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空降兵是以傘降、機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戰的特殊兵種部隊。二戰期間,空降作戰作為一種全新的作戰樣式在戰場上得到積極運用,當時世界各軍事強國均先後組建了空降兵,日本也於1940年開始建立了傘兵部隊。但其組建後由于軍事思想守舊,戰術技術水平一直處於“小兒科”的落後狀態,在多次空降作戰中不僅沒有取得多大戰果,反而事故頻頻,損失慘重,成為二戰中最短命的空降部隊。

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戰術技術最糟糕的空降部隊”

“漫天的降落傘緩緩而降,甚至遮擋住了太陽的光芒。下面,是敵人惶恐而無助的臉。”日本天皇越想越美,大日本帝國必須組建一支強大的空降兵隊伍。

日本空降兵組建後,分別作為特殊兵種隸屬於陸軍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但成軍後由于軍事思想和裝備落後,空降訓練一直停留在原始的跳塔等基礎訓練上,傘兵的戰術技術訓練重點仍然是步兵的射擊和刺殺,直到1941年9月獲得德國空降裝備後,日軍空降兵才得以開始空中訓練。

但在此期間,這些從步兵挑選出來的“精英”士兵卻有不少患恐高症和其它心理障礙,儘管在軍官的高壓下勉強維持了訓練,但因士兵經常發生事故而多次停訓。在實兵整體演練中,日軍空降兵更是事故頻頻,創造了許多空降史上的“奇蹟”。其中在一次跳傘訓練中,2架運輸機起飛不久就撞在一起,機上傘兵還未參加一次實戰就為天皇“盡忠”。

當進行空降時,第一架飛機駕駛員因飛行錯覺誤判了空降場,竟將空降分隊全部投到大海里,後面的飛機也緊跟著鬼使神差地將自己裝載的傘兵“卸”到了大海,造成數十名士兵因不能及時打開降落傘而溺海死亡,當時有不少屍體打撈上來後全身還被傘繩死死纏著。這次事故導致後面的空降實兵演練緊急叫停,指揮這次演練的指揮官也受到撤職處分。當德國在歐洲戰場多次使用空降兵取得積極戰果時,日本空降兵卻被頻頻發生的事故纏身,一直談不上有什麼戰鬥力。

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這樣折騰到1941年11月,日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克服了相關技術問題取得可用於作戰的訓練成果。在此期間,日軍陸軍空降兵曾在中國戰場進行過小規模戰術使用,但對作戰全局並無影響,更沒有什麼戰績。當時的德國軍事專家評價日軍的空降兵是世界“戰術技術最糟糕的空降部隊”

損失慘重的海軍空降首戰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大舉入侵美、英、荷等國在太平洋上的屬地。1942年1月2日,佔領菲律賓的日軍對加里曼丹的西里伯斯島發起進攻,為加快作戰進程,日本海軍在萬雅老登陸戰中首次進行了大規模空降作戰。

同年1月10日,擔任空降作戰的海軍陸戰隊傘兵突擊隊長堀內豐秋中佐率各中隊長在空中對萬雅老進行了偵察,根據偵察和潛艇的報告,日軍司令部確定第二天在萬雅老城南的蘭格安機場實施空降,任務是佔領機場及其周圍地區,配合和支援陸戰隊登陸作戰。

1月11日清晨,堀內中佐率空降突擊隊第1批340人乘30架運輸機從菲律賓起飛向目標地飛行。可出師不利,剛飛一半路程就遇到強雷雨,機群被迫降低高度才擺脫遭受雷電襲擊的厄運。當機群接近目標時,由於雲霧太大和陸海協調不當,又遭到己方陸軍驅逐機的誤擊,2架運輸機被打得一毀一傷,許多空降兵還未參加過一次戰鬥就稀裡糊塗當了冤鬼。當日9時空降開始,傘兵們剛跳出機艙就遭到守軍高射火力的猛烈射擊,飛機雖沒有損失,但傘兵在空中卻成為對方各種對空火器打擊的活靶。

10時40分,第二批日軍傘兵緊接著在機場進行了空降,但降落後卻發現著陸點離守軍陣地僅30米。在守軍猛烈的火力壓制下,著陸的日軍傘兵難以活動,空投的武器器材更無法收集,大多數傘兵只得用傘刀及頭盔挖掘單人掩體,以隨身攜帶的少量步兵武器甚至手槍、手榴彈迎戰機場守軍的攻擊。

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為擺脫這種捱打局面,日軍指揮官只好命令傘兵拼死搶出2挺空投的重機槍進行還擊。但在守軍裝甲車和各式火力的打擊下,日軍傘兵很快死傷達60%,處境岌岌可危。最後,日軍被迫投入全部空降預備隊向機場守軍發起進攻,戰鬥很快就處於膠著狀態,直到當夜海軍陸戰隊主力在萬雅老登陸予以增援後,傘兵部隊才於第二天中午拿下機場。

日軍佔領西里伯斯島後又向由荷、澳軍隊3刪除人防守的帝汶島發起進攻,並再次進行空降作戰,以搶佔該島的邦富伊機場並切斷守軍退路。這次日軍吸取了在萬雅老空降作戰的教訓,將空降場不再設在機場上,而設在遠離機場數公里的外圍地區。傘兵編為2個梯隊,第1梯隊增大為500人,同時增強傘兵攜帶的單兵武器,將單發步槍改為火力突擊較強的德制衝鋒槍,機槍也不再裝在空投袋內,而由士兵隨身攜帶傘降。

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2月21日拂曉,海軍陸戰隊在帝汶島南端的古邦登陸,傘兵也開始了第一波空降。因遠離機場,敵方地面守備兵力很弱,日軍著陸後很快就粉碎守軍微弱的抵抗。這時,驕橫的日軍傘兵官兵因得到登陸部隊已經上岸的消息,便放鬆了警惕,連戰鬥警戒都不派,成行軍隊形就全速向機場疾進。沒料到預有準備的機場守軍在距機場3公里處以伏擊戰術對其發起突然襲擊,各種步機槍火力像颳風似地橫掃處於行軍狀態的日軍,炮彈冰雹似地砸在日軍頭上,打得日軍傘兵猝不及防。在守軍猛烈火力打擊下,空降的傘兵大隊(加強營)傷亡過半,三個中隊長兩死一傷,所有小隊長全都陣亡,聯絡電臺也被炸燬。日軍傘兵再也無力向機場發起進攻,只得於當夜退回安全地帶休整。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第二天拂曉,當緩過勁來的日軍傘兵經過火力突擊重新向機場發起進攻時,卻發現機場已為登陸的海軍陸戰隊所佔領,自己的火力準備已造成己方陸戰隊官兵不小傷亡。損失慘重的海軍空降部隊在這次帝汶島作戰中不但沒有“露臉”,反而被日軍司令官罵得狗血噴頭。

戰績平平的陸軍空降作戰

在海軍實施空降作戰的同時,日本陸軍空降兵也不甘示弱地連續進行了空降作戰。1942年2月,日軍在進攻蘇門答臘島時,為奪佔和確保島上的機場、煉油廠,日軍指揮部決定在正面進攻的同時,使用空降兵搶佔該島慕西河下游的巴鄰旁市機場和兩座大型煉油廠。當時機場守衛部隊有530人,13門高射炮及10多挺機槍;守衛兩座煉油廠的有550人,10門高炮和部分挺機槍,均由英、澳、荷等國軍隊聯合防守。

日軍計劃以1個師團於2月11日在巴鄰旁登陸,在登陸前2天以傘兵旅團第2大隊進行空降,首先奪佔機場及煉油廠,爾後切斷交通線,阻敵後撤和預備隊開進,以配合主力登陸。參加空降的日軍第1梯隊240人負責攻佔機場;第2梯隊90人攻佔兩座煉油廠;第3梯隊96人為預備隊;由航空兵70架運輸機擔負空中輸送,3個戰鬥機團進行空中掩護。大隊長甲村少佐隨第l梯隊行動,旅團長久米大佐也隨傘兵大隊一起參加戰鬥。

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2月6日至8日,日軍航空兵出動50架轟炸機對巴鄰旁守軍連續進行了狂轟濫炸,但由於登陸部隊未能按時到位,空降時間被推遲了5天。14日11時,傘兵運輸機群開始進入目標上空,當第1梯隊正準備空降時,早已被日軍火力準備打啞的守軍高炮此時卻突然復活,一陣炮火就將日軍先頭16架飛機連人帶機打得凌空爆炸。為躲避猛烈的對空火力,第1梯隊主力只得在機場東南3公里外的沼澤地空降。由於灌木叢生,觀察困難,傘兵著陸後還沒收攏人員就遭到機場高炮的平射打擊。

猛烈的炮火壓得日軍無法收攏人員和收集空投武器,傘兵被迫以小組為單位,沿公路匍匐向機場方向爬行。數小時後,甲村少佐勉強才湊集了100餘人向機場發起進攻,其餘傘兵連他也不知道“丟”到哪裡去了。在甲村親自督戰下,傘兵很快攻佔了附近的一個高炮陣地和兵營。這時,第1梯隊其他人員聽到機場激烈的槍聲後,便急忙從沼澤地裡拔出腳來向機場攻擊前進,但由於聯絡失誤,進攻官兵又和甲村所帶的傘兵發生了誤戰,這樣一直鬧騰到晚上21時即著陸後10個小時,傘兵第1梯隊才佔領了機場。

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攻打煉油廠的進展也不順利。第2梯隊於14日11時20分空降後,分兵開始攻打B、N兩個煉油廠。負責攻打B煉油廠的傘兵到達後發現該廠已無守衛,鐵門緊閉,門外佈滿了鐵絲網。當日軍正清除障礙進入油廠時,隱蔽在油廠附近地堡裡的守軍機槍突然吐出死亡的火焰,打得日軍紛紛倒地。日軍驚魂稍定後,這才急忙向守軍地堡發起攻擊,經1小時血戰消滅地堡之敵後攻入廠區辦公樓。日軍進樓後,便忙於收集重要資料,並在樓頂升起日本太陽旗。沒想到潰退的守軍又於下午14時在炮火的支援下突然發起反擊,再次打得日軍措手不及。雙方激戰至次日3時,以守軍主動撤走才告結束。

負責攻打N油廠的另一路傘兵,竟空降在煉油廠前水深達3米:的湖面上,傘兵只得在湖裡吃力地向煉油廠游去。上岸後還未展開攻擊就遭到守軍的猛烈射擊,在火力封鎖下數小時遲遲不能前進,直至晚i9時才發起進攻,戰至第二天下午才肅清殘敵佔領煉油廠。15日13時,久米大佐率傘兵預備隊在巴鄰旁(巨港)機場著陸。當他正準備進攻巴鄰旁市時卻接到偵察報告,該市守軍已全部撤走無敵人可攻擊。此次空降作戰,陸軍傘兵部隊傷亡達1/3,戰績平平。

最得不償皋的臘戌空降

陸軍空降兵在東印度群島作戰結束不久又參加了緬甸的作戰。1942年初,日軍以4個師團6.5萬人和650多架飛機對緬甸發起進攻,3月8日佔領仰光後兵分三路向曼德勒推進,對英國守軍形成合圍態勢。3月10日,日軍在東籲被疾馳增援的中國遠征軍先頭200師迎頭痛擊,遭到人緬後最慘重的損失。4月中旬,被其合圍在仁安羌的7000多英軍被中國遠征軍新38師救走,“煮熟的鴨子”又不翼而飛。

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惱羞成怒的日軍決心不惜代價迅速擊敗中英軍隊,在正面進攻的同時集中精銳迅速攻佔中、英軍的深遠後方臘戌,一舉切斷中國遠征軍的退路。為此,日本南方軍總司令部和緬甸第15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中將命令日軍56師團向臘戌迅速穿插,同時命令陸軍空降部隊從馬尼拉火速轉進同古機場,隨時準備實施空降支援作戰。

為改變空降兵成立後十分遜色的空降戰績,擔任此次作戰的傘兵久米旅團很快制定了空降作戰計劃:以第1梯隊主力450人發起第一波空降突擊,首先佔領臘戌軍營,爾後進攻南部高地,切斷中國遠征軍退路;以第2梯隊450人進行第二波突擊,佔領臘戌機場,爾後南下發展進攻。為保障順利奪取機場,還計劃組織了一個24人的突擊隊,攜帶8挺輕重機槍直接在機場著陸,以掩護和配合後續空降。野心勃勃的日本陸軍空降兵決心在臘戌創造出世界空降史上的一次“奇蹟”。

4月28日,日軍第五飛行師團師團長小炯英良中將接到命令,久米傘兵旅團於次日拂曉對臘戌實施空降作戰。4月29日天色未明,在夜色籠罩的機場上,首批擔任空中掩護的“零式”戰鬥機進入跑道,整個機場上馬達轟鳴,震耳欲聾。等待起飛信號的傘兵運輸機群像一條條巨蟒在機場跑道上緩緩移動。隨著3顆綠色信號彈從塔臺騰空而起,一架接一架“零式”戰鬥機迅速升空。

然而,這一天似乎註定是個出師不利的日子,2架返航的“百司式”偵察機在昏暗的夜空中辨錯了方向,竟與剛剛起飛的“零式”戰鬥機群迎頭相撞。2架當時就凌空爆炸,另2架相撞後一同栽到機場上,頓時燃起沖天大火,殃及附近的警戒分隊和場務人員一同葬身火海。一時間滅火車和救護車的警報聲響成一片,整個機場頓時亂成一鍋粥。

被意外事故驚得目瞪口呆的小(火田)中將好容易緩過神來,急忙指揮日軍重新恢復秩序,但空降起飛時間卻被延誤了整整2個小時。心急如焚的小(火田)再次下令起飛,第1批裝載傘兵的100架運輸機這才相繼升空。當機群進入臘戌上空時,卻發現整個空降地域到處都是白茫茫的霧障,除了黑色的山尖幾乎什麼也看不見。由於大霧瀰漫飛行員無法找到地面目標,整個機群只得在空中徒勞地打著“圈圈戰”,企圖尋找空降時機。但與之作對的老天爺偏偏大霧始終不散,小炯只好絕望地下令取消原定的空降作戰計劃,命令部隊立即返航。

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不料在返航歸途中偏偏又人禍迭起。先是2架運輸機在空中不慎“親嘴”相撞,其中1架連人帶機一頭栽了下去,另1架撞傷後在空中拼死掙扎,機上人員一個個爭相跳傘,紛紛扎到當地渺無人煙的莽莽“野人山”中,很快成為大自然的祭品。當機群飛臨機場時,又有一架運輸機不知何故突然起火,飛機在緊急迫降時發生爆炸,機組人員和所乘傘兵無一人倖存。到了傍晚,無功而返的傘兵來到食堂吃飯,一架返航的戰鬥機又因機械故障衝出跑道,撞破圍牆後一頭扎進了傘兵軍官食堂,又導致許多軍官當場喪生。

一連串的事故使陸軍航空兵和空降兵名譽掃地。第五飛行師團長小(火田)中將被迫引咎辭職。陸軍空降兵也在此後不久奉命取消,被改編成常規的步兵部隊,後來在塞班島與美軍的血戰中全軍覆沒,為日軍最短命的陸軍空降兵畫上了短暫的句號。

垂死一搏的最後空降特攻

就在陸軍空降兵作戰毫無“建樹”的情況下,海軍空降兵卻在太平洋戰場最後血戰中先後進行數次拼死一搏的空降特攻,其中較大的有襲擊布勞恩機場和沖繩的“敢死空降”,但最終均以失敗而告終。

1944年秋,美軍開始向菲律賓群島發起反攻,10月20日,美軍第6集團軍以4個師18萬人首先攻佔了萊特島,並在島上的布勞恩等地修建5個簡易機場,為後續進攻提供支援。此時,被迫退人該島中部山區的日軍決心不惜一切代價堅守萊特島,並對布勞恩等機場實施空降特攻,以拔除這個最大的空中威脅。

為達成作戰目的,日軍於11月27日夜派出4架飛機運送傘兵特攻隊60多人襲擊布勞恩機場。不料途中1架飛機失事墜毀,1架被美軍擊落,另1架受傷後在水上迫降沉沒,最後1架雖在機場強行著陸,但機上傘兵很快就被美軍全部殲滅。於是,不甘失敗的日軍決心集中島上16師團殘餘部隊在26師團的增援下,攻擊布勞恩等5個機場,同時以傘兵第3大隊實施空降配合行動。美軍通過技術偵察獲悉了日軍的計劃,立即加強了機場警戒,並派出1個營在機場附近組織防禦。

12月6日凌晨,日軍16師團以尚能作戰的500餘人攻佔了布勞恩附近的布里機場,但下午又在美軍的反擊下被逐出了機場。戰鬥打到當日18時,協同失調的日軍第1批傘兵這才姍姍來遲進入目標上空。當護航的戰鬥機剛一返航,保持沉默的美軍地面高射火力就向運輸機群吐出了猛烈的火舌,有18架飛機還未跳傘就被擊落。天黑後第2批傘兵開始空降,由於天黑又逢大雨,傘兵看不見地面目標,大都沒有降到預定地域。

12月7日,日軍傘兵與從地面突人的部隊會合,再次奪佔了布里機場。12月8日,美軍雙以2個團的兵力向日軍展開反擊,將其團團包圍。日軍指揮部一面命令機場日軍作困獸之鬥,一面急調1個聯隊增援機場傘兵作戰。但美軍很快以猛烈的火力將增援日軍打回到山裡。

12月11日,被圍在布里機場的日軍全部被殲,只有傘兵大隊長白並少佐當了一個月“野人”後,方才隻身狼狽逃回到山裡日軍指揮部。與此同時,日軍原計劃在塔克洛班機場空降的2架飛機在途中就被擊落,在杜拉格機場空降的2架飛機因中彈和故障而中途迫降,只有在巴尤哥和聖巴勃羅機場空降的傘兵在戰鬥中對部分機場設施和飛機進行了破壞。此次空降作戰,日軍作戰企圖幾乎全部落空。

1945的4月初,美軍在沖繩登陸並佔領了島上嘉手納和讀谷兩個機場,隨後美軍利用這兩個機場不斷襲擊日本本土。為此,沖繩守備司令牛島滿中將決心實施不求生還的“玉碎”敢死空降攻擊,以徹底破壞和摧毀這兩個機場。

日本空降兵,二戰最無能的部隊,糗事一籮筐

擔任此次空降的敢死隊由海軍第一特別陸戰隊的120名傘兵組成,命名為“義烈空降隊”,由聯合艦隊12架轟炸機負責運送。計劃由空降敢死隊長奧山少佐率領3個小隊乘8架轟炸機攻擊讀谷機場;由渡邊大尉率領2個小隊乘4架轟炸機攻擊嘉手納機場,企圖強行在機場機降,一舉攻佔並徹底摧毀機場。

5月24日18時,載運“義烈空降隊”的12架飛機開始起飛,不料途中有4架飛機因故障而迫降,只有8架飛機在兩個機場強行著陸。這次敢死空降特攻作戰,所有飛機除隊長乘坐的有電臺外,其餘均無通信設備,隊長奧山少佐的飛機在飛抵目標後也中斷了聯繫。因此,飛機著陸時的情況日軍指揮部全然不知也無記載。美軍也僅記載25日日軍空降後,兩個機場在激烈的交火中燃起沖天大火。嘉手納機場一直燃燒到26日20時,讀谷機場燃燒到27日9時才熄滅。

戰術和技術都落後的日本空降兵,成為歷史上最短命的空降部隊。在美軍優勢兵力和強大火力的反擊下,日軍所有空降敢死隊員及機組人員全部戰死。然而,這次空降特攻襲擊並沒有阻擋美軍在沖繩全島的進攻,到6月30日,美軍以傷亡7.5萬人的代價佔領沖繩全島,全殲日軍11萬人,沖繩守島司令牛島滿和參謀長切腹自殺,日軍最後殘存的空降兵也在此次戰役中徹底覆滅,二戰中日本空降兵短暫的歷史到此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