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納粹德國除了虎式坦克,還裝備了哪些主力坦克?

宇澤歷史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裝甲部隊聞名世界,除了虎式坦克外,納粹德國還裝備了以下幾款坦克。

1.一號坦克

一號坦克,是德國於1930年代初研製的一款輕型坦克。一號坦克的成功研製標誌著納粹德國坦克部隊開始走向復興並逐步強大起來。作為一種過渡型坦克,Ⅰ號坦克是為滿足裝甲兵訓練需求而研製的,因此又被稱為“訓練坦克”。

2.二號坦克

1934年德國陸軍部提出了要發展重量10噸,裝備20毫米火炮的裝甲車輛的計劃,這就是二號坦克的由來。底盤由MAN公司製造,每側有6個小直徑負重輪和3個託帶輪,採用2個一組的板彈簧平衡式懸掛;炮塔有克虜伯提供,炮塔比一號坦克的大並且裝有一門KWK30型20毫米機關炮和一挺擁有大型防彈板的7. 92毫米機槍,使用視野寬廣的蔡斯潛望鏡。前部裝甲厚度達到了30mm。最大速度達到了55km/h 。

3.三號坦克

三號坦克1939 年裝備德軍,是戰爭初期德軍閃電戰中的主力突擊坦克,伴隨著德軍征服了法國。從波蘭到法國,從巴爾幹到北非,從巴巴羅薩到莫斯科,Ⅲ號坦克毋庸置疑地成為德軍的主力坦克。主要武器為一門50mm KwK 38 L/42或50mm KwK39 L/60炮,同時裝備3挺 7.92mm MG34機槍,最大公路行駛速度40km/h。三號坦克是德軍第一種火力、防護和機動性能相對均衡的坦克,在德國坦克發展史中有重要意義。

4.四號坦克

四號坦克,是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武器之一,最高時速40km/h、 裝 備 75mm 火 炮 。在斯大林格勒、庫爾斯克、西西里島、諾曼底、阿登等戰役中,Ⅳ號坦克一直是衝鋒陷陣的主力之一。由於德國生產能力不足,因此結構簡單、性能穩定的Ⅳ號坦克一直保持了批量生產,以彌補德軍“虎”式、“黑豹”式數量的不足。1937—1945年,Ⅳ號坦克共有 10 個型號,總計生產 8 000 輛,是戰爭期間唯一保持連續生產的坦克,被德軍士兵稱為“德意志軍馬”。

5.“黑豹”中型坦克

在蘇德戰爭之前,德國坦克性能偏重機動性,不太重視火力和防護。但在蘇德戰爭開始後,面對火力和裝甲強大的T-34和KV-1後,德國坦克火力和防護不足的缺點被暴露出來。於是,德國研製出了,Ⅴ型號“黑豹”式坦克(或“豹”式)。

黑豹坦克,最高行進速度46千米/小時、裝備一門75mm坦克炮、兩支MG34機槍、正面裝甲厚度100mm。於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首次投入實戰,一直服役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戰爭後期,該型坦克與IV號坦克是德軍並列裝甲主力。它和蘇聯的T-3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6.虎王重型坦克

虎王”重型坦克是二戰時期德國重型坦克,該坦克採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虎王坦克用傾斜裝甲設計,防護性能極為優異。車體和炮塔正面的裝甲厚度分別達到150mm 和 180mm,在二戰期間想要從正面擊穿“虎王”坦克幾乎不可能。採用 88毫米L71倍口徑坦克炮。不過,虎王坦克雖然威武霸氣,但是全重達到創紀錄的70噸,比今天美軍的M1主戰坦克(60噸級)還要重,而且由於時間緊迫,採用了和虎式和黑豹一樣的700馬力發動機,所以虎王雖然威猛但卻過於笨重。

注:“鼠”式超重型坦克,戰爭結束時還處於研製階段,沒有入役裝備部隊。

就到這裡,各位對此,是否還有其他高見?或者你們還有哪些補充,一起來探討!

打個廣告,喜馬拉雅APP搜索“王存旺”,希望喜歡的朋友可以聽一下。


東斯坦因


二戰期間,德軍的主力坦克有以下幾種:

1、二號坦克

二戰剛開始 德國的坦克主力是二號坦克,三號坦克負責火力支援。在波蘭戰役與法國戰役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到1942年底,絕大多數二號坦克退出一線戰鬥。

2、三號坦克

三號坦克是二戰前期德軍裝甲主力,在西歐戰場立下赫赫戰功。它十分重視機動性、裝甲與火力的平衡,符合德軍早期的坦克理念。

蘇德戰爭爆發後,37mm、50mm口徑坦克炮的三號坦克慢慢落後。庫爾斯克會戰後,三號坦克退出作戰序列,逐步改造成三號突擊炮。

3、四號坦克

這是一款經典坦克,也被稱為“德意志軍馬”,足見德軍對它的喜愛。

庫爾斯克會戰後,四號坦克換裝75mm長身管坦克炮,成為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四號坦克被改裝成多種類型的戰車,例如突擊炮、自行反坦克炮、彈藥運送車、架橋坦克等。其性能可靠,用途多樣,穩定簡單,便於大量製造,獲得大家一致好評。

4、黑豹坦克

黑豹坦克就是五號坦克。

1943年中期至1945年,蘇軍新型T-34-85、IS-2等坦克起來越厲害,四號坦克已經難以應對。

虎式和豹式坦克成為對抗蘇聯T-34-85坦克的主力。其中豹式坦克擬取代四號成為主力,與重型坦克一同作戰。

豹式坦克被認為是二戰中最好的坦克之一,與T-34-85齊名。豹式坦克一共生產了6000多輛,僅次於四號坦克。

5、其他非主力坦克。

還有虎王坦克、鼠式坦克、E-50、E-75、E-100坦克等。這些坦克要麼產量很少,要麼完全沒有量產,算不上主力坦克。

鼠式坦克

二戰期間德國的坦克大體就是這些,除此這外,還有大量的坦克殲擊車、三號、四號突擊炮等裝甲車輛。


和風漫談


虎王坦克

虎王坦克是單獨於虎式坦克設計的。外觀上與虎式的區別在於類似豹式坦克的炮塔和傾斜裝甲。重量大概是70噸左右,主炮是可怕的kwk43/71型88毫米火炮,是納粹德國投入戰場的坦克裡,差不多最重的一個了。火力和防護沒說的,但是它也有缺點,70噸的重量讓虎王難以適應複雜的戰場環境,虎王最怕的是下大暴雨,雨水會使得周圍環境變得泥濘不堪,導致坦克難以行進。而且,虎王的裝甲基本是鉚焊接上去的,實際看來這些裝甲不結實,捱了幾炮以後,焊口自己就開裂了。它還有傳動系統經常故障等缺陷,就不一一提了。

pzkpfw-IV軍馬

可以說,公認的,軍馬才是德國最成功的坦克,而它最初的設計目的是支援步兵,後來發現三號坦克不夠用了,它才得以替代三號坦克承擔主要作戰任務。主炮是短小的24倍75毫米口徑主炮,後來隨著t34危機的出現,它後來的衍生型號的主炮也是越改越長,裝甲也是越來越厚,h型還有裙板。

pzkpfw-V豹式坦克

德國版t34,不少史學家對它的評價高於虎式,首次在坦克設計中採用傾斜裝甲,主炮口徑75毫米。直到戰爭結束,豹式坦克共生產了6000多輛,虎式也不過是1600多輛。值得一提的是,它是一輛中型坦克,而重量達到了45噸。

其他還有三號坦克,輕型坦克有38t,二號坦克,還有用作偵查的山貓坦克和一號坦克,斐迪南自行火炮,三號突擊炮和四號突擊炮,蟋蟀自行火炮,突擊虎等等。




4455886699


主要就是四號坦克和豹式坦克,這兩者才是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武器,虎式坦克本身產量不足,而且主要是被集中裝備給裝甲營等這些單位,很多普通裝甲部隊是無法得到虎式坦克的。

四號坦克有著德意志軍馬的美譽,是二戰德軍中經歷了整個戰爭的坦克型號。四號坦克最早在二戰之前就已經開始進入德軍服役,不過早期的四號坦克主要是負責支援步兵作戰的,其也僅裝備一門短管步兵炮,而反坦克任務主要是依靠三號坦克。

後來德軍面臨越來越嚴重的敵軍坦克威脅,因此繼續更強的坦克,但受制於研發進度,只能先基於現有坦克改進,而四號坦克底盤更好,所以四號F2型開始換裝KWK40式75毫米長身管坦克炮,能有效地摧毀敵軍坦克,並發展出H、J等型號,是二戰德軍的絕對主力坦克。

而豹式坦克則是戰爭中後期德軍的另一個主力坦克,其在研製之初就是定義為接下來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坦克。其裝備一門70倍徑的75毫米坦克炮,火力很強,不過其噸位卻高達40多噸,使用這樣的火力確實比較浪費噸位,而且側面裝甲防護過於薄弱,即使是二戰早期的反坦克炮也能摧毀。不過這並不影響其歷史地位,豹式坦克生產了6000多輛,並廣泛裝備給各德軍裝甲部隊。


戰爭之王


要說二戰納粹德國的主力坦克,這就要分前期和後期來說。

1939年納粹德國閃擊波蘭時,當時德國的裝甲部隊主要裝備的還是以1號、2號、38T這些輕型坦克,三號和短管四號坦克都很少。儘管四號中型坦克於39年開始量產,但即便是時至1940年的法國戰役期間,德軍裝甲部隊裡列裝的四號坦克仍然很少。所以說德國橫掃西歐的裝甲主力,仍然是諸如2號和3號這樣的輕型坦克。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集結550萬兵力,從三個方向對蘇聯發動了突襲。此時德軍裝甲部隊的主力已經變成了3號坦克,也裝備了一定數量的4號短管支援型中型坦克,但進入蘇聯境內的德軍裝甲部隊,馬上就遭遇了蘇聯紅軍裝備的T-34坦克和KV重型坦克,這時的三號的37毫米主炮在對付上述兩種坦克時,顯得十分吃力,而對方卻能在較遠的距離上輕易撕開自己正面裝甲。此時的德國之所以能夠取得成功,得益於優於對方的戰術以及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偷襲。


但經歷幾個月的戰爭後的蘇聯人逐漸適應了德國人的打法,在當年冬天讓德國人在莫斯科城下折戟沉沙。因“T-34”噩夢,導致德國急於研製一款剋制蘇聯T-34坦克的坦克,在這種情況下,導致了虎式和豹式等動物園陸續出現。而戰爭中後期,德國裝甲部隊的絕對主力其實是長管4號坦克,即G型、H型和J型。


原創不易,各位看官如果覺得肥鵝回答得還不錯,不妨順手點個“贊”,肥鵝在此給各位衣食父母們致謝了。

彼得堡的肥天鵝


二戰時,四號坦克極其各種改進型號是德軍的絕對主力,從始至終四號打完了德軍的所有戰役。其次就是黑豹和虎式了,德軍坦克的輝煌戰績基本上來自這兩種坦克。虎王產量不高而且可靠性也不高屬於基本上沒發揮什麼作用的車輛,二號三號前期數量不少配合四號屬於閃電戰的主力,但在遭遇T34危機後逐步下馬。還有一種38t坦克屬於捷克產的,性能還不錯的一種輕型坦克。至於傳說中的鼠式超重型坦克還處於樣車狀態二戰就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