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重啟確認!原子能法、華龍一號,最新消息看這裡!

4月1日,由核能行業協會主辦的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2019 年春季國際高峰會議在北京召開。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餘劍鋒出席開幕式並致開幕辭。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國家能源局局長劉寶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張建華等嘉賓就“清潔能源時代核能發展、創新與合作”的主題作了報告。

餘劍鋒

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望近期投入冷試

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餘劍鋒在發言中表示,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有望在4月份投入冷試,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項目,有望按計劃或提前建成投產。

中國是推動三代核電發展的主要國家。中國已經投入運行和正在建設的三代核電機組已經達到10臺,佔世界三代核電機組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國建成了世界上首批投入運行的 AP1000、EPR 三代壓水堆核電機組。

餘劍鋒表示,福島事故以來,社會公眾對核電安全發展的信心正在逐步恢復,核電的發展正在復甦。2018年,全球在建核電機組54臺,總裝機容量5501.3萬千瓦,分佈在17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核電發展的重心正在從傳統核電大國轉向新興經濟體。

他介紹,截至2019年3月,中國大陸在運核電機組45臺,裝機容量4589.5萬千瓦,2018年核電發電量2944億千瓦時,位列全球第三。中國的核電機組始終保持了良好的運行記錄,整體安全水平正在逐年提升。2018年以來,中國共有8臺核電機組相繼建成投產,目前還有11臺核電機組正在建設之中,在建規模連續多年保持全球領先。

劉華

生態環境部確認核電重啟 今年有核電項目陸續開建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在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論壇上介紹,今年會有核電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我國現有運行和在建核電機組56臺,機組數量已達到世界第三位。中國將在確保安全前提下,繼續發展核電。

在過去一年,我國台山核電廠1號機組、三門、海陽核電廠1、2號機組獲得首次裝料許可,實現了全球EPR、AP1000首批項目的裝料和安全運行,但必須始終清醒認識到,核安全是核事業發展的生命線,發展核電必須確保核安全。

3月18日,生態環境部公示當天受理的《福建漳州核電廠1、2號機組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中廣核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兩份環境影響評價文件顯示,漳州核電1號機組和太平嶺核電1號機組計劃於2019年6月開工。

按照此前國家提出的核電發展目標,“十三五”期間,全國核電將投產約3000萬千瓦、開工3000萬千瓦以上,2020年裝機達到5800萬千瓦。以此預計,每年將要開工6-8臺核電機組。

核電重啟確認!原子能法、華龍一號,最新消息看這裡!

劉寶華

制定新一輪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 推動核電高質量發展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在會上透露,自主創新的華龍一號有望2020年建成投產。

劉寶華表示,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形勢十分嚴峻,環境容量和資源瓶頸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制約非常突出,已成為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剛性約束。我國能源必須向綠色、低碳轉型,所以我們需要大力發展包括核電在內的清潔能源。

他指出要認真謀劃核電工作,研究制定新一輪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推動核電“要堅持安全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高效發展、開放發展”的高質量發展。


核電重啟確認!原子能法、華龍一號,最新消息看這裡!


張建華

原子能法有望年內出臺 核電再燃重啟加速預期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副局長、國家原子能機構副主任張建華在會上介紹,據初步統計,目前全球已有近1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核技術的應用、研究和開發,產業化規模接近萬億美元。中國核技術應用已在醫學、公共安全等領域形成一定產業規模,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發展速度,尤其是近年來,年均增長率均超過20%,年產值達數千億元。現階段,中國核技術應用產值僅佔國民經濟生產總值0.4%左右,遠低於核能發達國家3%的水平,發展潛力巨大。

此外,原子能法前不久通過了司法部部務會議審查,即將報送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有望年內出臺。


核電重啟確認!原子能法、華龍一號,最新消息看這裡!


據媒體今日報道,“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5號機組主變和高壓廠變第五次衝擊完成,相關電氣保護裝置電流相位測量工作結束,相關電氣保護全面投入,標誌著該機組一級里程碑節點——主變壓器500千伏倒送電工作一次成功。

根據《中國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全國在運核電規劃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但國家能源局最新發布的上述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月20日,全國在運核電機組裝機容量4590萬千瓦,在建機組1218萬千瓦。換言之,目前中國在運和在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離2020年的規劃目標還差3000萬千瓦。2019年“華龍一號”4臺機組及2臺CAP1400機組的開工,將帶動中游設備製造及施工環節業績大幅增長。


(中國核網綜合整理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