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五千年前,先民們這樣製造水泥



幾個彩陶缽,一些骨針,在經歷了八千年歲月後,依舊令人驚豔地出現在我們面前。在秦安大地灣,感受了距今八千年的大地灣文化。


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這一天,任務卻並不輕鬆。早上,要趕往張家川的張棉驛村,尋訪當年張騫出使西域後,東歸的舊跡。然後,趕往秦安隴城鎮,走訪伏羲女媧的遺蹟,同時感受三國古戰場,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悲情。接著,去大地灣,拜訪八千年的先民遺存。


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離開張家川縣城,往東北而行,出縣城大約十幾公里就是張棉驛隧道。在隧道前,帶路的張家川的朋友向左拐入一條河谷,走不遠路邊出現了一個紅色的大牌子,上寫:“張棉驛”,一路上,或穿行於河谷之中,或走在便道之上,或在盤繞在山樑之上,一個多小時後,才到的一個叫川王的鎮子。穿鎮而過,最後登上了龍山鎮外的高地,眺望山川。


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龍山鎮的文化站站長說,龍山鎮就是馬謖駐守的地方,也就是街亭。這裡是否就是街亭,我們不得而知。目前,關於“街亭”的說法有:秦安隴城、張家川龍山、麥積區街亭村三種。

過龍山往西,四五公里遠,就是秦安隴城鎮。由於先考察了張家川龍山鎮的緣故,對秦安隴城鎮的興趣就不大了,遂穿鎮而過,直奔大地灣。


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大地灣新石器遺址位於天水市秦安縣東北五營鄉的邵店村,距秦安縣城45公里,距離天水市102公里。目前,確定遺址分佈在清水河與閻家溝交匯處的第一、二、三級臺地上。

大地灣我曾經來過多次,但他們的博物館建成之後,卻一次也沒有來過大地灣博物館是個半地下式建築,沿著石子鋪的小路進去,經安檢後,進入大廳,八千年的氣息便鋪面而來。


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考古發掘證實這裡出土了六個全國之最。其中,F901的"史前宮殿"中出土的五千年前“混凝土”地面,向人們宣佈水泥的誕生地在中國。

F901的"史前宮殿"是一處大型房屋遺址,距今約5000年,是大地灣四期。發掘證實,這裡聚落面積分布巨大,密集分佈區達50萬平方米,巨型建築物密集,可見當時聚居的人口眾多,初步顯示出了城鎮化的跡象。


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史前宮殿遺址是先民舉行祭祀、議事活動的場所。遺址於1982年6月9日開始發掘,6月13日,第一個探坑挖至1.7米深,出現了大塊的紅燒土堆積,20日又發現了發掘出大型建築的牆體和附壁柱。兩個月後的9月10日,挖掘出居住地面完整地出現在人們面前,這就是今天人們引以為自豪的大地灣水泥地面,經化驗表明,“史前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鈣,每平方釐米的抗壓強度達到120公斤,相當於今天100號水泥。


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這種史前水泥究竟是如何製造的的?如今水泥早已沒啥秘密可言了,石灰石、鐵粉、砂石等混合燒製後,加入礦渣、粉煤灰、石膏磨製,水泥就成了。製作過程中,溫度要高。顯然,先民們達不到這個要求。而且有些配料,也尚未發現。那麼,先民是如何製造水泥的呢?

先民製造水泥很簡單,簡單到你無法想象。這就是大地灣周圍農村中的土水泥。跟著朋友去大地灣周圍的村民家,進屋坐定,就發現他們的炕臺,炕圍都用土水泥。這是祖祖輩輩相傳的手藝,遠早於西方水泥,也是五千年水泥的孑遺。


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大地灣土水泥,製作極簡單,從河灘撿來料姜石,磨粉,加入蛋清、米汁,攪拌好就成了。這種水泥幹後,呈白色,好看。喜歡黑色加點墨汁,喜歡紅色,就加……

史前水泥,竟然如此簡單。先民對大自然的認識,遠遠超我們的想象。大道至簡,有用方法都不復雜。


甘肅秦安大地灣先民,五千年前用最簡單的方法,製造出最早的水泥


王文元(蘭州老王)原創作品。轉發惠己利人!讚賞堅持動力!留言精神鼓勵!

歡迎朋友們轉發朋友圈

您的讚賞是我繼續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