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之內稱祖的大神共有四位,鎮元大仙為何能與如來佛祖齊名?

李亞東


對於這類神話問題,社長本人是具有強烈興趣的,所以在此與你好好談論一番:

首先,鎮元大仙道號鎮元子,又名與世同君,光看這個名號,就能想象的出鎮元大仙的壽命可謂是很長很長了,事實也的確如此。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西遊記內稱祖的四位大神:鴻鈞老祖,如來佛祖,菩提老祖,鎮元大仙。光論身份地位,不論其他,兩者一個是佛祖,一個是地仙之祖,在這方面鎮元大仙就已經是跟如來佛祖平起平坐。

再來看一下,在《西遊記》中,鎮元大仙並沒有提自己有多厲害,他的厲害都是由其他人表達出來的。

第一,鎮元大仙的人脈:

在西遊記原著中,鎮元子的門童在三藏疑惑鎮元子為何只供奉天地的時候曾解釋:

唐僧問,為何家師不供養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清風明月笑答: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
“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了我們的香火。是家師謅佞出來的。”

這麼一看,鎮元大仙的人脈也是極其之廣,而且輩分之高可與三清平起平坐。且本就是地仙之祖,需要供奉的也的確只用一個天,至於多個地,怕只是為了成雙成對吧。

第二,鎮元大仙的實力:

西遊記想必大家很熟悉,孫悟空因為偷吃人參果,還砸了人家的果樹,被鎮元子兩次大袖一揮,連馬帶人帶回了觀,毫無招架之力,就如同如來佛的五指山一般。最後還是觀音過來,救了人參果樹,才擺平了事情。這就要說說,救果樹的時候,孫悟空找人幫忙,別人跟他說的話。

元始天尊的大徒弟長壽星對悟空說:那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是神仙之宗。而你雖得了天仙,卻還是太乙散仙,未入真流,壓根不是人家的對手。
觀音也曾對他說道:“你可知道那鎮元子是何人?就連我都要敬重他三分!”

再來說一說,鎮元大仙的那一株人參果樹:

人參果樹乃天地之靈根,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結出的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這麼一看,連寶物都這麼厲害,鎮元大仙的實力不可謂不強。

所以,無論是身份地位,還是鎮元大仙本身的實力和人脈,都是足以跟佛祖齊名。

不過鎮元大仙在傳統道教中,並沒有這個人,他只出現於《西遊記》。

我是社長,喜歡的可以關注我哦。


abandonzany社


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鎮元子是道教之祖,鴻蒙初開之際,被鴻筠老祖收到門下,看守果園。在五莊觀呆了一輩子,非常低調。假設如果成立,那麼就能理所當然能看出來,他的修為是很厲害的。 在加上,三清四帝都是他朋友,或者故人,當然了,從天地初生能活到那個時候的,不也就那幾個麼。


再加上道教佛教其實是對立的,所以,為了不發起爭端,見面了必須給點面子,這樣大家才能共存。
而如來,是後來的,他就是達摩祖師,佛教掌門人,他遇到前輩,自然禮讓三分,說平起平坐,那是自然的了,縱使如來有點瞧不上他,但也不能發作,因為一個是先來的接班人,一個是後來的創始人,你說呢。 求同存異,是道佛的必然趨勢,也是大勢。


DHSHSHS


第一次聽說鎮元大仙是在《西遊記》裡,他有沒有在其他小說或是故事裡出現我沒有考證,也不太清楚。

《西遊記》用了三回筆墨寫了西遊師徒和鎮元大仙的故事,可謂是濃墨重彩了。分別是第二十四回:萬壽山大仙留故友,五莊觀行者竊人參;第二十五回:鎮元仙趕捉取經僧,行者大鬧五莊觀;第二十六回:孫悟空三島求方,觀世音甘泉活樹。相信各位看著標題心裡依舊把故事給順了出來。那麼鎮元大仙為什麼那麼厲害呢?

一、活的久

在第二十五回有一段文字:

卻說這座山名喚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喚五莊觀;觀裡有一尊仙,道號鎮元子,混名“與世同君”。那觀裡出一般異寶,乃是混沌初分,鴻蒙始判,天地未開之際,產成這顆靈根。蓋天下四大部洲,惟西牛賀洲五莊觀出此,喚名“草還丹”,又名“人參果”。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再三千年才得熟,短頭一萬年方得吃。似這萬年,只結得三十個果子。果子的模樣,就如三朝未滿的小孩相似,四肢俱全,五官鹹備。人若有緣,得那果子聞了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本段雖然主要是突出人參果的妙用,但其中,有個詞非常有意思——“與世同君”,與世界同歲,可見其活的時間久,要知道活的時間久了那就會很牛逼。畢竟俗話說的好“薑是老的辣”何況比他大的沒有幾個。再者就是,人參果也是非常厲害的寶物,屬於鴻蒙之寶,有德者居之或者換種說法是有實力才能佔有。

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

出自五莊觀的春聯,也可以進行佐證。

二、朋友圈

道:“仙童,你五莊觀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養三清、四帝、羅天諸宰。只將‘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瞞老師說,這兩個字,上頭的,禮上還當;下邊的,還受不得我們的香火,是家師父諂佞出來的。”三藏道:“何為諂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師的朋友,四帝是家師的故人;九曜是家師的晚輩,元辰是家師的下賓。”

看看大仙的朋友是三清四御,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耀只是晚輩,12元辰只是座下賓上不來臺面。可見鎮元子是和三清四御一個級別的,當然也能稱祖。且故事開頭,鎮元子就受元始天尊的邀請帶著46個弟子去彌羅宮聽講“混元道果”。

混元道果是什麼?即混元大羅金仙果位,聖人果位,萬劫不磨不朽不滅。這就相當與現在的元首級的高峰論壇,你不到那個地位你不能聽也聽不懂。也如現在兩個量子物理教授交談,你彷彿聽天書。聊天話題特高端。

三、長得帥

頭戴紫金冠,無憂鶴氅穿。履鞋登足下,絲帶束腰間。體如童子貌,面似美人顏。三須飄頷下,鴉翎疊鬢邊。相迎行者無兵器,止將玉麈手中撚

這個沒辦法,天天法力滋養,還有人參果當零食,帥是必須的。帥的人不管在哪都會有一席之地的。

四、法力強

那行者沒高沒低的,棍子亂打。大仙把玉麈左遮右擋,奈了他兩三回合,使一個“袖裡乾坤”的手段,在雲端裡把袍袖迎風輕輕的一展,刷地前來,把四僧連馬一袖子籠住。八戒道:“不好了!我們都裝在褡褳裡了!”行者道:“呆子,不是褡褳,我們被他籠在衣袖中哩。”八戒道:“這個不打緊,等我一頓釘鈀,築他個窟窿,脫將下去,只說他不小心,籠不牢吊的了罷。”那呆子使鈀亂築,那裡築得動,手捻著雖然是個軟的,築起來就比鐵還硬。

僅僅是袖裡乾坤一個小手段,就困住行者,是不是和佛祖五指山困住孫悟空有異曲同工之妙?

且不說,能掐會算的基本操作了。

五、性格好

大仙真是性格好

卻說那鎮元大仙用手攙著行者道:“我也知道你的本事,我也聞得你的英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縱有騰那,脫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講到西天,見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還我人參果樹。你莫弄神通。”行者笑道:“你這先生,好小家子樣!若要樹活,有甚疑難?早說這話,可不省了一場爭競。”大仙道:“不爭競,我肯善自饒你!”行者道:“你解了我師父,我還你一棵活樹如何?”大仙道:“你若有此神通,醫得樹活,我與你八拜為交,結為兄弟。”行者道:“不打緊。放了他們,老孫管教還你活樹。”

說八拜為交,就八拜為交。這其中有沒有什麼深層次的貓膩,不在今天討論範圍內。

以大仙的地位見識,會救不活自己的樹?

三星聞言,心中也悶道:“你這猴兒,全不識人。那鎮元子乃地仙之祖,我等乃神仙之宗。你雖得了天仙,還是太乙散數,未入真流,你怎麼脫得他手?

兩人身份地位差距極大,但是大仙可以想著和悟空做兄弟,我覺得不僅僅是背後的圖謀,也是對悟空的欣賞。三星來到大仙的五莊觀,還與大仙把酒言歡,可以說是大仙不在意出生地位的。

六、佛道爭

大仙躬身謝菩薩道:“小可的勾當,怎麼敢勞菩薩下降?”菩薩道:“唐僧乃我之弟子,孫悟空衝撞了先生,理當賠償寶樹。”三老道:“既如此,不須謙講了,請菩薩都到園中去看看。”

第一次看西遊的時候覺得大仙這番作態,感覺太謙卑。

不過這裡可以看一下觀音的身份:

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係。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從這看又覺得的有些理所當然,畢竟是阿彌陀佛,見面給個面子。

至於,這裡面佛道的爭執。大家都是文明人,文明人只玩手段,掐指算物,算計一下菩薩,我拿住了你的弟子,你來不來救?也算是人生的享受。


總結

鎮元大仙,有實力有顏值,當然可以和佛祖齊名。


BEST酷苦


他並不能和如來齊名,他只能和觀世音菩薩這等修為的人齊名,如來佛是佛教之主,你不能說鎮元子是道教之主吧,道教之主有3人,沒有鎮元子,有太上老君,無兩天尊等人。


影視娛樂媒體


中國神仙為什麼不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