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馬光遠說,下一個十年青島西海岸新區將會是國內發展最好的新區,對此你怎麼看?

財青島


大的宏觀經濟看不好,就知道從18年起井岡山路大商新瑪特後邊,佳家園後邊,香江路利群后邊,薜家島天目山路小門市這些地方的門頭商鋪一年黃二,三批,現在有的還空著,房租貴,物價貴,消費低,旅遊季人也明顯比往年低。房價炒的離譜,普通的地方一萬三四,必貴圓,福贏的房了二萬六七。東北新移民有錢的看不上,看上的買不起,呆兩年就得走。萬達貿,吾悅,城市傳煤,非節假日門可羅雀,旺季消費者也能肉眼查過來。工廠的工人工資五六千,上班工作服,下班屋裡呆,飯菜吃食堂,攢錢都郵老家了,第一城,吉韓,多元這些小商品批發,低端服飾也在免強度曰。出租車不好乾,滴滴不好拉,武夷山裝修一條街,業戶比顧客多。公交車服務確實好,拉的多半都是老年卡。趕集大包買菜比去菜市場零購的人多。


晨風160097425


對於馬光遠的觀點,大夥別太認真,他不過是到西海岸參加啤酒節節目,然後哈完酒擼完串之後說點客套話而已,認真你就輸了!

西海岸的房市確實熱火,而且目前來看也具備上漲空間和投資價值,但好歸好,還不至於說一定是最好的新區,因為西海岸的產業體系還沒有建立起來,經濟上只是表面好看而已,號子喊的很響,影像打造捨得花錢,但真實水平如何大家都明白!

房價的支撐最終還是要看產業發展,靠區位優勢和外在形象不是長久之計,短期可能好看,可一旦遭遇政策調整和利空因素時,是扛不住壓力的,漲的快降的也猛,因為產業基礎不行!

所以,別聽馬光遠那張充滿鄉土氣息的嘴,場面話而已,別當真!



元芳有看法


不說"最好"這兩個字,還可聊一聊。說了"最好"兩個字,就沒法往下聊了。

可以預見的十年內,西海岸新區在省內一騎絕塵是沒有問題的。 2017年西海岸新區3200億元。超過省內數個地級市。

從西海岸新區產業分佈上來說,一是石化產業,包括大煉油,麗東化工,海晶化工等。二是造船業,如武船重工,北船重工。三是鋼鐵製造,如青鋼。四是大宗商品貿易,橡膠,木材,鐵礦石等。五是港口及物流,包括前灣港和董家口港。六是汽車製造,如五菱汽車。七是其他製造業,較好的有海洋生物產業如明月海藻,釀酒行業如琅琊臺酒,紡織機械行業如青島環球紡機,天一紅旗紡機,玻璃製造如臺玻,金晶。八是,旅遊業,金銀沙灘,大小珠山,啤酒節。九,電影產業。十,軍民融合項目。

青連鐵路即將通車,地鐵13號線即將通車。西海岸新區交通區位優勢大增。

如果放眼十年後,西新區地鐵已成網絡,很有可能會在軍民融合項目方面受益。如果中日關係進一步緩和,也有可能在中日韓自貿區建設方面獲得國家支持。但不可能超過浦東新區。


李大李小


未必!西海岸的發展靠什麼產業?西海岸最大的優勢就是港口,而不像香港主要是轉口貿易,青島需要內陸腹地支持,輻射的範圍不能擴大了,只能看範圍內的產業發展情況。其他產業,石化,五菱汽車及配套,家電製造,造船,這都算不上新興產業,石化利潤雖然還高些,但是根本用不了多少員工,其他產業利潤低,並有虧損,創造的工作崗位也並不高端。沒有人留下談不上發展。董家口也不過就是鋼鐵為主,這行業沒有精品特殊鋼不賺錢的。剩下還有房地產,這個雖然賺錢,但是不具有持久性。旅遊業算作未來一條路,但我擔心因為旅遊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升房價,物價,可能更不利於吸引人才安居。其他產業,什麼大數據,什麼各種園區,包括中德,日韓等,能夠有明顯帶動行的行業明顯不足。新興行業,高科技行業了了。地域上看,開發區已經沒什麼土地可以開發了。膠南是未來重點,但是膠南的配套比照開發區至少落後十年,雖然有大珠山到小珠山間的廣闊區域,但是人口太少。教育,醫療配套太差,人才吸引力和整個青島一樣,明顯不足。發展不是靠吹的,投資產業,搞項目建設等等,只是拋磚,引不來人才這個玉都是白扯。雖然不能說計算機軟件等從業人員就一定是高端人才,但是看看這類人才的薪酬,從業人數和其它城市的對比情況,整個青島都落後太多。引進高校,西海岸也是吹牛較多,不見實質。什麼復旦大學研究院這種獨立法人一點用都沒有,不招本科學生,不帶動本地發展,還投入巨資。不如好好支持本地高校發展,哪怕你增加駐區高校補貼,要求這幾個高校多招本地學生,哪怕是走讀生,也好過僅僅混個引進高校的名頭。要麼就辦好基礎教育。解決引進人才的後顧之後。徹底改變公辦幼兒園搖號比例超過三比一,小學班級人數超過55人,一多半孩子上不了高中的教育問題。整個西海岸新區,一所三甲綜合醫院還是青醫附院分院,一所中醫三甲,這都是本地發展,吸引人才的障礙。所以,西海岸到底未來能不能發展起來?相比其他區或者省內其他地市,應該還是有優勢,但是跳出青島,跳出山東再看,還真是未必!


青鵬萬理


有那麼點意思,關鍵大項目多就能帶動起來,同時我感覺發展太快,思想素質什麼也得跟上,有些地方人突然有錢了整天就是喝大酒賭大錢,沒幾年發展不動了就賣地


青島夢工廠


經濟學家都是炒房宣傳員!西海岸好不好到南方一比較就知道了!辛安那邊還沒有我老家四線小城繁華,除了海邊,哪裡看著都很荒涼,明明統計說青島900多萬人,可是我咋就感覺不到人氣呢?


AA電動車工廠店


在黃島生活了快10年了,可以說,實際的發展遠遠沒有宣傳表現出來的那麼好,否則房價也不會是青島各區域跌的最快的一個區域了,還是有很多泡沫裡面的,雖然很多大的配套和產業都進去了,但是穩定人口的聚集很不理想,也是和本身較為孤立的區位有很大關係,畢竟青島的經濟和人口是有限的,再造一個青島的說法也就是聽聽,黃島沒有這個實力,青島也不會給這個支持,其他區域也都要管,交通上,雖然隧道橋都修了,但是還是除了去日照方便,去哪裡都不方便,有和方便好用是兩個概念,反觀城陽和即墨(除去高新區),但是依託自身區位優勢矇頭搞發展,堅挺的幾乎可以和市區較量的房價就可以說明問題,城市形象建設沒有任何亮點,但是還是聚集這麼多人氣,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四通八達便利的交通,聚集集中的城市佈局,不好看但是實用方便,未來發展,個人仍然不看好黃島,甚至是越未來越不看好


青島地產有看法


這觀點真不敢恭維,浦東新區甩我們西海岸幾條街?去陸家嘴看看那些高樓,那些企業總部,西海岸新區不是青島唯一發展的城區,要知道膠州開發區現在也在搞基建,膠東在搞機場。咱政府在下一盤大棋,青島目前不是要合併誰,而是將城區做大,未來或許平度離機場近的地方也會有規劃。


醉魚575


中小型企業太少了,人多企業少,政府招不來商引不來資,比例失調,普通人難生存。我在南方工作過,南方遍地都是企業,北方截然不同,很多企業沒有正規的福利保險,企業少在當地就是香餑餑,不通過人力資源勞務外包,一般好點的企業進不了,年齡稍微偏大就進不了公司,我也想回青島發展,這裡低收入高消費,看來看去,思來想去,還是得回南方……


JustinWang1


晨風160097425

2小時前

大的宏觀經濟看不好,就知道從18年起井岡山路大商新瑪特後邊,佳家園後邊,香江路利群后邊,薜家島天目山路小門市這些地方的門頭商鋪一年黃二,三批,現在有的還空著,房租貴,物價貴,消費低,旅遊季人也明顯比往年低。房價炒的離譜,普通的地方一萬三四,必貴圓,福贏的房了二萬六七。東北新移民有錢的看不上,看上的買不起,呆兩年就得走。萬達貿,吾悅,城市傳煤,非節假日門可羅雀,旺季消費者也能肉眼查過來。工廠的工人工資五六千,上班工作服,下班屋裡呆,飯菜吃食堂,攢錢都郵老家了,第一城,吉韓,多元這些小商品批發,低端服飾也在免強度曰。出租車不好乾,滴滴不好拉,武夷山裝修一條街,業戶比顧客多。公交車服務確實好,拉的多半都是老年卡。趕集大包買菜比去菜市場零購的人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