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14歲少年痛恨爸媽,奢望吃媽媽做的飯,打工賺錢養活自己


俗話說,幸福的人都有著一樣的幸福,而不幸的人卻有著各自的不幸。14歲本是人生最燦爛無慮的時光,而14歲的他在心裡卻很恨自己的爸爸媽媽,他也想像同齡人一樣吃著媽媽做的飯,然而這對於他來說只是一種奢望。

他叫張文嶽,2017年我們攝影師前去拍攝他的時候,他還只是一個14歲的孩子,家在山東省日照市農村。如其說是他的家,倒不如說是他臨時的住所,在這個家裡只有他和二大爺兩個人。看著同齡人都有著一個完整的家,他卻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裡?

張文嶽的爸爸因觸犯法律而被收監服刑。隨之,張文嶽的媽媽和爸爸離婚,他跟著媽媽來到青島打工。之後,張文嶽的媽媽給他找了一個後爸,可是好景不長,他的媽媽又與後爸離婚,撇下他,跟隨另一個男人走了。

張文嶽回憶說,那天在青島的一個小車站,他與媽媽見過最後一面,他追著汽車跑了一會,沒有追上媽媽,就再也沒有媽媽的消息了。張文嶽跟隨後爸生活了一段時間後,2014年被後爸送到了他的山東老家。回到老家後,他與單身二大爺一起生活,兩個人相依為命。雖然和二大爺生活在一起,卻因為觀念和處事方式的不同,他時常和二大爺爺發生偏見。

懂事的張文嶽在燒火做飯。 張文嶽的二大爺已六旬有餘,好在他的幾個姑姑時常惦記著他,經常買一些牛奶、點心來看望他。

張文嶽說,因為他愛踢球,曾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碎過,鄰居就找到他的二大爺,讓管管他。他感覺對不起二大爺,不願再給二大爺添麻煩,所以時常的不回家住,借宿在同學家。 或許是為了逃避沒有爸爸、媽媽的生活,更是為了生活,放寒假後,張文嶽就在離村子不遠的一個風景區周圍的飯店裡和小吃攤上裡打一些零工或者當導遊。為了當好導遊,他自己一個人跑遍了這個景區每一處名勝,然後用筆一個個的抄下景區的介紹,然後死記硬背。


在景區,張文嶽為一名遊客做導說。張文嶽介紹,他在課餘做導遊時,一次能掙100——500元左右,但不是經常有,因為他還上課。在假期的時候他也帶著團去過外地。因為看他只是一個小孩,他曾經被黑導遊騙過多次,最多的一次被騙了500多元。

張文嶽在一家飯店為客人點菜。

每當張文嶽想爸爸媽媽的時候,他就會翻看以前的照片。

張文嶽在集市上買了一個面具和一把寶劍,看到他這身裝扮,或許才才符合一個14歲少年的天性。談起他的爸媽,他說,雖然在心裡他恨爸爸媽媽,但是他是多麼的盼望,在過年的時候,能吃上媽媽做的年夜飯。對他來說,這可能是一個奢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