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呀!!太原話這來有意思了~?

呀呀!!太原话这来有意思了~?

有趣的太原話!!!

老太原話歷史厚重,風韻獨特,尤其是它有一種情趣叫詼諧,充滿了幽默感,“諞侃”起來使人的表達更加生動、形象、準確,如同“老醯兒”的釀醋,酸醇之中味長綿甜,讓人忍俊不止。

呀呀!!太原话这来有意思了~?

老太原話的詼諧主要在於說段子、順口溜及講故事等方面。

用老太原話說的段子土得掉渣卻又讓人覺得親切。比如,一個太原人到北京下館子,說:給我六十(餾上)一籠包子,七十(沏上)一壺茶,八十(剝上)一頭蒜。服務員問:吃這麼多,你們幾個人?答:九十(就是)一個人。這就是老太原話的土特色,雖然是戲謔,卻顯得質樸而忠厚。

還有一種用曲藝表演段子的形式叫“太原蓮花落”,它的段子雖說是市井庸常的搞笑料子,但用老太原話說唱潤色後,合轍入韻,就是一盤呱呱叫的有聲“小炒”,不笑不由你。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它的創始人曹強老先生說的段子曾火爆了電臺、電視臺。而這“太原蓮花落”還非得使用老太原話來演說,否則,真出不來那個幽默趣味呢!追溯“蓮花落”可穿越到唐宋時期的佛教經誦裡,清乾隆年間興盛於北京,被稱為“晉中落子”,可見咱們的老太原話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還在京城的文藝圈裡佔有一席之地呢。

呀呀!!太原话这来有意思了~?

用老太原話編的順口溜草根味濃而又通俗易記。記得兒時有一首流傳很廣的順口溜:“俺村有個妞妞,進城眊她舅舅,買了個醋溜溜,吃了個酸溜溜。”用老太原話說下來真是朗朗上口。這首順口溜算是兒歌,談不上什麼實際意義,可對那個年代的孩子來說,是遊戲中最好的。 老太原話的順口溜還曾經被閻錫山歪用過一把。比如,當年他反共時有一首順口溜是,“有關係的交關係,沒關係的找關係,找下關係交關係,交了關係沒關係。”“關係”在老太原話裡的特定意義下有“勾扯、勾掛”的含義,這裡閻錫山寓指中共地下黨組織或與其有相關聯的人。這種一語雙關的表達使人一聽就明白,記憶深刻,但閻錫山編的這類順口溜,在建國後讓人們用作了揶揄的笑料。

呀呀!!太原话这来有意思了~?

用老太原話講的故事有鄉愁的教育意義,且不失風趣戲謔。有一個流傳很久的貪財虐老的諷刺故事《爛磚頭》:

一個老漢漢有三個小子,都娶上媳婦子咧。老漢漢把家分給他們咧,輪的在三個小子家吃飯。頭一天他在大小子家吃咯,大媳婦子給吃的是窩窩頭,老漢漢沒牙,咬也咬不動,一口也吃不進圪。第二天克咯(去了)二小子家吃咯,二媳婦子給做的是米湯,說:哉(這)下你就咬動咧。老漢漢喝咯兩大碗也沒飽咯。第三天克咯三小子家,三媳婦子做咯一鍋野菜,說:哉菜又能咬動又可稠咧。老漢漢吃咯幾口,還是沒吃飽。

老漢漢生咯一肚子氣,跟三個媳婦子說:從明天起我不麻煩你們咧,我到外頭要賬圪呀,有咯錢我自家過呀。說完老漢漢提溜咯個布袋袋到外面圪轉了幾天。回家後,半夜三更裡,老漢漢打開布袋袋,把荷回來的金銀財寶又過秤又撥拉算盤子,最後鎖進咯箱子裡。哉叫三個兒子偷眊見咧,可了不得咧。

第二天一大早,三個媳婦子著急馬趴地送來了包子、餃子和烙餅,拽扯著老漢漢往自個家拉。從哉以後,老漢漢到誰家也吃的不賴。

老漢漢快不抵咧時,把三個兒子叫過來:你們對我都不賴,等我死咯,你們把我哉箱子裡的東西分咯哇。老漢漢一嚥氣,弟兄三個搶的打開箱子,一看氣斜了眼,裡面淨是一箱子爛磚頭。

呀呀!!太原话这来有意思了~?

老太原話的這種詼諧精神融入到民間,“諞侃”成故事,能夠把一個社會道德化問題輕鬆化。故事中的老漢漢面對兒子、兒媳們的不孝,並沒有訴諸公堂或啟動家族力量,而是尋求了一種“善意謊言”的冷幽默來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這也許是老太原話裡幽默而韻長的生活智慧吧。 如今,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和“移民”的浪潮,老太原話的古老音色、韻味漸漸成為許多人心底的記憶,但不妨留住本土文化基因和口中醋綿的鄉音,讓其成為美好回憶的註腳。

呀呀!!太原话这来有意思了~?

往期推薦

  • “省際公交”來了,節假日免費坐,還有免費美景、美食…

  • 張學友演唱會抓嫌犯,意不意外?

  • 公安部放大招!電子身份證來了,和每個山西人有關

  • 明天起,這些大事將影響每一個太原人!

  • 這個證明比你的工資還重要!上班族一定要知道...

  • 小桔燈愛心接力站商家授牌,愛心火花蔓延龍城!

呀呀!!太原话这来有意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