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們說,手槍50米外就打不死人了,是真的嗎?

煮日子


哪個老兵這麼告訴題主的,請他站在50米外以身試槍,答主拿著54式手槍對他開一槍,看他怎麼樣。

手槍的殺傷力跟步槍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同樣以槍口動能為評價標準。具體的評價數值跟其它輕武器一樣,一樣有彈道初速、有效射程、最大射程、彈頭最大飛行距離等幾個數字。以目前我軍和警隊依然在普遍裝備的1954年式半自動手槍而言,其最大初速420米每秒,有效射程理論上50米,最大射程300米,彈頭最大飛行距離可以長達1800米左右。54式手槍在使用鋼芯彈藥時,能夠在25米外打穿3毫米厚的冷軋鋼板或6釐米厚的紅磚混凝土或35釐米厚的土層。即使是到了50米的距離上,54式手槍依然能夠打穿6釐米厚的松木板。而它的彈頭在飛行了1640米的距離後依然有相當的殺傷力。這種情況下,你說這種以54式手槍為代表的大威力單兵自衛手槍,在50米以外就打不死人了?怕是真的石樂志。

當然,由於手槍的瞄準基線較短,射擊無依託,導致實戰中精確度表現遠不如步槍和機槍,在實戰中的使用距離也往往只控制在5到20米之間。實際上大多數經過訓練的單兵也只能保證手槍在25米外的射擊精度,在50米的距離上只有極少部分射擊能手才能命中較大的固定目標,要命中移動目標就更為困難了。因此,老兵的話正確的描述方式應該是“手槍在50米外難以命中目標”,而不是“手槍在50米外打不死人”,一句之差離題萬里。


軍武次位面


還記得幾年前的爆頭哥周克華嗎?被擊斃那回是和兩個便衣迎面碰上了,三個人同時拔槍,每人在五六米的距離上對射了好幾槍,終於有一槍打中周克華了。

用過手槍的人都知道,手槍真的不好打。初次用的人很多都不知道把子彈打哪去,能上靶子就不錯。我小時候聽老人講過一個本地獨行俠殺鬼子,他的槍把準星銼了,為了插在腰上掏槍方便,而且他殺鬼子都是靠近後槍管頂住人才開槍,這樣確保一槍一個。真正揚手打飛鳥的真沒碰見過。手槍後坐力大,槍管短,射程近,一般也就50米有效射程,但真給你50米打人,基本靠蒙。當然,也不能以偏概全,個別天才還是有的。


風亂曲揚


根據54式手槍這張簡要說明,就可以知道它所使用的7.62㎜子彈發射到50米外仍然可以要人命!

根據子彈出槍口的動能測算,51式7.62㎜子彈的出槍口的動能是486焦耳(J),這個動能是很大的,更加直觀的解釋就是:在25米內,51式子彈可以擊穿軍用制式鋼盔或者未加陶瓷防彈板的一般型防彈背心。

按照美軍的標準78J就能置人於死地,而51式子彈就算飛行過程中能量有衰減, 但到達50米時肯定要超過78J的,所以打死人不是問題。如果以子彈飛行的速度來看,51式子彈初速為420米/秒(超音速),而人在76米/秒這個速度打擊下也是會死亡的!
著名的“勃朗寧”M1911型11.43㎜口徑大威力手槍,槍口初速253米/秒(亞音速)但是由於發射藥量多,所產生的推力大槍口動能在477J和54式相差無幾…M1911手槍早年間在“西部拓荒年代”,西部牛仔和獵戶們願意使用,主要是近距離對付北美棕熊或者北美野牛這類狂躁的大型動物,在25米內必須將這類猛獸擊斃!所以它也被當成“狩獵手槍”使用。

通過對兩種大威力手槍的簡單說明,就會清楚的知道手槍子彈在50米處打死沒有防護的人是正常的,沒有什麼太多異議。
西部戰區進行軍事比武比賽,參賽的戰士都戰區內的精英!都屬於特種兵水平…從圖中可以看到,他們使用手槍進行胸環靶射擊的距離也就在15米左右。

我們回到這個提問,不存在老兵說50米外子彈打不死人的這樣說法 !而有可能是“50米外打不到人”,打不到和打不死一字之差含義就變了,那麼手槍子彈飛行到50米外真的打不到人嗎?

其實,手槍不要說50米外,就是在20米外大多數人基本打不到目標,唯有經過長時間訓練的人才可以,不過這樣的人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手槍射擊是一門較高含量的技術,這是因為手槍由於槍管短、發射藥量少,子彈出槍口之後會產生很大的拋物線,而且初速度衰減的很快,甚至由於彈頭質量很輕,受橫風的影響也比較大…等等因素使得子彈的散佈也很大,射手不好掌握和消除這些因素的影響…也就是說:射手本來瞄準的很精確,但開槍之後受很多原因的影響子彈偏離目標很遠,50米外基本上打不到人體大小的目標…所以才會出現:手槍5米外基本靠懵這樣的說法!
這是當年擊斃全國通緝是悍匪周克華的現場槍戰的模擬圖。

當時,沙坪壩區微電子園的兩名幹警跟蹤周犯到一出較僻靜的街道,周犯發覺後拔槍拒捕,隨即兩名幹警與周犯發生了槍戰,其中一名幹警使用54式手槍在3米內開槍四次,將周犯擊斃!最近的一次是在1米遠的距離。

對於大多數警員和二線部隊戰士們來說,使用手槍在15米內進行訓練就可以了,如果掌握了15米內較為精準的射擊就已經是所在單位的“尖子”。


皇家橡樹1972


有一年公安的朋友給我們講一個飯局上的笑話。

說有一個警察槍法不好,一天去抓罪犯,這罪犯就在前面跑,警察急了,啪一槍,罪犯還在跑,又啪一槍,罪犯還在跑,又啪啪兩槍,罪犯一下就跪地上了。

警察跑過去,罪犯跪在地上,舉起了雙手,已經尿褲子了,帶著哭腔喊:“別開槍了,槍槍都從耳朵邊飛過去,嚇死人了。”

後來也有問他,他說手槍超過30米基本上打不準了。但不是打不死人,到100米還是能打死人,但是瞄不準。


九門提督坎震離


手槍,玩的次數比較多,10米、15米、20米,甚至25米立姿射擊,都曾經打過,一般距離25米時,用當時典型的54式軍用手槍打靶,滿彈匣8發彈,能上靶3-5發,絕對都是高手了,一般人即便再練習,也很少能上靶,一發彈都不上,剃光頭者都不在少數。

即便是10米胸靶,照樣有人打不上,當然,偶爾一發彈上靶,算不上是打靶高手,手槍難打中目標,是軍中出了名的,當過兵的人,包括警察同志,對此應該深有體會。

所以問題不在於手槍50米外,是不是打得死人的問題,而是50米外,究竟能不能打到人的問題,人都打不到,怎麼打死人呢?

美國內槍擊案非常高,因為美國公民允許擁有手槍和半自動步槍,警方曾經統計過,95%以上警察與案犯交火的距離發生在8-10米區間,極少超過10米的,超過這個距離很難打中目標。

請相信,美國內槍擊案頻發,特別是致多人死亡的案件,國內媒體都有報道,因此警察的這份統計,真實性無需質疑,尤其是打過手槍胸靶的人,對此非常能夠體會。

一般7.62毫米以上軍用手槍,9毫米、11.43毫米口徑,那威力就更大了,有個非常重要的指標叫有效射程,一般大都設置在50米,似乎各國軍界都非常默契,如同大都數自動步槍有效射程都控制在400米。

因此,只要是在50米內擊中目標,一般都能置人於死地,還是以國內最常見的54式手槍為例,儘管有效射程為50米,這個距離,不要說是人,就是軍馬都能打死。

但彈丸在100米內,54式手槍依然具備一定的殺傷力,在此距離內被擊中要害部位,還是會出人命的。

有鑑於此,國內警察最近正在逐步換裝9毫米左輪手槍,就是因為54式手槍威力過剩,警察在執行任務時,萬一發生摟火事件,怕傷著無辜的群眾,是裝備左輪手槍的主要考量之一。

此外,左輪手槍由於採用蜂窩式供彈,不怕緊要關頭髮生啞彈,繼續扣動扳機可行了,也不用擔心卡彈的事故發生,此其二。

其三,左輪手槍儘管只有6發蜂窩供彈,但對於一個控槍非常嚴厲的國家來說,真正發生美國好萊塢大片中或現實生活中,警匪雙方拔出槍來,相互使勁摟火的事件畢竟極少,因此國產9毫米左輪手槍,輕巧靈活,即便只有槍上的6發彈,也足夠警察執行任務了。

綜上,所謂老兵說,手槍在50米外打不死人,此話不正確,在此距離內,被手槍命中者非死即傷,關鍵是這個距離,事實上是很難打中活動的人。

手槍25米立姿瞄準打固定的胸靶,都會經常脫靶,所以要打中50米外活動的人,確實非常不容易,除非是訓練有素的射手,一般軍警在戰鬥狀態下,都是打不中目標的,因此自然打不死人了。


國平軍史


正常手槍發射的彈丸可以基本上飛行超過1000米的距離,你跟我說50米外打不死人?只要不是一些異端,比如64式這樣的逗逼玩意,50米外被打中了絕對有掛掉的可能性,因為這個50米通常只是指手槍的有效射程,所謂的有效射程就是在這個距離上能同時保證精度和威力,但是並不是說手槍發射的彈丸致死距離只有50米!

其實這個問題就涉及到了槍械各種射程的定義,比如最大射程,就是指彈丸出膛後能夠飛行的最遠的距離,即槍口距離彈丸落地點的水平距離,一般理解為在最大射程處彈丸的動能為零,即在這個距離上彈丸已經不具備任何殺傷力了。

除了最大射程之外還有有效射程和“殺傷(致死)射程”,這兩個射程的定義也是不一樣的,前面說了,有效射程就是既能保證精度又能保證威力的距離,比如對於手槍來講,有效射程通常就是50米,步槍的話,有效射程在400米左右,狙擊步槍的有效射程則是可以達到800米。

然後是“殺傷射程”,顧名思義,就是在這個距離上彈丸具有的動能仍然具有殺傷性,但是卻並不能保證射擊精度,所以,軍事術語上其實並不討論這個“殺傷射程,因為彈丸打不中沒有任何意義

,只不過萬一運氣好蒙中了,仍然能打死人,舉個例子,像使用7.62x39mm子彈的AK-47步槍,其有效射程是400米,但是彈丸能飛行的最大距離卻超過2500米,即使是在1500米的距離上,彈丸仍然具有很強的殺傷力!

因此,回到題目,不要認為手槍的有效射程是50米就覺得超過距離子彈就打不死人了,雖然手槍子彈的有效射程是50米,但是其最大距離可以達到上千米,理論上的“致死距離”應該是有數百米的,有個

“速度致死理論”和“動能致死理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就是說只要彈丸的速度達到了76m/s或者是動能達到了98焦耳,那麼它就仍然是致命的,手槍彈雖然大都數是亞音速的,但是也同樣不乏有超音速子彈,50米的距離上彈丸具有速度或者是動能肯定還大於上面的致死理論標準!


哨兵ZH


首先手槍要想命中50米距離外的人形目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在實戰當中。

90%以上的手槍交火,發生的距離都在15米以內,而且大部分都是在8米甚至更近的距離。就是2012年,在重慶抓捕周克華,雙方交火互相開槍7次,距離也只有1-3米。最後一槍命中周克華的時候,距離就只有1米。

我國的3331快速射擊法,還有777快速射擊法,分別是在3-10米以內,三秒時間,發射3發子彈。或者是在7米距離,在7秒時間,向目標發射7發手槍子彈。就是著名的駁殼槍在安裝槍托以後,也才有相對較好的準確射擊距離。

如果沒有安裝槍托,實際上實戰精確射程也不超過20米。軍用手槍和警用手槍,在實戰當中,射擊50米目標,基本都是靠蒙。而且,手槍子彈威力小,初速也比較慢,在50米距離威力會下降。

即便採用大口徑手槍,在遠距離還可以保持威力,但是除非是非常優秀的射手,否則精度同樣難以保證。那怕是格洛克手槍在50米距離也會發生子彈散佈比較大的問題。但是,格洛克手槍在25米以內的精度非常好。

小64這種手槍在50米距離,威力下降比較大,但是,54式手槍,M-1911式手槍這種大威力手槍在50米距離還是有比較好的威力,其他,就是精度的問題了。

如果是超過50米距離,基本上絕大部分軍人和警察,都不會專門訓練50米以上距離手槍射擊。能否命中,命中對手那個部位,則要全看運氣了。主要也是沒有意義,如果打這種距離的目標,就直接上突擊步槍了。


深度軍事


基本是這樣的,不過也有例外

我們的解放軍現行通用的是QSZ92式半自動手槍

QSZ-92-5.8

空彈匣:760 克

滿載子彈:879.2 克

彈藥:DAP92式5.8毫米普通彈

口徑:5.8 毫米

有效射程:50米

供彈方式:20發彈匣

瞄準方式:固定準星,缺口式照門

該槍有兩種口徑5.8毫米和9毫米,軍用的為5.8毫米,有效射程為50米,超過50米仍有殺傷力,不過手槍射擊後坐力較大,50米之外準度較差,很難命中目標,所以會有50米外打不死人的說法,不過命中目標還是能夠致人死亡的。

但並不是絕對,像國外的大口徑手槍,經典的沙漠之鷹,被稱為“狩獵手槍”,它的射程在100米以上,傳聞有人使用加長槍管擊倒了200米外的麋鹿。

如果50米命中人的身體是能夠致人死亡的,但是沙漠之鷹雖然手槍威力極大,但由槍身過重(1把口徑11.43mm的沙漠之鷹空槍就重達2kg)和恐怖的後座力,正常人很難使用,更何況命中目標了。


天機道藏


這個老兵大概屬於老軍醫之類的人,老兵履歷絕對是自己杜撰出來的,因為需要杜撰這個履歷,所以也對武器作了一番瞭解,不幸的是,他大概誤會了很多有關手槍的資料顯示的“有效射程50米”這個常見條目,這裡面有兩點誤會,一個是關於有效射程50米這點,槍支有效射程,是指通過訓練後,槍支廠商保證槍支射擊時,穩定的可控範圍,手槍一般說50米,就是普通人通過正常訓練,保證五十米內可以做到準確射擊。



對大多數手槍來說,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正常實際使用情況,訓練打打靶,很多人可以做到這點,實戰裡十幾米的距離打不中人才是常態,但是說五十米外打不死人,那也是扯蛋的話,射出的子彈,超過有效射程,就是所謂流彈了,照樣可以傷人殺人,只不過理論上就不保證可控射擊了,就是說廠商跟你說有效射程50米,過了這個距離,你打不準就別找廠商了。但是瞄不準是一回事,有效射程50米的手槍,隔著二百米一槍打死人,又是另一回事了,所以“有效射程”只是該槍支能保證的距離範圍內,可以保證的射擊準確度,以及擊中效果。這位老兵的另一個誤會,大概是看多了手槍有效射程50米,就以為手槍有效射程都是50米。


當然,手槍是作為短程兵器,大多數情況之下,就是大威力手槍,也是用來做50米內控制射擊的,但是五四式跟六四式,都說有效射程50米,六四式二百米大概確實很難打死人了,可是五四式你跟我說五百米打死個倒黴鬼,我一點不會奇怪,只會覺得奇巧。就這還有有效射程直接喊到150米的盒子炮,人家照樣還是手槍,長苗匣子朝七百米外概略射擊,到確實沒成心想打到誰,可是有倒黴捱上了,不照樣得死?!


李三萬的三萬裡


這是個真實的事情,我們不能單從字面上去理解老兵們的話。我有個朋友在軍隊服役,用的是八一槓,我問他這槍怎麼樣。他回答:“300米以外,你亂跑就是的,絕對打你不死了。”我就很奇怪了,八一槓,質量槓,射程500米,300米外就打不死我了?難道是我臉皮防彈的?他說:“不是這個意思,八一槓,在300米以外就很難擊中移動目標了,射擊目標需要集中火力,看誰運氣好。” 所以,老兵的意思不是射擊的威力不夠,而是想表達很難擊中了。 手槍相比步槍,短了很多,即便是雙手端槍,手指扣動扳機也容易造成槍口向下向上微微移動,所以手槍射擊的精度遠遠無法和步槍相比。五十米外射擊精度無法保證,手槍設計射擊距離一般是15米。(當然,臥姿加固定靶,再加長期訓練,特殊手槍那就不同了。)加上手槍射擊訓練不是常規重點訓練,在五十米之外打中一個移動目標那是極其困難的。 都打不中了,能打死嗎?所以五十米外,單個手槍向我們射擊的時候,我們最好選擇跑路,而不是趴在地上讓槍手接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