網只把小區的高價房源掛在網上,而不把低價房源掛上網嗎?為什麼?

SLOVEM1


作為曾經的中介行業從業者,我來告訴你吧。

不只是鏈家,包括其他的中介公司都不會只把高價房源掛在網上,而不把低價房源掛在網上,因為他們要成交,他們要業績,只掛高價房源他們怎麼成交呢?

當然,也不排除一些特殊情況,其他城市我不太瞭解,以我最熟悉的濟南為例子。

在濟南中介行業裡,鏈家網被戲稱為同行業小中介的房源庫。為什麼呢?因為鏈家網房源信息真實呀,小中介手裡的房源資源有限呀,所以只要是缺房源了,就去鏈家網上溜一圈,看看有哪些新出的房子,然後挖出來,成了自己的房源。

久而久之,在濟南市場上出現了比較奇特的一幕,鏈家網開發出來的優質房源,甚至是一些獨家房源,都被別的小中介賣了。

那這怎麼辦呢?於是鏈家想了這麼個辦法,如果說新開發的性價比比較高的房源是別的中介公司也有的,那就儘量籤個獨家協議,讓房主只讓他們賣。如果說新開發的性價比比較高的房源只有鏈家有,那就不要先掛在外網上,先讓員工打電話,爭取幾天之內把房子賣出去。

總的來說,把低房價的房子藏著只能是個例,鏈家絕大部分還是首先掛出低價房源促成成交的。


有文化的老頑童


我覺得低價呀,一下子就賣了,都來不及了掛網上,現在的業主也不傻,都會同時放幾個中介,我剛買了一套,小區之前有個業主放出來底價300萬,當時他週五晚上回來,週五當天中介跟我說了,第二天是週六我也去看了,很滿意,戶型很喜歡,哪時好多中介都帶客去看,當時業主報價320,我去看過,從中介經理探出低價是300萬,當時覺得超出預算幾萬,當我猶豫的時候,第三天下午就賣了第三天我在聯繫那個中介,中介說賣了,在一週後又有同戶型的也是喜歡的樓層,業主報價300萬,業主心裡的底價是285萬,當時想想能不能再砍,是砍不動了,裝修比上套差了一點,但還能接受。當時覺得錯過了一套,這套就別再錯過了,跟中介約第二天早上10點看房,我8點半就到了然後問了一下詳細的費用,又是滿五唯一,十點鐘之前就簽完合同了,籤合同的時候,有很多中介都在帶客看房,我就跟業主說這套房別讓別人看了,我買了,現在籤合同,我覺得吧低價很多中介在推,而且能賣得很快[呲牙]


好妙計


說下個人真實感受!從今年九月份我就一直關注房子並經常瀏覽我們這個準二線城市各個區房價!每次感覺可以的就想去看看,每次中介接電話就都很痛快約好去看房。結果你真看到的房基本十之八九根本就不是你想要看的那套房子。中介會說房主在外地不方便過來看先帶你看別的。或者房子剛被簽約賣了先看別的。或者~~~反正最後你是肯定沒法看倒你在網上他們登的那套房子!

最後你留下了電話聯繫方式,再有房再給你推薦!然後你就陷入了每天至少十個的電話騷擾,問你~~買房子了嗎!想買多大的!想全款還是貸款!想買什麼樣的!想花多少錢!你手裡有多少錢!假如你要是說我覺得有點貴,他會馬上說你想多少錢,多少算便宜等等!等等。

總而言之,現在中介人已經嚴重缺失誠信,滿嘴的謊話連篇各式各樣套路。你揭穿他們後他們也彷彿很無奈理由是整個行業都這麼幹。你若老實幹就幹不過那些不老實的。因為買房不牽扯回頭客。買了一套基本沒有回頭再來找你買第二套的。至於買賣雙方沒有自己實際勾通由中介全權委託交易的更是毫不猶豫的從中間做手腳多賺你的費用甚至高額差價!一錘子買賣能宰絕不手軟!

僅此文提醒所有想買房的朋友一定自己多看多比較多瞭解。和真正房主實際接觸勾通。最後提醒一句,新樓盤也是可以講價的!


醉紅塵218550858


我就是鏈家的,剛剛入行,但是遇到的情況似乎跟題目相反,難道是怪事嗎哈哈。

現在都市場正處於一個下滑的階段,應了那句話,買漲不買跌,很多客戶都是不出手買的,成交量比上半年差多了。成交量這麼小,經紀人咋活啊,所以只能跟業主議價了,價格在不斷下降,而且為了能讓線上客戶能搜到小區,也實行限價行為,單價超過一定的價位,網上就不展示了。價格低的展示,價格高的不展示,這似乎跟題目說的不一樣啊!

如有高人,求解釋。


東方季白X


恰恰相反,

如今鏈家將低價房源掛在網上聚人氣,高價房源不公開交易。

買賣中介三方立場不同,

對房產的價值期待不同:

同一房屋

賣方希望 賣得越高越好

買方希望 買得越低越好

中介希望 成交越快越好

用低價房源吸客,

然後引導至高價房源,促成。

由於中介費是按成交額的百分比計算 ,因此,中介小哥傾向偏袒擁有房源的賣方意願,技巧是準確拿捏促成點。

當然,也不排除中介壓價、自購加價轉手。3,4年前這種壓價情況很多,如今有所收斂,房價已昂在高位,中介小哥即便壓下價,自己也買不起。

再有,

三環內東西城各小區房源經過幾輪交易易手,購入成本價都在10萬元+/平米,

三環內非東西城區房源購入成本在8萬元左右,

四環內購入成本在6萬元左右,

(朝陽公園,使館區一帶除外)

北五環周邊購入成本在5.5萬左右

(望京北部一帶除外)

南五環周邊購入成本在4.5萬以上,

這些價格都是限購期內,以60%首付低槓桿或全款實打實買出來的價,不是用槓桿炒出來的價。

水分很少。

無論市值標記如何變化,房主都不可能以低於其買入時的價格水平掛售。

一套1000萬的房產,一年維持原價不漲價即等於降價38萬元(銀行利息機會成本)。

北京已近一年不漲價了,市場價格已夯實,波動不大。

可期待的個人住宅房源以低於買入價、降價轉手的情形

只會出現在非北,上,廣,深的高槓杆購房城市。



seibu


真實經歷,買房找到一家本土小中介,看中一套房子,中介說業主是個老奶奶,掛的是210萬,看意思可以有談的空間,於是讓中介聯繫,第二天中介說談不了了,問為什麼,說因為鏈家找到她了,跟她說這套房子能賣到240萬,老太一聽就有了底氣了。但現實情況如何呢?210萬也就是那片地方的平均價格,240是絕對賣不到了。鏈家也就是通過這種手段吸引賣家找他們。但買房的也不傻啊,價格那麼高,肯定要談的,買賣雙方心理價位差那麼大,中間肯定需要折騰很久。後來去鏈家探底,兩個毛頭小子帶著我竄了幾個衚衕,看到房子都不如我那家,價格還高。但兩小哥嘴很甜,看起來很機靈,給人的感覺就是看房子不行,還沒走這個看了幾天房子的人瞭解周圍情況,本事都在看人上了,滿嘴跑火車,我只能心裡嘿嘿了。最後還是在最開始那家小中介買的最先開始看的那一套,但價格嘛,一分不讓。做生意先做人,凡事講誠信,掛著大公司的招牌,人員素質和管理沒有跟上,完全靠著市場紅利快速擴張,遲早會把自己玩死。


手機用戶72507208031


這個問題首先就帶有主觀的傾向性,我想說說鏈家網對於房源的要求

1.價格按照房主的要求報價,不允許報虛假價格

2.得知房源已成交或不賣立即下網

3.經紀人定期回訪,會和房主議價,議到一個合理價格,而不會給房主報一個虛高的,不能成交的價格(這樣沒有意義不是麼)

總結一下:

1.你看到的房源看起來比別的網站貴,是因為都是真實的。你一問肯定是有的,而不是某些小公司的看著便宜,一問就賣了!

2.掛那麼高有什麼好處呢,現在市場透明,誰也不傻,掛的高也賣不出去沒有意義

3.鏈家網上不虛假報價,發現了可以舉報,其他的網站低價的一堆,舉報無用


房產經紀Old馬


因為絕大部分低價房源都是業主,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並不能提供完整的房屋照片之類的資料,且成交速度比較快,往往還沒來得及,在他的網站掛牌就已經被賣掉了。這也是為什麼各種房產網站都能生存的原因,因為客戶需求的兩大主要因素1最真實的,2最全最新最及時性價比最高的房源。真正買房子的人就明白,網上的信息需求往往第二點的需求會更高於第一點。而鏈家更傾向於有漂亮的照片和視頻的這些房子,這些房子都是在市面上掛牌,代售很長時間的,所以性價比普遍比成交的房源要差一些,價格也要高那麼一點.


閆超諸葛找房長沙站


真實經歷:單位房子突然拆遷,我和老公著急跑鏈家找房子租或者買。中介說有一套樣板間的房子出售,我們就去看了一下,一眼相中,我老公去銀行取錢交定金,我留在中介填各種資料,這時候一個眼鏡男進來說,他想再去看看那套樣板間,中介說已經賣了。眼鏡男破口大罵,說中介忽悠他。中介小姑娘很委屈的跟我說,這男的一個月來看了四五次了,就是不買,總想再壓下價格。所以說,買房子只要覺得價格合適,馬上就定。


君子偕老822


剛買完房子,一直找鏈家看的,後來遇見一套,比較優質,讓鏈家算費用的時候是不打折,搞價也說搞不下來,呵呵,後來換了一家中介,7折,主要是跟房東溝通愉快,鏈家唯一的優勢應該是高評高貸吧。不喜歡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