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1989年,歐洲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其中最為顯著的是一些東歐的國家紛紛“變天”,華約國家改變國家體制,都走上了西方給他們設定的民主道路。東歐劇變已經過去三十年,那些劇變的國家怎麼樣呢?一些國家走上富裕道路,一些國家則進一步分裂,比如南斯拉夫一分為七,還有的國家雖然沒有分裂,但國家至今還窮得叮噹響,此國就是歐洲很低調的國家阿爾巴尼亞。

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提到阿爾巴尼亞,年齡大的人就會想到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曾無私援助此國,是我國上世紀六十年代的“兄弟國”。按理說此國身處歐洲,靠西方的援助與技術,雖然成不了富國,至少應該在歐洲“脫貧”吧,但阿爾巴喬亞依然是歐洲最貧窮國家之一,2014年成為歐盟的候選國,至今還處在“候選”系列,歐盟不想讓一個脫後腿的國家進來。

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其實阿爾巴尼亞的“窮”也不能怪此國,此國資源並不豐富,而且沒有富饒的土地。但世界上發達國家並不是靠本國基礎發展的,他們都有著“獨門秘訣”,主要是阿爾巴尼亞東歐劇變後,此國經歷了一場蹊蹺的內戰,而內戰的原因卻讓人不解。

繁榮一時卻沒有錢

阿爾巴尼亞東歐劇變時並不是太窮,1992年,阿爾巴尼亞把霍查的私人醫生貝里沙選為總統。從此一個醫生職業的人開始治理這個窮國。

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貝里沙知道西方有錢,開始向西方靠攏,並按照西方模式進行私有制改革,這是蘇聯解體和東歐劇變後國家“標配”動作。蘇聯也曾經歷過“休克療法”的鎮痛,造就了國內的大寡頭。如果不進行私有化改革,西方國家不僅不幫你,也不會接納這樣的國家。

阿爾巴尼亞靠東歐劇變前的家底,實施私有化改革後,一時間該國經濟突飛猛進。據資料記載,阿爾巴尼亞在貝里沙上臺後的兩年內,增速超過了10%。但這種增速好景不長,因為這種經濟模式太簡單,靠變賣國有資產得到的一時振興,而私有化改革需要的是真金白銀,阿爾巴尼亞在第一輪改革後突然出現了缺錢現象。

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早在東歐劇變前,阿爾巴尼亞銀行裡的錢貸給國有大型企業,但私有化改革後,這些國企曾經貸的錢就成了壞賬。企業破產根本還不了銀行。銀行缺錢怎麼貸給這些私有化企業呢?所以當一時虛榮的經濟繁榮後,資金鍊肯定要斷。

貝里沙政府也曾試圖解決國內私有化後企業缺錢的問題,但國家就那點錢,讓政府捉襟見肘。即使幫助的企業也只是杯水車薪,根本不管用。總不能開動印鈔機去印錢吧!

沒錢也不能等死,此時阿爾巴尼亞就開始出現私人地下銀行,這些銀行通過高利率把老百姓的錢吸上來,然後再以高利率貸給企業發展。企業得到錢後,就如注入血液一般,減輕了壓力。阿爾巴尼亞政府一看這招管用,就對這種地下銀行和私人性質的公司採取默認的態度。

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不久阿爾巴尼亞私募公司迅速增加了,一些實體企業看到這種私人銀行很掙錢,乾脆放下實業,把錢拿到私募公司去投資掙錢。但是私募公司可不是把錢用到正地方,為了賺取快錢,他們把吸納來的錢用於販毒、走私等違法事情上。

很多企業用錢並不是少量的,一些私募公司就再次提高利率吸引民間更多的錢進來。然後再採取拆東牆補西牆的措施保證私募正常運行。從此阿爾巴尼亞國內拉開一場“金融傳銷”的大戲。

傳銷式融資太瘋狂

很多人看到高利率融資能夠賺到錢,於是各個私募融資公司開始了瘋狂競爭,其競爭手段很直接就是不斷提高利率。而且一些公司通過媒體大量宣傳投資致富的神話,一些官員也加入這場投錢致富的運動中來,因為利潤太誘人了,那時該國民眾拿著錢找公司,很多人都夢想投錢一夜致富。

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此時阿爾巴尼亞政府也看出危機,要求只有銀行才能募集資金,其他個人及企業都不能參與。但由於之前政府的放任,這條政府規定已經不起作用了。而且政府官員的錢也參與其中,他們當然不希望這個“氣球”破裂,希望越吹越大,讓他們能從中獲得更大利潤。

經過瘋狂式的融資集資,1996年,阿爾巴尼亞8家融資公司負債務達到12億美元,佔全國生產總值的64%,這樣大的比率著實驚人,而全國有一半以上的民眾把錢存入這8家公司。

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長期生活在計劃經濟時代的阿爾巴尼亞人不知道這種金融式傳銷,實際就是西方早就痛恨的龐氏騙局,而且國家也沒有應對此種金融傳銷的手段,致使“氣球”越吹越大。那時人們都在做夢,夢想成為富翁。融資公司也繼續鼓動人們,讓民眾知道投得越多,獲得也越多,就連農民也變賣家產投入到這場瘋狂的投資運動中。

但“氣球”不斷吹,終有一天吹爆之時,1995年底,聯合國解除了對南聯盟的制裁,這就使阿爾巴尼亞那些靠走私掙錢的投融資公司一下沒有了進錢的渠道。沒有錢必然會出現週轉困難,當一個人來公司取錢取不到沒人會懷疑,當更多的人取錢取不到時,一場恐慌就開始了。

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1996年,阿爾巴尼亞陷入一場兌錢的風波。投融資公司沒錢兌換,只能靠再次提高利率緩解人們集中取錢。那時有的公司利率甚至到了44%驚天價格。這樣大利率的確吸引人。有的人坐在家裡開始畫大餅夢想富翁生活,但他們想不到危機已經到了。

傳銷遊戲帶來內戰

1997年,阿爾巴尼亞兩家大的投資公司破產,也預示著“氣球”爆了。於是全國民眾都來擠兌。那些投資公司哪有錢給民眾,大量公司只得跑路,很多阿爾巴尼亞人頓時一夜返貧,那些夢想成富翁的人憤怒,紛紛跑到政府那裡抗議。一些情緒激動的民眾還發生暴力行為。

阿爾巴尼亞政府趕緊採取措施應對,除了凍結一些公司的資產外,而且防止國家銀行沒有錢,降低提款額度。民眾當然不願意,與政府發生了武裝衝突。而阿爾巴尼亞部隊也不敢對民眾開槍,因為軍隊也參與了投資,他們的錢也在裡面。

曾是中國兄弟國,東歐劇變後“虛榮”致國家癱瘓,現仍是歐洲窮國

那些參加投資的政府官員甚至鼓動民眾與政府對抗。有些憤怒的民眾甚至搶了軍火庫,拿著武器與政府對抗。阿爾巴尼亞一時間陷入一片混亂。國家機器處於停擺狀態。

此時監獄被襲擊,犯人被放出來也參與了這場內亂,總統貝里沙不敢在首都待著,跑到亞得里亞海上去,國防部長也跑到意大利。

而對阿爾巴尼亞內亂,歐洲希臘、意大利、法國等國家派維和部隊進入阿爾巴尼亞,才基本穩定的局勢。1997年,在歐洲各國的維持下,阿爾巴尼亞進行選舉,貝里沙下臺,內戰基本結束。但那些流入到民間的武器依然是阿爾巴尼亞不穩定因素。

東歐劇變後最受傷的國家,本來想獨立發展,卻陷入傳銷,差點葬送國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