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為什麼不用客家話來作為廣東的主要語系呢?

兔兔的OK了


先來一句話總結:經濟建設決定上層建築。

廣東有三大語系,粵語,潮汕話,客家話,但是說到廣東,相信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粵語,因為粵語的知名度最高。

首先從經濟層面分析,發達的珠三角地區大部分是講粵語,而且廣東的省會城市廣州的語言也是以粵語為主,這也奠定了粵語的地位。

其次從人口方面分析,粵語通行港澳,廣東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廣西的部分地區,人數接近一億,這也是粵語為什麼知名度那麼高的原因之一。

然後從歷史方面分析,粵語不是近代才有的,它有悠久的歷史,源於春秋戰國的古漢語。

說句題外話,之前聽說過一種說話,稱粵語差點就成為了中國的通用語言,不知道這句話的真假,但也能可窺一斑,粵語的地位之重。


捲毛八一八


廣東由客家,廣府,福佬三大民系組成,在外地人映像中廣東人應該都是講白話(粵語),其實不是的,按人口算和分佈來講客家人比廣府人多,廣府第二,福佬第三,由於近代娛樂的影響粵語確實作為廣東的代表性語言,但近幾十年來粵語的消亡力可比客家話和福佬話快多了,廣東外來人口眾多,普通話成為主流,加上各省通婚,很多外地媳婦都讓孩子講普通話,這也代表著廣府文化的消失,希望廣府同胞多多傳承啊。至於客家話同樣受如同話影響也在消亡,好在客家有梅州和惠州兩個客家人聚集較多的區域來傳承客家話和客家文化,加上省內各地的純客家地區也在傳承才使客家話沒那麼快消亡,客家祖訓“寧賣祖宗田,不丟祖宗言”在多地客家人的努力下,客家話也當繼續傳承,同時也要感謝梅州部分地區的決定,把客家話教學帶入小學課堂,同時整編客家字典。不管如何廣府,客家,福佬,作為漢族三大民系傳承的是古音,傳承的是古漢文化,在發展的同時我們應該傳承下去保留我們的傳統,丟了祖宗的文化那我們就真的丟了根基了。


HAKKA阿哥


這個問題,很容易帶亂大家的思考方向,引發廣東各方言人群爭吵,實際上廣府白話、客家話和潮州話都是廣東的主要方言。

一、各方言人口分佈:

廣東白話人群主要居住在珠三角、西部湛茂地區和北部韶關清遠,客家話人群主要居住在梅州、惠州、深圳、河源、韶關、清遠和廣州增城等地,在與梅州交界的潮汕地區也有人數不少的客家話人群,潮州話人群則主要居住在潮州、汕頭、揭陽、汕尾和梅州豐順、大埔。

各地很少只講一種方言的,但東部潮汕地區和梅州完全不講白話,潮州話僅限粵東,其中澄海只講潮州話,至於客家話人群,除了廣州市區,幾乎各地都或多或少可見到。



二、各方言人口對比:

廣東省內各方言人口並沒有特別確切的數據,粗略統計,白話人群大約為6700萬,客家話人群約2300萬,潮州話人群約1500萬,從人數上看,白話人群確實佔多數,比客家話和潮州話人群總數都多。



三、經濟對比:

主要講白話的珠三角是廣東經濟最發達區域,其中廣州、深圳、佛山、珠海和中山就超過6.2萬億,而潮汕地區大約為6600億,至於主要講客家話的梅州、河源才2100億,即便將惠州全部算上,也才6100億。

客觀來講,經濟會推動語言的運用,高收入地區也會吸收低收入地區人口流入,這些流入人口或多或少都會學習暫住地語言。



四、世界影響: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白話、客家話和潮州話都是非常重要的漢語方言,很難判斷哪種方言影響力更大。

除了廣東,白話人群還分佈在廣西、海南、香港、澳門和海外的馬來西亞、越南、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等地,全球白話人口大約為1.2億。

而中國的江西、福建和臺灣也是客家話人群密集居住地,加上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客家話全球人口超過8000萬。

至於潮州話,除了國內的潮汕地區,東南亞也是潮人的主要居住地,全球大約為2500萬。

但三大方言人群在海外都湧現了大量的精英,在經濟領域尤為突出,其中潮州話人口雖少,潮商的影響力卻讓人矚目。

通過以上對比,不知您對廣東主要方言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廣東為什麼不用客家話作為廣東省的主要語言?一、是經濟發展方面客家地區的韶關、河源、梅州、清遠(惠州稍好)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看地區GDP)就知。二、這與國務院、省府的政策很大關係。比如電臺、電視臺在省城廣州,而廣播、電視臺都用廣府話廣播(雖有限制,但還有保留)。反觀惠州、河源還客家廣播、電視臺播音都沒有,學校用善通話(國語)上學了。
十幾年前中央電視臺對臺灣省的廣播還有客家話廣播,現在不知何故沒有了?保留客家話最好的梅州市!五、六十年前有廣東人民廣播電(梅縣轉播臺),都用客家話播道,直至現在還有一套廣播、電視臺用客家語播音,但細阿哥、細阿妹都講客家話講不準了。想傳播更廣,看來現在不可能……

那麼未來客家語會成為廣東主流話語嗎?我認為基本不太可能?唯一可能的是除非各客家地區都有客家電視臺播音!總結:雖客家人在廣東算是人數最多,但大多都往深圳、廣州、珠海、東莞、佛山經濟發達地區挺進,人才也向外發展。雖是山區,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方針,相信經濟也會增長得更快!亻厓等客家人把自家的客家話傳承下去,不忘祖宗言!我們的明天會更好!


感恩65300322


兩廣第一語言當然是白話,古時嶺南百越的通用語言,嶺南歷史上最早的原著民是百越民族,外來遷徙的民族為了能更快融入嶺南主流都會學習白話(也就是今天的廣府話),白話的分佈主要集中在廣東廣州往西到廣西南寧,北至廣西梧州,自古以來兩廣的重要的軍事,政治,經濟中心都是設置在以白話語言為主流區域內,顯然歷史上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不會在客家人和閩南人居多的粵東,閩南系由福建慢慢南下遷徙生活在今天的粵東,閩南系在兩廣的的分佈相對集中,客家民系主要是北方遷徙,客家民系的分佈是相對分散的,在兩廣很多地方都能聽到說客家話的,兩廣地區很多祖上都是從福建遷徙過來的,為了融入當地都改說白話了


皇帝的加拿大


語言文化自古以來都系靠自然形成的,類似當年人為操作普及全國推行的普通話,實際上就弊端多多,當年根本就沒有考慮到粵語白話在古代中國人的語言文化之重要性,比如今天國人用普通話(當代官方語言)來閱讀唐、宋的詩和詞之匯意時就遇到了不少問題,甚至是曲解古人之意,這也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一種行為,餘下認為不可取。換句話說,廣東粵語是由白話、客家話和潮汕話三大類語言組成的,但能代表廣東粵語成為該地的也只有廣府白話,其實白話不但在我國係一種大語系,而且在國際上也是大語系之一,“她”分佈在世界各地是很廣泛的,去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正式宣佈粵語白話是世界大語系,而不是地方的方言了。


潘州官人


客家永遠都是客,絕不會當主人的,客家話當然在廣東成不了主流了。客家人在清朝時才進入廣東,聯合滿人一直想消滅掉廣府人,妄圖“反客為主”,咸豐四年,客家人對廣府人發動了長達十四年的械鬥中失敗,被廣府人全部趕上山區,從此廣府粵語佔了優勢,客家話只能在貧困山區使用。



壯士床上半生死


有時為你們客家人感到悲哀,深圳和惠州的客家人都以講白話為榮,將惠州深圳硬是從客家地區變成了廣府地區。甚至我還見過梅州夫妻河源夫妻,兩人明明可以用客家話溝通,卻整天講白話。所以客家話成為廣東主要語系是不可能的,你應該問以後廣東的客家人會不會都成了廣府人


用戶109073195077


博羅惠州等地大部分講東江話,不是客家人!!!


東江本地話


我來說幾點,第一,香港,奧門,廣東為什麼用粵語(白話)作為官方語言,不用客家話或其它話?第二,中國有新華字典和廣州音字典,為什麼沒有客家話字典?第三,廣東文化的粵劇,為什麼不是說客家劇?各大主要城市公交,地鐵,,服務提示語音有粵語,為什麼沒有客家話?還有很多很多......我只是說說比較有力事實證明。客家話不是廣東本地方言,其它很多省有人講客家,難道你想其它省也用你客家作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