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報名選崗怎麼避免扎堆?

格穎迪奇聞天下


  挑選一個適合的崗位,很可能會成為你順利上岸的一大助力,同時,它也意味著你努力的開始,目標的設定。那麼,我們該如何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崗位呢?


考慮地域因素

  國考和省考不同,國考沒有戶籍上的限制,因此我們報考的時候是可以報考職位表內符合報考條件的任何一個地區的職位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在報考之前想清楚,以後到底是想去哪裡工作,鄉鎮還是城市。結合著自己對未來的職業規劃,選擇報考適合自己的崗位,不要等到被錄取之後,因為工作地點的原因再去後悔。


瞭解工作內容

  大部分考生在報名的時候都沒有去仔細瞭解過所報崗位的具體情況,只是想著能通過初審就萬事大吉了。結果上崗後對工作內容不滿意,產生辭職的想法。因此建議我們廣大考生在報考之前至少要去了解一下想要報考的崗位大致是做什麼內容的,有的崗位還會有出差的要求,在職位表的備註裡也會標註出來,同樣也是需要我們考生注意和考慮到的。不要在報考的時候只想著過初審就好,最後錄取的時候悔不當初。


分析崗位競爭

  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建議我們考生在報考的時候最好避開那些熱門崗位,選擇一些競爭力稍微小一點的崗位,這樣成功的幾率也就相對來說會大一些。因此建議大家在報名的時候,可以先註冊好自己的報名賬號,但是不要急於在第一時間就進行報名。一般來說中公教育會屆時每天更新報名人數以及對那些報名人數較多,競爭較激烈的崗位進行分析,我們考生在前幾天的時候可以先進行一下觀察,一般來說國考的報名時間應該是10天左右,我們可以在中後期的時候進行報考。但是切記:千萬不要拖到最後一天才報名,因為如果一旦初審沒有通過的話,就失去了改報的機會。


結合自身意願

  在綜合了所有的因素之後,同樣我們自己的想法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這個崗位無論從什麼方面來說都是最優的,但是自己卻不喜歡,那麼就算被錄取進入單位後也不會有太大的工作熱情。因此,在考慮了以上幾個因素之後,我們自己的意願也是要重點參考的,避免日後後悔。


  說了這麼多,各位考生們有沒有對自己的崗位選擇有一個大概的瞭解了呢?最後希望大家都能C位上岸,順利成為一名國家公務員!


永川中公教育


公務員報名崗位扎堆是不可避免的,根本不是你想避免就能避免的了的。

公務員考試可以說是最熱的考試之一了,招考比例常常出現幾百比一甚至上千比一的情況,這不僅僅是因為公務員考試比較熱門,更重要的是因為崗位招錄條件設置的不科學。

大家知道,公務員考試會對學歷、專業、經歷、黨員身份等提出要求,尤其是專業的要求,僅僅這一項就把很多人都拒之門外。並且,公務員招考崗位真的太少,一個崗位只招考一兩個人,大部分崗位符合條件的都得幾十人以上吧,真正的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對於那些只要求本科學歷,其他專業、身份等都不限制的崗位,經常會出現幾百或者幾千個人競爭一個崗位的情況。對於這種崗位來說,你不想扎堆都難,因為你根本就沒有其他可以選擇的機會。

以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為例,2019年共招錄14537人,但是報名考試的達到了135萬人,總體比例在100多比1。但是具體崗位招考比例特別高,比如廣東省氣象局招錄的一名科員崗位,招考比例達到了4000比1,4000多人競爭一個科員崗位,想想有多麼可怕。招考比例這麼高並不是因為這個崗位有多麼吸引人,主要原因還是要求的條件相對比較寬鬆,比如專業只要求法學類,要求的是大類學科,而沒有限制到某個專業。

所以說,建議公務員考試或者公務員遴選考試,在崗位條件設置上,減少專業的限制,除了某些對專業要求比較高的崗位,大部分還是綜合崗位比較多,根本和專業毫無關係。尤其是公務員遴選考試,大家都是工作了多少年的公務員了,還再提專業要求,確實不是很科學。

總之,公務員考試基本不可能避免扎堆報考,只求減少對專業的限制,崗位競爭才有均衡的可能。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中省直遴選


有很多的因素會影響報考人數,以下幾條建議可以參考∶

1、地域

如果你選擇的是北上廣深地區,報考比怎麼著也得幾百比一。這個競爭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選擇地域很重要。



2、專業限制

在選擇崗位時,儘量選擇有專業限制的崗位,這個會在很大程度上規避到人數扎堆的現象。



3、黨員限制

有一些崗位在報考時是要求考生必須是黨員身份的,這個條件其實也能淘汰掉很多考生。



4、英語四六級限制

這個也是若干崗位的限制條件之一,不過淘汰的人數可能力度沒有那麼大。



5、招錄人數

一般情況下,招錄人數3個左右就會就會有很多人報考啦,具體報考人數因地而異。所以可以選擇招錄人數比較少的,1一個左右吧,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畢竟招錄一個人,無論報考人數是多少,其中只要有一個比你強,那麼你就沒戲了。



6、應屆畢業生

很多崗位就是應屆畢業生專門設立的,還是有很大的優勢的啊。不過據說有些崗位畢業兩年內只要沒參加工作,沒繳納五險一金也是可以報考的。



7、服務年限限制

有些崗位是有兩年到五年的服務年限的,原則上就是說在服務年限沒滿時是不可以參加任何形式的公務員考試的,也不可以去任何別的單位。當然,事實上可以借調哦!



8、國考和省考

國考是針對全國性的,省考是針對個別省份的,當然外省的也可以考啦。所以國考人數肯定會比省考人數多啊,儘量報省考吧。



還有一些別的限制條件,比如學歷什麼的,我建議在報考的時候,結合自身條件,儘可能選擇多個限制條件疊加的崗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人數扎堆現象。


伍七七


公務員考試扎堆現象,這中間有許多無奈和感慨。誰都不想扎堆,誰都想著報考人數少的,競爭少的,概率大的,崗位好的,前途大的,薪酬高的,離家近的,環境美的,地位高的。但是殘酷的公務員考試事實告訴我們,既然是一次選拔性考試,那麼就不會滿足每個人的要求。為什麼有的崗位扎堆,因為這個崗位首先專業、學歷、工作經歷等限制少,比如國稅地稅,首先它是個許多人嚮往的部門,其次招考專業要求不是很苛刻,許多專業都可以報考,所以造成趨之若鶩的現象。所以扎堆現象有時候沒辦法避免,沒有扎堆的地方要麼非常偏遠,條件特別艱苦的地方;要麼專業限制死死的,尤其是非常冷門的專業,比如氣象局;要麼門檻高,比如研究生以上啊,相關崗位工作三年以上啊等等,這些現象導致很多冷門崗位無人報考。

所以並不是都想扎堆,其實都想上岸,只要有個岸能上,咋就上,報這種心態的人佔大多數,都是為了一碗飯吃,沒有人刻意去扎堆當炮灰,實屬無奈之舉而已。

所以選崗避免扎堆只能在相同的崗位,條件差不多的地域或單位之間掌握好平衡,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性報考即可。


淨梵居士


公務員考試每年報名人數都特別多,普通的職位報名比例一般在幾十比一,稍微搶手的職位能達到幾百比一,去年熱度最高的職位報考比例達到了九千多比一,真正的萬里挑一。

公務員考試報名如果能選好的話,能減少不少壓力,如果不是特別又把握,儘量避開熱門職位,下面教你幾招怎麼在報名環節先贏一把。

首先用專業篩選能報名的職位,如果是較偏門的專業這樣競爭對手會少很多。篩選出職位後考慮自己喜歡的職位至少兩個,報名開始後還剩兩三天的時候查看報名人數,再選擇自己要報的職位。

如果是基層服務人員,村官等,這樣的職位競爭人數也會少一些。報名時選擇縣級及以下的職位競爭也會少一些。



大學生如果有考公務員的想法的話,建議一定要利用好自己的應屆生身份。查看職位表的時候,儘可能把自己的條件疊加,比如自己是應屆畢業生、計算機專業、研究生學歷,這三個條件疊加後如果還有符合的職位,那你的競爭對手就會特別少。

報名想避開人數高峰這樣的方法比較實用,不過還要考慮自身的需求,想以後呆在哪個城市,想有什麼發展。所以說報名避免扎堆只是個權宜之計,想要考上喜歡的職位,提高成績才是王道哦!


白哥侃事兒


選崗要避免扎堆嗎?如果有能力,不要避免!

扎堆,是因為熱門,熱門是因為條件好、待遇高,人人都想去。人生難免競爭,遇到機會一定要抓住,努力努力,說不定就可以為自己搏一個精彩的人生。正面競爭,盡力爭取!

如果確實沒有把握,也要正確面對,根據自己的實際條件,保穩定,爭優先,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1、符合自己的專業;2、符合自己的發展方向;3、崗位比較理想;4、競爭適當。

按照123去選崗位,然後按照4的原則,去看看崗位報名數據,分析報名人員增長趨勢,好多崗位最後一天或者兩天會有一個高峰期,這個都要預計在內。如果實在競爭很激烈,可以改變123的選擇,在專業範圍邊緣進行選擇。

千萬不要單純為了考上,勉強自己,隨意降低自己的要求。有些條件不是很好的崗位,如果單純為了就業去考,還是要謹慎再謹慎。公務員並非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最優先的選擇。如果是條件太差的地區,生活不習慣,發展前途不明朗,去了生活都成問題,安心工作只是一種理想化。折騰幾年,什麼都耽擱了,還不如走另外的路子,選擇事業單位、國企或者五百強企業就業,說不定更好。我有一篇關於基層公務員招考的文章:《公務員招考:紮根基層,服務三農,你真的準備好了嗎?》,從生活、工作、前途三方面分析了報考基層公務員的利害,可以參考。


真寧腔調


報名選崗法則

明確自己的底線,比如地區就是我的底線,那就必須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進行選擇。所以,第一步,就是要把底線給明確了,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進行選擇。

滿足了底線後,那就再看,自己能報哪些崗位,比如你的專業,學歷,工作經驗,戶籍的特點,選擇你能報哪些崗位。



然後,再看,你能報的崗位中,就會發現,限制越少的,非基層崗位,一定是限制越少的競爭越激烈。比如三不限的崗位,競爭一定很大。

此外,跟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市直,或者省直這些部門的競爭也會大。

所以,根據自己的實力進行選擇崗位。

但不得不說,現在的競爭已經越來越激烈了。除了崗位的選擇之外,一定要努力複習。

心竺公考,100萬小夥伴在用的公考神器


心竺公考齊老師


1.關注每天公佈的報名最多的前十個崗位,和報名最少的前十個崗位

2.儘量最後兩天再報考,這是就可以基本看到各個崗位的報名人數和過審人數了

3.避開三不限崗位,這些崗位不僅報考人數多,而且經常冒出筆試140分的大神,讓人措手不及

4.如果僅僅為了上岸,對崗位沒什麼要求,可以選擇相對偏遠的地區的崗位來報名,畢竟人都喜歡往大地方擠,這樣做有利於提高上岸的成功率

最後祝你成功上岸!

歡迎各位看官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公司東門賣燒豬的


一、第一步,報考前,先花點時間認真研究職位表。先篩選出自己符合條件的職位,然後從中進一步篩選出幾個意向崗位。



二、第二步,意向崗位選擇,儘量選擇和自己所具備條件匹配度最高的崗位,不要選擇類似專業不限這樣的崗位。

三、第三步,報名期間,每天人事考試網都會發布各個職位報考人數情況、通過審核情況以及報名人數最多的崗位情況和至今無人報考崗位情況。請每天留意這些信息,從中瞭解自己的幾個意向崗位的報名情況,通過審核情況。


四,最後,等到報名截止前倒數第二天再報名,這樣即可以最大限度避開競爭激烈的崗位,又能保證萬一首選崗位審核不通過時有足夠時間改報其他崗位。

不知道我說得夠清楚了麼?


緣未末


不知道前面這些回答的朋友們有沒有考過公務員,回答的如此詳細,卻沒有解決問題。



公務員考試選崗避免扎堆的唯一辦法,就是每天關注崗位報考人數信息統計表,報考前倒數第二天,用最快的電腦、最精準的信息填報崗位。具體操作如下:

第一,結合自己專業先選崗,限制專業的崗位普遍報考人數會少點,先選好自己心儀的七八個崗位。

第二,每天下載報考情況統計表,關注自己所選崗位的報考情況。



第三,到報考結束倒數第二天,看崗位統計表,選擇自己先前確定的幾個崗位中,人數最少的那個崗位進行報考。

為什麼要倒數第二天,不是最後一天,因為這裡涉及審核問題,假如你審核沒過,還有補救機會,假如你最後一天報名,審核時已經截止報名了,這時審核不過,就沒機會考試了。

純屬個人經驗,祝你早日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