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一線城市,劃分的標準是什麼?

命中註定多個你1


所謂的幾線城市,是房地產業搞的專有名詞,為房價服務的,主要參考標準就是房價。

一線和新一線、二線城市的提法是成都的《第一財經》為房地產業服務搞的評比。搞笑的是成都市新一線城市之首,號稱新一線第一城。

面對這些無稽之談,大家看看就行了,被這些東西左右輿論左右大腦不值得。

還有很多人煞有介事的拿出各種材料來證明一線城市的標準,真的是孔乙己。

中國只有GDP排名和國家中心城市排名,還有按行政級別的排名。

中國綜合實力最強的城市:北京、香港、上海、臺北、廣州、澳門、天津、杭州、南京、深圳、重慶、武漢、成都、西安、瀋陽、長沙、蘇州、鄭州、 青島、無錫。


社論消息


一線城市在深圳加入之前,可以簡要概括為:綜合實力最強、經濟最發達的城市。

但深圳加入一線之後,一線的劃分標準出現了一點變化,深圳的經濟實力的確是內地城市當中的翹楚,人均經濟吊打北上廣。然而深圳的綜合實力莫說和北上廣相比,就是比較南京、武漢也不是一個級別。所以一線城市的特點就被重新定義。

雖說深圳綜合實力不及幾個老牌綜合強市,但在國內也是前十的水準,所以綜合實力依然很重要。不過首當其衝的還是經濟規模,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已經佔據GDP總量前四很多年,並且領先身後其他城市較多。當然只有經濟規模還不夠,人均經濟數據也是重要指標,這其中包括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薪資水平。

除此之外,四個一線城市還有三個共同特點,其一是市區經濟型城市,市區經濟佔比遠超縣域經濟;其二是金融業高度發達;其三是城市軌道交通高度發達。

根據以上幾個特點,我們來看幾組數據排名,看看目前幾個被認為“一線候選熱門城市”是否能夠吻合四大一線城市的共同特徵。

目前幾個熱門成都、蘇州、杭州都是GDP總量4-10名的成員,尤其重慶市經濟總量將在今年和廣深兩市進入同一個檔區,也是所有城市當中最接近一線經濟規模的。但我們看最右側一欄的數據,重慶的人均GDP連深圳的零頭都不到,相比京滬也只有其一半左右的水準。而成都的問題也一樣,雖然人均比重慶好一點,但在經濟大市當中也是墊底水準,而且總量和一線相差甚遠,把成都和第15名的寧波加一起才和深圳大體相當。所以顯然是不符合一線基本特點的。

其次是蘇杭二州,蘇州經濟總量全國第7,而且人均GDP比北上廣都要高,看似距離一線並不遙遠。但蘇州偏偏是一個與眾不同的經濟強市,蘇州是縣域經濟型城市,縣域經濟比重遠超市區,而蘇州的市區經濟水平比南京、杭州這些城市顯然要弱勢很多,說直觀點,就是市區繁榮度與一線相差甚遠,另外金融業也是蘇州競爭一線的硬傷。

從人均收入水平來看,深圳是一線當中最低的,但也位列全國第八,比無錫、溫州、廈門這些高收入城市更勝一籌,北京上海則穩坐冠亞軍,蘇杭分列全國第三、第四。但是成都直接排在南通、昆明之後,作為新一線城市之首,看似距離一線最近的城市,人均經濟數據卻成了致命傷。

最後再看一個上邊沒提到的重要屬性,也就是甲級寫字樓數量以及空置率。這是反應一座城市商業氛圍很重要的指標,寫字樓多可以影射一座城市的商業繁華,但這僅能體現於樓群景觀,而寫字樓空置率才是透視一座城市商業內在實力的主要參數。

一線城市甲級寫字樓數量最小的是深圳400萬套,空置率最高的也是深圳13.1%,而杭州、蘇州、成都三個熱門候選一線市當中最多的也只有203萬套,只有深圳的一半,而這三市寫字樓加一起都不及廣州一市。這就是一線和非一線的差距。

這些細節才是體現一線城市實力的主要參數,現在很多人喜歡唯GDP論,而且一律只看GDP總量,連人均都不看,這樣界定一線與非一線的差別顯然是不真實的。

綜上所述,目前的非一線城市當中,即便是看似最接近一線的幾個城市,與一線實際也有著巨大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


城市發展報告


1、世界上的城市劃分標準根本就沒有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之分類法。都是一些炒作的人自嗨劃定的,所有根本就沒有依據和標準;

2、如果從自嗨的角度看問題,那麼既然是一線,就應當符合以下標準:

(1:環境優美,天然資源豐富,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極佳,無人生病,與天同壽;

(2、居民可支配收入高,同時勞動強度低,不為金錢所羈絆;不為世俗所牽掛;

(3、只之其樂,不知其哀,一線城市的人沒有哀愁


塵都迷路人



每個人認同的對二、三線城市的定義多半不一樣。按照區域功能劃定:一線城市:全國的綜合中心城市,北上廣深。1.5線城市:大區域中心城市,成都、重慶、天津、西安、武漢,等。

二線城市:省域中心城市,一般為各省會,某些省城市等級差明顯,一省省會突出其他扁平,那只有省會是二線。某些省等級差不明顯,就有若干個二線城市,如山東有濟南和青島。

三線城市:省內的次級中心城市,一般為地級市。四線城市:一般為縣級市,相應城鄉地域的中心。

個人認為為什麼沒有一個官方的標準出來,就是因為這幾條分界線太難畫,這裡的難既是技術的困難也是情理的尷尬——就像給幼兒園小朋友發紅花,頭幾名各方面都優秀問題不大,後面的按德智體各有所長,差不太多,紅花發完了結果一定有小朋友不滿意。絕對是費力不討好。

因此只有從結果需要產生相應的劃分,沒有一個“價值中立”的劃分。例如就房地產投資產生的三線劃分,那就以地產開發潛力為依據;就宏觀調控上國家分配項目和資源產生的三線劃分,那就以相應的標準為依據,成果叫主體功能區規劃或者城市群規劃;以前將六十年代講“三線建設”,甚至是以安全形勢來做的劃分;筆者的標準,也不過是以一個學城市的人幫助自己理解城市系統的構成方式為標準而已。


悟空找房


GDP排在最前面的就是一線城市,具體包括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就這四個,其它城市都不是。


老房66774291


一線城市劃分標準均以《第一財經》批覆為準。


某些人盡說假話


綜合實力,對全國性的輻射力,國際影響力。真正的一線城市只有北京上海廣州三大城市。其他城市跟北上廣差距太大。


城市競爭力分析


開發商搞的,只有一個標準,房價


sunney54294316


一線城市最早是開發商為哄抬房價炒作出來的,官方沒有承認,但媒體時常引用。


鋁壺


完全脫離了小康,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收,人囗1千萬以上,擁有較多高校,三甲醫院,就可認為一線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