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一日早朝,潘仁美奏告太祖,假稱北漢正招兵買馬,聚草囤糧,並勾結遼國,企圖進犯大宋。宋太祖一聽大怒,當即下旨,命潘仁美為監軍,高懷德擔任先鋒,親率十萬大兵,一路過關斬將,浩浩蕩蕩開到了北漢境內的潞州。

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消息傳到北漢都城晉陽,北漢主劉鈞驚恐萬狀,急忙召集滿朝文武商議對策。大將趙遂奏道:“主公不必憂慮,臣願率領兵馬,前往潞州退敵。”北漢主准奏,命趙遂為行軍都部署,劉雄、黃俊為正副先鋒,領兵五萬,前往潞州。

第二天,兩軍在曠野上擺開陣勢。

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趙遂縱馬出陣,他高聲大罵:“你等手下敗將,怎敢又來挑釁?”宋軍先鋒高懷德大怒,揮舞長槍,策馬出陣,趙遂舞刀相迎。宋將高懷亮舉鞭來迎,只兩個回合,劉雄就被高懷亮的鋼鞭擊中頭顱,翻身落馬而死。趙遂見勢不妙,虛砍一刀,撥轉馬頭便跑。潘仁美揮動帥旗,宋軍一齊掩殺,北漢軍大敗。趙遂不敢回潞州城,帶著殘兵敗將,逃回了晉陽。宋軍將潞州城團團圍住。

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趙遂回到晉陽城,向北漢主稟報了兵敗之事,北漢主驚得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謀士丁貴說:“以往宋兵來犯,都是被代州楊令公殺退。此次宋兵來勢比以往更甚,非楊家之兵不能退敵。主公可寫詔書,召楊令公火速來救。”北漢主嘆氣道:“楊家軍天下無敵,來退宋兵自然不在話下。只是楊繼業常勸寡人歸順大宋,寡人對他放心不下。萬一他先降了大宋,再合併算計寡人,如何是好?”丁貴說:“楊令公是忠義之士,雖勸主公降宋,只要主公不降,他是絕不會背主降宋的。主公不必疑慮,退敵要緊。”北漢主沉吟良久,才說:“今日事出無奈,也只好如此。”於是親寫詔書,派人快馬送往代州搬救兵。

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楊六郎、楊七郎回到家裡,楊令公問起一路上的情景,七郎就忐忑地說了殺潘虎之事。楊令公聽了,既喜又憂,喜的是潘虎惡貫滿盈,七郎打死他,未嘗不是一件積德的善事;憂的是潘仁美老奸巨猾,他若知道殺死潘虎的人就是七郎,定不會和楊家善罷甘休。但事已至此,也只好先把這事放下。沒過多久,楊令公突然接到北漢主的告急詔書,他立即傳令調兵遣將。此時楊家軍已發展到兩萬多人,楊令公命令大郎楊淵平留守雁門關,自己率兵星夜趕到晉陽,覲見北漢主。

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宋兵的探馬探聽到楊家軍增援的消息,急忙報知宋太祖。宋太祖召集群臣,說:“此次出征以來,大軍所向披靡,如入無人之境,皆因未遇楊家軍之故。此番和楊家軍交戰,眾將務必同心協力、奮勇爭先,方有望取勝。”說完,傳下號令,兵離潞州,向晉陽進發,在距楊家軍不遠的地方紮下營寨,並向北漢營下了戰書。

次日午時剛到,宋兵和楊家軍已各自擺好了陣勢。宋太祖偕左右大將,一字排開。楊令公跨馬擎刀,左有大郎、二郎、三郎、四郎,右有五郎、六郎、七郎、八郎。楊家軍人數雖少,卻是聲勢赫赫。宋太祖看了,不禁暗暗讚歎。

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這時,忽聽兩軍陣三聲炮響,楊繼業提刀縱馬,和六郎楊延昭、部將王貴一起,威風凜凜地衝到陣前,宋將蕭華上前迎戰。蕭華手提花槍,在馬上高聲叫道:“北將及早投降吧,以免殺傷你們,如若不然,小心我大宋鐵騎踏平河東!”楊繼業厲聲罵道:“無端匹夫,死在眼前,還敢口出狂言!”說罷,舞刀縱馬,直取蕭華。

高懷亮見狀大驚失色,急忙拍馬上前,楊繼業舉刀相迎。兩人戰了五十多個回合,楊繼業佯敗,打馬往回便走。高懷亮緊追不捨,不防楊六郎騎馬從邊上猛衝過來,將高懷亮從馬上撞落下去。楊家軍趁機掩殺,高懷亮拼死逃出,宋兵折損無數。這一場惡戰一直殺到傍晚,兩邊才鳴金收兵,各自回營。宋太祖回到營盤,聞知宋軍傷亡慘重,不由嘆息道:“楊繼業武藝超群,寡人若能得此人,何愁天下不定?更何況楊家七郎八虎個個英武不凡,無怪乎天下無敵。你等敗在楊家將手裡,並非恥辱。朕意已決,定要將此人活捉,為朕所用。”他閉目沉思半晌,忽然睜眼道:“眾將做好準備,今晚二更隨朕前去劫營。”當即太祖調兵遣將,安排停當,只等二更到來。

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當夜二更,恰好陰天,四周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宋軍一萬五千人馬悄悄地來到楊家軍營南門之外。宋將高懷德、曹彬帶著五千人馬殺進營帳,但眼前卻只看到一座空營。高懷德立即命人放信炮通知後續部隊。與此同時,只聽楊家軍營背後也傳來三聲信炮。高懷德心知中計,連忙和曹彬一起率軍往營外衝。後面的党進聽到炮聲,以為高懷德已經與楊家軍交戰,急忙按原計劃帶著一萬人馬殺進楊家軍營。霎時間,只聽戰鼓咚咚、人喊馬嘶。等到天光微亮,宋軍方才發現對方並非楊家軍,而是己方在自相殘殺。

楊繼業得勝回營後,王貴勸道:“大宋國力強盛,久戰恐怕對河東不利。不如見好就收,和宋軍議和。”楊繼業覺得有理,派人去通報宋軍。 此時,在宋營裡,宋太祖聽說宋兵大敗,正在懊惱,恰好北漢軍派人來求和。宋太祖沉吟良久,只好應允,下令班師回朝。

高懷德大戰潞州,楊繼業與宋太祖講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