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發展落後主要原因是什麼?

樂看人生


實話實說,東北並不落後,甚至東北的綜合實力還超過廣東。

廣東省1.1億人口,東北三省加在一起都沒有這麼多人口。可是東北的發展程度、城市化、人口素質、基礎設施全面超越廣東。

廣東只有廣州深圳兩座像點樣的大城市,東北有瀋陽、大連、長春、哈爾濱四座大城市,不說單個城市的規模發展程度,特大城市數就超越廣東。

廣東只有廣州深圳兩座吞吐量突破千萬的機場,東北有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四座機場吞吐量超越千萬,民航覆蓋同樣超過廣東。

廣東只有廣州深圳東莞佛山四座城市有地鐵軌道交通,東北也是四座城市即大連、瀋陽、長春、哈爾濱擁有地鐵,也不輸廣東。

廣東只有四所211高校,東北三省擁有11所211高校,幾乎是廣東的三倍!這點東北遠超廣東!

所以,東北不僅不落後,反而總體發展水平也超越廣東。東北只是缺乏廣東的經濟活力和發展速度。但是現在談所謂東北發展落後,為時尚早!


武大東湖


看了這麼多的文章都從體制,歷史,經濟,人才等方面對東北經濟的滯後進行了分析。還有一點沒見到有人提及就是退休金政策。

前幾天,有一個獵頭聯繫到我,說在遼寧有一家外企想招聘一名高級管理人員,年薪是120萬,年齡在40到50歲。我告訴她我已經退休了,她就讓我介紹老家在東北,現在外地工作的人。我幫她聯繫了幾個過去的同事,他們都不回來。原因是在哪他們都能掙這麼多,而再有10到20年他們也該退休了。東北的退休金分配政策是他們不願意回來的主要原因。上海深圳退休金的漲幅與東北一樣,都是平均6.5%,但那裡是2.5%按養老金基數長,其餘統籌。可東北是0.5%按基數長,其餘統籌。這樣退休金10年後就少20%,20年後少48%,30年後少80%。所以他們連社保都不交給東北,退休後他們回東北生活,但在南方領退休金。這也是高級管理人員和高級技術人員南飛的一個原因。沒有年輕人才,沒有高級管理人才,誰願意到東北投資呢?


漁樵5488


說實話,我對東北印象蠻好的!但是東北落後了也是事實,要講原因,我個人主要是以下幾點吧。一是思想觀念比較落後,很多地方基本上還停留在計劃經濟年代。二是做什麼事情不講規矩講關係,什麼事情都要找關係,不太注重法律法規。三是缺乏經濟頭腦,靈活變通不夠,比如哈爾濱這樣的旅遊城市,到晚上八點以後基本上沒看到商販營業,又比如東北餃子館由於口味好,分量足,在南方本來挺受歡迎,可是我們東北人的餃子館開在南方,在早上八點以前基本上不開門營業,晚上八點以後就關門,而南方人吃餃子主要是早餐或者宵夜,其他中餐和晚餐屬於正餐,都不會專門去吃餃子!


大千世界215950901


本人出生在華北,1979年在天津上大學,1985年到東北(瀋陽)學習、工作近10年,1994年至今一直在浙江杭州工作。正是在中國華北、東北和江南三個地區的親身經歷,再加上長期從事國際貿易與經濟發展的研究工作,使我對改革開放40年南方(浙江)經濟快速發展與東北經濟發展落後的原因,有其獨特的看法。

討論東北發展落後的原因,一定要放在40 年改革開放,“中國模式”獲得巨大成功這個大背景下。在同樣的環境下南方經濟快速發展,而東北經濟卻發展緩慢,相對落後。我們可以將南方(浙江)經濟發展好或中國模式成功的原因歸納為四點:陰陽平衡的中國文化,民主集中的政治體制,對立統一的哲學思想、合競共贏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雖然東北地區表面上看這四點都存在,與南方沒什麼區別。但實際上改革開放後東北和南方在文化認知、管理體制、市場意識差別非常大,我們可以列舉無數個實例證明這一點。這些問題是長期的社會、文化和生活習慣形成的,而且這四個原因綜合在一起,往往說不清楚,哪一個是主要的,哪一個是次要的,也就導致了東北問題非常難以解決。

直到現在東北出現GDP負增長、人口外流、養老金髮放困難等問題。從這個角度看,雖然“中國模式”成功了,並不代表中國所有地區都是平衡發展,都取得了成功。

總之,改革開放40年有大量事實和數據證明了以浙江為代表“中國模式”的成功,但東北在思想理念、管理體制、市場意識並沒有跟上改革開放的步伐,也就導致了其社會經濟發展落後。


合競共贏


談一點切身體會:我今年七十多歲,前半生提到東北二字,想到的是鋼鐵,煤炭,汽車,重工業等字眼,現在提到東北二字,只能想到小品,搞笑,趙本山這些字眼了,。發展經濟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天時不談,在地利上,東北遠不如東南沿海,俄羅斯,朝鮮,蒙古包圍著東北,空間不大,最主要在人和方面,實際上就是人的觀念和經濟意識上,遠不如南方人強烈,舉個小例子,我到東北去探親,他所在的村子有五百多戶二千多人,通村僅一家商店,買東西很不方便,當時我就想:在我們南方,這樣的村子起碼有七八家大大小小的商店。這就是觀念和意識的差別。不多說了,希望東北的兄弟們加油!


朱老頭493


事實上,從毛主席,鄧公小平,江澤民總書記,胡錦濤總書記,習近平總書記,歷任領導核心都非常重視東北的發展的問題。並且,政治局很多常委都是曾經在東北任過職的,相對了解東北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尤其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後期,錯綜複雜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矛盾,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造成很多的“後遺症”,直至積重難返。

習近平總書記自上任以來,多次到東北三省來調研,解決東北改革攻堅階段這塊“硬骨頭”。

我覺得只要中央下決心,地方政府部門緊密配合,統籌規劃,真抓實幹,充分發揮東北的優勢,沒有道理幹不好呀!也沒有道理振興不了呀!我堅信東北振興指日可待!


知我齋主亼


前不久看到了一則消息,《鄉村愛情11》舉行開機儀式,頓時嚇了一跳,鄉村愛情竟然拍到了第11部了,接下來惡補了後面幾部的鄉愛,不得不說,《鄉村愛情》真的把東北農村形象給毀了。

顯示所有大圖

很多人看到《鄉村愛情》之後,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就會問我“你們北方農村怎麼這麼多殘疾?”我只好回答雖然我也是北方人,但不是東北滴,最起碼在我們這裡,不像鄉村愛情繫列中展現的那樣。

但我也認識不少遼寧地區的朋友,也向他們做過諮詢,他們回覆我們說,《鄉村愛情》?看看得了,你還真當真?

《鄉村愛情》之所以經久不衰,肯定有他的原因,作為一部電視劇,不指望你弘揚多麼偉大的精神,表現出多麼高尚的道德情操,但也不要引導觀眾去往低俗的方向去聯想。

鄉村愛情給人的感覺就是,東北的農村人都是這樣的,多數都是有身體殘疾的,比如鄉愛的主角們,說話磕巴,走路鴨子步的劉能,面部痙攣,典型的偏癱後遺症的趙四,走路坡腳,眼皮一閉一開的劉大腦袋,大舌頭的王木生,結巴而又裝逼的宋曉峰.....總之,鄉愛中的男人們,基本上沒有健康的。

鄉村愛情的劇情總的概括來說就是村民勾心鬥角,為了爭個村官醜態百出,陽奉陰違、阿諛奉承成風的山莊竟然做的有模有樣,比如劉大腦袋對趙本山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劉能,自私狹隘,目光短淺,謝廣坤的小市民式的無賴存在,愛面子,為了達到目的不計一切後果......

在以往的印象中,東北人豪放、粗獷,不拘小節,但看過《鄉村愛情》之後,瞬間改變了外地人對東北人的印象,窩囊、娘裡娘氣,低三下四,攀比成風,當官成癮的特點躍然心中。

《鄉村愛情》系列可能在很多年以後會拍到20部,30部,他可能也會成為中國電視劇史中的一個經典,但如今的農村也在進步,也在煥然一新,大多數的中國農民還是勤勞、善良的,至於電視劇所呈現出來的不是殘疾就是自私的形象,觀眾們看看也就得了,千萬不要當真


流浪乞討的職業井丐


唉,作為東北哈爾濱人,作為一個北方人來海口生活多年的人來說,讓我回去,那是不可能了。其實海口的發達程度照哈爾濱差遠了!但是我就是不願意回去,發自內心的不願意~

來海口一個感覺就是這裡自然環境好,四季不怎麼鮮明,不像哈爾濱一年四季非常明顯,大家想想一個城市想要24小時週而復始的不間斷的運行,關鍵的是有人那,得有人在外面,街道上啊,哈爾濱一到10月份就開始要冷了,秋老虎就該來了!大冷天的誰願意在外面溜達,死冷寒天的!在海口一杯街飲加冰塊,能喝11個月份,之前有9個月可以穿短袖的在外面溜達的,昨天初五還褲衩短袖呢,你說氣人不😊。易於生存吶😄~這是其一,但不是重要的原因。

其二,人的想法!再哈爾濱工作第一想法,公務員,企事業單位。太多的家庭都會為讓孩子走上這條路,不遺餘力的鑽山打洞。再就是東北,主要城市都是重工業城市,一家子都是這個單位的,不是大家想象的小廠子,萬人大廠當年很多的,就像哈爾濱的平房區最典型,三個大廠成為一個區,哈飛就在裡面。以前每個家庭都有之少一個成員是廠子裡的!大家都是按時上下班,家裡的長輩都會告誡晚輩要好好工作。說白了骨子裡沒有流淌過經商的血液呵呵。而南方這邊完全不一樣,他們對待問題的解決是開放式的,即便是相互算計也是基於完成合作上的!為什麼說北方人豪爽也是基於這個,不爽就要說出來哈😄,唯一能忍的地方就是在辦公室~怎麼說,南方人看重的要有個好結果,而東北看重是感受~所以在很多時候在做買賣上是南方人強項。因為這個社會公務員,企事業單位的職位太少,還是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吧😄,所以要具備這些技能。大家也都是直接從東北來到南方以練代學麼~很大程度上,繁榮是看商業的!

三是,就不多說了,一個良好組織的體現就是,你是否高效,你是否相對公平!可是,不僅咱組織沒做好,連咱們東北人都是以誰能打破規矩,誰有所謂特權特殊待遇而驕傲。說白了,誰能搖人,誰牛叉!說咱們沒有規矩很多都是這個方面。你們說一個沒有規矩的地方,不按規矩辦事,誰敢來?

別說別人怎麼樣,先做好咱們自己。想讓別人來投資,你得有良好的投資環境啊,我想國家在投入前,一定會下決心整治這個鬧心的環境!只有走出來,才看得清楚!東北人的糟粕必須丟掉,才會有更強大的東北!


太平間小硬人LT


近幾年,東北發展的確相對落後了,原因是多方面,但真如遼寧省長唐一軍所說“如今唱衰東北已成為一種習慣,這並不能給東北振興帶來實際作用,還是應該鼓勵發展,看到東北努力奔跑的姿態” ,的確應該如此,擼起袖子加油幹才是正確的選擇。
所幸在遭遇“雪地陳情”控訴營商環境之後,正在轉型中的東北開始重視營商環境,在激發民間投資活力、促進民營經濟繁榮發展方面,花了不少功夫,做了很大努力。投資不過山海關的困境正在改變,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東三省的經濟發展正在逐步恢復常態,追上全國的步代。

2018年,遼寧、吉林、黑龍江GDP增速分別實現5.7%、4.5%和5%左右,儘管還是低於全國6.6%的水平,但向好的跡象顯著,應給予肯定。特別是遼寧省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8%,繼續保持在全國第三,難能可貴。我們客觀分析前幾年東北之所發展相對落後的確有主客觀的原因,跟上時代首先要正視差距。

一、思想慣性或惰性的阻礙

東北是無論自然資源還是工農業為新中國的發展居功至偉,絕對不能抹殺,但也許過去的東北日子太好過了,太闊了,因此在思想上安於現狀或不思上進,市場意識不強,法治意識薄弱。改革開放以來,東北三省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比重,尤其是2008年以來呈現加速下滑趨勢。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經濟快速崛起,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而東北地區未能抓住這輪發展機遇。因此更不能沉湎於過去的成績,東北經濟長期依靠“老字號”,吃老本,要適應經濟形勢的變化,適應消費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加快轉型升級,最關鍵是人的思想、思維方式的改變。



二、“地理、氣候因素的阻礙”

東北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給人的感覺是冷,特別的冷,導致許多人不願意在東北安家落戶或求學。例如哈工大是多麼好的一所大學,但生源的質量卻得不到好的保障,害的哈工大要到南方另設分校。大家可能真的錯大了,其實東北是我國自己災害最少發的地區,是我國最風調雨順的地區。儘管冬季有點長、也冷,但其它三季卻是舒適無比,可能是以訛傳訛,或是人們想像的結果。當然外地尤其是南方人去東北,肯定是有個適應過程,習慣了的話,冬季是東北比南方要好過多了。東北的室內溫暖如春,而南方冷得讓你無處可躲,真是要比南方好多了,因此還是要大力宣傳,更應多宣傳和推廣冰雪運動,吸引更多的人才留在本地、更多的外地人流向東北。但要人留在東北、流向東北,歸根結底是要有一個好的環境,讓人能創業、賺到錢的環境。因此“地理、氣候阻礙東北發展”是一個假議題,是不成立的。


三、娛樂至上帶偏了年青人的前進方向

現在我國的各大電視臺的主持人特別是娛樂節目基本上是東北人的天下,可以說東北人承包了我國的娛樂圈。自從本山大叔成名、成功以來,東北的許多年青人懷抱明星的理想紛紛進入娛樂圈,你隨便問一國人肯定都能說出幾個東北藉的娛樂明星,可以科學家?又有誰知道誰是東北的呢?現在網上各個視頻平臺裡,搞笑擔當的從老到少,有幾個不是東北人呢?不是說東北人去從事娛樂不好,而是過分了不好,娛樂至上更不好,畢竟還是要靠科技創新、靠實體經濟才能實實在在、紮紮實實地發展經濟。因此大家都能正確引導年青人特別是少年兒童的前進方向,別帶偏了。
東北是我國天然資源最豐富,也是最均衡的地區,有山、有水、有黑土地、有不凍的良港,也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只要解決好前進道路上的阻礙,東北的困難是暫時的,面貌必將煥然一新。

請大家理性評論互動,喜歡的請關注點贊!


虎哥視窗


就這個問題,我說說一位出租車司機的心聲

一次坐出租車,他感慨道現在賺錢不容易,東北經濟落後,提到落後這位司機打開了話匣子。

1.南方需要樹,來東北砍來

2.南方需要煤,來東北挖來

3.南方需要油,來東北採來

4.南方需要水,來東北調來(南水北調)

5.國家需要電,整個三峽工程,這個沒辦的否認,利國利民的好事,但是投資了那麼多錢,給當地多少的福利,東北人還在交電費,但享受到福利

種種原因,然後現在說南方經濟好,北方經濟差。喪良心不,不過就是這樣,東北還是一個非常具有幸福感的區域,這裡有家的歸屬感,這個誰也拿不走的

司機的心聲可謂濤聲依舊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