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50」劉思聰:5G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應用

【第一工程機械網現場報道】2019年4月2日,“2019工程機械產品發展(北京)論壇暨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及下屬分支機構、國家工程機械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相關行業協會以及工程機械製造企業、施工企業、科研機構、高校、新聞媒體的200餘位嘉賓參加了這次年度盛會。

本次活動的重磅環節“工程機械產品發展(北京)論壇“聚各方資源和思維,圍繞“工程機械智能互聯及環保”,結合理論和行業實踐,做出深刻而理性的探討,以期為行業的發展和產業的升級提供智力支持。

「TOP50」刘思聪:5G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2019工程機械產品發展(北京)論壇暨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頒獎典禮現場

為契合本次活動的主題“工程機械智能互聯及環保”,中國聯通5G創新中心智能製造技術總監劉思聰受邀參加,為我們帶來“5G在智能製造領域的應用”,和與會嘉賓共同探討了5G為何更適用於垂直行業。

「TOP50」刘思聪:5G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中國聯通5G創新中心智能製造技術總監劉思聰

5G·發展現狀

毋庸置疑,無線未來將在工業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包括wifi、3G、4G、物聯網的通訊技術在內的無線技術也越來越成熟,然而目前的技術已無法滿足工業領域日益智能化的需求,於是5G被提出來了。201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定義了5G的三大應用場景增強移動帶寬,海量機器類通信和超高可靠低時延。這些應用能夠實現自動駕駛和工業自動化和環境監控等工業應用場景。

現在5G技術不夠成熟。首先,標準不成熟。包括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等核心技術的不完善。此外,設備實現不成熟。主要在於終端無法實現小型化,受制於5G的模組沒有商用的版本。然而值得期待的是中國的5G技術發展迅速,與國際發展基本持平。

「TOP50」刘思聪:5G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5G業務場景及發展趨勢

5G·垂直行業

相比於4G,5G的特性決定了它更適用於垂直行業。5G的特點為工業帶來諸如邊緣計算、網絡切片、毫米波通信等核心技術,這些技術為各垂直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的想象空間。例如AR、VR和遠程駕駛;工業互聯網,包括工業無線控制、資產調度管理、室內外定位技術;工業無線控制以及工業的視覺檢測,這是典型的邊緣計算應用的場景,把這一套系統部署到邊緣節點上,通過採集的視頻、利用5G大帶寬傳上來進行圖像的識別,利用低時延性進行實時的反饋。

「TOP50」刘思聪:5G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典型工業場景應用

5G·中國聯通

針對5G業務,中國聯通專門創建了5G創新中心,該中心專門負責構建5G合作生態圈,以孵化面向5G的融合創新應用產品和構建開放共贏的5G生態為目標。為適應工業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需求,中國聯通還與阿里巴巴、騰訊、京東、華為、百度進行了深度戰略合作,併成為第一家央企集團層面混改的試點企業。

「TOP50」刘思聪:5G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

聯通5G助力青島港智慧港口建設

自從2013年工信部成立了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中國聯通曾在工信部推出了工業互聯網體系架構的白皮書,做出工業內網和工業外網融合化發展的重要預測。

此外,將5G在工業互聯網領域進行佈局是中國聯通重要的一方面。目前,中國聯通已成功在17座城市進行5G試點,在與5G息息相關的邊緣計算上也開展了15個省的試點工作,並取得相應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