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高中最難的科目是哪一門,為什麼?

一輪明月137415247


1.我本身是學理科的,高考科目是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從分數上來說,語文最差,當年滿分150分,我的語文只能在95-105之間。其他科目都還算可以。

2.個人能力原因:1)記憶力不是太好,語文這個科目要背的太多,記不全,每次考試總歸會扣分;2)閱讀理解能力差,從小出生在漁村,家裡也沒有培養過看書的習慣,反正從小不愛看文學類書籍,語文書也不願意看,所以閱讀理解失分多;3)寫作水平差,原因還是跟上一條一樣,我只會寫寫議論文,採用論文的模板寫法往上套,所以分數也不高。

3.相對來說理科科目(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簡單多了,記住幾個公式就行,解題的時候,腦子面會飄過一些公式,看看哪個能用就用哪個;雖然生物也偏文,但是背的不多,而且不用一字不差的默寫,寫出個大概就給分。

4.英語,高中的英語難度也不大,相比較初中就是詞彙量多一點。當時只要把書本讀熟練了,做題很容易的。我唯一下功夫的就是背單詞,當時每天背20個單詞,堅持了高中三年,反正英語沒有下過120(滿分150)。

差不多就這樣吧,我高考結束已經10多年了,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


石頭晚託


我覺得對於自己本身來說,高中階段最難的科目是數學和物理。這兩門課程在高三的時候都是有點拖後腿的課程,好在後來我用了一些比較好的方法,才把這兩門課程給提上去。

●數學.

在上高一高二的時候,我的數學成績只能說是一般。雖然平時的課程能夠聽懂大概,但是我的數學成績只能是在班上處於中等水平。

到了高三的時候,我突然發現高三時候的數學出題模式和高一高二的時候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高一、高二時候的數學作業、數學試卷上面所出的那些題目都是比較淺顯的,可能是因為這個時段的科目都是一個打基礎的過程,所以那些題目都是為了考察一些基礎知識。但是到了高三的時候,那些數學題的出題模式就提升了一個檔次,那些題目往往是,一個題目就要涉及好幾個知識點,而且其中要給大家設置一些解題障礙,這樣的話這種出題的難度就大大的增加。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變化,讓我在進入高三的時候對於數學很不適應,甚至在第1次月考的時候,150分的數學試卷只考了50多分。這次數學考試也讓我深受打擊,自己也在心裡面默默的給自己鼓勁兒,一定要把數學給提上去才行,否則將來連個二本都考不上。



基於這樣的信念,我也是使用了很多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數學成績。第一個方法就是抓住課本,我經常的利用晚自習空餘時間來學習數學科目,首先就是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複習以前的數學課本,並且要再研究一下課後的習題,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數學基礎知識。第二個方法是當時的數學老師教給大家的一個錯題本方法,也就是把自己平時作業和試卷中做錯的數學題目整理在這樣的一個錯題本上面;首先是要把這道錯題的題目寫在錯題本上,然後在下面分析一下自己這道題當時做錯的原因,可能是馬虎,也可能是相關的知識點不知道,也有可能是沒有注意出題障礙;最後就是把這道題的詳細解析方法寫在這道題的後面,經過這樣的一個整理過程,基本上能夠對這道題的解題思路牢記在心,下次在遇到類似題目的話就不會再做錯了,往往這樣的方法也能夠改掉馬虎的毛病。第3個方法是我自己研究出來的,也就是當時我拿到了一本往年的高考數學真題試卷,然後我一道題一道題的詳細研究紙上面的題目;經過這樣的一個研究過程,我掌握了高考的出題難度和出題套路,在之後的做題過程中,也就能夠了解出題人的出題目的了,這樣把題目做對的幾率就更大了。



●物理.

我覺得物理課程也是一個比較有難度的科目。在高三開始的時候,我的物理課學的只能說是一般每次考試時候數學做錯的題目也是很多的。後來我得到了一本很不錯的物理複習資料上面的解析,題目都是根據由淺入深的模式排列。我利用晚自習的時間來研究上面的知識點和習題。 在研究的時候我不講求速度而是講求效率,我是一個章節一個章節的慢慢研究,通過研究一個章節上的簡單題,中等題和難題的過程,我開始對這個章節的知識有一個清晰的思路。通過這樣的一個研究過程,在之後的考試過程中,我發現之前研究這本書對我的幫助還是挺大的,至少在思路上面比以前要更加清晰了。


饕餮視聽


正所謂“難了不會,會了不難”,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和不擅長的,可我不擅長的有點多!😂😂😂

我不擅長文科,高一上學期還沒有分科的時候,9門課啊,簡直把人折磨的受不了,下學期分科的時候果斷選了理科!



雖然選了理科,卻躲不開英語啊,英語是我最不擅長的學科了,都不應該說不擅長,簡直害怕,我最害怕上英語課了😂!

我小學是在農村上的,沒有上過幾節英語課,剛到初中的時候對英語還挺新鮮,可是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就煩了。



本來就不喜歡背書,結果英語都是需要背的,所以就越來越不喜歡英語,英語成績慢慢的也就下來了!

到了高中就更慘了,英語真的是一竅不通啊!每次上英語課都很煎熬啊,因為英語老師都很喜歡提問背課文、默寫單詞!每次都不會,別提多丟人了!!!



所以對我來說高中最難的科目是英語,你們呢?


西瓜碎碎念


我本身覺得英語是最難的。

第一,聽力難

英語從初中就讓我感覺到難,因為小學沒有學英語,上初一才學一點簡單的單詞,基礎比較差。初中老師上課又不用心,成天就是讓我背課文,到初三才講一些語法知識,聽力也很少聽。高中聽力更快更難了,每次只能聽到什麼選什麼。

第二,文化不同

不知你們遇到過沒有,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碰到很多種按照中國人思維應該選擇另一個答案,但是按照美國人思維就是另一個選項。而且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經常出現西方的典故和故事,本來句子就讀不通順,加上晦澀難懂的諺語和故事,更不理解了。

我高考英語108,和我其他科相比,英語拉分了。聽力和閱讀錯的都比較多,完型和改錯加作文都還好。大學我記得我第一次考四級,聽力90來分,竟然還過了。

英語聽力一生的痛。




字遷教育


初上高中的學生對於繁重的學業會有所不適應,在高中的九門科目中,每個學生都會有自己不擅長的科目,甚至於會因為難度而出現偏科嚴重的現象,在這九門科目中究竟哪一科算是最難的呢?主科九門,哪一門在高中最難學?班主任:文科的數學,理科的物理。

首先說文科,對於文科而言,數學無疑是最難的,因為有很多文科生就是因為數學成績太差而選擇文科,但是數學恰好是文科生高考決勝的科目之一。為何對於文科生而言數學是最難的科目呢?

高中數學題目難度係數大,綜合度強。

數學題目的綜合度是高考考察的特點,因為這一類題目要求學生不僅要讀懂題目意思,還要求學生掌握高中數學所能涉及的所有的知識點,這對於很多文科學生是一項挑戰,但是也有很多文科學生的數學成績很高,數學科目是難度很大的一門學科只是就總體考慮。

理科最難的要屬物理,物理這門科目所能涉及的各個定律以及解決問題的公式等等都很難,很多的理科生其它科目都很好,獨獨物理成績很低,為何對於理科生物理科目是最難的呢?

物理本身就是一門科學,難度係數大眾所周知,而高中生所要接觸的物理知識再不僅限於初中時串、並聯的知識難度,而是各個物理學家們經歷多少年的艱苦研究與一遍一遍的演算推出來的公式,這些公式背後所涉及的推論步驟也很難,而且物理科目的選擇題真真對於理科生來說是一大難題。

綜上,這個看法只是個人看法,具體到每個學生的身上就不都是一樣的,每門課程都有一定的難度,同學們要尋求方法,堅持不懈的去解決難題,提高成績。歷數高中課程難度,文科生和理科生大不相同,網友:物理和數學。


學法與應試研究院


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數學或者物理,其實,我認為語文才是高中最難的一門學科!這是因為:

一、語文是“好學難考,好教難高”的學科!

語文這門學科,我們從小就接觸,是學習時間最長的一門學科,但是語文成績卻不盡如人意,即便是高考狀元,一般也就是能考到130+,甚至還有120+的學生,很少有能過140分的學生,而在看看他們的數學和理綜成績,一般來說滿分或者接近滿分都是“標配”!

所以,語文這門學科,學生入門不難,考分也不難,但是多數學生只能考到100分到120分之間,考到130分難度非常大。對於老師也是一樣,就算是個人素質非常高的老師,也很難確保學生的語文成績,因為這和學生的積累有很大關係。

二、語文是平時學習沒有用,最後成績突擊不上去的學科!

語文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靠日積月累,學生平時不喜歡學習語文,因為感覺學習語文沒有效果,比如你近期學習文言文,但是考試還會考閱讀、考作文,所以,即便你最近努力學習了,也不一定見到效果,所以,有的學生,尤其是男生,根本就不學語文,喜歡做題,作業做不完時,往往是語文作業做不完。

而到了後期,當知道語文成績不好時,又突擊不上去。語文就因此成為很多學生薄弱的學科,尤其是尖子生,語文可以說會起到決定性作用,它將決定尖子生的高度。

這是針對各個學科而言,而並不是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而言的,比如對於中低水平的學生來說,語文並不難,因為他的語文成績會超過數學和其他科,而對於尖子生來說,130分坎,很難跨越!

我認為,高中語文最難學,你呢?


贏在高三


這個作為理科生的我,毋庸置疑,英語,英語,英語。

高中選理科,數理化成績還算了,基本上處於中等偏上水平,還說得過去。語文作為母語的存在,大家的水平都差不多,努努力基本上都差不了幾分的。

但是英語就不一樣了,英語作為外來入侵語種,有很大的殺傷力,就單說發音就拍死了一大批莘莘學子,沒辦法,英語一直帶著濃濃的家鄉味!再者聽力,平時就上課聽一下,就不練了,根本沒感覺,都是靠前後問題猜的,有時候隨便選一個。

還有個比較坑的是,高考時最拿手的數理化沒考好,相反語文和英語比較突出,結果總分基本沒有變化,這讓我很是無奈。

大學時候也是英語一直不好,因為英語放棄了考研的念頭,想想都是淚啊!

英語,好好學吧!



關於天涯海角的暢想


沒有最難,只有更難。說這個,是不是很打擊人?



這是我看到這個問題有的第一感覺。然後就看了下答案,很意外,本以為會集中在數理化,但事實好像更多人認為是語文。有答題者精闢的指出語文是“平常學習沒用,考前突擊無效”這樣的特點,其實原因在於語文學科的特點在於積累和語感,作為語言類的英語也是這樣。



那為什麼我要說沒有最難,只有更難呢?因為這裡沒有標準。你說150分試卷那多少分算難,達不到90分及格線算難?還是學霸說低於130分才算難?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對於難易的理解也就不一樣。



如果真要說哪個難,對於中等生來說,我覺得文科比理科要難,針對你掌握的東西,理科答題你是可以保證那滿分的,但文科答題你只能保障高分,但卻保障不了滿分。



我是李說九道,高中一線教師,關注教育喜歡旅遊,歡迎關注交流!


李說九道


個人覺得是語文。原因如下:

1、範圍太廣。廣到無邊,小說本身就是虛構的,四大名著沒什麼好的,就是故事而已,而且歪曲事實,都是騙人的,以前的文章,比他們好的有很多,小說這東西,學點就行了。不能太高看它。

2、關於辯論。正方反方都是錯的,辯論賽強烈要求有第三選項。

3、閱讀理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拿這些題考考老師看看能得多少分。

4、文言文。說白話文好,通俗易懂,現在才明白就是個坑,現在弄的是白話文也沒整明白,是文言文也半截樓搜。

5、遇到好老師還行,字、詞、句、段、文,能給你講明白。遇到不好的老師,那算完蛋了。初中語文老師如果不好,還有機會上高中嗎?

從小學到高中,老師換了無數,教學能力參差不齊,這才是導致學生覺得哪一科難或易的根本原因,很多學生即使上了大學都不知道每一科該怎麼學。如何統一教學標準,才是教育真正的改革,否則都是扯淡。每一科都能有完美的教學方案,這才是培養人才所必要的。希望有能力改變這一切的人,多多努力。教學水平良莠不齊,有些自以為是的,用什麼口訣啊,或者告訴孩子必須用他的方法做,要不然結果對了都算錯。(殊不知他那狗屁方法,正是孩子們學不好這科的根本原因。)把孩子們都教傻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坑人無數,害人不淺。


掌握了方法,學習起來就是輕鬆,記得初中的時候,地理沒有老師,快考試了,老師來了,讓大家拿出書來,一頓劃線,都不清楚裡面講的什麼,上哪會去?到了高中,地理老師在黑板上邊畫邊講,時隔20多年仍歷歷在目,還記得各種雨是怎麼形成的。聽課就行,不用複習,考試就是優秀。那時我們高考只有五科,語數外物化。很多同學問我,你地理考這麼高幹嘛?我就是聽一遍就這樣了,總不能特意空幾個題吧。

對於數理化,閉著眼睛偶爾聽一下就行了。然後做幾道拔高題,考試就是優。做題比老師的還簡單。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相信有很多人覺得學語文就是個玩。自始至終對於語文都未曾開悟。我還是比較喜歡古文的。喜歡看古書,現在的書,大部分只能呵呵了。


曉虞兒數理化


語文最難,因為沒有唯一標準,一篇文章的好壞往往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數學相對要簡單些,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更容易掌握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