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綜合國力如何?

番茄醬蘸土豆


伊朗,全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是位於亞洲西部,地理上隸屬於中東的一個政教合一的多民族國家。

伊朗中北部靠近裡海,南抵波斯灣和阿拉伯海,東與巴基斯坦、阿富汗、土庫曼斯坦接壤,西接伊拉克、土耳其。海岸線全長2700多公里,國土總面積約164.5萬平方公里,排名世界第18位。

(伊朗地圖)

伊朗境內高原面積居多,國土的東部為沙漠和盆地,由於所處的特殊地理位置,故伊朗素有“歐亞大陸橋”和“東西方空中走廊”之稱。

伊朗同周邊的伊拉克、埃及等國相同,亦是世界文明古國,古稱“波斯”。公元前6世紀,古波斯帝國曾極盛一時。

中國和伊朗自古以來即源遠流長,魏晉南北朝時期,波斯和中國即開始頻繁友好往來,彼時,波斯曾多次派使臣不遠萬里來華朝貢。

在此後的兩千多年時間內,這一地區曾先後被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征服。到了19世紀,伊朗又淪為英國、沙皇俄國的半殖民地。

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後在1979年被伊朗革命領袖——霍梅尼領導的伊斯蘭革命推翻。

是年2月11日,霍梅尼正式接掌伊朗大權,並於同年4月1日,正式建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朗首都德黑蘭)

[1]、伊朗礦產資源豐富。

同本區域內的其他中東國家一樣,伊朗亦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目前伊朗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1500多億桶,位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氣儲量為33萬億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以上數據截止2016年)

除了石油和天然氣,伊朗的煤炭、鐵礦、銅礦、鋅礦等儲量也位居世界前列。

[2]、伊朗盛產石油,石油產業也是支撐伊朗經濟的重要支柱和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佔伊外匯總收入的50%以上。

除了石油化工業,伊朗的鋼鐵、汽車製造、核工業、電子工業等較發達。

伊朗出產的,有近5000年曆史的波斯地毯名冠全球,是目前全世界高檔場所裝飾的首選地毯。

(精美的伊朗羊毛地毯)

但總體來看,伊朗基礎工業還是相對較弱,且大部分工業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和配件都是靠從國外進口。

[3]、伊朗農業資源豐富,農業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業人口占伊朗總人口的近40%。

伊朗的開心果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國。此外,伊朗水產資源也較豐富,其出產的魚子醬享譽世界,

[4]、伊朗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小學、中學免費教育制度,國家也非常重視高等教育發展。

[5]、不同於其他國家,伊朗國家武裝力量有三大部分組成,即軍隊(正規軍)、伊斯蘭革命衛隊、治安部隊。

——軍隊:有陸海空三軍和防空部隊組成,其中陸海空三軍人數依次為36.5萬人、3萬人、3.5萬人;

——革命衛隊:總兵力約43.7萬人,其所擁有的陸海空三軍人數依次為:39.9萬人、2萬餘人、1.8萬人。

——治安部隊:約有4萬餘人。

合計,伊朗目前武裝力量總兵力約90餘萬人。

需要說明的是,和其他國家不同,伊朗的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都有各自下屬的海陸空三軍編制。

截止目前,伊朗共計有裝甲車2215輛,作戰飛機505架,此外,伊朗目前在軍隊還配備有數百枚“飛毛腿”導彈,而即將服役的“流星-3”型中程導彈,由於射程遠、命中度高,已令駐守在波斯灣的美軍部隊坐立不安。

根據最新國際防務網站“全球火力網”各國軍事實力排名,伊朗居世界第13名,已超過其頭號敵人以色列(16名),成為目前本地區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

截止2018年,伊朗總人口約8165萬人,位居世界第18位。

2017年,伊朗國內生產總值為4277億美元,人均為5000多美元,排名全球31位,高於以色列。(2018年數據)

波斯灣及周邊國家的石油產量佔據世界的1/4以上,而中東產油國生產的石油大都在波斯灣裝船外運,且都經過伊朗南部的霍爾木茲,故伊朗的戰略位置非常重要。


(霍爾木茲海峽)

加之近幾年美國對伊朗一直採取敵視政策,導致兩國關係劍拔弩張。而美國軍艦又經常在伊朗南部的波斯灣海域遊弋,為此伊朗曾多警告美國,若是遭受打擊,必將封鎖霍爾木茲海峽。


綜上:雖倍受以美國為首西方國家的不斷制裁封鎖,但因為具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加之近幾年的經濟發展,伊朗逐步建立起了比較完善、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已逐步成為本區域內的大國。其綜合國力也在日漸提升,逐步成為影響世界的一支新興力量。


小司馬說


伊朗綜合國力在中東應該稍遜於土耳其,處於和埃及相當的水平,而高於其他國家。

來自世行數據,截止2017年伊朗人口8116萬,GDP4540億美元,預期壽命75.9歲。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地處中亞、西亞、南亞的交匯處,陸上鄰國有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土庫曼、土耳其、伊拉克、巴基斯坦、阿富汗,瀕裡海與俄羅斯和哈薩克隔水相望,南濱波斯灣、阿曼灣、阿拉伯海,與海合會6個阿拉伯國家隔海相望。國土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邊界線總長8731公里,其中30%為海岸線。

伊朗約2/3的土地是荒漠,這與高低不平的地形、淺薄的土壤表面、不完善的水利系統等有關,最嚴重的問題是缺水,該國半數地區年降水量少於100毫米,只有1/3地區超過200毫米,而且多集中在冬季降雪。

礦產中蘊藏量較大的有鐵礦、銅礦、鉛鋅、鉻等,更有豐厚的油氣資源,石油約佔世界總儲量的10%,天然氣佔15%以上,日產原油能力350萬桶,天然氣5億立方米/日,產量和出口在石油輸出國組織中名列前茅。

 

伊斯蘭教為國教,99%的居民是穆斯林,其中什葉派佔91%,遜尼派8%。官方語言為波斯語,再有突厥語系的阿塞拜疆語和阿拉伯語。除了主體民族波斯人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阿塞拜疆人、庫爾德人、阿拉伯人、俾路支人、土庫曼人等,他們與鄰國居民在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繫。

伊朗人口快速增長的動力來自伊斯蘭革命,1981—1991年間,該國出生率高達3.5—4%,育齡婦女平均生6個孩子,人口激增1800萬,從1976年的3300萬人到世紀末增至6000多萬。1993—2013年,出生率一路走低至1.3%(婦女生兩個孩子),政府已採取措施鼓勵生育。如今,全國半數人口年齡在20歲以內,人口對土地和環境的壓力增大。

人口壓力絲毫沒有動搖伊朗教育普及政策,作為伊斯蘭革命的重要成果,它向中下階層全面開放,特別是高等教育基本免費,使得大批寒門子弟獲得上升機會,而且對婦女一視同仁,由此大學裡女生佔到6成。教育普及大幅提升了伊朗人力資源質量,也使它成為該地區教育水平和文盲率僅次於以色列的最成功國家。

 

1925年,巴列維王朝建立,波斯開啟現代化改革。1935年,波斯正式更名伊朗,繼續實施西化(世俗化)改革。70年代,伊朗成功舉辦亞運會,GDP達到與西班牙相仿水平。1979年2月,霍梅尼與巴列維地位互換,世俗伊朗一朝而成宗教國家。

伊斯蘭革命的歷史性成果,就是寫入憲法第一條的“人民主權”,它要求必須以選舉贏得政權的合法性,它成為霍梅尼之後宗教領袖無法擺脫的“政治枷鎖”,另一方面,選舉制度使得伊朗體制具有相當的“包容性”,內外政策受到民意驅使和制約,這也成為觀測該國外交政策的一個切入點。

“不要西方,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的伊朗具有獨特的權力結構:宗教領袖—總統—革命衛隊和巴斯基民兵,伊斯蘭化深入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百姓日常生活,反美、反猶太復國主義與爭取核權利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伊朗和西方關係走不出的怪圈。當下伊朗問題包括內外兩層,國內的核心是如何處理宗教信仰、毛拉專政和社會現代化之間關係,對外需要大國乃至國際社會在尊重伊朗文化和民族尊嚴的基礎上對其平等相待。

伊朗保有一支強大軍事力量,正規軍與革命衛隊數量相當,各有30萬人,裝備齊整,據稱各種中短程導彈數量達1萬枚......

伊朗的優勢還有很多,地處波斯灣—裡海兩大能源中心、高加索—中亞—南亞與中東的交匯之地,“一帶一路”海陸必經地,擁有豐富的油氣儲備,人口年輕化程度高,國民聰明且受過良好教育,有從事工藝製作和對外貿易的傳統……

 

它的國家形象一如既往:一個古老的、充滿異域風情,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傳統,曾經湧現出傳奇般的統治者,盛產奢華的地毯、可口的魚子醬,有富麗的花園、甜美迷人的詩歌。

伊朗人對自己國家感情至深,它表現在對這塊土地的真切依戀中,反映在古代宗教文獻和史詩傳說的溢美文字中,反映在讚美其自然風光的優美詩歌中,反映在“伊斯法罕半天下”的諺語中……

不獨浪漫,更有血性。1980年,在伊斯蘭革命摧毀國王軍隊中堅的背景下,伊拉克薩達姆將伊朗帶入血腥的戰爭,8年時間,伊朗人用60萬人傷亡、損失數千億美元的代價維護了國家尊嚴和領土完整。還有足球場上,伊朗人永遠是意志堅定、不輸精神的鬥士。

 





ruixuezhaofeng


所謂綜合國力(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就是從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教育等方來衡量一個國家實力的綜合性指標。伊朗的綜合國力在全球排不進前十,與美、俄、中相比,其僅是地區性強國,不可同日而語,而且也比不上英、法、德、日、印等國家。



伊朗🇮🇷全稱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位於中東地區,首都德黑蘭。

從地理分區看,伊朗位於西亞,東鄰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北面與土庫曼斯坦接壤,西面則是伊拉克,西北與土耳其、亞美尼亞以及阿塞拜疆毗鄰,地緣政治環境複雜。




其國土面積約為165萬平方公里,據2017年統計,其人口8000多萬,GDP總量4300多億美元,人均GDP為5400多美元。

伊朗實行政教合一,以伊斯蘭教法作為法律依據,其宗教主要為伊斯蘭教中的什葉派。


經濟上,石油工業是伊朗的命脈所在,石油出口量世界第二,伊朗也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成員國,其冶金、化工、汽車、電子、以及核工業也在快速發展,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但因受美國製裁,經濟下行。

政治上伊朗是有些地區影響力的大國,與以色列是不共戴天的死敵,自然也與以色列的大哥美國在外交上一直交惡,伊核問題也是各方關注的焦點。

伊朗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其前身就是波斯,曾創造出輝煌的文明,在農業、建築、文學、藝術等方面取得了非凡成就。

軍事上以國家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組成其武裝力量,以陸軍為主,現役部隊51萬人,其軍工產業較為完備,地區軍事實力較為強大。

科教方面,伊朗中小學實行免費教育,同時注重發展高等教育,科技上軟件產業較為發達。

綜上,伊朗的綜合國力在全球處於中上水平,是一箇中型地區性強國,與埃及、巴基斯坦實力相當。




仲夏輕颺


綜合國力應該是中東伊斯蘭國家中的第一位,算是中東地區工業門類最多的國家,這可能也是被美國製裁之後自力更生的好處吧。


南顧鈺


伊朗以前也是中東霸主,經濟、軍事實力雄厚。現在由於多年被美國製裁、武器禁運。伊朗經濟下滑、軍事實力下降較大,綜合國力不可同日而語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