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及阿里各縣的巖畫,帶來的震撼和疑惑幾乎同樣多


在西藏阿里地區最西端的日土縣塔康巴巖畫點,班公錯以北60公里處的寬谷地帶。山谷的名字就來源於石頭上的揹負行囊的小人,巖畫刻在小人山谷東側山溝的基岩上。攝影:楊延康

與日土縣其它巖畫不同,塔康巴巖畫以人物為主。這幅大型隊列行進活動的圖像裡有:行走者、舞者、羚羊、馬、犛牛、狗以及太陽。從畫面內容看:狩獵、畜牧、武土、巫師等證明社會分工已形成,而畫面中出現的盾牌、長矛、刀劍等武器,證明金屬器已普遍使用。攝影:楊延康

山谷附近還有一個內容相似的巖畫點,上面也有行進著的小人——那不龍巖畫,距離塔康巴約1.5公里。那是一片垮塌的亂石斜坡,有圖像的巨石就橫亙在嶙峋的石堆間。它應該是坍塌後才有的圖像,因為那一列小人完整地排列在巨石的邊緣。攝影:楊延康


巖畫點的周圍長期生活著相對固定的某個族群,他們雖然是獵牧民族, 但生活的範圍固定, 這些巖畫點被他們反覆利用, 說明他們的生活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攝影:楊延康

與日土縣其它巖畫不同,塔康巴巖畫以人物為主。這幅大型隊列行進活動的圖像裡有:行走者、舞者、羚羊、馬、犛牛、狗以及太陽。從畫面內容看:狩獵、畜牧、武土、巫師等證明社會分工已形成,而畫面中出現的盾牌、長矛、刀劍等武器,證明金屬器已普遍使用。攝影:楊延康

阿里巖畫在日土、革吉、改則、措勤和札達都有分佈,迄今為止已有數十個地點被記錄。 大部分巖畫都在4000米以上,海拔最高的日土縣是分佈最密集的地區。自古以來,這裡都是遊牧民族活動的地域。攝影:楊延康


有人說阿里巖畫是苯教的象形文字,與雲南麗江納西族的東巴象形文字有著親緣關係,懂得東巴文的人到阿里就可以讀出巖畫的圖像,但是,至今都沒有人讀出來;還有人注意到了巖畫與藏地本土的原始信仰有著密切關聯,但世界上所有民族都經歷過萬物有靈的階段,此信仰與彼信仰的差別何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