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自古以來,中國人在談及婚姻之時,總是會不可避免地提到一個話題——門當戶對。在絕大多數年輕人面前,他們往往覺得這是門第的偏見,但在父母看來,這是他們想要保障子女幸福生活的方式罷了。

但子女大多叛逆,門當戶對也往往難以實現,尤其是到了自由戀愛的年代。民國的才女張荔英便是如此一人,當年一場富家女與通緝犯的婚禮,令人何其震驚。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一、富翁之女與通緝犯

張荔英的父親是張靜江,而張靜江又被稱為是“革命聖人”,在軍政上,他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文化界和商業界,張家又是大豪門,其實力堪稱富可敵國。在如此雄厚的背景之下,培養出來的女兒張荔英怎麼可能會遜色?

只不過,與父親不同,張荔英對於從政從商都沒有任何興趣,她自小喜歡的便是藝術,並且立志要成為一個畫家。雖說當時社會比較動亂,張荔英的這個夢想顯得有點太過不切實際,但是她的家庭背景撐得起她所有的任性。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對於女兒的夢想,張靜江是全力支持的,在她看來,在這樣正當如花的年紀,女孩子就是應該要追求自己的夢想的。家庭的支持,本人的天賦,優質的教育資源,這些讓張荔英一度對繪畫痴迷,她還為此許下了此生不嫁,獻身藝術的言論。

但是很快,這個言論便被她自己打破了,而對方還是一個大她30多歲的通緝犯。這人的名字叫做陳友仁,是一位忠實的革命烈士。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正是因為是革命烈士,陳友仁所從事的工作,一如暗殺、遊說等,難免是會觸怒當局的,被通緝大概也是情理之中,畢竟他又沒有一個強大的背景。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二、幸福太短,此生不願再嫁

但如張荔英一般為藝術痴迷的女子,何以會對一個革命烈士感興趣呢?很多事情,愛情是沒有理由可講的。但是對於張荔英的父親張靜江,他卻是不能接受女兒的選擇。

一來,當前局勢混亂,張靜江希望女兒的未來的另一半是個能夠給她安穩之人,陳友仁尚且難以自保,何來安穩?二來,從年齡上來說,陳友仁大了張荔英30多歲,換做任何一個父親,怕是都不能接受一個和自己一般大的女婿。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但張荔英是個執拗之人,父親的“不許”在她這裡起不到多大的作用。於是,張荔英給父親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自己堅定的立場,這一次,她不僅要與陳友仁戀愛。而後,張荔英與陳友仁前往國外。

世人常說,子女是父母前世所欠的債。在張荔英的面前,張靜江終究是沒有辦法狠心。1930年,張荔英與陳友仁在巴黎完婚,因為陳友仁尚在被通緝的緣故,他一直沒有辦法回國。只不過,婚姻雖然如願,但是兩人並沒有幸福多久。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因為很快,陳友仁就被逮捕,而後因病去世。在這短暫的婚姻中,張荔英雖然經常跟著陳友仁漂泊,但是總體而言,卻也是溫暖和幸福的。陳友仁去世之後,張荔英一度頹廢,而後更是將情感全部轉移在了繪畫上。

就在這時候,何永佶出現了。何永佶是陳友仁的好友,對於張荔英大概也是覬覦已久,這次好友去世,他自然是展開了攻勢。只不過最後都被張荔英一句話拒絕了,沒有了陳友仁,她此生都不願意再嫁。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三、怕孤單,所以結婚?

只不過,不願意再嫁與不會再嫁之間是不同的,因為張荔英周邊所有的人都開始勸她。未來的人生還很長,一個人的日子相當孤單。在這種情況之下,張荔英答應了何永佶的求婚,或許不過是想要讓親朋好友放心罷了。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但是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這何永佶之所以會願意追求她,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她本人,而是因為張荔英有錢,不管是從家世背景上來說,還是從張荔英本人的能力上來說,榜上了張荔英,他此生只怕是不用擔心了。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在做吃了六年的軟飯之後,張荔英與何永佶離婚,又繼續了獨身的日子。有了何永佶的經歷之後,張荔英再也不會想著因為孤單而找個人湊合。第一次婚姻,給她的難能可貴的愛情,但是時間太短,也未能善果。

富家女一嫁通緝犯,二嫁前夫好友,可惜均無善果,晚年孤獨終老

第二段婚姻呢?張荔英更是覺得自己好似找了一個騙子,六年的光陰,純屬虛度。因此,在接下來漫長的歲月中,她要享受與自己相處的日子,沒有愛情沒有婚姻,她還有繪畫的陪伴。而繪畫,註定此生都不會背棄她。

因為有它的存在,孤獨終老也變得不再那般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