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能取代短信嗎?

慶陽那點事兒


“當時做微信的時候,我並沒有去寺廟(龍泉寺)燒香。”

2019年微信公開課上,“微信之父”張小龍終於澄清了這個被眾多產品經理、軟件工程師、媒體廣為謠傳的“微信誕生記”。

與謠傳的偶然性相反,微信的出現、成功都伴隨著極強的必然性。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復盤一下微信8年,是怎麼從一個取代短信的軟件成長為全民生活方式的。

孤獨的人 幫助他人溝通

自從2005年被騰訊收購後,張小龍就開始了“佛系”生活,雖然打磨QQ郵箱獲得了公司內部的年度創新大獎,但是其盈利一直沒有太大的突破,這就與騰訊內部的以盈利論英雄的價值觀相牴觸。

除了每半月開車去深圳開一次會,張小龍的大部分時間都偏安於廣州一隅。

Kik Messenger(圖源:Knogim Micks)

2010年10月某一天的深夜,張小龍在QQ郵箱的閱讀空間裡瞭解到了有一個名為Kik的基於手機通訊錄實現免費短信聊天功能的App,僅上線15天就收割了100萬用戶。當即想到騰訊可不可以也做一個適用於移動端的社交通信軟件。

說做就做,張小龍馬上就給騰訊CEO馬化騰發了一封郵件,表達了自己的想法,馬化騰很快回復郵件,並表示了贊同。

“整個過程起點就是一兩個小時,突然搭錯了一個神經,寫了這個郵件,就開始了。”張小龍回憶當時的想法。

讓我們把時間的齒輪拉回到2010年,熟悉中國互聯網的朋友肯定對這個年份不陌生——這一年3G網絡全面鋪開,智能手機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推出,Android和iOS開始成為操作系統的主旋律。

三方面的因素,為微信的誕生提供了滋養豐富的土壤。

經過了近兩個月的準備,2011年1月21日——張小龍的類Kik產品發佈,正式命名為“微信”。

“這麼多年了,我還在做通訊工具,這讓我相信一個宿命,每一個不善溝通的孩子都有強大的幫助別人溝通的內在力量。”2011年01月23凌晨01:54,張小龍在飯否寫下了這段文字,開啟了另一段幫助他人溝通的征程。

我們生來就是孤獨

在最初設計微信的時候,UI同事給了張小龍好幾套微信開屏壁紙,張小龍近乎固執地決定採用地球照片並只放一個人上去。

“每次看到知乎上人在討論為什麼啟動畫面是一個人頂個球,我就很樂。”——張小龍讓一個人孤獨地頂個球,一頂就是8年。

從現在的眼光來看,微信1.0只能用“簡陋”來形容,僅有對話、發送圖片以及更換頭像等幾項功能。

不過在理念上,微信1.0專門為手機設計的思路、人性化的交互以及簡明的UI幾乎貫穿了整個微信成長史。

多少艱苦不可告人

簡單概括下,2011年-2012年,微信主要做了兩件事——拉新和留存。

微信1.2版,張小龍將微信的重點放在了圖片分享上,因為張小龍認為在移動化聯網時代,人類將沒有太高的忍耐度去閱讀深度內容,而圖片可以承載短、平、快的信息。然而,由於本身的用戶技術不夠大,圖片分享並沒有引起全然大波。

主打語音通信的Talk Box(圖源:sina)

2011年4月,雷軍的米聊借鑑一款同類社交軟件Talk Box,加入了“對講機”的功能。緊接著,5月份,張小龍也為微信加入了微信語音功能。

語音功能準確的找到了用戶的剛需,微信的用戶日均增數從之前的一兩萬一瞬間就提高到了五六萬。

隨後,張小龍又帶領團隊為微信加入了“搖一搖”和“漂流瓶”功能,為拉取新用戶增加渠道。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半年時間裡,微信的用戶數遲遲未能突破100萬——要知道在騰訊內部,也有其他的團隊在做移動化社交軟件,更何況還有QQ這座大山,一個半年內用戶數不能超過百萬的產品顯得太無足輕重了。

當年7月,微信上線了“查找附近的人”功能,使得微信的日增用戶數一瞬間達到了驚人的10萬+。

張小龍認為微信“查找附近的人”功能“徹底扭轉了戰局”。

2012年3月29日,馬化騰在微博上宣佈“終於,突破1億!”,宣告微信同時在線用戶突破1億人。

這個速度有多快呢?QQ達成同樣的成績用了10年,Facebook用了5年, Twitter用了4年,而微信,僅僅用了一年零兩個月。

2012年4月1日,在微信同時在線用戶數破億後,張小龍在飯否寫下了“多少艱苦不可告人”,此後再也沒有更新過飯否。

打造平臺 成為移動互聯網巨頭

2012年4月19日,微信推出“朋友圈”,終於憑藉著海量的用戶基數,基於圖片打造出了一個個性化的社區。

此外,微信還開放了API,允許其他應用通過微信給好友發送音樂、視頻、新聞等消息。

同年7月,微信公眾平臺開始內測,這一功能在日後孕育出了無數自媒體,使得“再小的個體,也有自己的品牌”。

可以說,朋友圈、開放API和微信公眾平臺的出現,意味著微信徹底擺脫了簡單的“通訊軟件”稱號,逐漸成為一個平臺型的應用。

微信公眾平臺的上線,從底層徹底革新了媒體的存在方式。雖然在此之前,博客、微博也讓很多人有了發聲的渠道,但是這些發聲渠道,更多的是突發性、不連續性的。

而微信公眾平臺讓媒體與粉絲有了強有力的關聯,再加上朋友圈、好友的閉環分享,使得一篇篇“爆文”成為可能。

雖然很早之前騰訊就已經推出財付通,但是由於沒有阿里的電商基因,騰訊的支付功能一直處於殘廢狀態。

2014年春節,微信團隊為了解決線上發紅包的問題,上線了微信紅包,這個天才的創意為騰訊在支付方面帶來了在功不可沒的貢獻。

數據顯示,2014年的春節期間,共有800多萬人通過微信紅包給親人朋友發送紅包。

“此次‘珍珠港偷襲’計劃和執行完美。幸好春節很快過去,後面的日子還很長,但確實讓我們教訓深刻。”——2014年1月29日,馬雲在個人來往上如此評價微信支付。

本來隨著移動支付的繁榮,人們的錢包應該被支付寶承包,但是由於這次極其成功的“珍珠港偷襲”事件,使得微信支付在未來的幾年裡與支付寶手機支付平分秋色。

此外,隨著微信支付的業績蒸蒸日上,騰訊屢屢碰壁的支付業務也開始煥發新春,使得支付反哺微信,在電商方面大有所為,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四面楚歌or樹大招風?

2018年12月21日,微信更新至7.0版本,雖然張小龍在朋友圈分享了一段王陽明的心學“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來解釋微信7.0。

但是從產品自身來看,微信7.0卻表現出了不同於以往的氣質,首先就是UI界面,微信7.0整體採用了亮色調的設計,整體的UI大幅度修改,這也是微信近兩年在界面上做出的最大改變。

除了界面上有變化,微信還加入了時刻視頻——此舉被業內認為是對抗字節跳動“抖音”的另一舉措,要知道騰訊在2018年推出了不下10款短視頻軟件,每一款都折戟沉沙。

之前公眾號底部的點贊變為了好看,並可在“看一看”中瀏覽朋友點擊好看的文章,也從側面印證了目前微信公眾號文章打開率不容樂觀,採取的一項補救措施。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人口紅利已經吃完——據張小龍在2019微信公開課透露,在2018年8月份,微信的總用戶數量突破10億。

根據QuestMobile公佈的數據,截止2018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規模緩慢增至11億。

而隨著抖音、今日頭條等應用的高速發展,本屬於微信的用戶佔用時間逐漸被蠶食,使得微信不得不轉變思路,倉皇應對。

同時,也許是有意為之,中國互聯網的三位大佬,張一鳴、羅永浩、王欣在1月15日,都發布了各自的移動通訊軟件多閃、馬桶MT和聊天寶。

那麼這幾款軟件究竟能不能撼動微信辛辛苦苦打了8年的社交江山呢?我們拭目以待。


中關村在線


微信基本上可以取代短信了。現在的短信除了接受驗證碼,基本沒什麼用處。

我參加的聯通網齡升級計劃,每月送300條短信,基本沒用過。

資費方面:都多少年了,現在還是1毛1條,萬年不變。

功能方面:短信的功能過於單一,基本上只能發送一些文字、圖片等,不符合現在的多樣化社交。

隱私方面:我們都接受到過垃圾短信。只要知道了你的手機號就可以給你發送任何短信,包括有危害的信息。

微信的功能很豐富,多樣化,現在基本上都使用微信進行交流。並且微信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屏蔽內容。

微信不可能完全取代短信,運營商不會同意的。只是基本上取代了短信。


強勢圍觀


已經取代了,而且還不用承擔高額費用。尤其企業,原來每年短信費30萬左右,現在微信群替代,只是群多了,煩不勝煩。


Flying24580921


能取代用戶與用戶的聯繫,但無法取代驗證碼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