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族起源是什麼?

陶海亮


周族起源的故事: 有邰氏女姜原在郊外踩到巨人腳印,懷孕而生棄。棄長大後因為善於種植被堯帝封為農事主管,名后稷,獲封在邰地,棄即周人祖先,以姬為姓。他的後代一直到夏初都沿襲這一職務。大禹治水時也邀請后稷及其部落作為同盟軍給予支持。

棄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應該是母系氏族階段歷史特點的反映。而棄善耕作明顯是繼承了母系姜原(姜姓炎帝神農氏部落分支)的特長。

姜原 → 棄 (封邰)→...→ 不窋(遷北豳)→ 鞠 → 公劉(遷豳 )→ ...→ 公亶父(遷周原)→...→周文王

邰: 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

北豳:甘肅省慶陽市慶城縣

豳: 陝西省咸陽市彬縣、旬邑縣

周原: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扶風縣和眉縣

有學者認為周人實出於白狄,這是有一定證據支持的,如建立中山國的白狄就同樣是姬姓。後來夏朝政事衰微,不務農事,不窋失去了后稷之職,就流竄於戎狄之間。與其子孫在犬戎之豳地開荒務農、辛勤勞作,開創赫赫宗周之輜基。《詩經》中《豳風·七月》、《大雅·公劉》等篇就是這一段歷史的讚美詩。

從祖先源流的相關地域來看,周人即便不是戎狄,也是在與戎狄部落的交流融合中發展起來的。


從前文關於姜原的分析,周人的母系起源應為炎帝部落。華夏族基本是到周朝才基本融合形成的一個民族。在此尤其是夏朝之前,中國有三個部落聯盟:華夏、東夷、苗蠻。炎帝和黃帝族融合形成的華夏部落聯盟就是後來華夏族的主要源頭。據考證,黃帝部落也是從黃河上游地區遷徙到中下游地區的中華文明發源地一帶的。

所謂西戎、白狄也是與炎黃部落操同種語言(原始漢藏語)的部族,他們有近似相同的起源,也可以認為是部落聯盟的邊緣組成部分。夏和周都起源於這一部落聯盟。而商和秦起源於東夷。

所以我們知道,戎狄的一些部落和華夏部族不是涇渭分明的關係。

文明在交流中進步:炎黃就是在東遷的過程中與東夷文明充分交融而脫穎而出,東夷部落中與西部文明接觸較早的商人也最終建立了殷商王朝。


文字波


我記得前不久回答過一個關於石峁古城的問題,但是關於其性質並未作過多解釋,今天在這裡似乎又要談到這座古城。石峁古城是位於陝北的一座石頭城,規模宏大,發現的時候引起了學術界很大的關注,其中尋找周族起源的人也感到很欣慰,因為這座古城的發現為我們尋找周人的起源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周原,大家一個熟知的地方,周人生活的區域範圍,那麼,在這個區域內,早期的周人是生活在哪裡呢?之前大家的工作主要是在岐山下週原尋找,但是尋而不得,後來偶然在岐山內發現了早期周人建造的城址,那麼這種傳統是從哪裡繼承而來,我們認為是從那座神秘的古城,石峁古城繼承而來的。石峁古城的建造方式也與北方的老虎山文化和朱開溝文化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那麼這些都屬於北方地區的文化是否是一個部落呢?應該是的。北方的這些文化(或者說陝北一帶)應該是黃帝部落統治地區,而石峁則是黃帝部落的政治中心。黃帝部落與周人是如何聯繫在一起的,這與周人的起源有什麼關係呢?

黃帝,姬姓,文獻記載有“黃帝居姬水,因水為姓”,活動範圍在今陝北一帶,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時候,由於氣候的變化向渭水流域遷徙,逐步演化成之後的周人。另在《山海經·大荒西經》稱:“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大荒北經》則稱: “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為犬戎。”這裡的北狄,是白狄所屬的古代北方一支比較大的族群,後面的白犬也是指白狄,因此我們認為周人應是起源於白狄。

至於為什麼會有起源於夏的說法,文獻中記載的關於“有夏”是周人的自稱,但是這並不代表周人出於夏。周人姬姓,夏人姒姓,兩者的姓氏就大不相同。也許,周人自稱夏只是擴大自身的影響力,為之後的反商造勢。

縱觀全文,黃帝部落也就是姬姓最早是在陝北一帶(白狄範圍內),石峁就是其政治中心,後由於氣候的原因南徙,有了後來的周人。當然,這僅僅是個人看法,如若有不同觀點,盡情評論,互相學習。

嚴肅對待學術,認真回答問題,希望大家踴躍評論並點贊。


北大爐爐



關於周族的起源,相當長時間裡,是以司馬遷《史記.周本紀》的說法為準的——周的始祖是后稷,名叫棄,帝嚳媳婦的兒子——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媳婦是感天而生,和帝嚳有沒有關係說不準。但是,現代著名歷史學家徐中舒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見,認為“周人起於白狄”,這個說法,得到了很多學者的贊同。

司馬遷的說法——

太史公在《周本紀》裡說,周的始祖是后稷,名叫棄。他母親屬於有邰氏部族,名叫姜原,是帝嚳的正妃。姜原在野外看見巨人的腳印,心裡一陣歡喜,就想去踩。可一踩上去,便覺得腹中踢動,像懷孕了一樣。孩子出生後,姜原認為這小子不吉利,就三番五次要把他扔掉。可不論扔到哪兒,他都安然無恙。姜原覺得真神奇,就把他抱回來養大成人了。因為最初想扔掉,就給他取名叫棄。棄,從小就如偉人般志向遠大,還喜歡耕種。長大後,這方面才能更為突出。堯帝讓他擔任了管農業的官員。舜帝把他封在了邰這個地方,稱后稷,以姬為姓。后稷這一族的興起,是在唐堯、虞舜、夏商的時代,整個一族都有很好的德望。 后稷去世後,他的兒子不窋(zhú)繼位。不窋晚年,夏后氏衰敗,不重視農業,他失去了管農業的官職,於是遷徙到了戎狄之間的地方居住。不窋死後,其子鞠繼位。鞠死後,兒子公劉繼位。公劉依然致力於農業,使民眾的生活大為改善,很多人前來歸附他。周朝事業的興盛是從此開始的。所以,詩人們創歌譜樂來紀念他的豐功偉業。

公劉去世後,其子慶節繼位,在豳(bīn)邑建立了國都。

司馬遷在《史記.周本紀》裡,記述了周王朝先代的世系:后稷——不窋——鞠——公劉——慶節——皇僕——差弗——毀隃(shù)——公非——高圉(yǔ)——亞圉一 公叔祖類——古公亶(dǎn)父——王季歷——文王。

徐中舒先生的“周人出於白狄說”——

徐中舒先生深受恩師王國維的影響——不僅表現在學術觀點上,也表現在“二重證據法”等治學方法上。上個世紀20年代,他已成為史學領域的青年翹楚。陳寅恪稱讚他是“當時清華國學研究院最好的學生”。

不過,他在1926年的論文《殷周民族考》中,即已不贊成老師王國維“殷、周皆出帝嚳說”,認為殷、周非同種民族,周人視殷人為東方民族。後來,他又不斷充實自己的論點論據,直到比較系統地將“周人出於白狄說”收入其《先秦史十講》一書中。徐先生的論證很詳盡,限於篇幅,咱們略去論證,只講他的結論。

1,司馬遷說后稷是周人始祖,有他的依據,不是瞎說。這個依據,當是由周人自己傳出來的。何時及怎麼傳出,後面再講。

2,“后稷乃古代農官通稱,並非私名,周之先祖應自不窋開始”——就是說,后稷不是周人始祖,不窋才是。不,同丕,大的意思;窋,通窟。不窋,表示穴居。《詩.大雅.綿》曰:“民之初生,自土沮漆。古公亶父,陶復陶穴,未有家室。”陶與窯同,古謂之陶,今謂之窯。穴是窯洞,復是半穴居。周人自古,直到古公亶父時還住在窯洞裡,沒有地上建築。

3,周族初居邠(bīn)。邠,就是司馬遷所說的“豳”。豳是邠的本字。古代的邠,指從甘肅慶陽邠地以東至於山西汾水流域一代,皆為長林豐草野豬出沒的黃土高原。豳,本為持杖焚林驅捕之意。具體來說,周人住在邠的沮漆二水之間這塊地方。這兒也是農業不發達地區。

4,公劉時期,周人仍居邠。但如《詩.大雅.篤公劉》所說,需要渡渭水“取厲取鍛”——取磨石和砧石等石器工具,得以與河對岸姜姓高等級農業接觸,使自己的農業水平開始有所提高。

5,邠地,自古居住著白狄和赤狄原住民。所謂白狄赤狄,是以尚著白衣和赤衣相區別。白衣,就是麻衣,又稱布衣。古代中國,雖在粗耕時代,也要種麻紡績。新石器遺址的出土中,紡輪多為婦女殉葬品,證明男耕女織的分工,在中國有極悠遠的歷史。古人原來穿白麻布衣,後來種棉興起,就穿白棉布衣。周人屬於白狄,其實就是中國北方的原住民,不是外族。春秋戰國時期,邠地,仍有許多白狄後裔。 赤狄媿(kuí)姓,後來改作隗,也表示是穴居之人,是鬼方氏之後,以穿赤衣著稱,這不是中國人民固有的風俗,當是西伯利亞森林中南下的部族。

6,到了公亶父那輩兒,他率周族遷於岐山之下,看到這裡土地肥沃,開始設定計謀以長居於此。前面說到的《詩.大雅.綿》記載了箇中內情。周人定居於此之後,這個地方才叫周原,周人亦自稱為周了。所以,古公亶父對於後來的周朝,是立了大功的。這個時期,周人與姜姓婚嫁雜居,才有房屋的建築——終於從地下搬到地上居住了。

7,司馬遷說后稷是周人始祖,所依據的應該是《詩.大雅.生民》。這首詩,歌頌姜原(嫄)履踩大人足跡,無夫感天而生后稷。這種無夫生子的傳說,本是母系社會現象;后稷無父而生,又名為棄,則表明向父系社會意識形態的轉變。古代姜姓部族居於有邰,在周原的岐山之下,漢代時屬扶風郡,今屬陝西武功縣。這裡是涇渭二水的下游,土地肥沃。因此,他們的農業得以迅速發展;之後,社會也由母系進人父系,這就是姜原(嫄)后稷傳說誕生的時間和地理條件。《生民》這首詩,作於文王全盛時代。其時,周人自邠遷居周原,已將近百年,他們與姜族世代通婚,極為密切。如此,他們就把女方,或者說“親家”的傳說,當作自已的傳說寫進詩裡傳播了——這是可以理解的。周人居邠時,穴居野處,既不能產生這個傳說,也沒有傳播這個傳說的環境。姜原(嫄)后稷的傳說,既非邠地所宜有,所以周初世系只能從不窋開始——司馬遷不過是被文王時期的周人“忽悠”了一把而已,但事兒也不算太大。


一老沈一


關於周族起源是個討論多次的話題了,從前我也回答過不少類似問題。下面舉證的是《史記》、《國語》之外的記載。以資各位參考:

《預覽》:“周本后稷,姜嫄遊閟宮,其地扶桑,履大人跡而後生后稷。”《春秋元命苞》記載:“孔子曰:‘扶桑者,日所出,房所立,其耀盛。蒼神用事精姜嫄-----故知周蒼。’”《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壡,少昊之國-----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竹書紀年》:“后稷放帝朱于丹水”。《漢書律曆志》:“使子朱處於丹淵為諸侯。”

《漢書-地理志》:琅琊郡,秦置,屬徐州,縣五十一,包括:東武、海曲、贛榆、朱虛、諸、梧成、靈門、姑幕、虛水、臨原、琅琊、黔陬、雲、稻、皋虞、平昌、橫、東莞、魏其、昌、高鄉、柔、即來、麗、伊鄉、崑山、博石、慎鄉、安丘、高陵、臨安、石山等。-------“贛榆、朱虛:凡山,丹水所出,東北至壽光入海,東泰山,汶水所出,東至安丘入維。有三山、五帝祠。”

《臨朐縣誌》記載:“據《竹書紀年》和《齊乘》載,今臨朐境少昊世為爽鳩氏、堯帝時代為帝子丹朱,虞夏時期為季則(則字上加艹)、商朝時為諸侯逢伯陵的封地。”

姬周世系:

1、棄(后稷)——2斄爾——3叔均——4田祖——5伏須——6度宙——7隕臾——8不窟——9鞠陶——10公劉——11慶節——12差非——13毀隃——14公非——15夾公——16闢芳——17亟負——18高圉——19侯平——20亞圉——21雲都———22祖紺——23徂類——24諸盩——25太王(古公亶父)——26泰伯、仲雍、季歷

26泰伯——27休名——28來詔——29仲奕(武王時封於閻鄉)

26仲雍——27季簡——28叔達——29周章(武王時封於勾吳)

26季歷(王季)——27昌(文王)——28發(武王)——29誦(成王)

吳氏和閻氏均是泰伯後裔,遠祖是后稷。《吳氏族譜》和《閻氏族譜》均記載了姬周世系,並且《吳氏族譜》記載,遠祖居住在東海邊;《閻氏族譜》記載遠祖是少昊,明朝洪武年間遷民是“奉旨東遷”-------“攜譜尋少昊祖故里”。


阿里小泰


周族起源於陝西關中。過去有學者認為周人起源於晉南,還有人依據司馬遷《史記》認為周人始祖姬棄是帝嚳之子。這些都被陝西武功先周鄭家坡遺址的發現否定了。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經考古學家們幾十年的考古研究,確認周人發祥於陝西關中。鄭家坡先周遺址最早距今4500年,大約處於炎黃之後不太久。炎黃二帝發祥於陝甘涇渭流域。最早記載炎黃的古籍是《國語》,《國語》中說,炎帝以姜水成,黃帝以姬水成。姜水在寶雞,姬水一說在武功,一說在是黃陵沮水。炎帝沿渭水向東發展,進入華北江淮。黃帝沿北洛河南下過黃河進入晉南華北(晉南姬姓遺蹟,就是黃帝部落經過遺流下來的)。而他們的一部分後裔則留在原地發展,這就是夏人和周人。從婚姻上看,炎黃姬姜二姓世代互為婚姻,姬棄的母親姜嫄,就是炎帝有邰氏部落的女兒。姬周世代與姜姓通婚。我們稱炎黃部落為華夏部落。其實,自有文字以來,最早稱華夏的是周人。周人自稱華,也自稱有夏,合稱華夏(《詩經》時代,夏作為地區名稱,就指的是涇渭流域)正因為炎黃與夏周是同一族群,所以才稱炎黃部落為炎黃華夏部落。從現代考古和炎黃夏周的源流看,周人發祥於陝甘涇渭流域!


至樂無如讀書


周人的來源考證從兩方面談,一個是周王族的短期傳承,一個是血緣基因來源。

周人是有文字後入主中原的西北部族,所以歷史非常清晰。文王遠祖從甘肅遷徙到關中,在周原一帶發展壯大,數代後武王奪取中原政權,並分封天下。對其族裔的確認非常簡單,一則周人重視記錄歷史,文字記錄非常多可互為印證,二則西周分封諸王公的墓基本都在,規制上直接可以判斷是否為王室直系。所以近年在甘肅發掘的西周墓葬很多王公級別的,說明遠離中原的這裡是姬周的發祥地無疑。周王族稱自己發祥於姬水,姬姓,也是發祥於甘肅的證據。

由於墓葬很容易辨別姬周王室成員,則現在基因考古可以檢測遺骨的DNA,結果是多方印證無疑的檢測結果,姬周的YDNA為Q1a。這個Q基因在歐亞大陸很少,現在主要為印第安人的基因,而姬周的基因比印第安人的Q2和Q3基因還古老,是2.6萬年前從中亞生成分化出來的人種,屬黃種人。

判斷其在末次冰期冰盛期結束後的1.8萬年前,逐漸遷徙到阿爾泰山一帶遊獵,與從黃河流域遷徙來的連山燧人氏部落混雜交流,在1.1萬年前的仙女木氣候突變事件大降溫期間,隨連山部落遷徙到祁連山以東地區並定居,成為農耕的部落,並失去了火土羅人的生活特徵,融入了神農炎帝一系的部族內,也保留了一定的獨立性。由於這個原因,造成了周文化對西北強烈的眷戀,是周穆王西遊尋找西王母的原因,也是中國人文化裡有強烈崑崙山記憶的原因。

周人代商而立時,人口占中原人口比例應該不到0.2%,經過分封和周朝800年的優勢發展,今天Q1a也僅佔中國人口的3%,主要高頻分佈在山西、陝西、河南和甘肅。

周祖說自己是黃帝嫡系後裔,還封黃帝為姬姓,都是政治上的需要,跟清朝黃帝祭拜孔子、宣傳五族和睦一樣。離開周人對歷史的篡改,看商朝和非周嫡系周朝諸封國的史料,就可以發現黃帝是中原部族,在黃河中下游活動,入主過關中留下足跡,但不是那裡發祥的。

至於石卯在堯夏時代,不可能與周人有關聯,更大可能是半農半牧的犬戎部落的堡壘。非要與華夏扯上關係也不必要,而且更早的牛河梁代表的文化也比中原發育得早,青銅技術也是自北向南的傳播。研究歷史要客觀,不是華夏一定必須領先於外族,現在都是中華民族了。


老農華丹


司馬遷在《史記·周本紀》中,關於周部族的起源是這樣描述的。

周的始祖后稷,名叫棄。他的母親是有邰氏部族的女兒,名叫姜原。姜原是帝嚳的正妃。這一部落地處甘肅寧夏一代的黃土高原上,一天,姜原外出到郊野,看見一個巨人腳印,因好奇踩了上去,十月後生下一個男孩。姜原認為這孩子不吉祥,就想把他扔了,讓其聽天由命。姜原先把扔到有牲口過的小路上,後來扔進樹林裡,最後扔到冰面上,奇怪的是,無論怎樣這個男嬰都安然無事。姜原覺得這太神異了,就把他抱回來撫養成人。由於男孩被扔了多次,於是就給他取名叫棄。棄喜歡種植農作物,深受部落人的喜愛,後來成為部落首領,以姬為姓被稱為后稷。這一部落逐漸發展壯大,逐步遷徙到豳(現陝西彬縣一代),到商朝末期姬昌繼位,就是後來的周文王。

神話傳說只是給周室冠以高貴的血統,在母系氏族社會,家庭觀念還未形成,孩子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姜原只是在野外發生了一段正常的性事,周室起源於姜原,與神無關。


秦嶺深山隱士


周源氏族源於稷。稷,帝俊正妃姜源“履跡”而生,神的兒子,初生下被丟棄於肆、野,故名曰“棄”。棄稷父親是誰?從孩子一生下地接連兩次被遺棄,肯定是有原委的,其父是”神”還是“帝”?典籍中對此一定是有記載的。(一)遺棄原因:帝夋懷疑妻姜源懷孕生子。周易屯卦,六二”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其言妻經過證實不孕,十年後突然懷孕;《象曰》“十年乃字,反常也。”故姜源生產後,兒子被責令遺棄;(二)棄稷生父是誰:屯卦整卦言“人皇”事跡,人皇氏族即後來“神農氏“;《詩丶生民》為“周氏簡史”,姜源不孕神廟求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載生載育,時維后稷。”此章明言姜源由神父的引導過程,“履帝武“:踏神的腳步,“武”,舞步,神父走路的步態,屍步,“敏歆”:敏,感也,歆,與也;《易鹹卦》寫下了”武敏歆“全過程!《彖曰》,“鹹,感也。二氣感應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象》曰:“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虛受人。”山海經中君子國即神農氏族。上述點滴,足以證實“周氏之源”。本人想表達的,所謂”神話”是有其本源的,那些遠古的歷史,後來忘記了、模糊了、不認識了,最後才神話了。”神話”,其實是當時聖賢書(紋畫),大家慢慢的去品味去發現吧!


巴人30


看過《穆天子傳》沒有,周人先祖為赤烏氏!邰是姜嫄母國,後在公元前2121年被封給大司農棄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