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存款有風險嗎?

楊文茗


結構性存款非常安全,沒有虧損風險,但有機會風險。

結構性存款屬於結構性產品的一種,不同的是,非結構性存款產品不保本,結構性存款保本。

因為結構性存款納入商業銀行表內核算,按照存款管理,納入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保費的繳納範圍。百科解釋——

存款保險制度是指由符合條件的各類存款性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集中起來建立一個保險機構,各存款機構作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繳納保險費,建立存款保險準備金,當成員機構發生經營危機或面臨破產倒閉時,存款保險機構向其提供財務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從而保護存款人利益,維護銀行信用,穩定金融秩序的一種制度。

按照存款保險保障制度,同一銀行單個存款人50萬(含)以內的本金和利息是可以得到絕對性賠付的,所以存款非常安全。只要你在同一家銀行的存款額(含結構性存款額)不超過50萬,就沒有虧損風險。

雖然說投資結構性存款沒有虧損風險,但有機會風險,簡單來說就是你會因為把錢放在結構性存款裡而錯失其他類投資。

結構性存款不是一般的存款那麼簡單,它是把存款嵌入到金融衍生產品中,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者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使存款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相應收益的產品。你可以理解為把本金都放到存款裡,再將存款的利息投資於高風險標的,以獲得比較高的投資收益。

設計是好的,也能保本,但現實操作往往拿不到最高收益,只能拿到預期的最低收益,比貨幣基金還低,而結構性存款的起步門檻較高(最少5萬),如果把大額資金放到這裡頭而錯失了其他更高收益的產品,那就是所謂的機會風險了。


多多說錢


大家好,我是昇財經,銀行老臘肉,國際金融理財師,願和你分享這個問題。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雖然帶存款二字,但它其實並不是普通存款,它是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加入其他金融產品組成結構性的理財產品。它分兩部分組成,大部分資金投資銀行,也就是低風險、較低收益的產品上,以獲得穩定的收益本金的相對安全和相對穩定的收益;小部分資金投資高收益、高風險的金融產品上,以獲得整個產品的二外高收益。

結構性存款有風險嗎?

當然有,雖然理論上通過合理的產品設計利用產品特點可以實現保本甚至保息,但是仍然是有風險的。

其風險來自兩方面。

一方面投資存款也是有風險的,雖然有存款有存款保險制度,50萬元以下是有保障的,但是存款保險制度是針對個人儲戶,不針對機構投資者。

另一方面高收益的投資部分也是有風險的,而且這部分風險更大,投資本金和利息的風險都比較大。

但是通過合理的設計,本金是有所保障的,具體運作方式可以參看我之前的詳細分析,風險算是一定程度的可控。

綜上,我認為結構性存款時有風險的,但風險較小,可以適當投資,作為保本型理財的替代品。


鑫財經


我作為銀行人,聊一聊結構性存款的話題。你覺得銀行的存款利率太低嗎?現在多了一種不一樣的投資選擇,就是銀行結構性存款。它是普通的存款還是理才產品?收益如何?風險水平怎樣?

結構性存款。就是你將合法持有的資金存放在銀行,由銀行通過在普通存款的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將收益與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商品價格、信用、指數及其他金融類或非金融類標的物掛鉤的具有一定風險的金融產品。

購買流程與理財相似。一是須先接受銀行產品適合度評估,銀行根據你提交的信息及材料對你進行分類,經風險評估確定你具備適合購買後,你才可以申請辦理。二是指定資金賬戶,你在銀行有賬戶的話須指定一賬戶用於資金交易,如無賬戶須在銀行開立相應的賬戶用於資金交易。三是簽署協議,你通過銀行評估並已指定交易賬戶,即可與銀行簽署相關業務協議,並辦理結構性存款業務。

收益和風險。結構性存款不是普通的存款,被賦予了理財的功能,收益和風險水平也因不同銀行的不同產品而不同。以工商銀行的一款期限90天產品為例,《人民幣結構性存款產品(掛鉤歐元匯率雙邊區間累計型)》,提示該產品屬於風險水平很低,收益給了一個範圍,能保證本金和最低收益,但不保證能實現最高收益。而保本理財只保證本金,不保證收益。

瞭解金融常識 請關注【歲月靜好花盛開】


歲月靜好花盛開


結構性存款並非“保本”理財產品,仍存在一定的風險性。其風險主要取決於用於購買金融衍生品的資金比例,通常都是投資衍生品比例越高則可能面對的風險就更大,但銀行一般用於購買金融衍生品的資金比例並不會太高。

比如說投資100元,僅僅是拿出2元投資衍生品的話,就算是全部虧損,也不會影響本金安全。但假如投資30%以上就可能面臨巨大風險。


目前為止,國內有很多中小銀行尚未具備投資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資質,有些就委託給大銀行幫助其完成;有些甚至掛結構性存款的名,而基本沒有投資衍生品,即“假結構性存款”。

總的來說,結構性存款的風險是介於銀行存款和銀行理財之間。但反過來說,結構性存款的收益要遠高於銀行存款,一般情況下不及銀行理財產品收益。

根據2018年7月銀保監會發布的《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結構性存款已納入銀行表內核算,相應的按照存款管理,也同樣納入存款準備金和存款保險保費的繳納範圍,相關資產應按規定計提資本和撥備。

由此來看,真正的結構性存款中用於銀行存款的那部分幾乎沒有風險,而且又適用於存款保險條例的最高限額賠付規定。

結構性存款一般分為三類:保本+保底收益型;純保本型;部分保本型。前兩者的本金百分之百安全,而後者有可能虧損本金。建議大家在購買結構性存款時,仔細閱讀產品書明書,如果是穩健型投資者最好選擇前兩種結構性存款。


東震木


結構性存款當然有風險,只是這個風險並不是由客戶來承擔的,而是銀行自己來承擔。

首先個人認為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結構性存款募集的資金用於投資也是如此。但是結構性存款合同中明文規定保本,出於銀行信用的考量,客戶不必擔心本金出現損失。產品說明書可以說是銀行與客戶約定收益方式的一個規則記錄,客戶以說明書為依據可以要求銀行根據規則兌付本金和相應的收益,因此客戶是沒有風險。

銀行將募集的資金用於投資則需要承擔相應風險,大部分投資於固定收益類穩健的產品,一小部分是投資金融衍生品,那麼這部分風險是由銀行自己承擔的。

我是行簡,向私人銀行家邁進的小學徒,分享閱讀筆記和理財知識!


私行小學徒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只是風險大小的問題。結構性存款的風險是要大於國債和一般的銀行存款,與貨幣基金差不多,但要小於銀行定期存款和第三方支付平臺代銷的定期存款等。

  結構性存款其運行模式跟以前的保本理財和保本基金的運行模式一樣,把資金分為兩部分,大部分資金投資於風險小收益穩定的標的,而小部分資金投資於較高風險的標的。

  雖然如今的理財和基金不能出現保本字樣,但其運營模式並未改變。比如保本型基金,將大部分資產(一般超過80%)投資具有固定收益的投資工具上,像定存、債券、票券等,讓到期時的本金加利息大致等於期初所投資的本金;而將小部分資金(一般低於20%,甚至只是孳息)投資於衍生性金融工具,甚至包括股票,以此獲得較高收益的市場利差。

  即使小部分資金出現虧損,大部分資金獲得的較為穩定的收益可以填補虧損,以致達到保本的可行性。

  結構性存款原理跟上面所述保本型基金的原理一樣,只不過是大部分資金(甚至全部資金)投資於銀行的定期存款,而將小部分資金(甚至只是孳息)投資於具有選擇權的衍生性金融工具,比如外匯、貴金屬和石油等。

  結構性存款是收益增值產品,也可以理解為理財產品,但其具有一定的保本性,將其理解為存款也無可厚非,畢竟其主要資產就是投資於銀行定期存款。

  結構性存款一般沒有確切的收益率,為預期收益率,跟理財產品一樣。但是並不排除銀行有兜底行為,即可能實際收益率不能達到吸收結構性存款時公佈的利率,銀行方面為了產品的銷路進行補貼,畢竟錢是存進自家銀行定期,別人大額存款都還有議價空間呢!何況是自己呢?所以銀行進行兜底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甚至可能銀行方面並沒有投資其他衍生性金融工具,僅是將錢存進自身銀行,從而進行變相的提高存款利率。畢竟在以前,商業銀行利率上浮空間基於基準利率是有限制的,比如只能在基準利率上上浮20%。

  如銀行方面沒有進行投資其他衍生性金融工具,那麼銀行方面就是在變相的提高存款利率,從而與其他銀行存款形成競爭,更好的吸收存款。

  總而言之,投資結構性存款是存在一定風險的,但基本可以保本,甚至也能保收(利息),只要銀行方面進行兜底。但是對投資者來說,最好要知道結構性存款與什麼衍生性金融工具掛鉤,並且認識、理解和承受該衍生性金融工具的風險,因為這與收益有著密切聯繫。


三人聚眾


什麼是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產品,是指由銀行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存款人(投資者)通過購買結構性存款產品可以使存款收益與匯率、貴金屬價格、利率、股價等特定金融指標掛鉤,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有望獲得較高收益。

所以他不僅僅是存款,是有掛鉤的指標,但是結構性存款實質為存款而非理財產品,所以還是保本的產品,通過掛鉤指標,使得存款能夠獲得更高的收益。


立馬財經


結構性存款只是風險低屬於低風險的理財產品。銀行類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型和非保本理財產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要求,管理機構發佈了新的資管要求也就是說在以前不管市場有無風險銀行都會為理財產品進行全額兌付。現在新的要求尊重市場理財產品投資的業務遭受風險會有一些損失,客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多了一種選擇,結構性存款其實屬於低風險的理財產品可視為變相的保本產品。


zhangtiannv


結構性存款當然有風險的。說是存款其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存款,說是理財產品又不是純正的理財產品,就是一款理財產品和存款的結合體。那既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存款,為什麼還要叫結構性存款呢?
結構性存款也可以稱為收益增值產品,是運用利率、匯率產品以及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該產品適合於對收益要求比較高,對外匯匯率以及利率走勢有一定的認識,並有能力承受一定風險的客戶。結構性存款的的利息是浮動的,其水平不僅取決於存款利率,還與掛鉤的資產價格有關。


由於結構性存款引入了一些高收益、高風險的衍生品,所以結構性存款的利息要高於普通定期存款的利息,但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從已經發行的結構性存款來看,現在的大部分結構性存款都是保本型的。結構性存款一般有認購期,需要到起息日才能起息,而定期存款是當日起息。
我們在銀行辦理結構性存款的時候,一般產品說明書都給你一個提示,你將獲得的是預期利息,結構性存款本金是投向了銀行存款。但是有些結構性存款在收益前景不利的情況下,銀行可能會提前終止該產品,這樣預期收益就可能無法實現了。說白了結構性存款也算一種理財產品吧,我們在投資結構性存款時,一定要瞪大眼睛考慮清楚再入手!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喜歡就請加關注我。如果大家有不同的建議和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是千禧西紅柿!


千禧西紅柿


結構性存款的產品結構就不贅述,我想說的是結構性存款沒有風險,去年底國內保本理財已經累計七八萬億,人民銀行在今年4月份出臺資產管理新規後,取消了保本理財,保本理財無法新增,作為銀行機構這無疑是砍斷了條腿,沒辦法從老百姓通過這個工具募集資金了,以維持原有規模,結構性存款就是替代品。

然而在短時間內通過存款+掛鉤各類指數衍生品來操作的話,國內的銀行其實是沒這個資產配置能力的。

所以呢,現在都是假的結構性存款,保本保收益是必須的,大家放心買吧,虧了我幫你們免費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