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牛生了小牛以後,一頓需要添加多少料?需要注意什麼?

花之順


"母牛生了小牛以後,一頓需要添加多少料?需要注意什麼?"針對這個問題,願意與你分享一下個人看法。

母牛在養牛行業之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可繁殖母牛的數量間接影響到活牛和牛肉的市場價格。到2017年末,有數據顯示,全國可繁殖母牛數量僅為1400萬噸,下降了。所以,對於母牛應該精心管理。特別是母牛繁殖之後,身體異常虛弱,在飼料餵養上面需要多加註意。


母牛繁殖之後要及時補充營養

繁殖之後的母牛身體非常虛弱,會導致身體之中水分和鹽分以及糖分大量消耗掉。所以,需要通過餵食來及時補充營養,促使母牛儘快恢復體力。具體的做法就是在食鹽之中添加紅糖、麩皮,用熱水均勻攪拌之後,讓母牛飲用。



母牛產後半個月之內的餵養

在產後3天之後,除了上面提及的營養補充之外,還需要每日提高優質,容易消化的牧草。此外,還需要適當補充一些混合精料,精料要豐富的蛋白質為主,比如多添加一些玉米、麥麩等。每日混合精料的量在0.5~1kg之間,此後每日慢慢適量增加。一個星期之後,精料的每日餵養量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喂精料的時候,使用的水必須是37~38℃的溫水,禁止使用冷水,以免引起腸胃炎等病害,影響都繁殖壽命。



母牛產後半個月之後的餵養

母牛產後,在第16天開始到3個月之間,母牛的食慾逐漸恢復正常,並且達到最大采食量。同時,對於營養的要求也是非常高。所以,這個階段要提供充足優質的牧草,最優質的精料。精粗飼料的搭配比例為1:1。那麼,每日的採食量怎麼確定呢?建議,每日提供的食物總量為母牛體重的4%,盡最大努力提高充足飼料。



好了,以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評論指正。另外,大家有關於三農方面的問題,可以一起探討。


有點意思的事兒


一般我們說這個時期是圍產期,也屬於哺乳期,一般來說圍產期是分娩前的15天和分娩後的15天,而哺乳期就是從犢牛出生到犢牛斷奶這個期間叫做哺乳期,那麼母牛生了小牛以後我們應當如何管理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下。

分娩以後管理

1.飼養管理:無論是在產前的15天,還是在產後的15天,我們都需要控制精飼料的使用量最大不能超過體重的1%,分娩前幾天儘量不飼餵精飼料,可以補充一些食鹽和電解質,而且還可以提供一些麥糠,青貯飼料等不要飼餵。


2.生產以後:生產以後為了讓他舔乾淨牛犢身上的粘液,還有就是為了讓他儘早排出胎衣,我們需要保持環境的安靜,這個時候可以提供溫暖的30多度的小麥麩皮加一些食鹽,或者是碳酸鈣,再加一些紅糖等,可以使母牛迅速的恢復體力,在冬季的時候尤其要注意分娩的時候如果溫度過低,我們需要生火來防止犢牛被凍傷,天氣寒冷站不起來等。

產後的幾天母牛消化機能跟不上,這個時候不要飼餵精飼料,主要是以青乾草為主讓它自由採食就好啦,從第三天開始也可以每天慢慢的增加精飼料飼餵量,第一次可以是500克在慢慢的增加四天以後逐漸正常。

3.環境管理:環境管理的話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冬季管理,圈舍裡面鋪設乾草保持環境的衛生,而且一般在分娩之前都需要消毒,乾燥是必要的防止母牛和小牛風溼病。

哺乳期同樣也非常重要,因為有大量的鈣,磷流失,如果不及時得到補充的話,有可能會癱瘓因此精飼料的補充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配合著使用預混料,這樣就可以避免微量元素缺乏。


聚焦三農瞭解事實


母牛在分娩後身體虛弱,體質也會下降,抗病能力和免疫力都會降低!

母牛在生產過程中導致身體中的水分和鹽分以及糖分都大量消耗,這時候應補充適量鹽水或糖水,這樣可緩解他們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水分、鹽分、糖分的消耗!

在生產後可用食鹽加入紅糖加入麩皮,用熱水拌勻後讓母牛來飲用,這樣可以讓母牛的乳汁分泌更多!

分娩後在飲食上應多喂一些含有蛋白質以及營養豐富的飼料!

同時要注意的是母牛分娩後一定及時清理胎衣,如果胎衣清楚不及時,可能引發疾病或其他炎症!

及時排出惡露,與人一樣要把存在子宮中的羊水淤血以及脫落的粘膜排出體外,這樣有利於健康,一般牛在半月內可排幹體內惡露!超過二十天還有的話,需要服用消炎藥來幫助惡露排出!


菜鄉好稿兒


剛產幼牛的母牛體質較弱,需要補充適量的水,糖份和鹽;可以用麥麩,食用鹽,糖,用溫水攪拌餵食,減少粗料比例,從而產生足夠多的母乳汁餵養幼牛,要注意保證母牛,幼牛的居住環境衛生和消毒工作。

切記

注意母牛產子後胎衣是否完整排出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