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3年跳槽8次,我把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換來了慘痛的教訓

畢業3年跳槽8次,我把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換來了慘痛的教訓

文|徐天坤

寫在前面的話:

今天的話題源於一則公益問答。

讀者A留言說——

“老師您好,我畢業三年了,總想找份自己喜歡的工作,為此前後跳槽了八次,把所有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現在反而更迷茫了......嘗試後才發現,之前喜歡的事情在現實中不過如此,於是就變得不喜歡了......老師,像我這樣的人適合做職業規劃嗎?我又該如何找到適合我的職業呢?”

以下是徐天坤老師的回答。

畢業3年跳槽8次,我把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換來了慘痛的教訓

一、

不知你是否認為,只有那些職業發展不順利的“可憐人”、“倒黴蛋”才最需要職業生涯規劃呢?

在我看來,並非如此。

從我們經手的職業諮詢案例來看,很多職場人就是因為缺乏規劃意識,在職業決策方面過於草率,導致自己多年的積累付諸東流。

而在職業定位與選擇方面,很多人都掉入了一個坑,套用蔡康永的那句話就是——

“用喜歡不喜歡來選擇工作,對90%的人來講,挺危險的。”

可惜的是,人們往往是在即將面臨困境(甚至絕境)時才可能會想起來要找人比較系統地做一下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儘管如此,我仍然認為這些人其實是極其少數的“幸運兒”。

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的真實場景是:即便已經職場受挫、傷痕累累了,TA還是基於慣性順著時間的河流漂流,漂到哪兒算哪兒,完全將人生的自主權交給了時間和命運。

今天我就打算談一談我對於職業及其規劃的一些認識與看法,供有緣的朋友們參考。

畢業3年跳槽8次,我把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換來了慘痛的教訓

二、

在開始展開我的分析論述之前,有以下四點是我認為需要事先與大家達成的基本共識:

共識一:職業對於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幸福都至關重要。

具體來說,一個人的職業發展比較順利時,眼中有光彩、心中有希望,雖有辛勞付出,有成有敗,畢竟成多敗少,個人會感到活得比較充實,身心健康、家庭幸福都更容易達成。反之,則心理壓抑憋屈、身體容易生病,猶如沒有獲得充足陽光雨露的植物一般,沒有光彩。

——後一種情況特別容易影響到一個人的家庭,比如夫妻感情、婚姻質量、家庭氛圍、親子關係等等。

共識二:職業本身是一個集合體,既包括職業本身的職責要求、工作任務、工作內容,也包括為了完成職責任務所應該具備的職權,以及組織為了獲取我們的勞動過程與成果(狹義的績效)所必須支付的人工成本(狹義上的薪酬)。

當然,很多高薪職位內外都很光鮮誘人,卻不是人人可想、人人可得,必須達到一定的任職資格條件和勝任特徵,才有機會去爭取某些誘人的職業機會。

共識三:不同的工作之間差別巨大,甚至天壤之別。

這裡面主要考慮人與事兩個方面。

從人的方面來看,選擇了什麼職業也就意味著選擇了什麼樣的人際關係網絡,包括客戶、同事、領導、外圍人脈關係等等。

因此,一個人是不是真的適合於跟這麼多個性不同、角色各異的人打交道,就變得十分重要了。

從事的方面來看,一個人能做什麼事情、完成什麼任務,其實也具有很多的先行條件和約束,比如大學所學專業、所從事過的工作、所具備的特定技能與綜合能力。

再擴展一下,其實人和事本就不可分:事情本身往往是由很多人共同推動的,也就是說,這個社會越來越不提倡個人做“超級英雄”,而是倡導加入一個團隊進行整體作戰,而人在組織中存在的價值也是要由其所做的事情來界定的。

基於以上三點分析和共識,一個很明顯的推論就出來了:人生短短數十載,其中最為寶貴的職業生涯必須進行規劃,且應該進行持續、動態地規劃,而非一錘定音。

畢業3年跳槽8次,我把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換來了慘痛的教訓

三、

規劃的原則是什麼呢?

在我看來,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適合”。

——這也是我在無數來諮詢的朋友資料中看到最多、出現頻率最高的兩個字。

那麼一系列的問題來了:

l 到底怎樣才叫“適合”?如何才能評估判斷?

l 到底是現在適合,還是一輩子都適合?

l 適合與發展之間是什麼關係?

l 適合與慾望之間是什麼關係?

l 到底怎樣找到適合的職業?

l ……

時間關係,我大致談談以上幾個方面:

第一,到底怎樣才叫“適合”?如何才能評估判斷?

這個問題是關鍵的關鍵,因此需要認真對待。我接觸到的絕大多數來詢者,往往將“是否感興趣、是否有意思”、“是否能做得成、做得好”、“是否能有發展”甚至“是否能拿到高薪”等作為評判標準。這些東西重不重要?

——坦率來講,非常重要,但似乎又略顯散亂,不容易把握。

那麼,到底怎樣才叫“適合”呢?

換言之,我們到底應該如何評判一份具體的職業是否適合我們自身、適合的程度如何呢?

在我看來,評判一份職業是否適合自己的一條基礎和關鍵標準是:這份職業所內涵的工作內容、工作關係是否符合我們自身的個性特質?特別是能否發揮我們個性特質方面的強項,而規避掉我們個性特質方面的弱項?

畢業3年跳槽8次,我把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換來了慘痛的教訓

一旦職業符合我們的特質了,我們就會有種感覺,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順水行舟”,這裡面的“水”在我看來就是指的我們的個性特質。

簡單舉個例子:很多朋友都有拖延症的表現,對有著時間期限的事情內心牴觸,看著慢慢的工作發呆凝思,卻遲遲不能投入工作,表現出來就是工作效率不是很高,時間長了很容易自信心受挫,甚至懷疑自己的能力太差,眼看著那些工作效率很高的同事們心生羨慕卻又無可奈何。即便是硬逼著自己制定計劃並採取各種方法(如番茄工作法)來提高執行力,到頭來往往還是有始無終、虎頭蛇尾,令自己沮喪。

事實果真是這樣嗎?

其實不然。

對於個性特質方面稍有了解的朋友可能就會認識到:這是知覺型特質人的典型做事方式。

凡事都有兩面性,看起來效率較低的反面,是這類人很重視工作質量,為此會不斷注意汲取各種外界信息,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才會遲遲拿不出自己滿意的工作結果來;而這類人最適合的工作環境應該是時間壓力不很大、工作自由度較大、且對於工作質量的要求高於工作效率的工作類型和職場環境,比如高校老師、創意人員、策劃人員等。

經過大量個案驗證之後,我們工作室的諮詢師們已經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體系和方法,基本可以做到在充分的一對一溝通之後,做出較為客觀的判斷。

除了個性特質,其他比如技能與能力、核心價值訴求等等也都是評判一份職業是否適合自己的重要標準,不過在我看來它們的重要性都不及個性特質。

更深層的關聯是:特定的個性特質的人會在某些方面具有潛能,更容易發展出相應的能力來;且對於何為生命中最為重要的東西的理解也往往是源於個性特質的。

簡單來說,個性特質猶如發現了自己到底是一片什麼樣的“土壤”,有了這個發現以後,再去想著發育自己的技能與能力(猶如樹木花草)就變得容易許多了。

畢業3年跳槽8次,我把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換來了慘痛的教訓

第二,到底是現在適合,還是一輩子都適合?

這個問題相對容易回答:現在與未來的關聯與區別,關鍵在於對時間的長度與連續性的理解。

誰都希望能夠一次性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職業領域,但考慮到我們所處的社會環境、時代背景,似乎這個要求就變得不太合理了。

在我看來,比較現實的一種觀念是“在跑動中打活靶”。

首先對於自身個性特質有一個基本的、全面的、準確的瞭解和把握,然後選定一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行業和企業,在開始工作了以後,要密切關注公司發展、行業動態、社會變化等等因素,並結合自身對核心價值的追求,隨應外在環境的變化對自身職業做出動態調整。

畢業3年跳槽8次,我把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換來了慘痛的教訓

第三,適合與發展之間是什麼關係?

簡答來說,適合的職業做起來心情舒暢,更能激發出熱情來,因此也就更容易有發展,更容易取得成就。

不大適合的職業也可能有發展,只不過發展的難度或許比較大一些,付出的努力或許更多一些,且因為可能違背了個人的個性特質,而產生“逆水行舟”的現象,人會很累,心累,所以活得比較不那麼舒暢,如此而已。

第四,適合與慾望之間是什麼關係?

適合的職業可能未必能滿足一個人的所有慾望,因為慾望可能會變化,且很可能是不切合實際的,因此我並不建議大家用個人對於未來的慾望(比如一年賺到多少錢)來作為評判一份職業是否適合的標準。

當然了,如果你特別需要賺到一筆錢來完成某個事情(比如還貸、治病、買房)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適合做短期打算,不應做為長遠打算的依據。

第五,到底怎樣找到適合的職業?

一般來說,我們會綜合考慮一個人的個性特質、技能能力、專業背景、工作經驗、興趣愛好、職業理想、核心價值觀等等多個因素,對其未來比較適合的職業方向和領域進行分析,從一開始的發散式、自由式探索逐步開始聚斂、聚焦,直至共同尋找出比較現實可行的有限幾個路徑。

不知今天的分析,對你有沒有啟發呢?

前面的分析看似繁雜燒腦,但總有一天你會知道,人生最關鍵的轉折點沒有幾次,而每次重大的職業決策,更是值得今天的你我去付諸時間與精力去進行思考與探討的。

畢業3年跳槽8次,我把喜歡的事情都做了一遍,換來了慘痛的教訓

作者簡介:徐天坤,高校管理學在職講師,職業生涯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新安人才網長期合作簽約講師,微博認證職場博主,“璃語職美人”長期合作個人發展顧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